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 孔明妙计应周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30
转发:0
评论:0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孔明妙计应周郎,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心胸狭隘,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甚至设计陷害诸葛亮,但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心胸狭隘,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甚至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没有成功。而诸葛亮抓住他心胸狭隘这一弱点,设计“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吐血身亡。

  周瑜简介

  周瑜,字公瑾,汉末名将。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并有“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美誉。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而《三国演义》当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小说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很大的改动,甚至完全颠覆,把他描写得立场踌躇不定,心胸狭隘。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首先从小说来看,周瑜知道孙刘联盟只是短暂的,最终能够统一只会是一个人,周瑜是孙权的手下,当然是想趁机除去诸葛亮这个敌方阵形的神机军师了,以免后患。还有种说法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因为剧情需要,烘托诸葛亮这个“神”一班的人物,所以只好把周瑜设计成心胸狭隘,妒忌诸葛亮的才华。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而根据历史来看,正史记载,周瑜是个能力非常强,气量宏大,跟小说完全相反,而且非常帅气,是个年轻有为的天才将帅。并没有对诸葛亮有任何的妒忌之心。虽然诸葛亮确实很聪明,但根据历史顺序,诸葛亮在蜀国很牛很伟大的时候,周瑜已经死了好几年了。而且正史没有对诸葛亮和周瑜有任何的对话或者见面的记载。他们两个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对方。

  所以小说和历史有出入,小说中完全是因为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无所不能,周瑜认为这是一个很强的对手,所以才有妒忌之心。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的手下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非常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就想要陷害诸葛亮,故意提出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只箭,而诸葛亮却一眼识破这是周瑜的一条诡计,想要陷害自己,就提出只要三天,而且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只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除掉诸葛亮,于是他还私下让军将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完全。而诸葛亮却向鲁肃借了20艘船,还用草靶子排在船的两侧。

  那天大雾弥漫,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让船去诱敌。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当太阳出来雾要散去时,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就这样,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在小说中,周瑜这个形象被描写成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还设计陷害诸葛亮导致有了草船借箭这一情节,而正史《三国志》中,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所以周瑜真的妒忌诸葛亮吗?那么回答是小说中确实有,历史上应该是没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称呼周瑜为“美周郎”?
为什么称呼周瑜为“美周郎”?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怀沙》中有“怀瑾握瑜”的诗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说:“君子比德于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闪耀着美玉一般亮丽的光辉,完全可以给他一个最佳品德的金奖。三国是典型的竞争时代。当时究竟靠什么竞争?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周瑜深明君臣大义,从而稳定孙吴政局,大度对待程普,从而取得赤壁的完胜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却比较隐蔽,如果不留心观察,往往会将三国说成是一个完全依仗才干,尔虞我诈,欺弱凌小,毫无正能量可取的阴暗时代。今天开宗明义讲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强调:品德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的例证,对于现今正在各种场合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正是:竞争不仅凭才干,美玉周郎有丽光。
· 周瑜63代孙发现周氏家谱称罗贯中妒忌恶搞周瑜
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第63代孙,他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想查证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国名将周瑜后代。最近,周柏泉在江西吉安发现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国名将周瑜嫡系后裔第五次续修的《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残存缮本四卷。这一宗谱不仅证明了周柏泉所在的南京周氏确系周瑜嫡系后裔,而且还道破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丑化周瑜的原因,“罗贯中妒忌周瑜后人,才恶搞他的。”“草船借箭”其实是周瑜的妙计周柏泉将家中珍藏的《锡山周氏大统周谱》展示给记者,根据周谱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应该是一位“英达夙成,存文武筹略”的奇才。他比诸葛亮大6岁,当年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出的。历史上记载周瑜的为人豁达大度,是个气量广大、运筹帷幄、气度不凡的将帅。而且历史上,周瑜的英名也历来为人歌颂。最为著名的应该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周瑜多次设计甚至想杀诸葛亮为什么死后还为他流泪呢
为什么周瑜死后诸葛亮会伤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之中,周瑜去世之前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在周瑜的一辈子中,他最讨厌的人便是诸葛亮了,因为老有人拿诸葛亮跟周瑜对比,最令周瑜难过的是,他还真的比不上诸葛亮,这就有了“别人家孩子的意思了”。因此,周瑜多次设计想要让诸葛亮出丑,在赤壁之战中,甚至多次想要杀诸葛亮,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才有了他临终之前说吐槽的经典言语。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诸葛亮对于周瑜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他很敬重这个对手。在周瑜去世之后,诸葛亮痛哭流涕,急忙前去柴桑为周瑜吊丧。对于诸葛亮这样的行动,刘备曾经苦苦劝阻,但却改不了他的决心,只能听之任之了。由于周瑜手下程普、甘宁等人将周瑜之死归罪于诸葛亮,因此他们都认为诸葛亮来到了柴桑是为了看自己的主帅的笑话,甚至有一种炫耀自己能力的想法...
· 赤壁之战的功臣是谁是周瑜还是孔明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的功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是改变三国历史命运的一场重要之战,正史中周瑜火烧连船、击败曹操,继而三分天下。不过今天说一下演义小说,那赤壁一战当然就是孔明表演的地方了。一、孔明的作用首先,孔明力主联吴抗曹,在江东舌战群雄,把主和派击下,而且还清楚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加强了孙权的决心。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这是周瑜和鲁肃做不到的。第二,周瑜的借刀杀人,这个计策亦是被孔明所识破,那当然照道理而言,孔明就有能力做到周瑜所做到的事。第三,当时江东欠缺箭,而孔明能在三天内为联军提供到十万支箭,试想想,周瑜鲁肃能做到吗?没有了这十万支箭,就算诈降如何精彩、借风如何成功,都不能对曹军发动一次性摧毁性的攻势!要知道,在江中战争必须用箭,而十万之箭对战事可带来极大的利益,而且在士气方面已经胜了一半。...
· 周郎顾曲
【成语】周郎顾曲【成语】周郎顾曲【发音】zhōulánggùqǔ【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