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皇帝明英宗:当过俘虏又的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9
转发:0
评论:0
明朝皇帝明英宗:当过俘虏又复辟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9岁登基,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加起来共在位22年,38岁时驾崩,庙号“英宗”。

  他真可谓经历了天上人间的剧烈变化。在这期间他宠信过一些人,重用过一些人,惩处过一些人。他宠信的人,有的断送了他,比如王振;他重用的人,有的对他产生威胁,比如石亨和曹吉祥;他惩处的人,有的明知其对社稷有功,却不得不如此,比如于谦。总之,任用非人,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最大失败之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跌宕起伏的悲剧命运。

明英宗

明英宗

  历史上被蛮族掳走的“天朝”皇帝,除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外,大概也只有明英宗这一位了。而北宋徽、钦二帝的被俘是因为在军事上明显弱于对手金国,但明帝国相对于也先的部落,却是在军事上占优势的一方,因此,明英宗竟然会被异族掳获,令人大跌眼镜,所以明英宗可以在历史教科书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一个皇帝,死后又居然被谥为“英”宗,使许多深感不解。因为所谓“英”宗,顾名思义,指这个皇帝生前很英明。“英”这个谥号好象没有隐含不好的意思,不像谥“惠”表面上是说很有恩惠施与人,但多指白痴或是智障皇帝;或是谥“襄”表面上是说很威风壮盛,但多指穷兵牍武而一事无成的皇帝。一个因为宠信太监而被外族所掳的皇帝,居然被认为很英明而谥为“英宗”,好象是一个讽刺和笑话。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英宗被也先俘虏多年,竟然不死而能生还,说明他这个人是颇能委屈求全、忍辱负重的。而英宗返回故国后,皇帝已经由他的弟弟来做了,自己变成了太上皇。皇太子虽然还是英宗的儿子,但现任皇帝的党羽随时都在设计陷害他,以便让现任皇帝的儿子继位,事实上,皇太子后来也的确被拉下了东宫的位置。这一切都十分不利,但英宗居然安全地活了下来。不但如此,支持他的臣子们还趁英宗的弟弟病重时,发动了历史上着名的“夺门之变”,使英宗复位,并摘去了他弟弟皇帝的头衔。由此,我们可以想见的,在经历了这么风霜的洗炼后,英宗的头脑、阅历、手段、眼界、胸襟必然远超一般从小生长于皇宫内的皇帝,在大漠中物质匮乏的痛苦,恶劣气侯的考验,寄人篱下的忍辱负重,乃至于做太上皇时期明哲保身的智慧,凡此种种,使我们可以合理地推论英宗已经从当初那个糊涂的小皇帝蜕变成了一个英明的帝王,而历史上的事实上也相去不远。所以英宗之所以为英宗,得来非虚。因此,后来的明英宗已经不是那个早年在土木堡被俘的无能皇帝了。

明英宗

明英宗

  谁是生母

  谁是英宗的生母?在这关系到皇家龙脉的大事上本不应成为问题,但英宗的生母的确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孙贵妃所生。《明书》、《明实录》等书持此说。《明书》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另一说是宫女所生,即孙贵妃为了的地位偷偷抱养宫女之子为己子,而那个宫女却销声匿迹了。《明史稿》记载孙氏“人子,于是眷宠日重”。查继佐《罪惟录》也说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明史》中也认同这种说法。

  原来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孙贵妃。孙贵妃,永城县(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孙忠女。10岁时,经彭城伯夫人、张太后母亲向成祖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永乐十五年(1417),册封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后,被册立为贵妃。

明英宗

明英宗

  孙贵妃深得宣宗皇帝的喜爱,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得到皇后的宝座,于是孙贵妃绞尽脑汁,总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机会终于来了,宣宗皇帝的子嗣一直不旺,胡皇后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孙贵妃虽然也没能生子,但她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栋的计策,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了身孕,于是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由于当时孙贵妃深的皇帝的宠爱,因此无人敢透露半点风声,就这样十月怀胎,宫女顺利产下一子,孙贵妃马上派人将孩子抱到身边,秘密处死了宫女,然后派人立即通知宣宗,自己也装出一副产后非常虚弱的样子。就这样这个小男婴就成了孙皇后的亲生儿子,而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大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的出生并被立为太子,成为孙贵妃争夺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码。后来太后和诸大臣同意宣宗废掉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应是母以子贵。由于宣宗皇帝一手导演了废后的闹剧,因此在他的一生英明中点上了一个很大的污点。

  当时的《寓圃杂记》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一云纪氏)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为太后。胡每事谦让,不敢居孙之右。正统七年,

明英宗

明英宗

  太皇太后崩,凡六宫有位号者皆得祭奠,胡不敢与太后之列,惟与诸嫔妃同事。孙太后知而有见谴之意,胡因痛哭而殂。太后命阁下诸臣议治丧之仪,时杨士奇卧病于家,诸臣往问,士奇曰:“当以后礼殓,葬景陵。”问者曰:“此非内中所欲。”士奇遂面壁不答,惟曰:“后世骂名。”诸臣因议以嫔御礼葬。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惟皇后钱氏知其详,亦不言。八年,英宗大渐,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

  据这部书记载,英宗是在他在位的最后一年才从皇后钱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的,但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按钱后的说法,英宗生母“死于非命”,从孙贵妃跟胡皇后争宠得逞并进而逼死胡氏的情况来看,这是很可能的),只好把一腔同情寄予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当过俘虏又成功的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六位皇帝,生于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9岁登基,年号“正统”,14年后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被俘北居一年,南宫幽居7年,又于景泰八年(1457年)通过“夺门之变”重登宝座,年号“天顺”,在位8年。两阶段加起来共在位22年,38岁时驾崩,庙号“英宗”。他真可谓经历了天上人间的剧烈变化。在这期间他宠信过一些人,重用过一些人,惩处过一些人。他宠信的人,有的断送了他,比如王振;他重用的人,有的对他产生威胁,比如石亨和曹吉祥;他惩处的人,有的明知其对社稷有功,却不得不如此,比如于谦。总之,任用非人,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的最大失败之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跌宕起伏的悲剧命运。历史上被蛮族掳走的“天朝”皇帝,除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外,大概也只有明英宗这一位了。而北宋徽、钦二帝的被俘是因为在军事上明显弱于对手金国,但明帝...
· 明朝为何没有太宗皇帝?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一般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祖,然后第二任皇帝是宗,唐朝有唐高祖、唐太宗,宋朝有宋太祖、宋太祖,清朝有清太祖、清太宗,唯独明朝只有一个明太祖,抛开朱允刹凰悖到朱棣那里成了明成祖,那么明太宗去哪里了呢?刚才说的这些太祖啊,太宗,都是皇帝的庙号,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皇帝庙号的问题,你就会知道明太宗去哪里了。庙号,就是供奉在“太庙”中祖宗的称号,里面供奉着帝王的先人,是政治权利的祖宗,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需要给逝去的先祖起一个比较厉害的称号,用来让人们缅怀敬仰,这个称号呢就是“庙号”。最开始起庙号的是商朝,起庙号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需要概括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一般一个帝王即使有过错,后人们起庙号的时候也都是怀着宽容的心态,七分功劳、三分过错,这样基本上都给先人起一个响当当的庙号,尽管历史上有很多暴君、昏君,但是死后皇帝和群臣们都会绞尽脑汁想一个好的名字。太祖或是高祖一般...
· 明朝最大的官职,权利有时比皇帝还大,仅5人当过
在明朝有一个官职拥有很大的权利,甚至权力有时凌驾于皇权之上,对皇权造成了威胁,这就是宰相,因为宰相太厉害,让朱元璋觉得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因此很快就取消宰相这一职位。而在明朝276年历史里也只有五个宰相,这就是徐达、李善长、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职,是对帮助皇帝掌控朝政的最高级官员的统称,因为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被称为相,而周朝时辅佐国王处理朝政的权利归太宰所有,因此有了宰相这一称呼。宰相可以单指一个人,也可以指同时具有权利的一群人。秦朝时这一权利归左右丞相所有,汉朝的丞相很长时间只有一个人,而后来汉成帝设立了三公制,那么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都是宰相。其实从汉朝开始,皇帝一直想分宰相的权利,唐朝干脆不设立宰相,像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都可以被称为宰相。一直到了明朝,朱元璋才又设立了左右丞相。朱元璋刚刚登基之后,外面的局势还不稳定,为了更好地处理朝政,就任命了李善长为左丞相,徐达...
· 明朝最懦弱又最仁德的皇帝竟是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他当皇帝的日子,仅仅比后来才坐了一个多月龙椅的泰昌帝时间长一些。朱棣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大概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窝囊的老大却有了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兴兵南下,和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做先...
· 李密当过皇帝吗他当过最高的职位是王
李密当过皇帝吗,李密是隋朝末年起义军中的一个,更是当时实力非常强悍的瓦岗寨头领,那个时候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很多人都起来反抗,自立为王,所以说如果你问李密是否当过皇帝,如果那个时候起义军的头领算皇帝的话,那也是当过的,说不算也行,可以说是自立为王吧。李密当过皇帝吗李密在投奔瓦岗寨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翟让的信任,并予以重用,对李密来说,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使他在历史上大放光彩,也是受后人所知晓的重要原因。李密在617年的春天,李密就率领着7千的精兵,去攻打洛仓,洛仓是一个重要的粮食储备基地,李密先攻打,是有自己的战略目的。他大开粮仓,赈济那些深受隋朝统治下的灾民,得到百姓的拥护,更好的招兵,组织出一只军队。很快,李密的士兵越来越多,并屡次的战胜隋军,步步靠近洛阳,对隋朝产生重大危害。不久之后,李密就在起义地洛仓,由于手下众多弟兄们的拥戴,甚至是附近一带百姓的拥护,李密就被称为魏公,年号“永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