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明第一奇人 平定叛乱后他爹写了副对联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4
转发:0
评论:0
大明第一奇人平定叛乱后他爹写了副对联,明朝有一个文武全才的高人,他生前名声极大,被人称之为“圣人”,死后几百年还是

  明朝有一个文武全才的高人,他生前名声极大,被人称之为“圣人”,死后几百年还是天下文人士子的偶像,连日本人都对他崇拜不已,他就是王守仁王阳明。

0J2134353-3.jpg

网络配图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后世称之王阳明。王阳明不仅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领兵打仗也很在行。

  王阳明曾经在明武宗时期率兵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堪称一代军事大师。像王阳明这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天才人物,纵观整个明朝也是很少见的,他被人尊敬崇拜也是实至名归!

  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朝廷认为王阳明立下了大功,封王阳明为新建伯,一时间王阳明的名声传遍了天下,无人不知王阳明的威名。当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还健在,王华虽然已经退休在家养老,但是作为王阳明的父亲,依然为儿子感到由衷的骄傲。

4.jpg

网络配图

  于是王华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了书房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自豪,这幅对联是这么写的:

  上联:看儿曹旋转乾坤;

  下联:任老子婆娑风月。

  上联是说:看我儿子王阳明削平宁王叛乱,扭转乾坤。

15a00002612af094ebaa.jpg

网络配图

  下联是说:我儿子这么能干有出息,我就可以安心在家舒舒服服的养老了!

  纵观这幅对联充满了喜庆和自豪,那种由内心发出的得意和气魄是掩饰不了的,有王阳明这样的儿子,王华这么开心也是应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第一副对联
我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时间:约1046年前。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对联介绍: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
· 栗平定叛乱
永兴二年(410年),当时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同年二月初一日,明元帝拓跋嗣派遣于栗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明元帝于是下诏命令于栗率领骑兵、步兵一万镇守平阳。改任镇远将军、河内镇将,赐封爵位为新城男。于栗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
· 大明第一奇人姚广孝
姚广孝,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为什么说他是大明第一气人呢?赶紧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399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杉次唬�年号建文。因为担心分封在外的叔父们兵权太重,建文帝即位后即着手削藩,这立即引起了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四年后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火中不知所终,这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四十三岁的朱棣也因此成为大明王朝新的主宰者。可以说导演这部靖难剧的是一位不安分的和尚道衍。在姚广孝一生中的众多身份中,和尚的身份始终是他的标签,直到去世,因此也被成为“黑衣宰相”。姚广孝,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姚广孝少聪慧,敏好学,且擅长作诗。这样说来,父母怎么也得让姚广孝去考科举,然后做个大官好光宗耀祖。缘何非得出家?这就不得不说姚广孝所处的元末时期,这个时候蒙古人统治天下。虽有科举,但是这个科举太坑。怎么个坑法呢,蒙古人色目人考试难度低就不说了,他们还占的名额多...
· 攘外之后安内:大明朝万历换地如何平定西南叛乱
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役,是平定西南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首先解释一下这一战役中,叛乱的中心词——“土司”,土司是自元朝以来所设置的地方官职,最初是为了安抚、封授西北、西南部分少数民族首领,给他们在这些边陲地区一定自治权力的安排,但“土司”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可不一样,这些土司,世代袭位,世代受封,关键是可以保留部分掌兵之权,名义上是在中央的委托下,作为一方力量的。但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这一旦拥兵就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区。万历年间在四川南、贵州一带的播州任宣慰使司的杨应龙就折腾出了一场巨大的动荡,酿成“万历三大征”的最后一场——播州之役。杨应龙祖上是唐朝因扫荡西南边陲骚乱有功而受命在此镇守,近千年过去了,历朝历代管制不同任职不一,但没变的就是在这片川黔之地上起伏多少代仍居一门望族。到了明朝,正是杨应龙袭土司之位,任了播州的宣慰使司一职。杨应龙最初对大...
· 她是大明第一,一代贤后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小乞丐变成开国帝王,起运气和智谋起了关键作用,可如果没有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这一切或许都不属于朱元璋。马皇后既是朱元璋的老婆,又是朱元璋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在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她协助朱元璋掌管后勤、安抚军心,立下了汗马之功。“革命”胜利后,马皇后身居高位,却未敢忘本。朱元璋回想当年老婆为自己吃了不少苦,便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老婆。马皇后得知后,便对老公说:“我听说夫妇互相扶助比较容易,君臣互相扶助就难了。陛下既然能不忘与我共同度过的贫贱岁月,但愿也能不忘与您的臣下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中国古代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一旦当了皇帝,因为没有任何监督和约束,很容易骄横霸道。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在朝堂上处理政事,有时会勃然大怒。马皇后看到了,当场不语,等回到家里,便婉转地劝说老公,使得老公冷静了下来。因为她知道,皇帝一发怒,不管三七二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