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荒唐:明嘉靖帝炼丹后用首辅当试药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6
转发:0
评论:0
荒唐:明嘉靖帝炼丹后用首辅当试药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皇帝与群臣的关系,是主奴关系。所谓“伴君如伴虎”,弄得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皇帝与群臣的关系,是主奴关系。所谓“伴君如伴虎”,弄得不好,会被“虎”咬死。不少皇帝对大臣打屁股、砍头、剥皮、“炮打功臣楼”、株连九族,屡见不鲜;而某些帝王用毒药戕害官员,让臣下为他尝有毒之药,充当“试剂”,以保自己长生不老,同样令人切齿。

  五代时,天下乱离,纪纲颓靡,帝王常命四川、广西等地进贡鸩鸟、蛇头、胡蔓藤、钩吻草等草药的毒汁,杀害胆敢有贰心的大臣。

嘉靖

网络配图

  直到清代,雍正皇帝仍在挖空心思地访求毒药及解毒之方,有关的批谕旨,至今还保存完好,堪称铁证。例如,雍正三年(1725),他曾密谕广西巡抚李绂:“近闻贵州诸苗之中,苗之弩最毒。药有二种:一种草药,一种蛇药。草药虽毒,熬出两月之后,即出气不灵。蛇药熬成,数年可用。单用蛇汁,其毒能止溃烂,仍有治蛇之药可医。更有一种蛮药,其名曰‘撒’,以此配入蛇汁敷箭,其毒遍处遇流,殆不可治。

  闻此‘撒’药系毒树之汁,滴在石上凝结而成……其树颇少,得之亦难……尔等可着人密行访问此树,必令认明形状,尽行砍挖,无留遗迹。既有此树,亦应有解治之法。更加密密遍处访询,如有解毒之方,即便写明乘驿奏闻。”你看,雍正皇帝对毒药的兴趣,何其大也!民间流传雍正皇帝杀人用“血滴子”,历史文献并无记载,但看了上述雍正的密谕,就可知道,民间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联系到雍正在翦除(包括其兄弟)时的心狠手辣,他访求毒药的目的,不言而喻。

  没有一个帝王不想活到万岁千秋,这就给方士进各种丹药以邀宠开了方便之门。据王明清《挥余话》卷二记载,宋朝有个叫王定观的人,很有才学,政和末年,在朝中做官。一日,他忽然被召进宫内,宋徽宗赵佶说;“朕近来找到一位异人,能制丹砂,花了一年功夫,炼成一粒长生不老丹,色如紫金,你先吃下去,试试药性如何。”可怜王定观蒙在鼓里,以为皇帝如此信任自己,是莫大的恩宠,于是欢天喜地,立即取药吞下。不料才下咽,便觉得“胸间烦燥之甚”,顷刻间竟“烟从口出”,“急扶归,已不救”,一命呜呼。

嘉靖

网络配图

  此类丹药,内含金石,其性,毒性甚大,可谓不是毒药,胜似毒药。明穆宗朱载服了此类丹药后,“阳物昼夜不仆,遂不能视朝”(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可见药性之烈,骇人耳目。朱载健康日坏,自然是咎由自取,活该;而王定观则纯属宋徽宗的,实在是个悲剧。

  但这样的牲牺品,并非绝无仅有,名气最大的恐怕要数明朝大名鼎鼎的严嵩了。此公历来被视为奸相,近来有的学者主张为他翻案,这是学术问题,这里姑且不论。不过,当你读了他的一些奏疏后,是不能不摇头的。

  嘉靖皇帝酷好神仙方术,荒淫无度,不断服用稀奇古怪的丹药,而事先往往让严嵩先试服,严嵩便将服后的感觉,逐一上奏。请看嘉靖三十五年(1556)六月十日严嵩的奏疏:“伏蒙圣问服药一件,仰惟圣慈轸念,勉臣以大道难迂,天高地厚之恩……无任感激。臣昨岁八月服丹只五十粒,乃致遍身燥痒异常,不可以忍……至冬发为痔疾,痛下淤血二碗,其热始解……臣……惟一意尽忠报主,以祈天之佑而己,伏乞圣明俯察。”

嘉靖

网络配图

  此时的严嵩,已是七十七岁高龄,身为内阁首辅,他不但没有力谏嘉靖皇帝的荒唐行径,反而感激涕零地念叨所谓“天高地厚之恩”,甘心身试丹药,因此,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终究不值得同情。

  严嵩的身体素来很好,暮年仍颇顽健。时人曾记载,尽管他年已七旬,但“耳目聪明,步履轻健,颜色清和。”(明·韩邦奇:《苑洛集》卷二)显然,若非严嵩体质特好,恐怕早就由活“试剂”而成为死“试剂”了。然而,严嵩毕竟未得善终,被罢官、放逐,“乞食不得,放逐以死。”(明·徐复祚:《花当阁丛谈》卷二)落得个不光彩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别人当首辅谁不是权倾天下赵志皋当首辅却成明朝第一背锅侠被百官欺负
在众人眼中,当宰相应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如果朝政清明,百官对宰相将是又敬又畏,如果朝政昏暗,得罪宰相还会有杀头之祸。但是,有个宰相却不像别人那么风光,他在皇帝眼中就是背锅侠,在群臣眼中是随时可以骂街的对象,他就是明朝万历时期的赵志皋。当然,因为朱元璋处置胡惟庸之后,明朝不再设立宰相一职。不过,后来的内阁首辅,在人们心中,就是宰相。经过多年的奋斗,赵志皋终于爬到了这个位置。赵志皋考中进士的名次很高,是隆庆二年开科取士的探花郎。即便如此,从他踏上官场的第一步起,他可能就没想到自己能当上首辅。原因很简单,他的年纪太大了,已经四十四岁了。明朝首辅多为聪慧过人之辈,如张居正等人都是二十多岁就进士及第,赵志皋显然是混一官半职就可以领退休俸禄的那种人。而且他的仕途非常不顺利,刚分配给他一个侍读的工作不久,这位老学究就得罪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张居正。当时正是万历初年,张居正斗败了高拱,成为当朝首辅。这时...
· 雟辅首
参考资料^《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
· 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正直首辅范复粹
明朝最后一任首辅(1580——1658),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三年六月至十四年五月(1640年-1641年)任大明内阁首辅。范复粹中进士后在河南开封任推官,崇祯元年进京任御史,在毛文龙是否迁移回内地等问题上对崇祯作了进言,极力为袁崇焕辩解。因告发董懋中等,受到崇祯赏识。之后范复粹先后巡按江西,陕西,对两地的财政、防务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受到崇祯褒奖再次回京在大理寺任职。不久竟直接升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已大理寺之职代理刑部,进入内阁,为明朝罕见的提拔。崇祯十三年六月,已然年迈的范复粹接替薛国观任内阁首辅,数次因病或弹劾请辞,崇祯皆不允,十四年升任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极殿。后李自成攻占洛阳,福王遇害,范复粹渐感回天乏术,在借崇祯大赦天下之机释放众多被囚禁官员后,于五月辞职归家。明朝灭亡后,范复粹拒绝了为清朝做官的邀请,隐居在老家黄县的卢山,于清朝顺治十四年病逝。...
· 内阁首辅: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在明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少数以翰林学士入直内阁)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与内阁”次辅“、”群辅“相对,一说大致产生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始自李贤;另有从明仁宗时大学士初兼师保之官的杨士奇起算、从明成祖创建内阁时起算、从明世宗在位期间起算等说法。内阁首辅并无明定,而是政治实践的产物。嘉靖、隆庆与万历初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次辅不敢与之抗衡。在内阁之外,内阁首辅也已成为文臣之首,并能有力地影响六部,其中张居正还尝试通过考成法以使对六部的控制得到制度化。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权力趋于衰落。对于内阁首辅的性质和地位,存在“顾问”、“宰相”、“开府之书记”、“辅相”等多种说法,当代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其并非宰相。严格意义上,在明代内阁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强调内阁大学士职权差别的时代,不存在”内阁首辅“的概念。唐宋学士内阁官员...
· 首辅张居正之死:明神宗为何清算已死的首辅?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险遭鞭尸,连家人都未幸免。张居正,明朝万历间内阁首辅。梁启超说其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朱翊钧(明神宗)登基后,因年幼,不能亲政,张居正把持朝政,功高盖主。但是,张居正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帝师,是张居正的另一个身份,他为小皇帝制定了详细的日程安排,包括早朝与讲读等各项事宜。张居正的辅导和关怀,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大到朝廷政事之道,小到宫中细节,张居正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给小皇帝。自从神宗即位以来,朝廷之事皆不用他插手,张居正像一只勤劳的,均一一办理妥当,神宗倒也乐得自在。只是随着小皇帝年纪渐渐长大,心理上的微妙变化也随之产生,以至于开始滋生一股仇恨。网络配图对神宗来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可也没什么正事可做,他便喝起酒来,没想到,一喝就上瘾了,他渐渐喜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