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官二代曹爽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7
转发:0
评论:0
揭秘官二代曹爽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大司农桓范指天疾呼: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你们

  大司农桓范指天疾呼: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你们的父亲曹真,一代将才,生出你们两兄弟,竟然是两头蠢猪,坐着等别人来灭族啊!)每每念此语,心潮起伏,不该啊,实在不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如此一清二楚的优势,为什么却把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司马,而自己却遭受夷灭三族的下场呢?一个普通人,尚且明白,在中央的政治权力角逐斗争中,你死我活是不可避免的,为何偏偏这个曹爽,位高权重多年,却连一点点的基础政治经验都不懂?

blob.png

网络配图

  死到临头了,还能天真的说出:“我不失作富家翁。”

  可怜的大司农,听到自己的主子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我估计,他真的想把自己的脑门往那木栅上撞上百八十遍,恨哪,恨自己如此有眼无珠,怎么就和两头蠢猪走到一条道上了呢?

  说到了曹爽,就要先说说,大司农桓范在绝望中口口声声呼唤的一代佳人曹子丹。

  曹子丹,也是三国中一个著名人物,虽然三国演义中把他沦落成一个配角,用他的愚蠢来反衬司马的老谋深算,然而,历史上的曹子丹却是一个勇猛善战的悍将。

  年轻时,曾亲自射杀猛虎,曹操壮其鸷勇,让他成为虎豹骑中的将领,多次随军南征北战,曹丕到阎王殿去见曹操后,他是四个托孤大臣之一,诸葛亮初北伐时,在边境线上和孔明先生对抗的中坚力量,还就是曹子丹了。

  直到公元231年,曹子丹病重后,司马才正式接过抵抗孔明的重任,他一接手,魏国名将张郃就在木门道中箭而卒,到底是不是司马有意让张郃去送死,还有待讨论。反正曹真曹子丹在公元231年也去阎王殿见曹操和曹丕了,此时,他留下了几个儿子,以曹真的位高权重,这几个儿子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了。因此,这其中的两个官二代儿子,一个叫曹爽,一个叫曹羲,子承父业,也当上了大官,曹爽更是春风得意,魏明帝曹睿快去见曹操,曹丕时,点了曹爽和司马懿当托孤大臣,辅佐年仅八岁的幼帝曹芳。

blob.png

网络配图

  这个曹爽姓曹,那和皇帝是本家,你司马再狡诈,你还是个外姓,这魏国是姓曹的魏国,曹爽排挤司马,专权独断,我个人认为都是没有问题的,异己,在政治斗争中,那还不是司空见惯的事?

  你司马再能忍,只要曹爽能牢牢的控制住兵权,花天酒地还是随曹爽爱怎么来就怎么来?你司马要想发难,也难!

  偏偏这曹爽和曹羲不知道是不是兄弟情重,每次去游山玩水,总要一起出去。那个忠心不二的桓范,就像春秋时那个非常不惹人喜爱的屈原,人家主子不爱听的话,他就要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大司农劝曹爽说,你们兄弟手握重兵,最好不要一起离开,一旦城中有变,将不能掌控大局。

  曹爽对他的话,那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嗤之以鼻。我想起陈宫临死前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吕布有勇无谋,不听陈宫的计谋,身死白门楼;曹爽不听桓范忠义良言,高平陵事变后,还做着卸下兵权,回老家当一个富家翁的荒唐想法,被夷灭三族,下场都很可悲。只是,吕布虽是三姓家奴,人家好歹还有一项绝计,至今无人敢提出强有力的挑战,那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温侯在三国时,武功天下第一。而你曹爽呢,还剩什么留给后人,只有两个字:蠢猪。

blob.png

网络配图

  曹 爽为什么会从炙手可热的官二代摇身变成了肥头大耳的蠢猪呢?或曰:他的智囊集团太弱了。所谓台中三狗:丁谧,何晏,邓飏,皆一时名士,而且三人也是名副其 实的官二代,丁谧是曹操时期那个放牛羊搞乱马超追袭队伍的丁斐的儿子,邓飏的祖上就厉害了,是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邓禹的后代,何晏,是那个东汉大将军 何进之孙。这些人,是典型的官二代,官三代。

  按理说,这些人因着自己的家庭出身,从小就受过系统而良好的教育,文韬武略,就算不很精通,略识大体总是应该的吧!

  何以在决定自己集团身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些平素指点江山,满腹经纶,评头论足,貌似运筹帷幄之士,竟然集体的哑火。反而一个个的变成惊慌失措,两眼无神,头冒冷汗,双腿颤栗。

  当大司农在力劝曹爽之时,这些人一个个沉默不语,任由曹爽从“公挟主握灌”到“舍此以至东市乎”,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群体心态。初,司马知道桓范逃归曹爽时,失语道:“智囊往矣。”蒋济却很有信心的安慰道:“必不能用也。”因此,这些官二代,官三代,表面上再衣冠楚楚,再纵横捭合,其实,他们本质上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留恋富贵,畏惧死亡。一个怕死的人,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blob.png

网络配图

  曹爽正是如此,而他之所以怕死,正因为他是官二代,与身俱来的优越,让他成为温室的花朵,就算平素看上去再鲜艳,再夺目,又怎能和山中那怒放的梅花相媲美?

  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现实的大风大浪的。这并不是他不想去尝试,只是,他的环境没有给他历炼的机会,当司马和他赌命时,曹爽不敢去赌,哪怕,在他的潜意识 中,他也能估算,自己若带着皇帝去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他的胜率会达到90%以上,他还是不敢赌,因为,他知道,如果赌下去,如果,那10%的可能性 出现了,那自己不就性命难保了。

  司马正是准确无误的相中了他的这一弱点,派人游说,信誓旦旦,绝不秋后算账。曹爽这个政治上的天真派,还真就信了司马的承诺。于是,他怯弱了,妥协了,交出了能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皇帝和兵权,让自己化身成那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还做着“吾不失为富家翁”的美梦。

blob.png

网络配图

  最终,司马略施小计,诬他谋反,被夷三族,可悲可叹可怜可惨啊!

  曹爽,可以说,是官二代的一个典型,落到这么可悲的结局,要怪,只能怪他生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如果生活在现在的太平盛世,做一个官二代,是一件何其荣幸之事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官二代曹爽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大司农桓范指天疾呼: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你们的父亲曹真,一代将才,生出你们两兄弟,竟然是两头蠢猪,坐着等别人来灭族啊!)每每念此语,心潮起伏,不该啊,实在不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如此一清二楚的优势,为什么却把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司马,而自己却遭受夷灭三族的下场呢?一个普通人,尚且明白,在中央的政治权力角逐斗争中,你死我活是不可避免的,为何偏偏这个曹爽,位高权重多年,却连一点点的基础政治经验都不懂?死到临头了,还能天真的说出:“我不失作富家翁。”可怜的大司农,听到自己的主子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我估计,他真的想把自己的脑门往那木栅上撞上百八十遍,恨哪,恨自己如此有眼无珠,怎么就和两头蠢猪走到一条道上了呢?说到了曹爽,就要先说说,大司农桓范在绝望中口口声声呼唤的一代佳人曹子丹。曹子丹,也是三国中一个著名人物,虽然三国演义中把他沦落成一个配角,用他的...
· 马背上的英雄官二代曹爽为什么下场那么惨
三国,特别是三国中的有名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连七岁孩童都能说出一二,如桃园三结义,亦或者是诸葛亮赤壁之战。那时的振奋人心,那时的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复的热血情怀。图片来源于网络乱世出豪杰,历史上从来不匮乏英雄的存在,但在三国鼎立时,却是盛产英雄的时代。不光文臣,更多武将,基本上是到达了历史的鼎盛时期,无以比拟的辉煌。最著名的咱们今天暂且不论,我们今天来谈谈马背上的英雄,政治上的蠢材,三国曹爽。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陌生的很,我也一样,三国中关于他的资料真心不多,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直到现在我才有一丝丝的勇气,终于提笔,生怕带入个人情感,将人物形象歪曲理解,下面且听我说说这个人。他出生的背景是三国的魏国,他的父亲同曹丕是同辈的人物,他便是同曹丕之子曹睿同辈份的人物。他性格如莽夫,容易激动,喜恶性于色,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有时又太过娇纵,放浪,希望人人听从于他,喜欢被表扬被奉承,讨厌批评。他文功...
· 马背上的英雄官二代曹爽为什么下场那么惨
三国,特别是三国中的有名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连七岁孩童都能说出一二,如桃园三结义,亦或者是诸葛亮赤壁之战。那时的振奋人心,那时的情绪激昂,久久不能平复的热血情怀。图片来源于网络乱世出豪杰,历史上从来不匮乏英雄的存在,但在三国鼎立时,却是盛产英雄的时代。不光文臣,更多武将,基本上是到达了历史的鼎盛时期,无以比拟的辉煌。最著名的咱们今天暂且不论,我们今天来谈谈马背上的英雄,政治上的蠢材,三国曹爽。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陌生的很,我也一样,三国中关于他的资料真心不多,在查阅了许多资料后,直到现在我才有一丝丝的勇气,终于提笔,生怕带入个人情感,将人物形象歪曲理解,下面且听我说说这个人。他出生的背景是三国的魏国,他的父亲同曹丕是同辈的人物,他便是同曹丕之子曹睿同辈份的人物。他性格如莽夫,容易激动,喜恶性于色,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有时又太过娇纵,放浪,希望人人听从于他,喜欢被表扬被奉承,讨厌批评。他文功...
· 揭秘:“顾命八大臣”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咸丰十一年(1861年),因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而逃跑的咸丰皇帝,因疾病缠身而油尽灯枯,驾崩于热河行宫。在临终前前,咸丰撑着一口气安排后事,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了八名大臣辅佐幼主,“赞襄一切政务”。这八位王、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后来统称“赞襄政务王大臣”或“顾命八大臣”。这八个人,分别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和焦佑瀛。由于咸丰在遗诏中,赋予了八大臣过大的权力,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被其压制,而恭亲王奕訢更是被排挤出权力中枢。这导致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内外勾结,发动“辛酉政变”,一举扳倒了“顾命八大臣”。其中三人被杀,余人或被流放,或被罢免,均下场凄惨。但是,其中却有一个人不但没有受到牵连,而且后来还深得慈安和慈禧的信任,被起复重用。这个人,就是上面“顾命八大臣”中排名第三的景寿。政变发生后,景寿虽与其余七人一起被解任,但在第二年,就被起复为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事务,而且还被赐...
· 北宋名相寇凖,最后的下场为何却如此凄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确实是,同样的性格即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寇准就是一个铁证。寇准出身名门,先祖世代为官,功勋卓越,其父在五代后晋朝受封国公,去世后被追赠太师、尚书令,可谓是位极人臣。寇准在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寇准出身显赫,也就养成了奢靡,豪爽的性格。奢靡,毕竟不是一个什么优秀的品质,也就成了被人攻击的把柄。寇准性格刚直,勇于直谏,曾于殿中奏事时,气的太宗要拂袖而去。结果,被寇准拽住衣角,重新给拖回了宝座之上,听他把话讲完。由此,太宗非常欣赏寇准,大赞:“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寇准也由此开始得到了太宗的重用。太宗去世后,真宗赵恒继位,寇准很快升任宰相。1004年冬天,辽军南侵,包围了瀛洲地区。宋朝廷内部立刻分为了两派,以王钦若为首的主逃派,以及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真宗听从了寇准的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