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元璋把控明城墙质量:把渎职者当材料砌城墙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1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把控明城墙质量:把渎职者当材料砌城墙里,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简

  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前些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

  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式跳入人们眼帘。且有官员直言:中国的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到30年。

  人们纷纷进行古今对比,你们看,应县木塔已有960年历史,赵州桥已历经1400年风雨,都江堰更是有2200年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如今修个路、架个桥、建个房咋就这么不经用哩?

朱元璋

网络配图

  国家建筑标准

  古人的聪明真不是盖的。早在春秋时,他们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如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

  到了北宋,建筑“程式”臻于完善,编订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文件集《筑城法式》,收集了当时关于城池建筑、堤坝、水闸等的技术、工具、材料和工时等方面的规定。南宋时建筑工程“程式”更不得了,出现了著名的《营造法式》和《木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营造法式》,那是我国建筑学史上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有文字说明加图样参考,说得简单一点,这是一本“国标”式的建筑“葵花宝典”,一册在手,万事不求人,保你建出又安全又漂亮又实用的建筑。

  当 然,这“国标”不是只拿来把玩的,是拿来执行的,如若不然,刑罚伺候。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有《工律》篇,那是针对工程建筑方面的法律,列 出了对非法营造、虚费工力、采取木石不堪用、造作低劣等方面非常具体的刑法规定,细细看下来,头都是大的。总而言之吧,轻者打板子、给徒刑,重者处死,下 面就是一个实例。

  话说1621年,朱常瀛被封为桂王,封地在衡州,就是现在的衡阳,为此要建桂王府。王府是朱家面子呐,是一个大工程,一块大肥肉,多少人想将工程揽到自己手里。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由内官监掌印太监主管,由他派手下太监去监督工程。这时内宫里一个叫黄用的太监花了五万两银子行贿,弄到了监造的美差。

朱元璋

网络配图

  修 造历时六年,耗费五十万钱,桂王府修成了,朱常瀛美滋滋地搬进去,不料有一天在休息呢,房梁咣当一声掉下来,差点砸到王爷。黄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营缮 司主事高道素闻讯,慌赶送去五千六百两白银做修补之用,又献了四百两“问安银”压惊,桂王爷这才没有将此事闹大。第二年三月初三,衡州连阵大雨,桂王梳洗 时忽闻“如雷震响”,跑出来一看,妈呀,王府的正殿居然轰然垮塌了,六名宫女被埋在瓦砾之下。桂王气愤不已,将此事上奏崇祯皇帝。

  皇帝派人调查,原来黄用等人为了多捞工程款,工程建设十分潦草,地基没有夯实,墙脚根基浅薄,石料之内,用竹条、松枝与河沙充数,梁柱所用木材,竟然有低价买来的朽木,完全不符合“程式”。这还有什么说的,将黄用等人拉出去问斩,再批银子重建。

  质量追溯制

  天纵聪明的古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物勒工名”,我们现在叫“质量追溯制”,工匠必须把名字刻在自己所造的物品上,以 示“背书”,担保质量。从一件商品的“工名”,可以追溯到制作商、制作者等诸多信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你还敢弄虚造假?

  还有更绝的,没等到建筑垮塌,再来兴师问罪,在施工过程中,帝国老板就来抽查了,若有不合格者,当场问罪。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枝山在《野记》里记载,朱元璋修南京城 墙,经常跑到工地去视察,检验工程质量,他随便走到一处城墙工地,就叫人将他指所之处拆开检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合“程式”,若是发现问 题,这一段工程的质监员、包工头、工匠都抓起来咔嚓掉,“筑筑者于垣中”——把人当作材料给砌到城墙里去,以此残酷手段确保城墙修得固若金汤。

  这种搞法不只是在建筑行业如此,其他的行业如织布也有“质量追溯制”,明永乐十三年规定,织匠“就予车上编号烙印,附册开写看验提调官吏并匠作姓名。日后有不坚固者,照名究治”。几乎所有的匠活,都搞“质量追溯制”,随时准备秋后算账。

朱元璋

网络配图

  当 然,对于本来就诚信生产经营的人来说,“物勒工名”既具有防伪的作用,也相当于打广告,这就是最初的商标品牌推广。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无论是用材还是工 具,人们愿意选择质量好、口碑好、服务好的商品,而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企业”,都愿意通过“物勒工名”将商品品牌化,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 值,也因之无形中提高了建筑质量。

  古人最后一个聪明的法子,就是组织行业协会,让协会促使行业自律,提高质量。譬如北宋规定各行必须按行 业登记,委任行业协会会长,叫“行首”或“行头”,充当本行会成员的担保人,负责评定产品质量。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工匠行会叫“鲁班会”,他们很重要的职责 是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和形象,在行业内宣传和落实“国标”。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你总不会希望自己所在的行业臭得像狗屎吧?那就自己把自己管好点。

  如此盘点下来,为什么古代没有现在的技术和材料,但建筑质量有保障,已经了然于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怎样把控明城墙质量:把渎职砌进城墙里
《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前些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式跳入人们眼帘。且有官员直言:中国的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到30年。人们纷纷进行古今对比,你们看,应县木塔已有960年历史,赵州桥已历经1400年风雨,都江堰更是有2200年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如今修个路、架个桥、建个房咋就这么不经用哩?国家建筑标准古人的聪明真不是盖的。早在春秋时,他们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如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到了北宋,建...
· 质量控制
常见质量工具
· 把指甲变成智能设备触控板
触摸自己的指甲盖,就可以自由操控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最新发明的一款可穿戴感应器让这个酷炫的想法成了现实。据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波谱》杂志官网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发明的这款设备叫做“NailO”,借助电容式感应器实现触控操作——与苹果手机触摸屏所使用的感应器是同一种。另外,它还包括一个电池、一个微型控制器、一个传感器控制器,还有一个蓝牙无线电芯片。当然,所有这些都集合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设备上。科研人员在21日召开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人机交互会议”上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NailO”可以帮助人们在双手被占用时依然自由操控智能设备。比如说,在做饭时接电话,或者在熨衣服时浏览网页。这款设备也可以通过扩展输入方式让手机或其他可穿戴设备变得更强大。例如,直接在指甲盖上进行操作,就能实现手机键盘在字母、空格、表情等输入方式之间切换。值得一提的是,“NailO”的外观十分不起...
· 朱元璋修建南京明城墙为何历经六百多年不倒
朱元璋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一步一步的建立了大明王朝,我们来说说朱元璋修筑的南京城墙,为何经历了六百年,现在还不倒塌?这里边和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网络配图公园1366年到公园1386年,这二十一年里,朱元璋下令修建南京城墙,南京城被朱元璋建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都城之一,当时在世界上都很少有城市能够比得上。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南京明城墙全长33.6公里,城基宽14米,最宽处达到30米,高14至21米,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网络配图为了修建这个城墙,朱元璋一共动用将近三十万民工,城墙上的砖更是无数,根据记载大约3.5亿块朱元璋在修建城墙的时候,为了防止偷工减料,官员从取利益,实行了责任到人的制度,响应的还配备有残酷的惩罚办法。这几亿块砖头,要求尺寸大小不能相差太多,一块砖的重量不能相差...
·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