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2
转发:0
评论:0
揭秘:孙权为何不用影响力最大又忠心的张昭为相,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孙策、孙权兄弟均得其助力不小。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因为他资格老、影响大,所以在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荐举张昭担任丞相。第一次,孙权没有同意,只是委婉地说,现在事务繁杂,责任重大,张昭不很适宜。第二次,孙权又不同意,才直言其理由:“当丞相事情繁琐,而张昭性情刚烈,不听他的,埋怨之心将生,这不是他能处理好的。”

  确如孙权所言,从丞相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来看,张昭不宜为相。

  第一,张昭在关键时刻不能正确分析形势,缺乏与敌决战的能力。在曹操率兵进攻江东时,作为朝廷重臣,首议迎操,差点断送了江东的前途。他没有起到他应起的作用。

  第二,张昭架子大,虚荣心较强,有时弄得孙权也下不了台,这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作为老臣,他不能起到凝聚力量、协调关系、稳定朝廷的作用,有时候还举措失当,捅娄子。

  甘宁背叛黄祖,来投孙权。他急于建立功业,便提出了一个征黄祖、取刘表、扩大地盘到巴蜀的计划,还请命自任先锋,孙权认为此计可行,不料遇到张昭反对:“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

blob.png

网络配图

   甘宁很不高兴,反唇相讥:“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孙权见状,忙对甘宁说:“今年兴讨,决意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后来孙权自率大军征黄祖,甘宁为先锋,果然大获全胜,解决了孙策在世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虽吞并刘表未成,但解除了黄祖这一大心病,江东自此在孙权的控制之下。

  鲁肃“少有壮节”,周瑜推荐给孙权,孙权与鲁肃一见如故,“合榻对饮”,鲁肃德才兼备,见解不凡,一见孙权便提出了“鼎足江东”的战略目标。不知是出于忌妒还是偏颇,张昭对孙权说鲁肃“年少粗疏,不可用”。后来证明,鲁肃才堪大用。察人荐才是丞相职责之一,如以张昭为相,对百官必然失察,更不必说揽天下英才辅佐君王了。

  第三,张昭心胸不广,气量不大。丞相为中枢之首,总揽朝政,协调百官,必有海纳百川之雅量,吞吐天地之襟怀,也必如俗话说的:“宰相肚里可撑船。”但张昭过于计较细节,大事反倒不明。有一次,有一群鸟飞到殿前,孙权问:这是什么鸟?

   诸葛恪说,这是白头翁。张昭听了,马上联想,以为自己是在座的人中最老的,怀疑诸葛恪以此来戏弄他。诸葛恪解释之后,张昭自讨没趣,引得大家一阵哄笑。这种胸怀,自然不具备为相的素质。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孙权最后任命顾雍为相。顾雍德器深远,稳重威严。孙权称赞他:“顾君不言,言必有中”。史称,顾雍“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任所,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顾雍为相十九年,时间不可谓不长,可见顾雍才德堪在相位。

  孙权不因张昭的资格、威望就任他为相,他正确地看到了张昭的不足之处,因而任用了顾雍。当然对张昭这个顾命之臣还是敬重有加的。

  古人用人尚不按资排辈,而是量才而用,这一方面,今人尚有不及古人处。当然那时的人们不知道带括号可解决待遇问题,假如知道,说不定在张昭所任官职后面加上一个括号:(相当于丞相级)。但那必不是孙权所为,而是李权、刘权所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
《三国演义》中的张昭,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目光短浅、为人可笑,十足的一个小丑。有网民曾经辛辣地说过:孙权是不是没脑子啊?张昭这种货色也给他那么高的地位,看来东吴也不过如此,怪不得所有人都吵不过一个诸葛亮,呵呵~~~当然,这仅仅也是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所唯一能够发表出来的感概,而读过《三国志》等历史书籍的人们可能看法就有所不同了——历史上的张昭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对于张昭与孙权的相处关系,稍微看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不难知道: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孙权与张昭)君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臣吴,孙权大喜,遣使大加封赏。张昭等认为其降有诈,谏阻孙权。孙权不能忍受,按刀大怒说:“吴国之士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泪流满面,重念太后、孙策遗诏顾命之言,据理力争。孙权当时虽“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但仍拒谏不纳。张昭称...
· 秦始皇为得到他发动灭国之战但为何又弃而不用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这位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做了了不起得的事情。人们尊敬地称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生为韩非子或韩子。本来他是韩国公子,荀子的学生。但是命运坎坷,令人感慨。《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见到这个人,竟然能虽死无遗憾,可见在秦王的眼中,韩非的文章是作得极为成功。网络配图于是,秦王嬴政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要求韩国迅速交出公子韩非,免得生灵涂炭!对于韩国人来说,一个公子可保万民,那当然是得换,这就是公子生存的意义。何况这公子在韩国日趋衰弱的情况下,还多次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而对于韩非来说,在自己本国,多次上书都直接被无视,始终没有任何采纳的意向,更别说重用了,或许借此机会,有更好的发扬机会。于是,韩非入秦。入秦后,韩非与秦王大谈了《存...
· 孙权十分敬重张昭但为何始终不肯拜他为丞相
公元200年,孙策终于平定了江东,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业,却不幸遭遇刺客重创。临终前,他把弟弟孙权托付给长史张昭辅佐。张昭不负重托,果然扶持孙氏政权实现平稳过渡。起初,孙权拟设丞相一职,大家以为非张昭莫属,纷纷予以举荐,结果被孙权否决了,理由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统领百官责任繁重,并不是什么优厚待遇。首任丞相孙邵去世后,群臣又推举张昭,孙权说,我难道是舍不得这个职位给张公吗?丞相事务繁杂,他这人性情刚烈,所言若有不从,就会引起怨愤和责难,做丞相对他没好处。最后,启用顾雍为丞相。网络配图按理说,张昭资深德厚又身负重托,丞相一职当之无愧,也是众望所归,孙权却先后两次否决不授,说出来的理由更像搪塞。那么,孙权内心究竟是怎么盘算的呢?这要从孙权继位时说起。当时,孙权才十八岁,血气方刚,好勇不羁,尤喜骑射猎虎,宴饮取乐。只要张昭在场,就会上前严词劝阻。照此看来,孙权不拜张昭为相,似乎是不愿受其管束。但...
· 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和周瑜不相上下,他为何后来不被孙权重用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吴国实际奠基者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为人骁勇而且善于笼络人心所以在他南下的时候很快就占据了江东。然而不幸的是孙策就在自己创立江东基业后不久便被仇敌行刺,当是孙策刚占据江东而且自己的儿子尚且年幼,于是就将江东之主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孙权这时候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了保住江东基业孙策在临死的时候将孙权托付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周瑜和张昭。周瑜后来成了东吴的大都督掌握着江东的兵权,张昭则负责处理东吴内政,两人可以说是一将一相成了支撑江东的两大支柱。然而和周瑜不用的是张昭到了后来逐渐被孙权疏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被孙权重用,那么张昭为什么会被孙权孙权疏远呢?张昭剧照据裴松之注引《三国志·吴书·张顾诸葛步传》中记载在孙策临终之前曾对张昭有一句嘱咐,原文为“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张昭如果孙权不能胜任江东之主那么张昭就可以取代孙权自为...
· 张昭从未当丞相,顾雍却为相十九年,孙权是如何选择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魏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正式开国,也是孙权权力的再一次提升。当然,对于他手下的文官武将,更是一次晋升的机会。孙权此时需要一个丞相,总领万机。很多人都找来表示应该让张昭来担任吴国丞相,但孙权却表示,现在刚刚开国,事务过于繁多,现在优崇张昭并非明智之举。孙权决定让孙邵担任吴国第一任丞相。这位孙邵虽然看似名不见经传,但也算是“老熟人”了。他和孙权并没有亲戚关系,早年间在孔融手下工作,曾被孔融大加赞赏。后来又投靠了刘繇,最终效力东吴。在现有残缺的史料中,他在孙策去世后,孙邵一直劝谏孙权一直不要放弃对献帝上贡,通书信,此建议受到孙权采纳,并确立了对待献帝和汉室朝廷的态度。孙权称王封相为何孙邵“名不见经传”?从各个史料上分析,很可能孙邵和同事们关系并不好,尤其是《三国志》的重要参考资料是韦昭的《吴书》。因此大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