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太史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8
转发:0
评论:0
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太史慈,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

77c6a7efce1b9d16b1f1edf9f3deb48f8c546477_副本.jpg

网络配图

  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色。不仅仅武艺超群,而且见识非凡,事实上太史慈是一员儒将。

  那么太史慈为何不投奔刘备,江湖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其一,刘备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不一样。太史慈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不是别人三句话就能打动的弱智青年。当然太史慈奉母亲的命曾去解救北海太守孔融时,曾与刘皇叔有一面之缘。当年的刘皇叔一听说孔融要叫自己解救,当时冒出了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给人一种急需得到别人承认的嘴脸,完全是一种献媚的强调,这与山东豪杰太史慈的心完全格格不入。

  其二,刘备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倒是北海太守对太史慈母子非常照顾,为了报孔融的大恩,太史慈单人匹马杀出重围,前来面见刘备,得到刘备的帮助,杀退重围,完成使命,全身而退。

  其三,刘备不重视太史慈。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但是刘备并没有特别的珍惜,这就叫缘分。当初刘备第一眼看到赵云的时候,书中描写到:与赵云相见,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了不舍之心。而对太史慈,刘备显然并没有表示很明显的要求。

20150304113233_570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其四,刘备的名气不够大,当时的刘备仅有关张而已。太史慈回家以后,就参加了刘繇的队伍。历史上的刘繇其实也是一个人物,不仅为官清廉,而且执法很严格,对于乱世其实有一定的约束力。当时人流传,只要得到刘繇兄弟,就像得到了龙与麒麟一样。

  其五,刘备手下的将军如关羽张飞,不能容人。尤其是关羽,平时很是高傲,看不起别人,以致别人在他手下做事很有压力。即使后来,马超投奔后,关羽还一直闹闹嚷嚷要与马超单挑。太史慈曾与刘备在一起单独生活过,太史慈是个明察秋毫的人,自然了解自己在他手下兵不能有太大的发展。

  其六,刘备甘于现状,当时并没有想的豪情壮志。刘备是个比较满足的人,尽管他少有大志,小时候甚至发出要做皇帝的誓言,不过大多是玩话,当一代名将太史慈来到面前时,刘备并没有想着进一步的发展。

300000559649127719352301416_950.jpg

网络配图

   一个小小的平原县长就足以让此公陶醉了。如果后期不是与曹操争锋,被逼的无处可逃,很难看出这个人有什么大的野心。

  第七,太史慈尽管英勇,当时并没有名气,连许邵都没有称赞过他。当时的人想要出人头地,要么需要别人的推荐,要么需要名家的赞美,要么得到军阀的刻意重用。太史慈是个儒将,切不喜欢虚名那一套,于是连刘备对他都有些轻视。

  不过,出水才见两腿泥。太史慈后来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江东战场上跟着孙策,英雄相惜,一路乘风破浪高歌猛进深得当时军阀的青睐,就说曹操也对太史慈刮目相看,给太史慈寄了一封书信,以箧封之,内无多物,而放了少量当归,寓意太史慈应当向其投诚,其见重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名将太史慈:与刘备擦肩而过的一代名将
太史慈是三国东吴的名将,当年曾与孙策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永远记得起那个生龙活虎,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竟然与仁慈的刘皇叔擦肩而过,曾经有过一个阶段的唏嘘。那么刘备为何不投奔刘皇叔。这里面是不有什么隐情。透过历史的云雾,江湖觉得其实太史慈是个有头脑的人,比起当时的名将,他毫不逊色。不仅仅武艺超群,而且见识非凡,事实上太史慈是一员儒将。那么太史慈为何不投奔刘备,江湖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其一,刘备和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不一样。太史慈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不是别人三句话就能打动的弱智青年。当然太史慈奉母亲的命曾去解救北海太守孔融时,曾与刘皇叔有一面之缘。当年的刘皇叔一听说孔融要叫自己解救,当时冒出了一句话:“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给人一种急需得到别人承认的嘴脸,完全是一种献媚的强调,这与山东豪杰太史慈的心完全格格不入。其二,刘备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倒是北海太守对太史慈母子...
·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三国名将太史慈因何而死
太史慈之死:太史慈,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以孝、信、义见称。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
· 太史慈的姓与字是什么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第一次听这个名字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官职的名称,比如就曾有一个官职叫做太史令。但仔细翻阅典籍,就会发现其实太史慈并非一个官名,而是三国中的一个人物,所以太史慈为人名。那太史慈姓什么呢?是不是只取第一个字太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太史慈复姓太史,这个是有古籍记录的。太史慈,他是一个将军,在三国中是归属于吴国势力的,算是吴国下属一位较为有名的武将。他的出生十分低微,一开始也并非是吴国势力,但从小刻苦学武,小有所成,尤其擅长骑射,乃个中楚翘。在年轻的时候,太史慈便因才智出众而闻名于天下,他第一次做官时便解决了很多人无法解决的棘手案件,成功地有罪之人得到他应有的惩罚,并未百姓除去地方一大害,但他自己也因此事收到牵连,被仇家追杀,以致无法做官,避世躲祸去了。避世期间,太史慈常不在家,加有老母一人独自生活,生计上颇有困难,当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轶事后,便对太史慈母亲格外照顾,常常将一些吃的、喝的...
· 三国名将太史慈的武功厉害吗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出生于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身为男儿的太史慈抱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参与了孙权的军队,率领部下四处征战,护得一方安宁。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换成现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长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从不落空,被人誉为“神箭手”。据这些相关记载看来,太史慈在武艺方面十分厉害。在太史慈墓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太史慈的形象,高大威武,身披一身盔甲。然而太史慈的厉害之处并不仅仅表现在于武艺方面,更在于他的为人方面。只因太史慈的母亲告知他北海的孔融对母有恩,所以当北海被贼人重重所围困之时,太史慈奋不顾身地冲出重围,向刘备借兵救北海。后来在神亭,太史慈与自己今后的明主孙策相遇,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之后相识,正因不战不相识,太史慈最终向孙策臣服,并为孙策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后人谓之,太史慈实为厉害也。然而即使是武艺甚高的太史慈也没能逃过重病的纠缠,在临离...
·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望江县太慈镇文殊庙史话
在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太慈镇西北侧桃花岭上(原桃岭乡政驻地),昔日有一座斐声大江南北、香火鼎盛、颇具规模的文殊庙。追溯起文殊庙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悠久的轶闻传说——相传自我国历史元代理学家王幼学先生当年在其故乡——慈湖畈(在今望江县太慈镇湖村境内)创办“慈湖书院”之后,(“慈湖书院”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当时的古雷阳地区、尤其是望江县城西北侧桃花岭一带,民智日渐开化,文风益显昌盛。其后,秀才、进士、举人连年迭出,使得昔日的古雷阳桃花岭一带成了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之乡。元代未年,古雷阳桃花岭一带的文人学士们从弘扬、倡导文化教育,崇尚科举及第与孔孟理学等出发,动议发起由地方乡坤和广大百姓民众自发捐款、献物与募资,并选择在一座傍畈依水的桃花岭上,开始破土建筑起一座气势浑宏的“文殊庙”(寓意“宏开文运,及第殊荣”)“文殊庙”建成后,其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孟子、庄子与墨子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