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枭雄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32
转发:0
评论:0
明朝枭雄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

  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的军队都作过战,并凭借着战功成为了南明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他所部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号称百万。并以清君侧之名,试图打击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势力。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如何呢?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该说,左良玉在明末,也算是一位忠臣,但是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不受节制,凭着他手中的军队,为所欲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害怕左良玉帮助东林党打击他们,因此对他处处设防。左良玉发动大军,假借太子的手谕和“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进军。

  当左良玉路过九江时,想邀请他的好友袁继咸加入他,但被袁继咸拒绝。他部下的士兵不听他的号令,趁夜杀入九江放火。左良玉闻之急怒攻心,吐血而死。

  左良玉一死,他的部下推选了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左梦庚设计将袁继咸骗入军中,将他起来,又按照他父亲的计划,率军东下,准备攻打南京。但是还没等他到达南京城下,南京已经被清军攻破。

  左梦庚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刻,依然只顾着搞内讧。他率军攻克安庆,驱兵到铜陵。在铜陵,他遭到了南明四镇之一的黄得功的阻击,并被黄得功击败。左梦庚只好带军退保九江。

  正值此事,清军英亲王阿济格追赶李自成的残兵败将来到九江,左梦庚便投降了清军,并把一直被他扣押的袁继咸献给了英亲王。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被清军编入汉军正黄旗,同时调转矛头,对付起他们原来的宗主南明王朝来。而左梦庚这个汉奸竟然最后还得以善终,还帮助清军击败了在大同反正的明朝将领姜瓖。

  左良玉一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明末,左良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是当时的一代枭雄。左良玉原来隶属于辽东军,在和后金的作战中,功劳卓越,因此被他的上司侯恂赏识,提拔他为副官。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五年,他被调往河南,流窜在那里的农民起义军。但是他刚刚到任不久,还没怎么打仗,农民军又进入了山西,于是朝廷又命令他去山西。到了山西,左良玉驻军泽州,和曹文诏一起击败了农民军。

  在随后的战争中,农民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兵力已经遍及了整个黄河流域,甚至逼近了京城。一直在各地作战的曹文诏、左良玉、陈奇瑜等人,虽奋力杀敌,但由于官军的势单力薄,无法取得全胜。冬天,明朝各路将军终于将农民起义军逼进了绝路,他们假装投降,又趁着黄河结冰,渡过黄河,进入四川一代,活动于湖北,并时常骚扰河南,令明朝不胜困扰。

  随着左良玉的战功日益突出,他的骄横也逐渐显露出来。并且经常不受上司和朝廷的节制。随后,由于曹文诏在战斗中牺牲,左良玉便成为了明军对农民军作战的主力,他几次和张献忠、李自成的军队交战,并获得了许多功绩。

  在左良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中,让他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他奉崇祯皇帝之命,世代镇守武昌。但是命令刚下,李自成的大军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自缢。随即,明朝的皇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王朝,继续和农民军和清军作战。

  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讨伐逆党,但在途中病逝。

  柳敬亭和左良玉之间的关系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评话艺人。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个比较有成就的说书艺人。左良玉是明末的一位军事家。两人本应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好友。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柳敬亭与左良玉投缘的原因有三。其一,两人在政治上的意见一致。提拔左良玉的侯恂是东林党人士,因此左良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成为东林党。而柳敬亭也在政治上对阉党的势力深恶痛绝,因此让两人一拍即合。其二,柳敬亭虽然是个从事说书工作的艺人,但他小时候也能算作是乡里的一个混混,经常好勇斗狠,因此他和其他的说书人相比,有一定的胆识。而左良玉自不必说,出身行伍,打过的仗比柳敬亭说过的书还要多。在左良玉初见柳敬亭的时候,就让士兵分列两旁吓唬他。谁知柳敬亭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谈笑自若。左良玉一度视其为奇人。其三,成为左良玉的幕僚之后,柳敬亭马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常常说书给左良玉听。左良玉虽然是明末的一个高级军事统帅,但是他大字不认识几个。而柳敬亭的说书,一来可以给他解闷,二来也能让他从书中领悟行军打仗的道理。柳敬亭与左良玉常常在一起谈论隋唐的故事。

  柳敬亭不仅是左良玉的幕僚,也常常在左良玉的军中给士兵们讲书听。其后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处处堤防着左良玉,关系越来越差。柳敬亭曾替左良玉出使南京,和马士英等人疏通关系。由于左良玉的关系,因此南明朝里的群臣都十分尊敬他。宰相以下的官职,都拥他上座,人们称其为“柳将军”。

  后来,左良玉和马士英的关系崩盘,左良玉出兵清君侧,不料死于途中九江。左良玉死后,柳敬亭失去了靠山,被马士英等人追捕,柳敬亭只好逃回苏州,重新干起了说书的行业。柳敬亭的下半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成的大军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自缢。随即,明朝的皇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王朝,继续和农民军和清军作战。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讨伐逆党,但在途中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左良玉是如何死的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的军队都作过战,并凭借着战功成为了南明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他所部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号称百万。并以清君侧之名,试图打击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势力。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如何呢?击败左梦庚的黄得功应该说,左良玉在明末,也算是一位忠臣,但是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不受节制,凭着他手中的军队,为所欲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害怕左良玉帮助东林党打击他们,因此对他处处设防。左良玉发动大军,假借太子的手谕和“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进军。当左良玉路过九江时,想邀请他的好友袁继咸加入他,但被袁继咸拒绝。他部下的士兵不听他的号令,趁夜杀入九江放火。左良玉闻之急怒攻心,吐血而死。左良玉一死,他的部下推选了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左梦庚设计将袁继咸骗入军中,将他起来,又按照他父亲的计划,率军东下,准备攻打南京。...
· 左良玉真的拥兵八十万吗左良玉部队下场怎样
左良玉是一位在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在明末的军事斗争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左良玉的画像大明左良玉,山东临清人,出身十分贫苦。因此他投效行伍,参加了辽东军,和后金作战。后来由于宁远之战前,蓟辽督师高第撤出了辽东的防线,将大片土地拱手让于后金。孙承宗被重新启用后,就打算修复右屯、大凌河等地的要塞。但是工事刚刚修到一半,后金军队忽然蜂拥而至。左良玉受总兵官尤世威之命,带兵前去增援。在战斗中,左良玉立下的功劳,是全军第一,因此受到了侯恂的赏识,提拔他为副将。此后,由于关内农民军作乱,大明王朝不得不面临着双线作战的困境,左良玉又被崇祯皇帝调往山西、河南等地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左良玉联合卢象升、曹文诏等人,几次打败农民军。由于左良玉战功卓越,崇祯皇帝令他坐镇武昌,并许以世袭罔替。但同时,左良玉也变得日渐跋扈,不受地方长官的节制。此后,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克北京,不久满清入关,在紫禁...
· 清军入关后,明朝官员纷纷投降,为何起义军抵抗到最后
翻开明清历史,就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清军入关后,明朝官兵纷纷投降,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却一直坚持抵抗。到了后期,明朝主要抵抗力量,就是昔日的起义军!按理说,起义军是明政府的敌人,投降清军也很正常,而官兵代表明朝政府,面对清军的“侵占”,应该一直抵抗才对。然而,在民族矛盾最尖锐的时刻,事实却恰恰相反,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都知道,明清之际,尤其是崇祯去世之后,手握重兵的明朝将军纷纷降清,比如吴三桂、刘良佐、刘泽清、许定国、左梦庚、郑芝龙、孙可望等等,几乎算是不战而降。吴三桂是明朝最强军团的掌舵人,刘良佐、刘泽清是南明四镇之二,郑芝龙掌握东亚最精锐最庞大的海军和福建省,左梦庚是左良玉30万大军的继承人........结果,这些人明朝花费巨资养大的势力,最终为他人做嫁衣,没有保护明朝,反而投降了清军。不夸张的说,南明的崩溃,主要就源于此。如果没有如山崩海啸的投降潮,守住南方没有...
· 吴三桂当初投降清军为什么最后又开始反清了呢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三桂,大家都知道此人在1644年,大开山海关引入清兵入关,开启了汉族被少数民族统治的三百年岁月。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历史的发展,有的时候并不是完全是能够由人控制的。如果凭借明朝末期的军事实力,清朝军队要想占领中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正是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常年暴乱,使得明军两线作战,疲于应对。崇祯皇帝又多疑的杀掉了大将袁崇焕。使得明朝处于分崩离析,风雨飘摇的是紧急时刻。就在这一紧要关头,李自成的起义军过快的攻进了北京城,而崇祯皇帝对这一突来的变故,也缺乏应对之策,没有及时撤退,采取应对措施,而是以身殉国。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明军一时间处于无主状态,缺少了战略支撑。同时呢,京畿周边的明军要面临被起义军和清军夹击的紧要关头。这个时候,吴三桂面对灭国弑君的李自成,面对胡虏的虎视眈眈,怎么抉择,直接关...
· 李自成麾下的大将,有哪些最后投降了清军?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李自成麾下的大将,有哪些最后投降了清军?”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第一二卷,塑造了不少鲜活生动的义军将领,个个让人敬爱——如仁厚睿智的田见秀、剽悍粗犷的郝摇旗、刚毅勇猛的袁宗第、俊逸果敢的刘芳亮、机智骁勇的小将张鼐、干练忠直的中军吴汝义,这些形象多年来一直在记忆里往来奔突,渐渐凝成了一尊尊雕像。但是事实是,根据史料记载,这几位将领最后都投降了清军,而且还被杀掉了。《明末农民起义史料》,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编辑,开明书店1952年初版,仅发行了6000册,以几十元得之。回到家细看,这些年来关于李自成手下那些大将的下落,这本书提供了切实的证据。在此书中有“八省总督佟揭为恭报地方情形事”中,列举了这些将领的投降。揭贴是官员上奏题本的副本,随本开具揭帖,“送司存案”。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