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皇帝大婚深夜迎皇后入宫 大婚不忘显示正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1
转发:0
评论:0
皇帝大婚深夜迎皇后入宫大婚不忘显示正统,在皇帝大婚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叫“大征礼”。“大征礼”在民间叫“过彩礼”,就是

  在皇帝大婚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叫“大征礼”。“大征礼”在民间叫“过彩礼”,就是男方家一定要给女方家送很多财物。这个风俗来源于原始社会,如果一个部落的女子被另外一个部落给娶过去之后,等于女方部落丧失了一个劳动力,那么男方部落就要给女方部落一定的经济补偿。

光绪

网络配图

  在皇帝大婚之中,“大征礼”,要给的东西非常多。这些东西分成两类:一类在龙亭里摆着,是给皇后的礼物,先暂存在娘家,等到皇后进嫁妆的时候还要抬回宫里。给皇后的父母、兄弟的放到彩亭里,叫做“赐物”,赐给皇后娘家的,可以留在皇后娘家了。皇帝也不傻,给皇后的东西,比给皇后父母的要多很多,比如给皇后黄金万两,给岳父母也就黄金五千两。因为囿于一定的礼节,给彩礼时皇帝不能出场,要委派使节,这就是“大征正使”和“副使”。皇后的父亲要跪着听来使宣读命令。

  大婚的婚前礼节完成后,皇帝还要显示他的皇权,一定要在迎娶皇后之前搞个册封典礼。把皇后从原来一个平民女子摇身变为母仪天下,这样身份变了才能迎娶。那么皇帝又要派使节去册封皇后,迎娶皇后了。派使节之前,也像民间新郎要迎娶新娘一样,他一定先跟自己的父母打个招呼。

  在皇宫里,皇帝要向皇太后汇报,也还要有一些仪式的。光绪皇帝就是到慈宁宫给慈禧行礼,告诉她,我要派使节、册封并且迎娶新娘了,之后光绪再到太和殿,再亲自任命使节去册立奉迎皇后。

  在“纳采”和“大征”的时候,皇帝是不出现的。从册立环节开始,皇帝就出现了。婚前礼时,那些使节出紫禁城是不可以走太和门、午门的,只能从侧门出去到皇后家举行纳采和大征礼。

  现在已经进入最关键的礼仪程序了,皇帝已经在太和殿出场了。这些被任命的册立奉迎使就要从太和门、午门出来,走最重要的通道去皇后娘家册立。接皇后的喜轿叫“凤舆”,此时在金水桥前随时待发。

光绪

网络配图

  从册立奉迎到合卺这个礼仪程序里,还有跨火盆、跨马鞍和“坐帐”等,但都是比较小的习俗。

  册立奉迎使来到皇后娘家,先是册立皇后。他们带着皇后的金印、金册到了皇后的娘家。先把这些东西给皇后的父亲,然后太监再到皇后所在西所,向皇后颁发金册和金印。金印是很沉的,用503两的金子做成,她接一下作为表示,仪式就算过去了。

  这些内容在慈禧看来是皇家私密,不能让大家知道,所以整个《大婚图》里看不见皇后。

  皇后的印叫“皇后之宝”。上面是汉字的篆体和满文的篆体。皇后接过“皇后之宝”和皇后金册以后,等于这个册立的仪式完成了。接着就把她往皇宫里头迎娶。

  现在人们结婚,没听说晚上去迎新娘的,但在传统的习俗里,是子夜时分迎娶新娘。大家知道“婚”以前是不带“女”字旁的,就是黄昏的“昏”,实际上是说晚上,这个礼俗,在南方有些地方还流行。一直流传到唐代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么黑的天,不太方便,就开始移风易俗,从早晨开始办婚事,一直到明代都是这样。但是清代作为满族统治的王朝,他觉得有些礼节一定要复古,尊重中国最传统的内容,以显示自己政权的正统性。所以也是半夜的时候迎娶皇后。皇后坐上轿子那一刻,正好是半夜的子时。

  我们在故宫做展览的时候,皇后的轿子背景弄得群星闪烁,就是让大家知道,当时迎娶的时候不是艳阳高照。

光绪

网络配图

  皇后在娘家上轿,此时正在半夜。和民间新娘一样,她也要头顶盖头。在传统的婚礼里头,新娘一定要避“三煞”,什么青牛、乌鸡这些东西,所以不能直接露面。

  皇后穿的衣服是红色的,这叫“龙凤同合袍”,图案中间是喜字,一边是龙,另一边是凤。这个图案只有在皇帝结婚的时候用。清代皇帝大婚,坤宁宫洞房里的被褥、床帐、窗帘等,全都用这个图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皇室大婚:为何历朝皇帝只能够大婚一次?
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他都是二奶、三奶的份。据唐代《开元礼》的规定,皇帝“纳后”分为: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卺等仪式。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的“神灵”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所以祭祀...
· 揭秘: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大婚为何不入洞房?
清朝从建立之初就十分注重政治联姻和家族婚姻。政治联姻主要是满蒙之间的联姻,如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等多人都娶了蒙古贵族女子为妻妾。家族婚姻其实是政治联姻的延伸,就是有亲戚关系的两族贵族子女成婚,诸如姑表亲婚、婚姻不拘行辈等。比如皇太极之时,兄莽古思一门姑侄三人同时嫁给了皇太极为妃,顺治皇帝就娶了母亲孝庄皇太后的哥哥的女儿为后,顺治皇帝和皇后就是表兄妹的关系。这也是满洲婚姻习俗的表现。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娶了自己的表姐为皇后,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慈禧把隆裕嫁给光绪,也主要是效仿了孝庄皇后。隆裕是慈禧亲哥哥桂祥之女,从娘家算是慈禧的内侄女。而光绪并非慈禧亲生,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氏之子,从娘家这方来说,光绪又是慈禧的内侄子。所以如果从慈禧娘家这方来算,光绪和隆裕就是亲表的关系。隆裕比光绪年长,隆裕应当就是光绪的表姐。慈禧把自己的侄女嫁给自己的侄子,也算是亲上加亲。光学这个皇帝做的有点窝囊,虽...
· “皇帝大婚”娶汉族护士为妻
满清入关有规定,满清皇族不允许汉族人通婚,只有才能保证满族血统的纯正。但随着发展这样的规则有少许被打破,康雍乾三朝均有汉妃的出现,不过汉人妃子的地位均比较低,还从未出现皇帝的原配或续妻是汉人的例子。不过溥仪的最后一人妻子就是标准的汉人,也算彻底打破了满汉不通婚的习俗,这时大清朝也早已覆灭几十年了。如果说溥仪的第一次大婚,让他在前半生的爱情生活中充当了悲剧的角色,那么已界天命之年的溥仪再次“大婚”,则让他平生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家,感到了人生原是充满乐趣的。溥仪被特赦以后,过了几年独居生活,不少人开始关心起他的婚事,很多领导同志也多次过问。作为溥仪的七叔载涛又何尝不关心侄儿的婚事呢。他有意将自己的干女儿介绍给溥仪,于是在政协礼堂请客,安排他们见了面。这位小姐未曾婚配,年轻貌美,打扮入时,仪态不凡。吃过饭,载涛邀请大家到三楼舞厅跳舞。小姐首先热情的邀请溥仪下场,溥仪本不太会跳,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尽...
· 古代皇帝大婚为何美人在床却不能碰?
自古以来,国人皆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视为人生四大乐事,特别是“洞房花烛夜”,又被看成是“小登科”,让诸多男人为其乐不可支。新婚之日,杯盘交错,酒足饭饱之后,司仪发话了:该闹洞房的赶紧闹,闹完了赶快走人,别影响人家新郎新娘亲热。要说这位司仪确实善解人意,新郎官早已急不可耐地等着和新娘子上床了。这是在民间,除了闹闹洞房,再无其他的啰嗦事。可是,古代皇家婚礼就没这么简单了,虽然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闹皇帝的洞房,但是,各种各样的规矩礼节,一项一项地进行完毕,估计一轮朝阳已晒到屁股了。我们且来看看皇帝结婚到底是怎么麻烦的。祭拜活动少不了。据《新唐书·礼乐志八》记载,唐朝皇帝大婚相当复杂,洞房可以先进去,却上不得床,先要祭拜神灵,向天、地、祖宗表达敬意。实际上,这种祭拜活动在进洞房前就开始祭了,要入同牢席,婚后数天也都要进行不同性质的祭拜活动。到了清朝...
· 光绪为何大婚不肯入洞房:嫌隆裕长的太难看
清朝宫廷自从进京后,一直沿用的是中原历代宫廷的旧制,也有上尊号、徽号、谥号的规定。入关后,登基的时候也称为皇帝,就是上尊号,以后不再加其他的称号,到死后再加上谥号。新皇帝登基尊称母亲为母后(指皇太后),帝母(新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尊前代的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都是上尊号。另外,遇到朝廷大庆的日子,还要多给皇太后在尊称上再加一些美好的词汇,称徽号。慈禧获得尊号的时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时年27岁。这一天,咸丰皇帝去世,他的儿子载淳继位的时候,慈禧与皇后同时被尊为皇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后,慈禧在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号为“慈禧”。资料图:隆裕太后此后,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十月,因为同治皇帝载淳大婚,慈禧又加上徽号“端佑”二字。第二年的二月,因为载淳亲政,慈禧的徽号又加上“康颐”二字。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生病,写下“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西太后“调护朕躬,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