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唯一一个可以媲美拿破仑的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唯一一个可以媲美拿破仑的皇帝,中国影视文艺作品的皇帝,经常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很稳重,缺少像西方历史上亚

  中国影视文艺作品的皇帝,经常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很稳重,缺少像西方历史上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一类的政治领袖:既是统帅和政治功业的开创者,自身又是具备崇高武德和天才战斗技艺的武士,项羽是大家知道拥有高超战斗技能的例外,但他本身战略思维的水准以及政治智慧的不足,却又降低了他作为伟大士兵的声望,而他对俘虏的残忍,更是一件败坏武德的不名誉行为。回顾中国历史,要说在这方面足以与世界上那些伟大武士政治家媲美的人物,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

唐太宗

网络图片

  陈寅恪先生谈李唐开创的核心力量及其族群特征,曾用“胡化的汉人和汉化的胡人一语,”这一论断可谓精准钩划出唐太宗时代与地区精英族群的文化及个性特征。当时李家所在的太原是北方不同族群势力交错,战争为生活主要内容的地区,按民国军事家蒋百里的说法,生活方式与战斗方式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唐太宗年幼时代所受的教育是一种武士化的贵族子弟教育,骑射、战斗技能以及战略的知识,乃成为其日常的功课,而由于战乱时期,有防卫的城市为各种躲避战火的游民聚集之地,而好行动与向往功业的性情则又使其对不同的底层人群有接触的兴趣。这些再与其得天独厚的天才相结合,于是,一个既有天下大局观,又有高超战斗技艺的少年武士就诞生了。

  史书中记载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并发挥重大作用是十六岁。当时隋炀帝在雁门被围困,李世民参加了一名叫云定兴的将军的部队,前往救援。他向主帅提出:敢于围困中国皇帝,必定是基于大规模救援不及的判断,如此小规模的救援部队,直接投入战斗,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不如让部队分成不同的分队,多张旗帜,拉开行军间距,令敌人认为是大规模部队来援,如此,人必定认为自己判断错误,因此就会自动撤军。主帅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判断。

唐太宗

网络配图

  关于他在太原起兵的关键决定中的作用,史书已有太多记载,但人们容易忽略的关于他作为武士的独特个性和作为。到李唐底定关中,他作为方面军统帅,在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略决战中,仍然有大量他亲自参加战斗,带队突击敌阵,并取得关键战果的记录。这是中国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

  读过隋唐演义的人都谙熟尉迟恭单骑救主之类故事,与一般毫无根据的历史人物演义不同的是,这些故事都有真实的战史原型,而且,历史上的故事远比演义精彩。在演义中,是由于唐太宗游园之类原因,导致对方偷袭,而事实上,这是太宗常见的战斗方式。公元621年,在围攻洛阳王世充的最后战斗阶段,他多次带少量骑兵部队或侦察敌情,或诱敌来攻。

唐太宗

网络图片

  或直接带头突击、贯穿敌阵,他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左右开弓,与他经常配合战斗的是后来那位门神尉迟恭,后者的武器是马槊,一种骑兵使用的长矛。他专门编练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突击分队,号称玄甲军,各小队分别有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率领,这种矛头部队经常是他战役计划的核心,也成了其百战百胜的秘密武器。与亚历山大一样,他不仅亲自参加战斗,而且也是古代骑兵战略的大师,堪称闪电战的古代前驱。

  正如后世有所谓三大战役的说法,紧接着东都的围攻,窦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大军倾巢而来,除了史书记载的太宗在战略和战役战法上的精妙之外,在决战当日,太宗率领的骑兵特种部队,率先对溃逃中临时反身结阵的河北大军展开中央突击,其势如奔雷,锐不可当,一战阵擒窦建德,因此也使得东都负隅的王世充开城而降,为李唐王朝扫平了统一天下的两大障碍。0

唐太宗

网络图片

  唐太宗自16岁正式参加战斗,直到29岁通过政变成为皇帝,这种辉煌武士的青春时代对他的一生事业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漫长的战斗岁月使其僚属成为政治利益一体化的团体,而长期战斗中形成的战友感情也给传统的君臣关系注入了一种难得的伙伴色彩,这也是唐初政治空气相比其他王朝远为宽松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战斗的残酷和战略思维的务实、严谨与冷静也给予他与众不同的人格和个性训练,使他的统治更富于人性与理性色彩,可以说,他统治的年代也是中国漫长帝王专制历史上罕见的思想相对宽容、个性化和文化上开放的年代,这是他作为伟大的帝王经常被后世人们怀念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法显大师:可以媲美玄奘西行的佛教大师
古代的平阳郡武阳,有一户龚姓人家,先后生了三个孩子都夭折了,生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把这个孩子剃度为和尚以求保命,没想到后来还是得了重病,快要失去性命。图片来源于网络龚氏夫妇最后无奈,急忙把生病的孩子送到了寺庙去。这个小孩病好以后就长住寺庙不再返回俗世了。这个人法号法显。法显长大后,研习佛教,发觉佛教经卷根本不齐全,因而有了往西方寻找更丰富的佛教经卷的想法。法显和其他几个僧人结伴一起从长安开始经过河西走廊一路向过张掖,然后又到了敦煌一直到了国外。法显出发的时候六十岁,经过十五年,途经三十个国家,取得了百万字词的经卷。法显历经无数苦难,克服路途遥远,言语不通等各个阻碍,以非凡的毅力和对佛学的真正信教为动力,开创了东晋以来僧人向西求学的风气。法显把求经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了文字,著为《佛国记》。这本著作包括了异国的风土民情,佛教发展的状况,翔实的阐述了自己的求佛经历和心得,成为了其他人出现西方国...
· 拿破仑的野心拿破仑远征埃及
拿破仑的野心拿破仑,十九世纪法国的君主,他的一生有过许多的战役,因而被人们一致认为是一名军事奇才。那么拿破仑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拿破仑图片拿破仑从十岁开始便被父亲送到军校,自小的他就已展现出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才能,他将自己的军事思想很好地运用到战争中,为自己获得了不少的支持。拿破仑是充满野心的,他曾设想过要让科西嘉从法国中独立出来,可惜未能成功。拿破仑的野心还表现在他时刻关注时势,在一七九五年的战役中,拿破仑首次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才能,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拿破仑的野心开始展露出来,此时,政府感觉到了来自拿破仑的威胁,便任命拿破仑为司令,让他负责抑制英国,以期挫一挫拿破仑的锐气,降低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虽然拿破仑的埃及之战并没获得成功,但是之后拿破仑所发动的政变却使得拿破仑的野心得到了实现。成为了法国执政者的拿破仑并没有因此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拿破仑的野心不止于此,一八零四年,拿破仑成为了皇帝...
· 他是东吴唯一一个媲美诸葛亮的人且战绩超越他和司马懿
东吴媲美诸葛亮的人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三国是一个“梦里依稀兹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但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所以,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不知多少风流人物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这里叱咤风云。在三国里,不仅有冲锋陷阵、上阵杀敌的名将猛将,还有那些谋士,当然,还有能文能武的。比如下面这位,此人出将入相,但最后的知名度却远远低于诸葛亮,可以说极其的不公平,他就是东吴名将、名臣陆逊。事实上,论官位,陆逊一点儿都不比诸葛亮低;论军事才能和所取得的战绩,他一点儿都不比诸葛亮、司马懿差,甚至要比他们俩高很多。所以,我们有必要看看这个人。陆逊,出身官宦世家,江左士族门阀陆家。所以,但从出身上,陆逊绝对胜过诸葛亮,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实际上就是隐居的谋士,出身并不高。论才华,诸...
· 拿破仑的经典名言拿破仑语录大全
在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中,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和政治成就。在法国、在世界、拿破仑代表一个时代,是一个军事巨人和政治天才。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扩张对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意义深远的变革。拿破仑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注定了不朽。拿破仑的一生,有很多的精神和名言警句,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也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拿破仑经典语录拿破仑名言警句1.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样的字眼。2.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3.所谓军事指挥艺术,就是当自己的兵力数量实际上居于劣势时,反而能在战场上化劣势为优势4.我爱力量,但我之所以爱力量,犹如想借魔术奏出美妙音乐的小提琴家爱他的小提琴一样。换句话说,我是以艺术家的方式爱着的。5.其实,人家批评与否跟我有什么关系?6.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7.勤奋是构成天才的要素之一。8.只有梦想能够征服世界。9.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
· 揭秘:古代一个可以和秦始皇平起平坐的皇帝
杨坚本该与秦始皇这种bug级帝王平起平坐的,但是因为唐朝光辉实在灿烂,掩盖住了杨坚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大量胡化汉人强行转回汉人认同的君主,这一点甚至朱元璋都没做到。他也可能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年一帝,可惜他儿子节奏没玩好,否则大隋必将与汉齐名。网络配图杨坚类似的是齐桓公。齐桓公是个奇人,他在位的时候齐国并非历史上军力最强大的时候,但却是影响力最大的时候。山戎、楚国(这时候还是蛮夷)、东夷等纷纷入侵中原。管仲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没有目光短浅的攻城掠地,而是发起了尊王攘夷。拯救了中原文化。网络配图顺便说一下,隋代对战乱后的异族北方做了系统性的整合。大量文化直接格式化掉。重新证明陇西贵族集团是汉人的集团并把改良府兵制后(隋唐都是精兵政策),杨坚挑拨攻击,直接让分裂成东西两部还扶植了傀儡。要不是隋末战乱,早和匈奴一样滚到西边。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