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3
转发:0
评论:0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韩信被杀还有别的原因,这与手下谋士献计不无关系。常言道;庸医害死人呀,韩信就死在蒯通这个庸医手里。 

1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项羽手下位不过执戟郎,来到刘邦那里,因为有了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举荐,登台拜帅,做了大将军。就是因为刘邦给了他那样高的平台,才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由于韩信平时对军事问题看得很透彻,所以才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

  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当然刘邦对韩信也是官职提了再提,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就在韩信攻打齐国的当儿,刘邦也在悄悄用招,手下有个叫郦食其的人建议,说自己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降齐王。刘邦一听那好啊,兵不血刃,可以保存我的实力。

  这个时候,韩信的军队还在往前进发,路上得到了这个消息,韩信心想,这仗不能打了,都投降了还怎么打呀?谋士蒯通就给韩信出主意了。蒯通说,将军,汉王命令您去攻打齐国,对吧?韩信说,是呀,有这个命令。蒯通问,那他命令您停步了吗?韩信说,这个命令倒是还没有接到。蒯通说,这就对了,你没有接到让你停止进军的命令你干吗要停呢?请将军想一想,将军作战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了多少座城池呢?大概五十多座。  

2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这个郦食其一根舌头说下了多少座城池呢?七十二座。请将军您想想看,我们前方将士奋不顾身英勇作战打了好几年还不如郦食其几句话重要了?这个功劳可怎么算啊?韩信如果意志坚定的,肯定不再去打。你想,自己如果一打,与汉王的意见相左,今后如何在刘邦手下效力。韩信此时一听,也对,这话可怎么说?不管他,打,继续去打。韩信这一继续进军,齐王知道后就恼火了,不是说得好好的嘛,我都归顺了嘛,条件都谈好了嘛,怎么搞的,又派兵打呢?

  你这是诈我啊!齐王马上反应过来,气哼哼地说,你郦食其是个奸诈的人,是你使的阴谋诡计让我解除武装的--因为现在整个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齐王已经不设防了,他本想着和汉王是一家人他还设什么防啊?可突然韩信的军队就来了。齐王一怒之下,下令:“烹之。”就把郦食其扔到油锅里去了。

  这样一来,韩信算是破坏了刘邦的整个战略部署。本来能和和平平地把齐国的问题解决掉,为什么要打这场仗呢?就此事而言,应该说是韩信不顾全大局,他为了添增自己个人的功劳,对“和平使节”郦食其的贡献不服气,结果就让那么多人流血牺牲!而这个时候刘邦和项羽的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是不希望多事的,是不希望节外生枝的,最好齐国没事了,而韩信这个举动,肯定让刘邦大大的不高兴,心里想你这小子秋后再算账。后来韩信向刘邦要权,也是蒯通惯的。  

3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太史公说:蒯通的计谋实在是厉害呀!它既搞乱了齐国而又骄纵坏了淮阴侯,最后又害死了田横、韩信这两个人!可见韩信被害,和刘邦杀害功臣虽有关系,也和韩信本人没有大局意识,一味想增大自己的功劳,而造成功高者不赏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韩信被杀还有别的原因,这与手下谋士献计不无关系。常言道;庸医害死人呀,韩信就死在蒯通这个庸医手里。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项羽手下位不过执戟郎,来到刘邦那里,因为有了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举荐,登台拜帅,做了大将军。就是因为刘邦给了他那样高的平台,才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由于韩信平时对军事问题看得很透彻,所以才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当然刘邦对韩信也是官职提了再提,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就在韩信攻打齐国的当儿,刘邦也在悄悄用招...
· 论形而上学自身内在因素的相互“纠缠”
作者: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杰荣希腊初始时期的西方形而上学构想与希腊哲学最初的开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是在希腊哲学演进中与形而上学的精神类型具体走向的独特设计有着内在联系。具体地说,希腊哲学的初始奠基与哲学自身的现实介入有着大自然背后的导演及其对希腊哲学自身的客观约定。例如,希腊哲学的起源有着一种神秘的“和谐”的氛围,在这一阶段里,希腊哲学的发端是缘于对希腊哲学初始奠基的场景的固化以及对哲学概念的确定性的把握,可以说这一确定的引导性方向的不断前移以及哲学多样化样式的积极出场,使得当时哲学规定的形状和相应的类型有了初始性的当下的在场。从对西方形而上学起源的观察就会发现,在早期希腊哲学的构成要素中,在其显性或隐性的规定中就有着哲学样式的“外显”的形状和“内敛”的规定的交织。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哲学的雏形自身就包含着哲学的内在差异性的对峙,其中一个主导线索就是对希腊哲学里...
· 周厉王并不愚蠢:如果听召公的建议一天都过不了
封建帝王们在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是不怕天下大乱的,在他们眼里“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但是,一旦黄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便换了个人似的,没有不希望稳定的。不但起兵造反的要坚决镇压,就是胡说乱说,议论国家大事,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人,也是要严加惩处的。这方面,古今帝王中,周厉王尤甚。周厉王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国王,且不说此人如何,但看他死后的谥号“厉王”,就知道此人之德性。辞源上对“厉”的解释为,“厉者,恶也,虐也。又,杀戮不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厉的意思是暴厉,就是酷虐,就是乱杀无辜,就是独夫民贼。据历史记载,这位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大权独揽,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财富都归到自己的名下。所以国人恨他,反对他,议论他。国人的议论肯定不是歌功颂德了,有些话可能还很难听。所以,厉王不高兴了,一个国家“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国人乱说乱动,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
· 韩信因何被杀
韩信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韩信竭心尽力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其功勋卓著有口皆碑。当大功告成之后不久,韩信却被刘邦处死。韩信何故被杀,在我国史学界一直对此有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杀韩信杀得有理。韩信一向居功自傲、野心勃勃。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曾威逼刘邦封他王位,并时常有谋反之举。刘邦念其有功,对韩信也只是降职免于处死。而韩信不思悔改,总是耿耿于怀伺机谋反。为汉初社会的稳定发展,避免再次出现楚汉相争。萧何与吕后依刘邦之意设计杀了韩信,清除了再度战乱的隐患。因此,有人认为杀掉韩信,是为西汉王朝除了一害,于历史发展有益。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之死死得无辜。据当时的情况分析,韩信在重兵在握之际,从无反叛之意,而当困居长安之时,怎会突生反叛之举呢?何况告发韩信有意谋反,是被韩信准备处死的一名罪犯的兄弟。这人的话可信吗?再说如果韩信真是谋反逆臣,那么为何在抓获韩信后立即处死,并不将韩信罪过昭示众臣呢?...
·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是忧?一半欢喜一半忧!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是忧?一半欢喜一半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曾经无限感慨的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布衣出身的刘邦,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的手下人才济济,能臣众多。然而,成功后的刘邦,却逐渐显露出政治家的冷酷无情,韩信,成为他最忌惮的第一人。韩信是萧何举荐给刘邦的栋梁,韩信的仕途之路一直很坎坷,在项氏叔侄那儿得不到重用,投奔刘邦吧,也只做些小官,不是负责接待工作,就是负责后勤工作,这才有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萧何,是韩信的伯乐,也是杀害韩信的阴谋人之一,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通过萧何的推荐,韩信得到刘邦的重用,任韩信为大将军,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随帮助刘邦占取关中。楚汉战争时,韩信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