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万历皇帝为何只是个“牌位”?其中有何隐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6
转发:0
评论:0
明万历皇帝为何只是个“牌位”?其中有何隐情?,万历皇帝的生活,真的像一个牌位,放在那里,供人景仰,却如同僵尸,不能够随意动

  万历皇帝的生活,真的像一个牌位,放在那里,供人景仰,却如同僵尸,不能够随意动弹,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这要从明代实行的内阁制说起。

  明代内阁由一群文官组成,文官制度早在唐代大兴科举时就已形成,但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在于更好为皇帝服务,为皇室办事,没有多少独立性可言。

万历

网络配图

  可是,到了明代,由于实行了内阁制,文官集团们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可以理直气壮地行驶自己的“正义”职权。

  朱元璋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本是为了替自己办事、强化自身权力的,而到了宣德朝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朝时期,内阁发展成能够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经过嘉靖、隆庆朝的发展,万历朝早期内阁的权力达到极盛。

  根据“票拟”之权,内阁做出的决定,皇帝不能随意更改,内阁成员不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经过推选产生。

  另外,明代还沿袭了秦汉以来的廷议制,所有军国大事,都要经廷议裁定,廷议由集体参加并讨论,皇帝只能提一些倾向性的意见,当集体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皇帝在多数情况下都得批准。

万历

网络配图

  随着内阁官员地位的提高,阁臣成为廷议中的主要力量,内阁的首辅经常主持廷议,直接左右廷议决策,廷议的决策由内阁票拟后呈皇帝批红,而明代中后期的批红权多由宦官代掌。

  如此,内阁主持廷议,达成决议,内阁票拟,宦官批红,中央决策就形成了。大事小事都让臣子们给办了,皇帝倒很清闲,只管安享富贵,连操心的机会都没有了,同时所起的作用也就很小了,皇帝的位子显然成了个摆设。

  通常认为,明代消弱了宰相的权力,皇帝是说一不二的,事实上却与此相反,原因就在于内阁集体成员对皇帝本人限制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连皇帝的私人生活也被监视和管制得很严。

万历

网络配图

  万历皇帝很喜爱自己的次子,想立他为太子,但是大臣们一个个出面指责他,说他违反了祖制,这些做臣子的竟以集体辞职相威胁,皇帝不得不妥协下来。

  其他的军国大事就更不用说了,最后的决定绝非皇帝拿定,内阁的文官们处处以道德和祖先的信条要求皇帝,万历本人不得不向每个臣民示好,性情温和,以便赢得大家的支持和称赞,文官集体塑造了一个没有个人感情、缺乏个人情性的“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万历皇帝为何只是个“牌位”?其中有何隐情
万历皇帝的生活,真的像一个牌位,放在那里,供人景仰,却如同僵尸,不能够随意动弹,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这要从明代实行的内阁制说起。明代内阁由一群文官组成,文官制度早在唐代大兴科举时就已形成,但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在于更好为皇帝服务,为皇室办事,没有多少独立性可言。可是,到了明代,由于实行了内阁制,文官集团们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可以理直气壮地行驶自己的“正义”职权。朱元璋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本是为了替自己办事、强化自身权力的,而到了宣德朝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朝时期,内阁发展成能够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经过嘉靖、隆庆朝的发展,万历朝早期内阁的权力达到极盛。根据“票拟”之权,内阁做出的决定,皇帝不能随意更改,内阁成员不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经过推选产生。另外,明代还沿袭了秦汉以来的廷议制,所有军国大事,都要经廷议裁定,廷议由集体参加并讨论,皇帝只能...
· 明万历皇帝为何只是个“牌位”?有何隐情呢?
万历皇帝的生活,真的像一个牌位,放在那里,供人景仰,却如同僵尸,不能够随意动弹,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呢?这要从明代实行的内阁制说起。明代内阁由一群文官组成,文官制度早在唐代大兴科举时就已形成,但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而在于更好为皇帝服务,为皇室办事,没有多少独立性可言。网络配图可是,到了明代,由于实行了内阁制,文官集团们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可以理直气壮地行驶自己的“正义”职权。朱元璋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本是为了替自己办事、强化自身权力的,而到了宣德朝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朝时期,内阁发展成能够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经过嘉靖、隆庆朝的发展,万历朝早期内阁的权力达到极盛。根据“票拟”之权,内阁做出的决定,皇帝不能随意更改,内阁成员不是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经过推选产生。另外,明代还沿袭了秦汉以来的廷议制,所有军国大事,都要经廷议裁定,廷议由集体参加并讨论,...
· 康熙皇帝为何特别重视苏麻喇姑?其中有何隐情
顺治十二年(1655)天花肆虐,皇室中凡是没有出过天花的成员全到紫禁城外避痘,后来的清圣祖康熙、当时1岁多的皇子玄烨也到宫外的一处宅第避痘。从此直到年幼的康熙出痘痊愈返回皇宫,其间无论刮风下雪,苏麻喇姑每天骑马往返皇宫和玄烨避痘所之间,充当玄烨的启蒙老师,手把手教导他写满文,还教育他为人处事的道理。从某种意义来说,如果没有苏麻喇姑,就没有后来的英主康熙皇帝,也就不会有康乾盛世。苏麻喇姑终身未嫁,在宫中生活了70多年。有电视剧说她曾爱上康熙的老师——才子伍次友,其实这又是小说家之言,且不说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就算有这个人,两人也不可能相恋。康熙7岁左右才回到皇宫,正式受皇子教育,当时苏麻喇姑已经近40岁了。在当时,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做祖母了,很难想象苏麻喇姑会像怀春少女一样燃起爱火。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太皇太后病逝,苏麻喇姑悲痛万分。之后她笃信佛教,将对孝庄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康...
· 咸丰皇帝为何赖在圆明园不走?其中有何隐情
如果要排一个清朝皇帝倒霉排行榜,咸丰皇帝肯定入列。英法联军进北京、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单就家庭生活而言咸丰就绝对是个苦孩子。咸丰是道光的老来子,如果生在一般家庭,那绝对是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但悲催的就是咸丰生在了道光家里。道光皇帝子嗣稀少,前几十年不管怎么努力就只生了三个儿子,而且老二和老三还未及成年就夭折了。中年丧子让道光对原先并不怎么喜欢的长子加倍呵护。作为帝国唯一的继承人,道光对他的要求自然也很高。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据说天性顽劣的老大有一次惹得道光不开心,被他一脚踢中裆部身亡。网络配图本以为就此绝后的道光反而枯木回春,都知天命了还生了一堆儿子。这其中老四和老五两个皇子几乎同时出生,因为前三个都挂了,所以谁先出来谁就是老大。咸丰他妈为了能让儿子赢在起跑线上,估计是吃了催产药,硬生生地把不足月的咸丰从娘胎里拽了出来。可能因为是早产儿,咸丰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而且还是个麻子...
· 项羽为何残暴坑杀20万秦军?其中有何隐情?
两千多年前,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历史记载的坑杀之处就在今天的义马二十里铺一带,1912年,修建陇海铁路的工人在此挖掘出累累白骨。如今存在的遗址是一个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50米的土坑。风蚀雨淋,渐渐颓败,周围生长着青翠的庄稼和白杨。不过,在河南文物分布地图上,并没有对这个遗址的官方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这块土地真的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吗?残暴的杀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记载:“项羽将诸侯兵四十余万,行略地,西至于河南。”这是公元前206年10月,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告诉记者,距离新安古城百余公里的山西晋城高平西北隅,是秦兵和赵军大战的遗址,那里是秦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地方。而在相隔5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