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皇帝投河自尽 为何被称作是民族英雄?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下场皆不一,有皇帝自杀、有皇帝被杀、有皇帝被俘,新朝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厚仁德,往往封俘虏皇帝个小官、有皇帝逃亡,最终去向不明……
网络配图
在众多的亡国之君结局中还有另外一种,便是被大臣抱着投海自尽,而这位大臣成了民族英雄,此事为何呢?
这位民族英雄是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南宋小朝廷的宰相,一生致力于抗元。
帝昺样兴二年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也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海战,拥有历史上最悲壮激烈之称的崖山海战。
当时元军由降元汉人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元帅,从南北两路向宋军夹攻。宋军焚毁了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师海上,二十余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一千多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一个个方阵。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陆上未留一兵一卒,结果被元军切断了淡水和柴薪的供应渠道。二月六日,元军攻破船阵,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拔剑驱妻倪氏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及女儿蹈海,随后跪对幼帝赵昺说:“陛下当为国死”言罢,抱起腰系玉玺的九岁小皇帝,缚在自己背上,纵身跳入海,这时,他只有四十二岁。
网络配图
崖山海战,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多万人,南宋王朝至此终结。陆秀夫负帝蹈海忠君殉节,这不仅仅是忠君之举,还是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比那些贪生怕死投降元朝的汉人强千倍万倍。
当宋恭宗赵显降元时,他没有愚忠随降,而是重组抗元政府,直至与新君和社稷同亡。他的死,是一种民族大义,体现了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
网络配图
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并已成为激励人民抗敌御侮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因为如此,陆秀夫才受到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衷心敬仰,被我们称之为民族英雄。
“负帝蹈海”,这一跳,跳出了中华民族热血男儿的民族大义,跳出了忠君爱国的英雄壮举,为世人所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