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唐朝李世民是如何单骑退强敌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1
转发:0
评论:0
揭秘唐朝李世民是如何单骑退强敌的?,历史上“空城计”的故事,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抚琴退司马懿,只是资

  历史上“空城计”的故事,最出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抚琴退司马懿,只是资料证明这其实是假的。它反映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神话,不过历史上有李世民单骑退强敌的故事,很值得让人思索。

1.jpg

网络配图

  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杀掉自己兄弟,实际上掌握了唐朝的军政大权。二十天后,两位可汗趁大唐朝政变人心不稳的时候,率二十万大军抵达长安北边的为谁,企图浑水摸鱼,形势一时间十分危急。这相当野蛮,因为善于交战,多年来唐朝向赠送好多金银财宝,李渊也低声下气向称臣,两国才相安无事

  这时候,重兵进犯,长安城危在旦夕。各方面援军很来不及救援,情况危急。李世民便召集自己身边的文武大臣商量,众人莫衷一是。李世民决定要率几个文武大臣来到渭水桥头与敌人周旋。大臣萧瑀拦住李世民的安全,于是拦住马头,李世民却胸有成竹地说:“之所以来犯,不过是轻视我们。

  如果我们示弱,人一定会更加为所欲为;如果我们闭城拒守,人更会对附近的居民进行哄抢,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旦我们用士气压倒对方,再用疑兵之计扰乱对方的判断,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爱卿不必忧虑,朕自有妙计。”

2.jpg

网络配图

  此时,两位可汗陈兵渭水北岸,远远看见来了六匹战马,马身上是清一色的便装。两位可汗请来人答话,李世民大喊道:“告诉你们可汗,就说大唐皇帝来了。”对方一听,格外惊奇。消息传到可汗耳朵里,众人大惊,两位可汗也有些害怕。只见李世民自己来到队伍前面,镇定自若,不禁为对方气势所吓倒,只好打马上前,连声告罪。

  李世民怒斥对方背弃盟约,要求对方立即撤兵,两国重接盟好,各自罢兵,否则责任自负。

  此时渭水南岸,似乎有旌旗蔽天的情况,可汗以为对方援兵到了,准备充分,更是惊恐万状,于是当场宣布,两国重接盟好,誓不再犯,并且表示谨遵大唐天子之令。

3.jpg

网络配图

  第二天李世民再次来到桥头,在桥头杀了白马,和重新签订了互不侵犯的盟约,并相应地赠送了一些物品,可汗们不敢怠慢,带领士兵们仓皇逃遁。好一个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居然推走了强敌。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治理国家不仅凭借军事力量的强大,还靠的是自己的智慧,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的就是这些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安息国是如何与强敌对抗的
安息国是古代一个跟古波斯很接近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国家。安息国是没有军队的,但在丝绸之路上的强敌不少,到底安息国是通过什么途径打败进犯的国家的呢?接下来就请看介绍吧。安息帝国没有常备军,但帝国在面对地区性的危机时可以快速召集兵力。君王个人拥有一支由贵族、农奴及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卫队,但其规模不大,驻军也是常驻在边境的要塞里。一些安息铭文显示这些驻军的指挥官被授予军衔。军队也被用作表示外交姿态,例如《史记》记载中国使节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到访安息帝国,20,000名安息骑兵被派往东面边境为使节开路,骑兵的数量可能被夸大了。网络配图安息帝国军队的主力是铁甲骑兵,铁甲骑兵的人马都身披锁子甲,配备长矛的铁甲骑兵用以冲击敌人的阵线,另外还配备弓箭。铁甲骑兵的装备价值不菲,他们来自贵族阶级,以换取他们在地方上的自治权。轻装骑兵是从平民当中招募,充当弓骑兵,他们穿着普通的外衣和裤子作战,弓骑兵使用复合弓...
· 揭秘:古代安息国是如何与强敌对抗
安息国是古代一个跟古波斯很接近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国家。安息国是没有军队的,但在丝绸之路上的强敌不少,到底安息国是通过什么途径打败进犯的国家的呢?接下来就请看介绍吧。安息帝国没有常备军,但帝国在面对地区性的危机时可以快速召集兵力。君王个人拥有一支由贵族、农奴及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卫队,但其规模不大,驻军也是常驻在边境的要塞里。一些安息铭文显示这些驻军的指挥官被授予军衔。军队也被用作表示外交姿态,例如《史记》记载中国使节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到访安息帝国,20,000名安息骑兵被派往东面边境为使节开路,骑兵的数量可能被夸大了。网络配图安息帝国军队的主力是铁甲骑兵,铁甲骑兵的人马都身披锁子甲,配备长矛的铁甲骑兵用以冲击敌人的阵线,另外还配备弓箭。铁甲骑兵的装备价值不菲,他们来自贵族阶级,以换取他们在地方上的自治权。轻装骑兵是从平民当中招募,充当弓骑兵,他们穿着普通的外衣和裤子作战,弓骑兵使用复合弓...
· 以弱胜强敌楚汉战争韩信如何三次用水击退敌人?
导读:楚汉战争中,韩信曾三次以弱击强的战争,都以借助江河流水,而这三次对河水的利用又各不相同。韩信三次用水破敌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不同?韩信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为重兵,但在战略上,魏王豹有强大的项羽为后盾,有恃无恐,韩信显然处于劣势。面对有河险可守,有后援可待的敌重兵集团,韩信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他增加佯动部队,集中大量船只假装要由临晋关渡河。暗中却调兵遣将,突然袭击魏后方,迫使魏王豹仓惶应战,兵败被擒。韩信所以能够做到避实击虚,首先是因为他研究敌情,掌握了魏王豹的有恃无恐,以为只要守住渡口,汉军就无奈我何的心理。韩信针对这一心理,用佯动部队...
· 揭秘:张良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明哲保身的?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在秦统一天下后,为报亡国之恨,曾雇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刺杀秦始皇,事败后逃亡下邳。后归附沛公刘邦,为刘邦打败项羽登上皇位、平定叛乱治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西汉建立,皇权的慢慢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世原则。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上书说自己没有战功,只愿做留侯,tt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从来他都表现得极为知足;他以体弱多病为由,专心道引之术,闭门不出;还扬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处处表现得急流勇退。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很少有张良的身影;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因此,在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的情况下,只有张良始终未伤毫毛。刘邦称帝后,宠爱戚夫人,冷落吕后。他...
·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评价唐朝名将段志玄的
段志玄是唐朝名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段志玄简介。通过段志玄简介得知,段志玄生于公元598年,卒于公元642年。段志玄是段偃师的儿子,自幼喜欢舞枪弄棒。段志玄的父亲曾将担任过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年轻时倚仗父亲的势力经常违法乱纪。公元611年,段志玄时年14岁,在隋炀帝的号召下,段志玄应募从征。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段志玄和父亲一直在太原生活。段志玄器宇轩昂,擅长军事,因此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公元617年,李渊在山西太原起兵反抗隋朝统治。此时,段志玄和父亲支持李渊起兵这一行为,于是段志玄便招募了千余人队伍,以此扩充起义兵力。随后,段志玄被李渊任命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率领士兵攻打陕西大荔一带。段志玄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顺利地夺取了山西临汾、新绛等地,随后段志玄被升为左光禄大夫。后来,段志玄和刘文静率兵前往潼关抵御隋朝将领屈突通的来袭。因段志玄英勇抵抗,在段志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