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当了27天皇帝下台:海昏侯刘贺有那么差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87
转发:0
评论:0
当了27天皇帝下台:海昏侯刘贺有那么差吗?,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要属康熙,在位时间最短的属于汉朝的刘贺了。近日,被挖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要属康熙,在位时间最短的属于汉朝的刘贺了。近日,被挖掘的海昏侯墓确认的墓主人是刘贺,而关于刘贺的生平主要被记载于《汉书》和《武五子传》。刘贺他爹是汉武帝刘彻宠爱的李夫人所生,所以刘贺还是汉武帝的孙子。而汉武帝是历史上有才华的皇帝,他的孙子刘贺却只在位27天,难道刘贺真的如人所说的劣迹斑斑?

海昏侯刘贺

  霍光主持:刘贺上位当皇帝

  刘贺被册立为昌邑王十三年后,赶上昭帝去世。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刘贺,继承大汉王朝的帝位。但仅仅即位二十七天之后,就以“行”的罪名,废除其帝位,赐归故国。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诏,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四年后的神爵三年,又“坐故行淫辟,不得置后”。逮元帝即位之后,始在初元三年,复封贺子代宗为海昏侯,传子至孙,直至东汉时期。

  刘贺被霍光统领群臣拥立,登上帝位,本来是出于霍光操纵朝政的需要。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通过种种阴谋手段,逐个清除了本来一同顾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达到了独揽权柄的目的。但傀儡皇帝汉昭帝年仅二十二岁就离世而去,却给他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昭帝没有子嗣继承皇位,新皇帝就应该从他的兄弟当中甄选。当时“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但广陵王刘胥早已长大成人,霍光对他颇为忌惮,于是,他改而选择了昌邑王刘贺。根据相关情况推测,霍光改用昌邑王刘贺,大概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第一,刘贺是武帝的孙子,辈份比刘胥低,更便于利用外孙女上官太后的名义来加以弹压。第二,刘贺当年还不到二十岁,政治经验很浅,比较容易控制。第三,从《汉书》记述的一系列行为举止来看,刘贺的神智肯定不够十分健全,至少不是很有韬略,霍光当然会觉得像这样的人会更好掌控一些。

海昏侯刘贺

  然而问题也就出在刘贺的神智不够十分健全上。刘贺从进京的路上开始,直到进入未央宫领受皇帝玺绶之后,做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举动,但都只是生活琐事,完全符合他“清狂童騃”的神智状态和“动作无节”的行为特征。

  按理说,这些都是霍光意料之中的事情,也应该是他暗中得意的事情。可是,在刘贺登上皇帝御座仅仅二十七天之后,霍光却举述他一系列失于检点的生活琐事,冠以“行昏乱、危社稷”的罪状,动用上官皇太后的名义,将其废归故国。假如昌邑王的行为,确实已经危及社稷,理应举朝上下,尽人皆知,霍光宣布这一决定时,人们自宜平静接受。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群臣皆惊愕失色”,显示出并没有相应的征兆,其间必有隐情。清人方濬颐曾就此质疑说:“昌邑受玺才二十七日,而连名奏书所陈罪状累累,信乎否乎?”

  刘贺为何被废:假皇帝想当真皇帝

  其实这一事件的真相,并不难揭示,从昌邑王刘贺和霍光这两方面都能够找到清楚的线索。在独揽朝政多年之后,霍光遣人迎立昌邑王的意图,当时冷眼旁观者都一清二楚。在昌邑王入京时,其王府中尉王吉即特地上书,恺切陈情,非常明确地告诫昌邑王,他的身份,只是霍光选择的傀儡,故即位后只能像昭帝一样“垂拱南面”而“慎毋有所发”,绝不能触动霍光的权柄。

海昏侯刘贺

  孰知昌邑王刘贺并未能依言行事,竟然头脑发热,真的做起皇帝来了。在废黜皇位时,霍光数算其罪过,云昌邑王“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特别是刘贺已经着手调整宫廷禁卫兵马,诏命“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亦即掌管太后寝宫长乐宫的戍卫,这是控制上官太后言行举止乃至生命安危的紧要职位,霍光对此当然已经忍无可忍,废黜其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刘贺从封国带到京城有旧臣二百余人,他们大多都被霍光判以“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的罪名,悉数诛杀。这批人临刑前号呼市中,连连大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两句痛惜不已的哀叹,清楚反映出昌邑王登基之后,面对霍光统揽朝政的局面,这些人已经谋划采取行动,清除霍光。无奈霍光已经严密控制朝廷多年,宫禁内外,多有耳目,对此必定有所风闻,从而迫使霍光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抢先下手,废除昌邑王刚刚得到的皇位。

  在霍光这一方面,《汉书》记载其谋划废立皇帝事经过云:

  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汉书》卷六八《霍光传》)

海昏侯刘贺

  密室阴谋擘划停当之后,这场政变大戏,也就粉墨登场了:

  (霍光)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汉书》卷六八《霍光传》)

  此情此景,今日读来,依然寒气逼人;而且就连霍光本人,在数年之后,忆及当时“震动朝廷”的情景,尚且“举手自抚心曰:‘使我至今病悸。’”

  刘贺如何从废帝成了海昏侯?

  霍光赶走昌邑王之后,依然需要扶持一位刘姓皇帝,因“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于是选定了皇曾孙病已,这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与昌邑王相比,新皇帝的辈份又降低一辈,年龄则仍大致相当,对于霍光来说,这显然更有利于施展上官太后的权威,来帮助他控制朝政,而宣帝长养民间,岳父许广汉亦不过是一受刑宦者,没有政治势力作根基,同样也更容易摆布,此即清人恽敬在分析宣帝得以入主大统的原因时所说:“光惩于此(德勇案,指上节所述‘昌邑群臣谋光’事),故立宣帝,以起侧微,无从官及强婣亲为党也。”近人吕思勉在研究昭宣之际史事时,也得出了同样结论,以为“昌邑以亲藩邸旧臣败,(霍)光未尝不惩其事,宣帝起匹夫,则无辅之者矣”。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容易再重新造就一个合乎霍家理想的傀儡皇帝。

海昏侯刘贺

  然而,霍光及其家人党羽,都大大低估了宣帝的能力。汉宣帝自幼饱经磨难,与生长于皇宫王室而不知世事的昭帝、昌邑王完全不同,能够更为理智地审时度势,从大处着眼,妥善处理好和霍光及其党羽的关系。宣帝“自在民间闻知霍氏尊盛日久”,早有思想准备,十分清楚面对这种局面,轻举妄动,只能重蹈昌邑王覆辙。他需要做的事情,只是耐心等待时机,故史称“时大将军霍光辅政,上共(恭)己正南面,非宗庙之祀不出”。

  在痛苦的忍耐中又度过六年之后,直到所谓地节二年(实际上当时行用的年号是本始六年)三月,汉宣帝终于熬到了出头的日子:这时霍光死掉了。从这一年五月起,宣帝开始“亲政”亦即直接处理朝廷日常政务了。接下来,汉宣帝用很老辣的手腕,在以隆重的礼节厚葬霍光的同时,寻找时机,一举彻底清除了霍家的势力。

  被废除帝位之后返归故国的刘贺,位置颇有些微妙。《汉书》本传记载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赐汤沐邑二千户(《汉书?诸侯王表》说是‘三千户’,未详孰是),故王家财物皆与贺。……国初,为山阳郡”。汉宣帝登基后,派遣山阳太守张敞去察看昌邑王的动向,张敞汇报情况时也称刘贺为“故昌邑王”,而且是“居故宫”,后来赐封为海昏侯时也称“其封故昌邑王”云云。区区两千户汤沐邑尚不及后来所封海昏侯之“食邑四千户”,加之“故昌邑王”等说法,都表明刘贺在被废除帝位之后,一直没有其他爵位,只是故王和废帝而已。

海昏侯刘贺

  明确这一点可以知道,汉宣帝在元康三年将刘贺赐封为海昏侯,实际上是要给这段历史一个了结,而刘贺到豫章后之所以还会有这么厚重的陪葬,显然与刘贺初被废黜帝位时仍能继续保留有“故王家财物”具有直接关系,海昏侯墓土的那件“昌邑九年造”漆器,就是其中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当了27皇帝被称作海昏侯他真的是因为昏庸吗?
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为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史给海昏侯扣了顶“昏庸无道”的大帽子,给同期的霍光扣了一顶“贤臣”的帽子。分析一下,想当年,刘贺进了未央宫,据说带了二百来随从,到了以后天天只干一件事情:发号施令,手握大权的霍光在一边懵懂的看着他的表演,想插句话都插不进去,刘老大一口气将这二百人分别升了官,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狗升天”嘛,然后这帮孙子就到处为非作歹?网络配图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个情节有点戏剧电影里的无厘头,在古代,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男人,儿子都会打酱油了,他还受过高等教育,还有汉武大帝优良的基因保障,竟然这么无脑?按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有道理,也是可以的。烧呗,只要你能把不服管教的兄弟们烧的服服帖帖的,那是你的能耐!而那个时候的霍光大叔独揽大权,没有造反就不错了,瞎子都看的明白,唯独刘贺看不明白?他会上台后就轰轰烈烈的烧这三把火?最...
· 刘贺为何叫海昏侯是说他真的很昏庸吗?
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霍光将废去,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被废为海昏侯。那么,刘贺为何被废为海昏侯,他这个人是很昏庸吗?汉武帝死后,少子刘弗陵登基,即汉昭帝。汉昭帝死得早无子,大臣认为汉武帝的儿子昌邑王曾经受宠,决定请现任昌邑王刘贺当皇帝,刘贺是汉武帝之孙,从血统上也无可非议,但是他到达长安以后干了很多坏事,被权臣霍光所废,重新回去做昌邑王。网络配图刘贺被废以后,霍光找到了刘据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做皇帝,也就是汉宣帝。他掌权以后,听说昌邑王仍然对过去被废不满,于是将其贬为列侯,封于海昏县。海昏原来是个县,属豫章郡,汉景帝时设置。这个县名,大概是湖边西岸边的意思。海,指得是彭蠡泽,即鄱阳湖的前身。昏,就是西方的意思,太阳落山的方向。所以说,刘贺被封为海昏侯,不是因为其昏庸,而是因为其封侯所在县是海昏县,所以才叫海昏侯。网络配图刘贺在豫章海昏县境内生活了四年,愤慨而死。刘贺生...
· 海昏侯刘贺的父亲是谁刘贺是谁的儿子
海昏侯刘贺的父亲是谁刘贺是谁的儿子刘贺的父亲是昌邑哀王刘髆(bo)[?―公元前88年]: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所生之子,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受封昌邑王。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去世,谥号哀,其子刘贺继承王位。汉武帝一共生有六子:长子戾太子刘据、次子齐怀王刘闳(早逝无子)、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少子刘弗陵(即汉昭帝)。昌邑哀王刘赙册立于天汉四年,共在位11年薨,其子刘贺嗣立。昌邑王刘髆是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是儿女亲家,公元前90年,二人一起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公元前88年正月,即汉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去世。刘贺简介刘贺(前93/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刘贺嗣位,年四五岁,...
· 海昏侯墓主人是谁?为何说海昏侯墓主人是刘贺
1、刘贺简介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2、三重证据可证明海昏侯墓主为汉武帝之孙刘贺公开资料显示,刘贺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昭帝驾崩后继位。登基仅27天便因荒淫无道、不听劝谏遭废黜,史称汉废帝证据之一:玉印刻“刘贺”二字。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信,在两汉时...
· 海昏侯刘贺为什么只做了27天皇帝刘贺最后是怎么死的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君王对臣子治罪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一国之君代表无上的尊严。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竟被臣子“废立”,这个人就是刘贺,说来也觉得可笑,一个堂堂的天子,竟无一点尊严和颜面,被群臣驱逐,被天下人耻笑,这个中缘由,竟是皇帝咎由自取。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的一生并不算短,但是却被后人用以“昏君”二字总结此生,不可不谓可悲。他出生在皇族,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加富二代。作为西汉的第九位皇帝,由于他在位时间的确太短,没有被后人记住,最为人知的还是他做的一堆荒淫之事。刘贺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不识大体,不知道勤勉为何物,整日只知道游乐。甚至在为汉武帝服丧期间,还带着随从四处游猎。而身边的人多有劝诫,让刘贺收敛一些。但是刘贺都全然不理会。这样一个人,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