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法正:刘备入蜀的最大功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1
转发:0
评论:0
法正:刘备入蜀的最大功臣!,导读:都说诸葛亮乃旷世奇才,得到就能得天下,殊不知,他画下的隆中对那一块充饥的大

导读:都说诸葛亮乃旷世奇才,得到就能得天下,殊不知,他画下的隆中对那一块充饥的大饼,还是法正实现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法正,刘备的蜀国能否建立还是一个谜。

  隆中对,是诸葛亮一生最出彩的地方。想想,一个毛头小子,还未走出茅庐,就摇着一把破羽毛扇,把天下当成锅盔,切成了三大块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并将其做为自己的见面礼,送给刘备,让刘备赶快去拿来。刘备一听,勾得哈啦子流了老长,可智商不够,睁着眼睛望着,难以到手。孔明呢,沙盘作业虽精,口头规划出笼,可仍等于一个零。而把这个零最后变成一百,变成一个真正无限大的数字的,不是别人,是陕西眉县人——法正。可以说,隆中对能够成为现实的幕后推手,不是孔明,是法正。

1.jpg

网络配图

  隆中对之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刘备集团仍是一群犀利哥,流浪流浪,流浪远方。最后,还是孙权看不下去了,善心一发,将妹妹嫁给老刘,同时,借给他一块地方。不然,自己妹妹也成了流浪者,观瞻不好。这借出去的地方,就是荆州。

  可是,荆州是四战之地,用孔明的话说,“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同时,由于娶了个强势老婆——孙小妹,丫头不爱红装爱武装,整日挎着剑拎着刀,把个刘老头吓得够呛,险些没有血压飙升变成植物人。由于孙小妹娘家势大,嫁妆丰厚,腰杆就硬,不时还给自己老公来点家庭暴力,让他狠狠品尝了一下入赘女婿的滋味。此时,刘备急需自己的根据地,摆脱吃软饭境地。可是,孔明也无法,只有摇头长叹,羽毛扇摇得呼呼的,也摇不出主意。

  进退不得之际,法正屁颠屁颠来了。那时,法正是做为刘璋使者,来荆州见刘备,来搞外交的。两人坐下,一番长谈,法正将二刘一比较,觉得刘璋太窝囊,简直一个林妹妹一般,守不住蜀地。这个吃软饭的刘皇叔,虽然没有胡须,可还算个纯爷们儿。于是,他打算将蜀地做为礼物,送给刘备。这样做,对法正而言,当然有私人利益在内,但是,同时也为蜀地百姓赢得一段和平日子。因为,刘备占领蜀地,毕竟给蜀地带来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日子,以至于蜀地“吏不容奸,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若是刘璋,绝不会达到这种情景。在乱世,暗弱如刘璋者,难以辖制手下跋扈军人,只会让蜀地更乱,成为“杀人如麻”的乱世。法正的贡献,就在于这。他看好刘备,就很殷勤地劝他,赶快拿下蜀地,做为根据地。他的观点,比孔明隆中对更实际,也更具有实践操作性,道:“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感到腰杆子硬了,欲望膨胀了,也不认刘璋这个兄弟了,终于拍板定案,决定拿下益州,再不呆在荆州受气。刘备集团的哥们儿一听,一个个高兴得鼻涕冒泡,载歌载舞的,他们已经尝够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现在,他们终将有了一块根据地。

  隆中对,对刘备集团而言,是画饼充饥,大家都抱着一个梦苦苦度日,遥望将来,如等待戈多的两个傻子。现在好了,法正一来,这个梦就触手可及了,这个画着的锅盔,就货真价实地放在了他们面前,散发着香喷喷的味儿。可是,要将饼子吃到嘴里,咽进肚子,还得费一番周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么进川,实在是当务之急。这点,法正早就想好了,没背离刘璋时,就埋下了伏笔,劝刘璋“绝曹公而自结”。刘璋一想,得,毕竟都姓刘,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就和刘备认了一家。

  然后,法正又趁机劝刘璋,你老先生不是怕对头张鲁吗?不是每天胆战心惊吗?得,教你一个绝招,让你刘大哥来,一顿拳头,还不把姓张的老小子揍得满地找牙。刘璋的耳朵虽没刘备的大,可特软,心说,对呀,为什么不呢?我又不是脑残,怎么想不到呢?如此以来,刘备就接受了刘璋的邀请,带着部队,明里去帮刘璋揍人,暗地里是去占领蜀地,“溯江而西,与璋会涪”,敲锣打鼓,很轻易地进入天险,随之露出,“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刘璋这才醒悟,自己这叫干什么?明显地开门揖盗。后悔莫及,又张皇无措。这时,他的一个叫郑度的参谋跑来,鼓着腮帮子,咬着耳朵,给刘璋想了一个办法,说,老板别怕,刘大耳朵带着一万多人来,没有粮草,缺乏辎重,靠向老百姓征集粮食来填饱肚子。我们来个坚壁清野,不和他作战,这样以来,他们攻不下城,没有粮食,只有喝西北风去。饿着肚子的刘备,“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这方法一出,没刺激到刘璋,把刘备吓得浑身稀软。

2.jpg

网络配图

  当时,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你刘备没军粮,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到时,有你小子哭的。刘备慌手慌脚找到法正,说,哥们儿,我要玩完。法正听了,嘎嘎一笑,安慰老刘,别怕,郑参谋计策虽好,刘璋一定不会用的,你该吃吃嘛该喝喝嘛,该给孙小妹写情书还是照样含情脉脉地写。

  刘备不信,可不信不行,间谍回来说,刘璋不采纳,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不但不用,还让郑度下了岗。刘备一听,乐得嘎嘎的,加紧进军步伐,三军一鼓作气,攻到成都门户雒城。刘璋这回很硬气,表现得很爷们儿,带领军队,坚决抵抗。刘备攻不下来,很无奈,每天呆在军营了,编起草鞋操起旧业解闷。法正又一次上场,替刘备解围,他操笔给刘璋去了封信。

  在信中,法正分析当时的形势,蜀地门户洞开,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刘备,三分之二的土地已被刘备攻占,而且,后续部队仍在不断涌来,总之一句话,你刘老板蹦跶不了几天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开门迎降。信的最后,法正说:“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言外之意,投降,可以保全你和你的家人。刘璋接信,看罢长叹,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不久,举成都投降。

  刘备集团终于有了一块根据地,一时文武并集,风云际会,连孙小妹也被赶回娘家,为自己的强悍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法正的贡献,孔明大夸特夸,“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对刘备集团来说,法正到来,让他们如虎添翼。

  汉中于蜀中,自古地势相联,如同咽喉。取蜀中,如没取汉中,仍如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刘备得到蜀地,可是,此时汉中已属曹操。原来,曹操也不笨,见刘备攻蜀地,忙也下手攻汉中,把张鲁的地盘扒拉到自己怀中,心说,大耳朵,我让你聪明,以为蜀地是碉堡啊,我届时由汉中进兵,在你软勒上开刀,让你哭都来不及。也因此,此时蜀地一日数惊。

  可是,攻下汉中,曹操却停下了脚步,他选了连襟夏侯渊做汉中统帅,自己巴巴地跑回许都,不为别的,为了争权夺利,分封王爵。史书言,他如愿以偿,“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老曹魏王弄到手,过了一把超级官瘾,可乐极生悲,丢了汉中,连自己连襟也丢了脑袋。从此,曹操有生之年,再也没能踏上蜀地一步。

  给刘备出此计策的,仍是法正。攻占蜀地不久,法正找到刘备,问他,曹操占据汉中,担心不?刘备说,超担心,你没发现吗,我为此吃不好睡不好,简直瘦成了赵飞燕了。法正笑笑说,别怕,我就是为汉中来出主意的。用法正的话说,老曹这家伙攻下汉中,不来攻蜀地,一定是有急事,跑回许昌,安抚后方去了。现在,他派他的连襟做统帅,那家伙脑袋被门挤过,只有一身蛮力气,没什么可怕的,他绝对不是刘将军你的对手,你揍他,那是一揍一个准。刘备摇摇脑袋,心里还有点怕。法正知道,刘备有皇帝瘾,于是就对症下药,劝他,如果能攻下汉中,广聚粮食,“上可以倾覆敌寇,尊奖王室,中可以吞食雍、凉,广拓境士,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刘备一听,好处多多,不去进攻不是傻瓜蛋嘛?于是,就开始进攻。刘备军在法正的指挥下,傍山而进,占据汉中的一处制高点,名定军山。夏侯渊一见,心说,这些家伙,站在高处,我的隐私不是全被看去了吗?不行,我得攻上去。于是,带着精锐大军,喊着口号,仰攻高山,一攻不下,再攻不下,三攻不下,极端懈怠时,法正对身边的老将黄忠说:“可击矣。”于是,黄忠带着大军,从高处飞马扑下,战鼓雷鸣,刀枪映日,“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夏侯渊是曹军猛将,少有败绩,一旦被杀,全军震动,个个浑身发抖,一时军败如山倒。

  曹操接到信息,很是无奈,只有带兵自征。刘备听到消息,得意地说,来也白来,此时你军心已散,“曹公虽来,无能为矣,我必有汉川”。果然,曹操赶到,指挥大军反击,一败再败,甚至被射落一颗门牙,裹着伤口,满嘴流血急急归去,路上很是疑惑,这个织草鞋的老刘,怎么突然就会用兵如神了,难道上了什么特级军校?一问,原来是有个好参谋长,于是很不服气道:“我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而且,回到许昌后很痛心地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他所说的奸雄,不是他那样的人,是指英雄。可惜,为时已晚。

3.jpg

网络配图

  汉中一下,蜀汉连成一体,从此,刘备集团的江山,也就是这儿一片天地了。大家守着这个摊子,乐呵呵地称孤道寡,很是满意。法正呢,仿佛是为刘备的事业而来,为了蜀汉的江山而来,为了这一片宁静祥和而来。攻下汉中的当年,刘备长袍飞舞,登上宝座,自称汉中王,法正做了尚书全、护军将军。第二年,他就死了。蜀汉的事业,从此,也就被拘限于法正规划和攻打的范围之内,再没扩大一尺一寸。以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曾六出祁山,向魏国叫板;姜维也曾多次出兵,和魏军对峙。可是,无论如何努力,也没给蜀汉增加一尺土地。

  法正死时,四十五岁,正是盛年。刘备悲催之极,也痛苦至极,“流涕者累日”。他的参谋长死了,他的战胜攻取生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法正死后的第三年,刘备仍带着开疆拓土的想法,带着大军,拒绝所有人的劝告,顺江而下,攻打他的大舅子孙权,准备趁机把东吴给灭了,再辉煌一把。可惜,最终被东吴人一把大火,和火烧赤壁前后辉映,把刘老头烧得灰头土脸,大败而归,呆在白帝城里,气得拉稀,不久死去。

  这时,大家再一次怀念起已死的那位陕西眉县人,尤其孔明,一说起法正就娘们儿一样流着泪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惜,一切已成现实,难以穿越。法正已死去整整三年了,坟垄上的草,已经青葱一片了。他不是刘备集团的元老旧人,也不是荆襄时就归依的人。可是,他以自己的智慧,赢得刘备集团的尊敬,赢得自己一席历史的席位,成为三国天空的一颗闪亮的星座。他不是三分天下的图上作业者,却是真正的推手。

  天府之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成为最富裕的地方,可是,在法正手上,才有了这个基础。以一人之身兼一国兴亡之重任,就蜀汉而言,不是孔明,应是法正。

  所以说,诸葛亮有政治才能却缺乏军事谋略,如果没有法正的辅佐,相信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刘备都会饱受欺凌之苦,说不定哪天就城破身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一个人:入蜀功臣法正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山的执法者,因为所谓无恶不惩,那只是对于普通人罢了,而一旦遇到硬茬,诸葛亮是绝对不敢去碰的,非但不敢碰硬,反而还要不遗余力的为这个硬茬辩护。诸葛亮遇到的这个人就是法正!法正是谁?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
· 刘备占据蜀地的功臣法正:虽足智多谋但锱铢必较
法正何许人也?此乃当年竭诚尽智、鼎力相助刘备集团,迫降刘璋占据益州,与魏、吴形成鼎足之势的关键人物。刘备对其格外赏识和器重——法正被封为蜀郡(成都)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其位之高其权之重,大有盖过诸葛亮的势头。然而,我思来想去,总觉得法正那些年的所作所为不是那么地道那么对劲儿。你想啊,法正一直端着刘璋的饭碗,背地里却尽干些砸刘璋锅的事。不管怎么说,这总归不是忠臣义士之所为吧?有人总爱替法正辩白,说什么刘璋庸碌无能,法正怀才不遇,改换门庭何错之有?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谁都有选择的自由,这没错。但自由也不是绝对的,选择也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公序良俗总还要遵循。因此,在老板(主人)把自己看成庸常之辈而不予重用,大丈夫(君子)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不就此职,“挂冠而去”,另投明主,抑或辞官归隐,等到明主当家,再重出江湖。二是忍气吞声,埋头苦干,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 法正简介三国蜀国刘备麾下奇谋士法正生平
法正(176-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
· 所谓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最大的功臣却是雍正
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大的治世,比如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个“康乾盛世”。所谓“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满清帝王所创造的繁荣盛世。这个命名中,提到了康熙和乾隆,唯独没有提到雍正。但在我看来,恰恰是雍正,才是对“康乾盛世”贡献最大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这三帝,康熙属于创业者,擒鳌拜,得以独掌朝纲;平三藩,得以荡平宇内;收复台湾,打败葛尔丹,则证明了清朝的实力。但因为康熙在位时间太长,足足60年,所以,到了晚年后,未能免俗地昏庸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吏治溃烂。继位者雍正,面对的其实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桃子。所以,他担负起了改革者的角色,并成功让这颗烂桃子焕然一新。至于自称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不过是个吃桃子的人而已。他的命太好了,爷爷、父亲把该做的事儿都做好了,乾隆只需...
· 刘备伐蜀外篇--法正的信
本文试图通过“法正的信”所载,来分析说明三个问题:1、第二批入蜀军队的最高统帅是谁?2、第二批入蜀军队于江州分兵时是几路?3、巴西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这三个问题可以借由“法正的信”来一窥究竟呢?首先,我们知道关于“三国历史”的记载,不仅仅只有[三国志]一书,还有其他如[华阳国志]、[蜀鉴]、[资治通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可是,面对这些资料,更确切地说是略有差异的资料,该如何取舍?愚意以为,[三国志]是为“本”,他书的大部分记载皆由此而来。而他人新撰一书时,又多会以自己的言辞来组词造句。而自己组词造句却又会或多或少地夹带上自己个人的主观色彩。在此试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1、赵云传:“为先主主骑。”[资治通鉴]:“为先主主骑兵。”2、魏延传:“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太平御览]:“以部曲将随先主入蜀。”由此遂生疑问:他们对于[三国志]的个人理解,是否正确?当然,亦不能排除其别有所据的情况。但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