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末杨嗣昌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死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39
转发:0
评论:0
明末杨嗣昌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死的吗?,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  

1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父亲才得以免除死刑。因为杨家父子二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依附宦官,导致他和东林党人间感情发生破裂。

  在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正赶上当时中原发生饥荒,全国上下暴乱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开始向市场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杨嗣昌六次向皇上进谏,希望开采矿藏来缓解经济压力,解散暴乱的民众。并将一系列施救措施一起反馈,皇帝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对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也很钦佩。

  因为兵部尚书去世,皇帝觉得朝中大臣没有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想起了在家中的杨嗣昌,杨嗣昌推荐熊文灿,但当时的熊却并不领情,他主张先招抚乱臣贼子。这与自己的意志相背离,杨嗣昌对熊文灿的影响之后一直不是很好。

  随着农民大军涌进四川,朝中大臣纷纷指责洪承畴办事不利,纵容盗贼泛滥。杨嗣昌却上书指责熊文灿,对洪承畴的过失只字不谈,皇帝看出了他的偏袒之心,皇帝于是满足了熊文灿主张招安的想法。

  杨嗣昌虽然你有才能,但他又时过于自信,耽搁了农民的最佳时机,同时还让费了财力物力。也导致了襄阳沦陷,襄王被抓,福王遇害等一系列连锁效应,杨嗣昌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而终。

  杨嗣昌怎么死的

  李自成的部下张献忠曾经多次被杨嗣昌,张献忠逃到四川,本以为平定了农民军的叛乱,但是张献忠带着他的农民兵卷土重来。 

2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嗣昌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他对所有事都要管,交给属下的事也不放心,常常会错失良机,有人曾劝说过他,但是杨嗣昌不以为意。

  当时,军中意见就极不统一,再加上杨嗣昌做事又婆婆妈妈,决策的通过半天才能执行,敌人又是分散在各地,这就导致杨嗣昌的部队经常是在连夜跑路的途中,真正作战的没几次,士兵都十分疲惫,等到双方终于有一次大交战的时候,杨嗣昌军队打败。

  起初,农民军逃跑的时候,杨嗣昌下令紧追不舍,结果正好被敌人施了调虎离山之计,正当杨嗣昌觉得不对,为什么周围没有驻兵防守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家后院已经起火,张献忠让主力和杨嗣昌耗着,将杨的部队拖住,自己则率领小部分人马,直接往襄阳城赶,这时的襄阳城早已人去楼空,兵力也少得可怜。

  张献忠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入城,待到杨嗣昌发现为时已晚,襄阳王被抓,当初杨嗣昌认为襄阳的防守条件很好,不仅有护城河保护,进出都要靠口令,如此管辖森严的堡垒怎么让敌人轻松就溜了进去。

  自己觉得罪孽深重,然后越想越害怕,他向皇帝上书请求赐死,后来又听说洛阳也已经沦陷了,福旺也死了,于是愈加担惊受怕,终日不进食,死于五十四岁。

  群臣听说襄阳的变故,纷纷要求定罪杨嗣昌,但是他已经死了,儿子也病死了,皇帝非常悲伤,认为杨嗣昌为平定农民军出生入死,鞠躬尽瘁。恢复了杨嗣昌的名誉。

  杨嗣昌墓

  杨嗣昌墓位于新江镇,是全沅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洞庭湖最南面的小山头,整个山头好似半月形的小岛,从上边到下边像个月牙湾静静的躺在湖面上,而从下往上,又是一个酷似太极圈的独特地形。 

3_副本.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前的时候,植被繁多,树荫茂密,在山上有七株大樟树,而杨嗣昌的墓就在这七棵树的环绕下。这里是洞庭湖的水路要道,来往的船只很远就能见识到七棵大树的伟岸,行船人多以大树为目标,路过的时候都会停下手中的浆,向大树拜一拜,表示尊敬。

  要是赶上下雨天,那这月牙形的山下必定成为来往船只停泊的避风港,这时候,船上的点点星火和自然的美景结合在一起,倒映在湖面的是那样美丽的一幅画卷,仿佛在向我们叙述一个个平常百姓人家的故事,这里安静、祥和,就算外面风吹雨打,只有这里是温暖的,是有光的。

  自从杨嗣昌的墓葬在这边后,停靠的船只越来越多,还在这边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但是由于湖水大涨,小镇如今也不复存在。

  张献忠对杨嗣昌痛恨已久,在杨死后,他找到墓地,开棺戮尸,手段惨绝人寰,杨嗣昌的后代在附近的草丛中找到杨嗣昌的半段尸体和一些祖先的残骸。

  并将他重新下葬在家族的祖山上,也就是如今的桃源县,墓地在半山腰上,地势险要,外人再也不能对杨嗣昌的尸体做什么了,墓地的四周风水很好,也算是对杨嗣昌死后的一个交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杨嗣昌是谁?杨嗣昌是因为担惊受怕而死吗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父亲才得以免除死刑。因为杨家父子二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依附宦官,导致他和东林党人间感情发生破裂。在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正赶上当时中原发生饥荒,全国上下暴乱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开始向市场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杨嗣昌六次向皇上进谏,希望开采矿藏来缓解经济压力,解散暴乱的民众。并将一系列施救措施一起反馈,皇帝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对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也很钦佩。因为兵部尚书去世,皇帝觉得朝中大臣没有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想起了在家中的杨嗣昌,杨嗣昌推荐熊文灿,但当时的熊却并不领情,他主张先招抚乱臣贼子。...
· 明末大臣杨嗣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而死?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父亲才得以免除死刑。因为杨家父子二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依附宦官,导致他和东林党人间感情发生破裂。在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正赶上当时中原发生饥荒,全国上下暴乱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开始向市场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杨嗣昌六次向皇上进谏,希望开采矿藏来缓解经济压力,解散暴乱的民众。并将一系列施救措施一起反馈,皇帝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对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也很钦佩。因为兵部尚书去世,皇帝觉得朝中大臣没有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想起了在家中的杨嗣昌,杨嗣昌推荐熊文灿,但当时的熊却并不领情,他主张先...
· 明朝杨嗣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并而死呢?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父亲才得以免除死刑。因为杨家父子二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依附宦官,导致他和东林党人间感情发生破裂。在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正赶上当时中原发生饥荒,全国上下暴乱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开始向市场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杨嗣昌六次向皇上进谏,希望开采矿藏来缓解经济压力,解散暴乱的民众。并将一系列施救措施一起反馈,皇帝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对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也很钦佩。因为兵部尚书去世,皇帝觉得朝中大臣没有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想起了在家中的杨嗣昌,杨嗣昌推荐熊文灿,但当时的熊却并不领情,他主张先...
· 项羽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时不利吗
数百年间,京剧名篇《霸王别姬》因演绎了西楚霸王项羽与爱妻虞姬生死决别的动人故事而广为流传,戏文中有关“项羽时不利”的内容,似乎成为了西楚霸王末路归途的一句喟叹。项羽时不利,究竟该当何解?关于这个疑问,恐怕大多数读者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实际上,“项羽时不利”的说法,出自汉代的一首楚辞《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英雄末路的悲壮挽歌,其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被兵围垓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众所周知,秦亡之后,两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决战,史称“楚汉争霸”。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刘邦领导的汉军取得了胜利,将楚军逼到了垓下绝境。项羽兵败垓下后,心知大势已去,抱定了决一死战的决心。然而此时,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曾随他出生入死的爱驹乌骓马和爱人虞姬。于是,倾心相爱的两人在虞姬的歌舞声中诀别,最终,虞姬自杀殉...
· 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吗最后是因为武则天而死吗
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武则天在与唐高宗李治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当季命太医产婆接生,不多时,武则天诞下第二子,是为李贤。李贤壁画(网络图)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贤即被高宗封为潞王,后太子李忠被废,其皇兄李弘被立为太子,李贤迁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与幽州都督,龙朔元年改封为沛王。李贤从小与其皇兄李弘一同成长,但其才华远超皇兄李弘,才思敏捷,其行为举止颇具大家风范,深得高宗李治的欣赏与喜爱。上元二年,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太子李弘猝死于出行洛阳途中,武侯悲痛不已。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因其在太子位期间才能突出,不仅多次在高宗和武后离国期间独自监国,更是招募其有能之士为其编纂多部名著,其中就有“初唐四杰”中的王勃,颇受文武百官的称赞。李贤是皇太子、也是武后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敢与其对抗的皇子,他集合朝中有能力的大臣暗中筹备,等待时机,再将武后等势力一举歼灭。首先便暗中派人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