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从隋炀帝的死法可以看出古人有多好面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6
转发:0
评论:0
从隋炀帝的死法可以看出古人有多好面子!,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

  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尤盛,他们为了维持“天子威仪”、“天朝中心”的面子,简直到了病态偏执的地步。

  公元前200年,刘邦继位第三年,以长安为都,萧何极尽财力,为刘氏王室大治未央宫。刘邦征韩信回来,见宫室太过奢华,心有不安,问萧何道:“百战之后,民生凋敝,大乱虽平,隐患未止,何以耗费民力做这等规模?”汉初民生凋敝,史书上是有例证的。刘邦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都无法凑齐,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萧何巧妙地回答说:“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意思是说正因为万事草创,才是重建家园的好时机,您贵为天子四海为家,就要靠冠盖天下的巨宫显室来撑威,而且还要让后人再也无法超越。刘邦听了大悦。

隋炀帝

网络配图

  萧何摸准了皇帝老儿的心理,当年打进咸阳城,刘邦一屁股坐在皇宫里不出来,在后宫抱着戚夫人坐在腿上玩,张良硬请才肯出宫。叔孙通制朝仪,刘邦嘴皮子笑得合不拢。萧何知道这个亭长出身的流氓主子拎着脑袋打天下,骨子里最终是要坐天下享福的。我不惜民力,耗费巨资,建设如此奢华的宫殿,不就是为了体现你的权威和财富、尊贵和强大嘛。对萧何的逢迎,爱面子的刘邦一一笑纳。

  隋炀帝杨广,是历代皇帝中有名的会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主儿,在生活处事、内政外交出足了风头。他在大业元年、大业六年、大业十二年,12年间曾3次乘龙舟巡幸江都,乘坐的龙舟上下4层,高45尺,长200丈,最上一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层有120房,全部用金玉装饰,耀人眼目,而且规定拉船的80000多名民工都穿锦绣华丽的衣服。船舟连绵200余里,两岸骑兵夹岸护送。路过的州县500里以内都要献食,极尽水陆珍奇,吃不了的就地弃埋。

隋炀帝

网络配图

  大业六年元宵节,为了接待西域各国酋长和商人,充分展示大隋朝的盛威,“于(东都洛阳)端门街盛陈百戏,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又下令装点市容,要求檐宇统一,珍货充积,店设帏帐,人穿华服,卖菜的地方要铺上用龙须草编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上也要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

   客人经过,酒店老板要邀入进餐,“酒饱而散,不取其值”。还要谎称:“中国丰饶,酒席例不取值!”史书上说,农历正月正值北方千里冰封的时节,隋炀帝便命人用绢帛缠树,给不明真相的客人说这是“仙晨帝所”。对此,有的西域人当面质疑:“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可见,摆阔的结果不仅没有让客人感激涕零,反遭质疑,“哂其矫饰”。

隋炀帝

网络配图

  在他的折腾下,隋王朝早已危机四伏,水旱蝗灾使百姓饥寒交迫,苛捐杂税又频频激起民变,天下大乱。公元618 年的一天,宇文化带领禁卫军哗变,要砍死隋炀帝。自觉大势已去的隋炀帝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面子”,还厉声断喝:“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拿鸩酒给我!”一生追求“面子”的隋炀帝,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他最后的努力竟是求得一个有“面子”的死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细说中国人自古要面子:从隋炀帝死法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面子问题: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尤盛,他们为了维持“天子威仪”、“天朝中心”的面子,简直到了病态偏执的地步。公元前200年,刘邦继位第三年,以长安为都,萧何极尽财力,为刘氏王室大治未央宫。刘邦征韩信回来,见宫室太过奢华,心有不安,问萧何道:“百战之后,民生凋敝,大乱虽平,隐患未止,何以耗费民力做这等规模?”汉初民生凋敝,史书上是有例证的。刘邦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都无法凑齐,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萧何巧妙地回答说:“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意思是说正因为万事草创,才是重建家园的好时机,您贵为天子四海为家,就要靠冠盖天下的巨宫显室来撑威,而且还要让后人再也无法超越。刘邦听了大悦。萧何摸准了皇帝老儿的心理,当年打进咸阳城,刘邦一屁股坐在皇宫里不出来,在后宫...
· 从董承怎么死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的历史情势是怎样的?
三国董承,出生的年份不详,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将领,因其女儿成为了汉献帝的后宫嫔妃,董承的身份也就多了一个,那就是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董承董承的出生极其平常,微末之时,他是董卓女婿牛辅的一名家仆,在刘协从长安到洛阳的路上为了保护汉献帝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被刘协封为卫将军,又晋升为车骑将军,再又与汉献帝联系,此后董承的一生便与汉献帝紧密联系在一起。汉室名义上虽是刘协称帝,但实际大权却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汉献帝为了能够夺回汉室的权利,决定起兵对抗曹操,便将一份诏书藏在了自己的衣袖中带出给了董承。董承接到刘协的密诏之后,便秘密联络刘备、吴子兰、种辑等人,以勤王为名义,讨伐曹操。但刘备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董承的密谋又被曹操识破,于是在公元200年,董承、种辑以及董承的家人均被曹操杀害。董承在三国的发展中,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在汉室的灭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董承的性格特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正是独特的...
· 没有死,可以更快乐
我们来说说关于历史古籍《晏子春秋》中讲的这样一则故事: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将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之所以独窃笑也。”齐景公想起他死去的先辈,悲从中来,发出这样的悲呼:为何要离开这堂堂大国而死去啊!晏子笑他蠢,他们不死,哪有你当国君的事呀!其实,齐景公未必是真哭其父辈们,他可能更多的是想到自己也将面临着死去。《左传》中有一段类似的对话,齐景公问晏子:“从古以来如果没有死,它的欢乐会怎么样啊!”晏子回答道:“从古以来如果没有死,现在的欢乐就是古代人的欢乐了,君王能...
· 从曹刿论战一文中可以看出平民曹刿的性格吗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又称为“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篇文章中紧靠“论战”来当背景材料,实质上是为了表现出曹刿的“远谋”。首先第一段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突出了“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紧接着第二段讲述了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和取得最终胜利的过程,凸显了曹刿过人的军事才能。第三段主要讲述的是取得胜利的原因,再一次突出了曹刿善于抓住战机以及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上下贯穿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其实质上全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曹刿对这次战争的论述以及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史实,来表现出曹刿卓越的政治头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全文中心突出,详略得当,全文只用二百多个字,就把战争的开始、...
· 唐伯虎到底有多惨,从他画的画写的诗就可以看出来
唐伯虎真如影视剧里一般潇洒快活吗?不,唐伯虎都可以为大家上演一部:我那穷困潦倒的后半生了。相信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唐伯虎都来源于张家辉的《金装四大才子》、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等一系列影视剧,唐伯虎给大家的印象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唐伯虎24岁以前还真的就是这影视剧中的模样。唐伯虎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读书好,还过目不忘。15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补苏州府府学附生。18岁的时候娶了结发妻子徐氏。24岁本命年的时候,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犯太岁了,而且一犯就犯了一辈子......这一年(1494年)开始,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儿子、妹妹相继离世,家境越来越贫穷,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下,决定开始走仕途,备战科举。没让人想到的是,还有更惨的事情等着他。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中了解元,相当于现在省考第一,当个官是没问题的。但是,因为受科举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