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代善父子为何总是受罚?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7
转发:0
评论:0
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代善父子为何总是受罚?,性格宽柔的大贝勒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在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其子岳托、萨哈廉等

  性格宽柔的大贝勒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在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其子岳托、萨哈廉等人也紧密地围绕在皇太极周围。在皇太极称帝的过程中,大贝勒代善父子绝对是积极拥戴的有功之臣,然而代善父子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罚,而且被罚得很窝囊,直到代善的两个儿子都死去,皇太极才不再处处为难代善。

570e667a3434379bd024db9b95f09317_副本.jpg

网络配图

  那么,皇太极老是找茬“收拾”忠心耿耿的代善父子却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这爷儿几个和皇太极暗中较劲的几个回合——

  【第一回合】

  大贝勒整小动作捅皇太极的肺管

  皇太极撂挑子逼群臣给代善定罪

  其实,对于大贝勒代善,皇太极的感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宽柔的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在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其子岳托、萨哈廉等人也紧密地围绕在皇太极周围。但也正因为这样,代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汗国二号人物,皇太极也不得不事事对这位王兄礼让三分。

  对于代善,皇太极总体上是礼待和尊重的。而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的代善,却不时会搞一些令皇太极不那么舒服的小动作,证明自己的存在。

  天聪九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后金群臣出猎,代善父子随行。途中,代善因两子生病安置,营寨与皇太极的御营之间相隔稍远。恰在此时,一路随行皇太极的哈达公主莽古济借故辞别,欲先行返回沈阳。

  当莽古济途经代善的军营之时,代善命福晋将其邀至营中,盛情款待,临别,又赠以大量财物。这下,可捅到了皇太极的肺管。

  莽古济与莽古尔泰、德格类乃同母所生,十二岁时被努尔哈赤嫁给哈达部首领武尔古代为妻,因此又被称为哈达公主。同胞兄弟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先后暴亡,莽古济难说对皇太极没有意见。

  莽古济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代善的长子岳托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妻。就在这次出猎前不久,豪格提出要娶林丹汗遗孀伯奇福晋为妻,皇太极与诸贝勒集议后予以批准。莽古济对此极为不满:“吾女尚在,贝勒豪格何得又娶一妻也?”满洲贵族一人娶多妻,是当时社会的正常现象。人走在路上怨路不平,其实是人心不平。莽古济是在借此发泄心中对皇太极的不满。

  因为心情不爽,莽古济借故提前回沈。偏在这时,一向并非与莽古济关系要好的代善竟然做出如此与之亲善的举动,让皇太极很生气。他立刻派人到代善营中兴师问罪,大加斥责,并迅速离开营地返回皇宫,让前来负荆请罪的代善父子扑了个空。

  皇太极还宫后,关闭了皇宫大门,不许诸贝勒大臣进见,并威胁群臣:“朕将杜门而居,尔等别举一强有力者为君,朕引分自守足矣。”撂挑子了。这种几近小孩子耍无赖的做法立即奏效,后金群臣在片刻之后就为代善父子议定了四条罪状,并公布了处罚决定:革除代善大贝勒名号,并削和硕贝勒爵位,夺正红旗下十牛录人口,罚银万两,罚马九匹。其子萨哈廉罚马十匹,罚银千两,夺两牛录人口。

  然后,所有人等一齐跪请皇太极出宫视政。皇太极在这一回合中取得了胜利,气消了之后,下令宽免代善、萨哈廉,罚款了事。

  【第二回合】

  大贝勒次子杀人报假案长子还敢求情

  皇太极大做文章先定死罪再大度赦免

  皇太极的近乎小家子气的做法,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在政治格局中,为了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态势,是必要的。

307145494588442912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在皇太极称帝的过程中,大贝勒父子积极拥戴有功,代善被晋封为和硕礼亲王,岳托晋封为和硕成亲王,兼管兵部事务。父子的势力和威望日升。这让皇太极不禁心生警惕。

  崇德元年农历八月初四,代善次子硕托向刑部自首,报告家中有一奴婢,因为遭受责打而自杀身亡。刑部奉命审问此案,却发现原来是硕托杀人灭口。皇太极接到奏报后大怒,下令将硕托罚银一百两,并将其属下三牛录人口划拨到成亲王岳托的名下。

  处于危险之中的岳托并不自知,因此当二弟硕托请求他向皇太极代为求情,将所夺三牛录人口中的一位妇人(其子女的乳母)开恩赏还时,岳托暗中授意部下——兵部启心郎穆成格向皇太极做了奏请。

  结果,皇太极抓住这件小事,大做文章,命令诸贝勒大臣等集议成亲王岳托之罪。为了将做得不那么明显,不惜将自己的长子豪格当做陪衬牵扯进来,罪名是“与岳托结党,不听皇上的话,心生怨意。”

  善于揣摩皇太极心理的群臣对岳托又往事重提:其一,天聪四年(公元1630年)莽古尔泰因罪被罚之时,岳托表示了相当的同情;其二,正红旗部下的马匹劳累过度而死,岳托却以在战场上受伤而死上报;其三,此次审问硕托,岳托故意包庇;其四,离间皇太极与其长子豪格的关系。在最后议罪的时候,一半的大臣认为应当处死,另一半则认为应当监禁并抄家。结果皇太极在处理上却表现得十分大度:将岳托、豪格两人免死,并免幽禁,只革去二人亲王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并予以财物上的处罚。

  皇太极还发表了一番感慨:“他们在侍奉我的时候虽然心怀二心,但是如果我对他们进行诛戮的处罚,我将会身背恶名。他们中一个是我的儿子,一个是我的侄儿,虽然儿子庸愚、侄儿嫉妒,但我若以雍容大度之心来对待他们,也足以感召他们了。”

  【第三回合】

  大贝勒儿子、属下当众表示对皇太极不满

  皇太极对群臣集议定死罪的结果一笑了之

  岳托还是太年轻,官场上的历练少,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对皇上忠心耿耿,怎么就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被降职、罚款?对皇太极不由心生不满。

21_160311094639_1_副本.jpg

网络配图

  第二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皇太极率领满、汉、蒙古诸贝勒、大臣到演武场校射,岳托节外生枝,对皇太极说:“臣不能执弓。”皇太极微微一笑,好言相劝:“你有旧伤,就慢慢地拉弓射箭,做个样子就行了。如果你不射箭,其他诸王、贝勒、贝子等人就更不射箭了。”

  岳托无奈地站起来,走到演武场中间。当他拉弓的时候,不小心将弓掉在了地上,围观的蒙古诸部将士哄堂大笑,岳托恼羞成怒,转身将弓向众人扔去。陪在皇太极身边的代善惊出一身冷汗,但是已经来不及阻止。随后,岳托以“素志骄纵,妄自尊大”等罪名被群臣集议拟死刑。皇太极心中明白岳托是怎么回事,下令免除岳托死刑,但将其兵部的差事解除,由贝勒降为贝子,罚银五千两,并暂时不许外出,在家中闭门思过。

  转眼又是一年,崇德三年农历二月,皇太极亲征喀尔喀,到博落尔济时,因为马匹疲乏,就命令大臣雍舜、伊孙等带领部分马匹先行返回,其中包括皇太极的两匹马。在返回的途中,众人就如何妥善饲养皇上的两匹马召开了一次主题会议,代善属下正红旗部将觉善对皇太极惩治代善父子心怀不满,在会上发言说:“既然大家这么在意,为什么不将皇上的两匹骏马用轿子抬回去?”

  众人闻听大惊,将觉善押送到刑部问罪。管理刑部事务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不敢怠慢,又不想轻易得罪代善父子,因此遍查此前卷宗,终于找到了正红旗伊希达、恩克两人也曾发生过类似案件。济尔哈朗遂以“一旗此类三大事,非我部所能独审”的借口向皇太极作了奏报。皇太极对济尔哈朗的用意心知肚明,命令召集诸贝勒大臣集议此案。

  群臣集议的结果是:和硕礼亲王代善中怀悖乱,有怠慢皇上之心,因此其下属官员才敢有如此无礼的举动。应将代善革除亲王爵位,并没收他所拥有的人口;觉善罪该万死,应处死刑,家产抄没归官。结果呢?皇太极却对群臣集议的结果一笑了之,命令将代善、觉善两人宽免。

  既然达到了敲打代善的目的,就应适时表现出应有的大度,皇太极的为君之道,看来已经炉火纯青了。

  【皇太极VS代善】

  涉及亲情真情流露涉及王权毫不留情

  事功与人性,经常会悖反。这在皇太极与代善之间,表现得尤为微妙。

f703738da97739122eccdbb5f8198618377ae278_副本.jpg

网络配图

  崇德四年底,皇太极带领众臣前往叶赫地区打猎。代善马失前蹄,伤到了脚。皇太极跳下马,亲自为代善裹伤,给他敬酒压惊,并流下了眼泪说:“大哥年纪大了,我再三劝你不要骑马,你为什么不善自珍重呢?”

  说完此话,皇太极宣布罢猎返还,命代善坐轿缓行,并亲自护送代善回家。有人说皇太极这么做是收买人心,其实也不能不说是兄弟情深的自然流露。

  但涉及到权力政治又是另一码事了。皇太极即位后,曾经作出一项规定,限制诸王贝勒的侍卫人数。代善却做出了一个赌气的举动:有一天,他不带侍卫,自己牵着马,腋下夹着褥垫去见皇太极。显然是故意做给皇太极看的。皇太极看后,未置可否,这位大贝勒也就无趣地回家去了。

  皇太极称帝的第二年,代善违反规定,为自己多配了十二名侍卫,并说,皇太极的护卫也超过了定额,逼得皇太极当众对证,最后,证实皇太极的侍卫人数不但没有超额,反而还不够定额。群臣集议,拟将代善亲王爵位革除,并罚银一千两。皇太极下令对代善予以宽免。但一个月后,将参与审问此案并在审问过程中偏袒本旗礼亲王代善的户部承政恩克诛杀。

  崇德二年,在一次战后点评时,皇太极认为:“诸王以下,诸将以上,多违法妄行,命法司分别议罪。”刑部审议后,认定处礼亲王代善以下共计六十四人犯有不同程度的罪过,分别判处二十四人死刑,十三人撤职,五人鞭刑,二十二人罚款处分。这其中,有皇太极的儿子、哥哥、弟弟、侄子、驸马,这些皇亲国戚占到受处罚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最后,从代善开始,这些人全部受到了处罚。

  代善父子的尴尬境地一直持续到岳托病逝方告结束。崇德四年农历四月,正在征明途中的清右翼军主帅扬武大将军岳托在攻克济南之后,不幸染上天花病亡,时年四十一岁。

  其时,代善另一子萨哈廉早已因病去世。代善一系势力大减,再也无力让皇太极有危机感。

  从此以后,皇太极不再处处为难代善。

  大清也进入了帝权独尊的时代。

  沈阳故宫博物院特供本报稿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代善父子为何总是受罚
性格宽柔的大贝勒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在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其子岳托、萨哈廉等人也紧密地围绕在皇太极周围。在皇太极称帝的过程中,大贝勒代善父子绝对是积极拥戴的有功之臣,然而代善父子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罚,而且被罚得很窝囊,直到代善的两个儿子都死去,皇太极才不再处处为难代善。网络配图那么,皇太极老是找茬“收拾”忠心耿耿的代善父子却是为了什么呢?大贝勒整小动作捅皇太极的肺管皇太极撂挑子逼群臣给代善定罪其实,对于大贝勒代善,皇太极的感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宽柔的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在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其子岳托、萨哈廉等人也紧密地围绕在皇太极周围。但也正因为这样,代善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汗国二号人物,皇太极也不得不事事对这位王兄礼让三分。对于代善,皇太极总体上是礼待和尊重的。而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的代善,却不时会搞一些令皇太极不那么舒服的小动作,证明自己的存在。天聪九年九月,皇太极率领后金...
· 鳌拜对皇太极和顺治忠心耿耿,对康熙为何飞扬跋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鳌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很多年前大火的《鹿鼎记》,人们一定会很熟悉,这部剧曾经火遍了大江南北,在这个电视剧中有一个片段,人们应该都很熟悉。他讲了,康熙和魏小宝两个人联手一起做拿鳌拜的情节。人们对鳌拜的印象一定不是很好,因为这个人非常的飞扬跋扈,甚至还目中无人,但是在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皇太极对他特别的信任,而且还是朝廷中还是一个大功臣,而且在皇太极加分之后鳌拜还被为辅佐新皇的大臣。鳌拜对顺治非常的忠心,但是相比解同朝的大臣多尔衮,他的地位又见的不是那么的高,她为了能够让顺治顺利地单位,为了保住皇太极的血脉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但是他为什么对康熙的态度最差呢?早些时候,鳌拜曾经跟着皇太极一块儿,参加战争,在战场上履历战功,而且总是冲在最前面十分的英勇,向历史上皮岛之战,松锦会站,他都参与了。可以说他参加战争不下上百次,为了大清朝能够晋级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他履历战...
· 父子相残!楚国的王位继承为何总是如此?
公元前627年,晋国发生了三次对外战争,首先是夏天的殽之战,接着是秋天的箕之战,到了冬天,晋国再动刀兵,联合陈、郑两个国家讨伐许国,理由是许国仍然暗中与楚国保持勾结,不服从晋国的领导。虽然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楚成王迅速作出反应,派令尹斗勃带兵北上入侵陈国和蔡国,在迫使这两个国家屈服后,斗勃按原定计划挥师逼近郑国。郑国,中原的心脏,天子脚下的国度,是楚成王多年以来虎视眈眈的主要目标。他曾经一度将郑文公这棵墙头草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以此获得了进出中原的最有利位置。然而,随着晋文公的崛起和郑文公的去世,加上城濮之战的失利,郑国很明显地脱楚入晋,成为了晋国的附庸。楚成王向他昔日的对手晋文公学了一手,这次讨伐郑国,不仅仅有军事上的准备,同时也有政治上的准备——他命斗勃带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公子瑕。郑文公有三位夫人,为他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以罪早死”。郑...
· 父子相残!楚国的王位继承为何总是如此
公元前627年,晋国发生了三次对外战争,首先是夏天的殽之战,接着是秋天的箕之战,到了冬天,晋国再动刀兵,联合陈、郑两个国家讨伐许国,理由是许国仍然暗中与楚国保持勾结,不服从晋国的领导。虽然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图片来源于网络楚成王迅速作出反应,派令尹斗勃带兵北上入侵陈国和蔡国,在迫使这两个国家屈服后,斗勃按原定计划挥师逼近郑国。郑国,中原的心脏,天子脚下的国度,是楚成王多年以来虎视眈眈的主要目标。他曾经一度将郑文公这棵墙头草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以此获得了进出中原的最有利位置。然而,随着晋文公的崛起和郑文公的去世,加上城濮之战的失利,郑国很明显地脱楚入晋,成为了晋国的附庸。楚成王向他昔日的对手晋文公学了一手,这次讨伐郑国,不仅仅有军事上的准备,同时也有政治上的准备——他命斗勃带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公子瑕。郑文公有三位夫人,为他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
· 父子相残!楚国的王位继承为何总是如此?
公元前627年,晋国发生了三次对外战争,首先是夏天的殽之战,接着是秋天的箕之战,到了冬天,晋国再动刀兵,联合陈、郑两个国家讨伐许国,理由是许国仍然暗中与楚国保持勾结,不服从晋国的领导。虽然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楚成王迅速作出反应,派令尹斗勃带兵北上入侵陈国和蔡国,在迫使这两个国家屈服后,斗勃按原定计划挥师逼近郑国。郑国,中原的心脏,天子脚下的国度,是楚成王多年以来虎视眈眈的主要目标。他曾经一度将郑文公这棵墙头草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以此获得了进出中原的最有利位置。然而,随着晋文公的崛起和郑文公的去世,加上城濮之战的失利,郑国很明显地脱楚入晋,成为了晋国的附庸。网络配图楚成王向他昔日的对手晋文公学了一手,这次讨伐郑国,不仅仅有军事上的准备,同时也有政治上的准备——他命斗勃带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公子瑕。郑文公有三位夫人,为他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以罪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