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关公战秦琼”并非军阀专利 司马迁也犯有这错误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4
转发:0
评论:0
“关公战秦琼”并非军阀专利司马迁也犯有这错误,相声大师张杰荛编演过一个名叫《关公战秦琼》的相声,该相声后来被侯宝林先生搬上

  相声大师张杰荛编演过一个名叫《关公战秦琼》的相声,该相声后来被侯宝林先生搬上电视荧屏,广为观众熟知。该相声说的是:山东大军阀韩复榘过生日找人唱堂会,开始人家演的是关公的戏,韩大军阀不乐意,说关公是山西人,是阎锡山阎老西那边的,他阎老西的部队凭什么跑到我们山东撒野?欺负咱山东没人不是?山东不是有好汉秦琼吗?就让秦琼跟关公比划比划!可关公是汉朝的人物,秦琼是唐朝的人物,两个历史人物不是同一时代的人,怎么比划呢?

blob.png

网络配图

  这段相声讽刺了那些不懂装懂,不切合实际,盲目指挥的人,让观众感到非常可笑。

  可是,说来很多人不信,类似的笑话,即使是最严谨的史学家司马迁也闹出过。

  自《史记》横空出世以来,历史上对司马迁的评价非常高。

  钱谦益说司马迁是:“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梁启超更喊出了“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的口号。

  翦伯赞也说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可是,因为史料的缺失,也因为在著史过程中考究不到位,司马迁在他的大作《史记》中闹出乌龙了。

  话说回来,《史记》所记历史始于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其材料来源无非是《五帝德》、《帝系姓》、《尚书》以及先秦留下来的《春秋》、《国语》等等古文,再糅合上许许多多民间传说,这其中肯定会有许许多多不详、不确或者根本是虚妄之说的东西。乌龙如果是出现在这儿,自然无可厚非,甚至谁也无从判断是不是乌龙。问题是,中国的信史时代是从西周共和行政第一年开始算起的,这之后的事件,如果再出现乌龙,就不大好了。

blob.png

网络配图

  按照《史记》所载,苏秦是与张仪同时期的纵横家,两人是同学,但苏秦入世比张仪早,推行合纵策略,得佩六相国印,迫使秦国十五年不敢轻出函谷关,张仪出道,苏秦暗中助了一把,最后两人互相斗法,一个推行合纵、一个推行连横,联袂上演出一幕幕开阖纵横,却又精彩绝伦的历史超级大戏。

  的确,张仪是活跃于秦惠王统治期间为秦国效力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但从1972年山东银雀山发掘出土的竹简本《孙子兵法.用间》、《吕氏春秋.知度》等书可知,苏秦是为燕而仕齐、最后导致齐亡而兴燕的风云人物。

  其后,在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战国纵横家书》也证实了这一点。

  《战国纵横家书》全书共二十七篇,其中有十一篇是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应该是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

  这十三篇文字确凿无疑地告诉了我们,苏秦是比张仪、公孙衍、陈轸等晚一代的纵横家,曾与孟尝君、李兑、周最等人一起活跃六国间。苏秦一生的成就和功名与燕昭王、齐愍王的兴亡衰败捆绑在一起,密不可分。

  也就是说,苏秦和张仪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按时间推算,苏秦至少比张仪晚生了三十多年。

  《荀子.臣道》因此把“齐之苏秦”和“秦之张仪”相提并论,把后出的苏秦直比前代已暴得大名的张仪。所以说,张仪和苏秦是不可能一起跟随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的,更不可能是苏秦比张仪先出山。而司马迁却在《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中煞有介事地写:苏秦说服了赵肃侯,得以四处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因为担心秦国在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发起攻击,就暗中戏耍、利用和帮助了张仪一把。其后,两人就同台对决,争相斗法,好不热闹。

blob.png

网络配图

  可是,我们弄清楚,张仪和苏秦彼此所生活时代不同后,再看这一段,可不就是“关公战秦琼”式的笑话?最后补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写苏秦自认不如张仪。事实上,苏秦对后世的影响比张仪大得多。《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三十一篇,所集为苏秦散佚作品及后人关于他的事迹的记载,在纵横家类中篇幅最多,而有关张仪的才不过十篇。

  也由此可见从战国到西汉,纵横家中属于苏秦作品或有关材料分量最多,流传也最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公战秦琼真的存在吗:秦琼使用什么武器
秦琼,字叔宝。乃是隋末唐初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民间,人们常常将秦琼与尉迟恭二人的画像贴于大门上用于辟邪,是为门神。初时秦琼曾在来护儿手下做事,而在秦琼之母死后,来护儿特地派人前来安慰。众人不解,为何来护儿独独吊唁秦琼,却不吊唁其他将士的家丧。来护儿的解释大概便是,秦琼此人英勇不凡,日后必定发达。由此可见,秦琼确实有一番本事,不然来护儿不可能独独注意到他。秦琼也在张须陀、裴仁基二人手下做过事,随后又与裴仁基一同投奔到了瓦岗李密处。然而李密此人显然并不适合做一名领导者或是皇帝,对于有功之臣也并不奖赏惹得下面的人颇有怨言。最后李密兵败,秦琼则又转投王世允;只是,相比李密,王世允显然更加的不得人心,不单气量小,且心胸狭窄。最终,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道了李家父子的麾下。良禽则木而息,在优秀的人才,也要有一个赏识他的伯乐,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君主;否则,最后也只能犹如北宋的岳飞那般落得个凄...
· 关公战秦琼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公战秦琼中的关公就是关羽,是三国时候蜀国大将;秦琼是隋末唐初的大将。两人相隔几百年啊!怎么可能相遇呢。所以说,这个相声极具讽刺性。于是“关公战秦琼”这句话用于讽刺不懂装懂,不切合实际,盲目指挥的人。那么关公战秦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关公战秦琼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关于相声的,一个是关于民间地方戏的,我们一个个来说。地方戏《唐汉斗》地方戏的名字叫《关公战秦琼》(又名《唐汉斗》,这出戏主要叙说一位书生自幼与一位小姐订婚,但书生家道中落后,小姐之父起意退婚。小姐遂与书生相约于关帝庙互诉心曲,并将饰佩赠与书生,并私定终身,两人分手后,书生觉得这样不妥,有辱关帝,于是想了个办法,在自己家里的门上贴上了门神,果不其然,庙里的关帝、周仓大为不满,认为两人玷污圣庙,关羽遂派周仓去捉拿书生,但行至书生家门时,却遇到门神-秦琼、尉迟恭阻挡。周仓于是请来关羽,引起“关公战秦琼”,直到惊动玉皇大帝出面调解,最后书生高...
· 秦琼外号的由来?秦琼避战玄武门的原因?
秦琼,字叔宝,隋唐时期的一员大将,曾为李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每每都是奔赴前线,以一敌百,战马、长枪、铜锏,彪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对李唐王朝的深厚的感情。后来跟随李世民一起征战,杀敌无数,他杰出的武艺和超乎常人的勇气使他成为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他的所作所为为李唐平定四方割据势力和统一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对唐朝作出了卓越贡献,李世民在他死后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大将,把他放于凌烟阁中。由于秦琼对李唐江山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世人皆赞叹,当时有戏曲这样描述到:马踩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三州六府一百单八县,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神拳太保,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所以当时世人给他取的外号是“小孟尝”、“神拳太保”,这两个比较为后世人们熟知。孟尝君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公子,以广招宾客,举贤下士为名...
· 秦琼为什么避战玄武门秦琼是怎么死的
秦琼是哪里人关于秦琼真正的出生地,历史上一直没能找出铁证。因为秦琼的形象在《隋唐演义》等不算正式的官方的流传版本比较多,比较详细,所以秦叔宝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物出现,历史学家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秦琼却实实在在做了几百年的门神,这一点,毋庸置疑。秦琼像关于秦琼的身世,有三种说法比较靠谱:第一种,说秦叔宝的父亲是秦彝,是北齐的大将军,在隋唐英雄传里,秦彝被靠山王所杀,所以有了秦叔宝未报杀父之仇,投靠做十三太保的故事。第二种是根据地方县志《历城县志》得来的,据说秦叔宝是出身历城县,家中世代打铁为生,算是贫寒人家。第三种,也是目前最为历史学家所推崇的说法,说秦琼的曾祖父是秦孝达、祖父是秦方太、父亲是秦爱,直到秦叔宝的父亲都是魏、齐两朝的文职官吏。这一说法是因为1995年,在济南市经七小纬六路银行宿舍楼施工中,发现一座石室墓葬。墓葬的主人,正是秦叔宝的后人秦...
· 秦琼为什么不参加玄武门兵变?秦琼避战的原因
秦琼避战玄武门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麾下十员骁将,在玄武门设伏,杀兄、屠弟,夺取了太子之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玄武门的谜团仔细阅读唐代的历史,在《新唐书》中对于玄武门事变的描述似乎被作者有意识的支离,我们很难从哪一个人的传记,或帝王本纪中去通透了解事件的全貌。与之相关的很多事件与细节都被散布于不同的人物传记当中,如果不通读全书,似乎很难将整个事件梳理得清清楚楚。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对于这样的一个重大事件,作者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去记载,似乎在有意无意之掩饰着什么,似乎只是想告诉人们有那么一件事而已,至于其他就不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