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司马迁写《史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9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司马迁写《史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司马迁,字子长,别名太史公,男,汉族,公元前145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猴,

  司马迁,字子长,别名太史公,男,汉族,公元前145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猴,星座白羊座,陕西省韩城市人,历任汉武帝刘彻的警卫秘书,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西汉朝廷办公厅主任。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星象家。史学代表作品有《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星象学代表作品《太初历》,就是沿用至今的历法,改变了秦朝以前的正月在十一月份的情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容貌 司马迁的容貌给人一种刚强正直,抱负不凡的感觉。他方方的脸庞,浓重的甚至可以延伸到鬓角的眉毛,长长的泛着青色的胡须。他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尤其是在他奋笔疾书时,端庄和善,手握毛笔,一盏油灯下,无数英雄人物跃然纸上,令人肃然起敬。 

1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社会关系 司马迁的祖先最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成为掌管历史的文职官员。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司马迁的祖辈名叫司马错,曾与张仪发生争论,于是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的省长。

  司马氏在秦始皇时代的代表人物司马昌,是秦国主管冶铸铁器的官员。司马迁的太爷司马无泽,担任汉朝市长的职位。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了汉武帝的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恢复了祖传的史官职业。

  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一位画家,对丈夫一生的各个时期的容貌,都画有图像。她在司马迁去世后出家为尼。司马迁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也在司马迁去世后回到故乡韩城。由于害怕再次遭受朝廷奸臣的陷害,他们的后代改姓“冯”和“同”。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生育两个儿子,大的名叫杨忠,小的名叫杨恽。

  杨恽对《史记》的传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恽自幼聪颖好学,尤其对家中珍藏的《史记》爱不释手,而且每读一遍总是热泪盈眶,扼腕叹息。在汉宣帝的时候,杨恽当上了相当于省部级的高官平通侯。这个时候他看到当时朝廷政通人和,就给汉宣帝写专题汇报材料,把他的外祖父尘封了二十年的巨著《史记》献了出来,公开发行,从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读这部伟大的著作。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

  一、司马迁的少年时代 司马迁童年时期在家乡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从事过一些农业劳动。公元前135年,十岁的司马迁随父亲来到西汉朝的首都陕西省西安市。向当时著名的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又向儒学大师董仲舒学习《春秋》。

  司马迁深厚的家学渊源,再加上名师受业,启发诱导,使司马迁获益不浅,学业大进。这个时候,正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这一切都在司马迁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立志成材,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司马迁二十岁时 司马迁的家族,世代都是史官,而作为史官,就有责任来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也有责任来搜集整理天下的遗文古事,更有责任通过叙事论人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  

2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做太史令之后,就立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但是司马谈感到自己年事已高,要独立地修成一部史著,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才学知识都还不够,所以司马谈寄厚望于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够早日参与其事,最终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于是,他让儿子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行万里路,他要求他儿子来进行一次为期两年多的一次全国的漫游。所以司马迁从20岁开始,为写《史记》做准备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公元前125年,司马迁从陕西西安出发,首先以南方做为考察目标。他到过江苏和浙江,登上会稽山,参观了大禹治水的遗迹,到访过湖南省宁远县的舜的安葬地——九嶷山。然后,他又沿着淮河和泗水北上,到达了山东曲阜,观看了孔子家乡的世俗风情。在山东邹县的峄山,他看到了当年秦始皇歌功颂德的刻石;在江苏徐州的彭城,他考察了楚汉相争的古战场,对项羽和刘邦的资料都做了详细的收集整理。

  三、司马迁三十八岁时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子承父业,正式做了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有充分的条件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司马迁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试行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就开始了他人生的最伟大工程——编写《史记》。

  四、司马迁四十七岁时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汉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正当双方酣战之际,李陵因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被匈奴逮住,投降了。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就问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肯定有他的想法,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3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不由分说,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这个案子不巧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

  不久,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判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就是割掉男人的生殖器,是一个奇耻大辱的刑罚,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抛开个人身体折磨和精神压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五、司马迁五十岁时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后当了西汉朝廷省部级的中书令。这个职位看起来很显赫,但在当时按惯例,是只有宦官才能担任的。实际上,这又是对司马迁另一种形式的污辱。但是,司马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著圣贤书。”

  公元前91年,旷世名著《史记》经过司马迁13年的艰苦写作,终于全书完成。共有130篇,52万余字。《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录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录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就是大事年表;八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

  《史记》对历史事件真实记录,在称赞汉武帝功德的同时,也斥责了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对此勃然大怒,将《史记》手稿付之一炬。 

4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尾 司马迁有一位叫任安的好友,因政治事件被判腰斩。狱吏在搜查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书信《报任安书》。信中告诉任安,他之所以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后还顽强地活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史记》的著作。汉武帝见信后大怒,加上一伙对司马迁极为不满的宠臣的谗言,司马迁遭受,不久就去世了,终年58岁。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多少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多少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写《史记》究竟用了多少年,向来说法不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1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原取“18年”一说。后来,我们经过认真查对,感到还是“13年”一说比较可靠。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根据是司...
· 司马迁撰写《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人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生活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史官的家庭,父亲司马谈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担任着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的太史令。司马迁的少年时代是在他的家乡——今陕西省韩城县度过的。10岁时他跟当时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孔安国学过用古文字(大篆)写的先秦典籍,已能诵古文,还在儒学大师董仲舒门下学过用当时的文字(隶书)写的《公羊春秋》。20岁那年,司马迁离开了家乡,到各地考察游历:曾到过会稽(今绍兴),访问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萧何、曹参、樊哙的故乡;到过薜,访问孟尝君的封地;到过邹鲁,访问过孔子的故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沿途搜集的许多资料,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深深地印在他的...
· 司马迁写史记的原因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
·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简介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
发愤著史记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1、力求真实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
·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
《史记》的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