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隋文帝争养孙儿不成 积怨多年废太子杨勇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7
转发:0
评论:0
隋文帝争养孙儿不成积怨多年废太子杨勇,公元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在审讯过程中,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居然将太子与

  公元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在审讯过程中,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居然将太子与他争养第三代的旧事翻出来讲,由此可见他多疑猜忌,好记人过失。这种性格弱点来自于他的完美主义倾向。

  隋文帝精心治国,树立了典范,却不免产生完美主义倾向,眼珠里容不得沙子。他用完美主义目光去审视周边,觉得沙子越来越多,于是越来越猜疑,产生强迫症,循环下去导致家事国事上的悲剧。这个值得管理人深思。

  悲剧根源:完美的江山 完美的家庭

  隋文帝是明君,史载隋文帝治国“自强不息,朝夕孜孜”,他一天到晚忙于工作,以至于饮食都是在办公桌上完成,加班加点,经常吃盒饭,工作效率也很高,史书给出这么一张成绩单:“人庶殷繁,帑藏充实。”人口增多,人民富裕,国库充实。史书给出的评价是:“近代之良主。”

网络配图

  有完美的事业,还有貌似完美的家庭。隋文帝只跟皇后独孤氏生育儿子,出现了“五子同母”的和谐局面:老大太子杨勇,老二晋王杨广,老三秦王杨俊,老四蜀王杨秀,老五汉王杨谅。隋文帝为此沾沾自喜,认为五个娃都是同一个车间同一个模子产出来的,实在是古今皇室罕见,以后必定家庭和睦,天下和睦。当然,“五子同母”的大好成绩单下暗含着这位大男人多少的屈辱和心酸。独孤氏不准他碰其他女人,碰谁就杀谁,隋文帝有一回居然离家出走,逃到荒郊痛哭不自由。好不容易等独孤氏死了,隋文帝不顾年老体衰,疯狂补课,宠幸女色。

  所以说,隋文帝只是拥有貌似完美的家庭。

  事业、家庭双双出佳绩,隋文帝两口子就不免拿着这个模式去要求周围人,尤其是接班人太子杨勇,悲剧由此发生。

  第一粒“沙子”:皇帝爷爷想多疼孙都不行

  隋文帝夫妇把自身组合的家庭模式照样套到儿子身上,老子娶的独孤氏系出名门,那么儿子娶媳妇也得系出名门,这是封建婚姻游戏规则。于是,指定前朝皇室成员元家的姑娘做太子妃。杨勇却不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行事,偏偏宠爱普通人家出身的云家姑娘,而且还让云氏当家,门当户对的元姑娘一直不用,失宠的元氏抑郁久了就闹心脏病,两天便呜呼。

  元氏死,云氏扶正,“贱女当家”一直是婆婆独孤氏的心病,有一回她当着其他子女大哭:“想我们百年之后,杨勇登基,你们这些人要给那个贱人下跪行礼,老娘我心都碎了。”

  这是杨勇在父母眼里制造的第一粒沙子。接下来,沙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刺眼。杨勇扶正云氏也就罢了,还不注意计划生育,跟云氏生了三个儿子,还跟其他女人生了七个儿子。独孤氏很注意生活作风,她把老公抓得紧紧的,觉得应该把儿子也抓得紧紧的,这同父不同母的10个孙子摆在眼前,宣告“五子同母”的优良传统没有发扬光大。

  不过,隋文帝夫妇似乎忍受了这几颗“沙子”,忍受的筹码就是云氏给他们生的可爱孙儿长宁王杨俨。隋文帝夫妇对孙儿疼爱无比,经常带进宫来抚养,爷爷奶奶疼孙,这个是没有皇帝庶民之分的。可是,这边厢皇帝爷爷逗孙正欢,那边厢杨勇就遣人敲门催得急:“爹呀,娘呀,俨儿该回家吃饭啦。”不长脑子的杨勇三天两头这么做,一次次把可爱的长宁王从爷爷奶奶手里夺回去。隋文帝就不乐了:这不是把一家人当两家人吗?儿子儿媳不喜欢将下一代塞给爷爷奶奶带,这在民间也是个常见问题,不过,在皇家就不同了,它变成了政治问题。

网络配图

  第二粒“沙子”:由铠甲上的花边想到骄奢亡国

  隋文帝的节俭是史上出了名的,这是件好事。但太子杨勇作为富二代,生活品质不免要提高点,这也不是坏事,是人之常情。

  然而,这也成了隋文帝眼中的“沙子”。某天,隋文帝来到东宫,注意到了太中的铠甲上装饰了花边这个细节,他揪住这条尾巴把太子训了一通:“自古帝王,骄奢而能够长久的,老爹我还没见过,作为接班人,要省着点。”隋文帝觉得言传还不够,于是来一番身教,他把当平民时用的一个味噌盒交给杨勇,让太子记得当年用酱沾菜时的艰苦生活。隋文帝还留了句话:“若记存前事,应知我心。”若记得以前的平民生活,那就了解老爸我的用心了。

  隋文帝说的“我心”是什么“心”呢?杨勇不太用心,皇帝爸爸的心思估计也没去揣摩。那么我们来揣摩一下隋文帝的“我心”。

  浅析隋文帝的“应知我心”:

  节俭而道好学 变成刻薄猜疑

  隋文帝见到太子东宫中铠甲上区区几行花边就不悦,就上纲上线到骄奢亡国的地步,这样的“心”当中交织着几层含义。这几层不是当时的太子杨勇所能猜透的。

  第一层含义:仁厚之“心”。隋文帝是个节约治江山的主。他所主政的开皇年间正是盛世,但国家干部都不穿绫罗绸缎,既然穿的都是粗布衣裳(说得夸张一点),当然也不好意思佩戴金啊玉啊之类的装饰品。首都地区有一年闹灾,当地百姓有吃糠的,隋文帝流着眼泪拿给领导干部们看,自己还戒了一年半载的肉。这个“心”是好心,有利于天下百姓的“心”。这应是隋文帝说此话时的本意。

网络配图

  第二层含义:刻薄之 “心”。隋文帝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别人也如此。这个也是好“心”,最高管理者的品质普及到全体管理人员身上,才能有一个节约勤俭的氛围。但隋文帝的这种节俭之心缺乏厚道的品质来打基础,不免变成刻薄。史书说他“素无学术,好为小术,不达大体”,一个性情狭隘的人来运用节俭的品质,就不免收发不自如,往消极方向发展,因此隋文帝经常派人拿着财物贿赂官吏,谁接就杀谁。

  第三层含义:猜疑之“心”。本性道的人一旦看到不符合自己道德标准的事物,就会猜疑。铠甲上的一点花边让他不满意,那么以后比花边更大的装饰会让他更不满意,更猜疑,既然太子奢侈,那就是异类,是异类就会跟我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恨我,恨我就会担心我不传位给他,然后就会我夺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文帝杨坚究竟为何要废太子杨勇?
说起隋炀帝,人们脑子里的印象就是,暴虐、残酷、荒淫无道,一切可以拿来形容“暴君”的词汇,全都可以拿来安在隋炀帝的身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像《隋炀帝艳史》一类的小说,传播甚广,使得人们从小说、戏曲、电视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上了解到一个几乎无恶不作的隋炀帝杨广。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隋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文帝杨坚废掉原先的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实在是隋朝灭亡的先兆。史书上对于隋文帝废掉杨勇改立杨广,采取了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来加以解释。特别是关于隋朝历史最为权威的《隋书》,以略带暗示的笔调,透露给大众,隋文帝之废杨勇而改立杨广为太子,是出于杨广的、欺骗,而隋文帝本人受到杨广蒙蔽,再加上独孤皇后推波助澜,所以隋文帝就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导致大隋步强秦的后尘,二世而亡。不过,仔细分析,还是不难看出破绽来。《隋书》是唐朝初年编修的,参与编撰的都是上层官员,主编是以犯言直谏而闻名于世的魏征。...
· 隋朝太子杨勇的简介杨勇是怎么被废的
隋朝太子杨勇不得不说是一个悲情的太子,从一开始确立为太子,也只是因为他的嫡长子身份。在生活上的奢侈、宠爱妾室等行为让杨勇一直都不得父母的欢心,父亲隋文帝认为他是一块朽木,母亲独孤皇后不满他贪恋女色。杨勇还是被废黜了,最后还被赐死。杨勇是隋文帝杨坚的大儿子,隋炀帝的亲哥哥,曾经是北周的博安侯,杨坚权倾北周后,成为了世子,之后管理过北齐和禁卫军。杨坚登基后,杨勇自然被确立为太子,逐渐跟随父亲参与讨论朝中事务。杨勇性格率直,宽以待人,在词赋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广交当时的文人志士。但是出身贵族的他在花钱上很不节制,曾经因为穿着华丽而被节俭的隋文帝告诫。杨勇的过度挥霍本来就让隋文帝很不满,加上接受百官的朝见,让隋文帝感觉到威胁,就更不得待见。杨勇不仅奢华浪费,还很好色,取了很多的妾室,非常宠爱一个叫云昭训的妾,而冷落了母亲文献皇后选给自己的正妻元妃,尤其是元妃的突然去世让文献皇后很不满,并加以怀疑。...
· 被废的隋朝太子杨勇:可怜的太子必有其可悲之处
我们常说汉唐盛世,唐朝是可以同汉朝并列的朝代,然而当我们了解到隋朝的历史之后,也会惊奇地发现,隋朝和秦朝的历史也是极为的相似。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分裂的局面。但第二个皇帝秦二世则昏庸无道,导致天下大乱。公子子婴勉强可以算作是秦朝的第三个皇帝,但秦朝在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以及多个割据势力的夹攻中灭亡。隋朝的第一个皇帝隋文帝也是励精图治,建立隋朝取代北周之后,动员了五十万大军攻打南陈,最后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五胡乱中原”以来的分裂局面。但第二个皇帝隋炀帝更是奢侈得出奇,荒淫无道,征发民夫,导致了杨玄感、翟让李密、窦建德、杜伏威、李渊等人的起兵。隋恭帝杨侑是被李渊扶植的傀儡皇帝,勉强算作是隋朝的第三个皇帝,最后李渊建立唐朝。不但隋朝与秦朝自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轨迹有些相似,隋朝也有一个人的命运同秦朝的扶苏有些类似,那就是废太子、房陵王杨勇。杨勇,字地伐,...
· 揭秘:隋朝太子杨勇是怎么一步步被废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皇帝家里的事情外人就更难说清楚了。皇帝家里的任何事情都和政治紧密结合。杨坚的长子杨勇是个缺心眼的太子,二儿子杨广是文武全才、功勋卓着的晋王。在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帮助下,再配合一些小把戏,杨坚和独孤皇后夫妇最终废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勇被废仅仅是因为缺心眼吗?还有其他原因吗杨勇缺心眼,杨广善表演杨坚的太子杨勇是个老实人,平日里“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往好了说,杨勇是表里如一,往坏了说,杨勇就是缺心眼。独孤皇后为大儿子杨勇挑选了元氏之女为太子妃。这个元妃出身高贵,生性温婉贤淑,端庄有礼,在独孤皇后看来非常适合将来母仪天下,很喜欢这个儿媳妇。但是杨勇不喜欢既严肃又程序化的太子妃,而喜欢出身工匠家庭的云氏,立云氏为昭训。云昭训不仅活泼可爱,而且相貌美丽,与杨勇相处很是愉快。儿子坚持要纳云氏,独孤皇后虽然嫌云氏有失庄重,也勉强承认了她的昭训地位,但告诫杨勇尽量...
· 隋文帝立储疑云:杨广真的好于原太子杨勇?
由于独孤皇后的挑拨,宰相高熲被隋文帝革职为民,这使得太子失去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改立太子的机会终于到了。可是,太子杨勇虽然不讨父母喜欢,但毕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废黜的事情会如何进行呢?可以说隋文帝找到了太子的各种罪状,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隋文帝把自己改立太子的想法公之于众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却很让他吃惊。高被革职,太子的保护伞没有了。朝中认识高度一致了,废太子势在必行,这时小人物姬威起了大作用。开皇二十年,杨广下命令,“东宫过失,主上皆知之矣,已奉密诏,定当废立;君能告之,则大富贵。”你如果能挑头,富贵就唾手可得。姬威马上举报太子图谋不轨了。这时隋文帝在避暑,赶回大兴城,上朝问大臣,“我新还京师,应开怀欢乐,不知何意翻然愁苦”。网络配图他这样问其实是因为这几年,他天天听独孤皇后讲太子坏话,他就认为太子不才是朝中共识了。他这样问是给朝臣一个表达的机会。如果说出太子劣迹,就直接废掉太子。可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