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此人在秦国无限尊荣 为何却走上合纵抗秦之路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3
转发:0
评论:0
此人在秦国无限尊荣为何却走上合纵抗秦之路,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在魏国郁郁不得志,所以跑到秦国寻找机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在魏国郁郁不得志,所以跑到秦国寻找机会。当时的秦国对来自各国的人才是非常优待的。后被秦惠文王赢驷赏识,在公元前333年被任命为大良造,这可是当时最高的官职了,商鞅之前也是大良造。公叔衍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对母国魏国的战争。但是魏国由于缺乏精兵良将,根本无法抵挡秦军的进攻,只好割地求和,魏国被迫割让了当时要塞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这个要塞可是吴起所建,当时吴起凭借阴晋要塞和七万的魏武卒大败秦国50万大军,夺得秦国的河西之地。

0J2134353-3.jpg

网络配图

  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可是秦惠文王并不满足于此,于是让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彻底收复河西之地,因此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秦国打通了通往中原的门户,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秦魏结盟,去进攻别的国家。但是这时候,张仪来到秦国,他告诉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面的游牧民族,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秦惠文王听到这些话,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在秦国慢慢被边缘化了。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1.jpg

网络配图

  公孙衍到了魏国之后,开始搞合纵抗秦的活动。公孙衍开始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目的当然是联合各国,与秦国对抗。此做法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最后失败了。

  公元前319年,得到了东方各国的支持,被任命为魏国宰相。东方各国的合纵联盟再次形成,公孙衍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个国家的兵马,联合出兵攻打秦国。联军气势汹汹直逼函谷关,结果遇到秦军竟不堪一击,一战即溃。魏国遭受损失最大,被迫向秦国求和,于是五国纷纷退兵。秦国乘胜追击,攻打赵国。齐国也落井下石,趁机进攻赵国。赵国连遭惨败,大将几乎丧尽,损兵8万多人,自此“五国伐秦”宣告失败。

  五国伐秦失败后,公孙衍被迫辞去魏国宰相职位来到了韩国,出任了韩国的宰相一职。在公孙衍的策划下,新一轮的合纵运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秦惠王为此深感不安,决定发兵攻打韩国。战斗打响后,韩国明显不占优势,其他盟国竟然无人发兵相救。两军相持了一年多,最后楚国出兵,一起打败秦军。

4.jpg

网络配图

  公孙衍,经过多次合纵抗秦失败后,又回到魏国,可惜不再受器重。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结盟对抗强国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只可惜,六国各怀异心,不团结,最终失败。从此六国就是一盘散沙,等着秦国逐一击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合纵攻秦,为何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战国中后期,秦国渐渐一家独大——不仅军事实力雄厚,地理优势也明显:据有关中,控制着函谷关等重要关塞,就连黄河天险也几乎成了秦国的内河。这让其它六国深感不安,于是,有军事家提出合纵一计——联合六国制秦。要问合纵靠谱不,理论上来讲,六打一完全靠谱,可实际上却是说起来都是泪呀!从公元前318年,楚怀王主盟的燕楚魏赵韩五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开始,合纵就没真正给秦造成过什么损失,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声势浩大地来消无声息地回。有时还没开打就告结束,最多是打到函谷关,秦国放低姿态归还点土地,各国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遇上白起这样的战神,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惨案发生。好不容易,信陵君魏无忌倡导的合纵攻秦让人眼前一亮。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指挥魏赵韩楚燕五国大军大败秦军,收复关东失地,直杀到函谷关,吓得秦军闭关不敢出。合纵刚看到点希望,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去世了,失去了这位领军人物,合纵这事,似乎歇菜了。可谁也没想...
· 苏秦的合纵之术是什么?苏秦合纵六国以抗秦为什么失败?
苏秦的合纵之术是什么?苏秦合纵六国以抗秦为什么失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从约长的十五年时间里,秦国与六国确实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原因是什么?是苏秦的合纵之术成功了吗?苏秦者,战国时人也。鬼谷子徒弟。传说鬼谷子高徒有五百之多,有名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等。其中苏秦是最有名望的弟子之一,他佩戴六国相印,合纵抗秦。苏秦活着时,强大的秦国不敢小觑六国。他死后,其师弟张仪才走上历史舞台施展才华,分化瓦解六国势力,最终统一了中华。苏秦历经辛苦,为实现理想六国合纵终完成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鬼谷子的高徒。合纵也好,连横也罢,其实都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只是苏秦和张仪们建功立业的手段。这些学成归来的“人才”,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所谓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 商鞅变法使自己身亡但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可少谈论之处就是商鞅变法的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是大的社会背景。在战国时代下,每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停地联合其它诸侯国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强,综合国力不显著的话,有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别的国家派兵攻打实力较为微弱的国家,夺取城邑和土地,以扩充本国的疆土面积。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变法必须要实行。其次,其它国家通过变法运动,提高了综合国力,对其它诸侯国有了借鉴的意义。秦国秦孝公看见魏国通过李悝变法,推动了魏国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秦孝公总结了经验,发现变法是唯一一条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国家战斗力的方法。于是,秦孝公便开始面朝社会征集人才,希望出现一位有志之士,带领秦国走上变法之路。最后,法家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代背景下,各诸侯国都通过...
· 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寻觅一位变法人士。图片来源于网络商鞅来到秦国后,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的推动下,商鞅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当初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商鞅变法通过设立郡县制,进一步加强了统治阶层的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之后,秦孝公便于对郡县每个官员进行管理,将行政透明化,进一步加强了秦孝公对各地的控制。商鞅为了让秦国走上强兵富国之路,颁布了大量的措施。废除了井田制,鼓励百姓多多开垦荒地,进行粮食种植,商鞅进一步实行了重农抑商做法,进一步巩固了统治者的利益。在军事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在军队中对于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鼓励,商鞅的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
· 张献忠为何最终走上反明之路?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在今陕西定边东)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九月初十日。明朝将户口分为民籍、匠籍、灶籍、军籍,等等,张献忠祖先世代是军籍。到明中后期,军队腐败,逃军增多,他父亲已脱离军籍而务农。张献忠自幼家贫,读书不多,成年后曾在官府做捕快,后被革职,又投入军营做边兵。在军营中受人欺侮而行凶,差点被判死罪,鉴于他曾立过战功,方免一死,挨了一百军棍,关入狱中。他出狱后,穷无所归,于是投入了王嘉胤义军。明朝一代,陕西、山西、宁夏等省都驻有不少防北方蒙古侵扰的军队,称为边兵,还有运输军用物资的驿卒。明末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成风,边兵常无衣无食。更有甚者,明末,明廷又大量裁汰边兵、驿卒。这些被裁汰下的边兵、驿卒难为生计,于是铤而走险,拉队伍造反。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白水县爆发了王二领导的饥民大起义。陕西连续两年大旱,饥民吃树皮和观音土,官府还“严为催科”,于是官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