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是因为害怕而不去做官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7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是因为害怕而不去做官吗,诸葛亮在三国的时候是比较出名的人物,同时也是很多朋友比较喜欢的人物。对于诸葛

  诸葛亮在三国的时候是比较出名的人物,同时也是很多朋友比较喜欢的人物。对于诸葛姓都有一种敬畏。很少人听过诸葛均这个人物,诸葛均是谁呢?和诸葛亮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牵连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诸葛均和诸葛亮是兄弟,当时诸葛亮的父亲去世之后,家里全部都由着叔父进行抚养的,之后机缘巧合兄弟多人便在卧龙岗隐居。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两人分别是被刘备和孙权看中,离开了卧龙岗。只有诸葛均是留在了这个地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卧龙岗度过的,之后经过诸葛亮的引荐跟随了刘备,但是没多久就在途中病故了。

  诸葛均的两个哥哥都是比较出名的,自己为什么这样默默无闻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当时诸葛亮和诸葛瑾都是主君身边的红人,但是更加注重的是清明,不因为自己的关系而有所依附,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其次三个人是同时学艺的,老三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老三看见自己的两位哥哥都有一定的成就心中肯定是有一定的想法的,但是到底是投靠哪一位哥哥呢?这让诸葛均也犯了难,所以之后一直在卧龙岗隐世。

  最后的一个原因估计是诸葛均也是一个比较享受安逸的人,当时天下的局势是比较复杂的,能够在卧龙岗生活的安逸何尝不好呢?并且追随主君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自己做错了什么,直接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命。

  所以诸葛均在历史上面的名声是没有两位哥哥的响,但是他这一生大部分的时候是比较安逸的,所以诸葛均还是比较聪明的。诸葛均是谁你现在知道了吧! 

  诸葛均为何不做官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年代,比如说英雄,曹操曹仁曹丕等,要么就是夏侯渊夏侯尚等,可以说家族一人得势全家都厉害了。一个曹操厉害了,整个曹家都沾光了。倒是诸葛亮的家有一些不一样,大哥诸葛瑾在孙权那里做官,二哥诸葛亮在刘备那里当丞相,堂弟诸葛诞在曹魏那里当官。但是诸葛亮的三弟就没有做官,在家里种田,到底诸葛均为何不做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那么厉害有权势的人物,一个在刘备身边是红人,另外一个在孙权的手里也是大官,都有那么大的权利,帮助自己的弟弟当个官也是很正常的吧。不过这两位都是很有原则的人,可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弟弟丢弃原则,所以没有引荐自己的弟弟做官。

  还有另外的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弟弟诸葛均自己去选择,三兄弟都才高八斗并且很有自己的主见,诸葛均看到两个哥哥那么厉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去大哥那里的话,怕二哥生气,去二哥那里的话又不好意思对大哥交代,所以就一直在家闲赋。

  通过上面对诸葛均为何不做官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诸葛均是一个读书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不管在哪个国家做大臣,万一有点差错就是掉脑袋的事情。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就是一个重臣,权利都比较大,不过因为刚愎自用,很快就被孙权打击了,家族人也被牵连。所以诸葛瑾的后人都比较少,估计这件事情让诸葛均觉得害怕,所以更不愿意去当官了。 

  诸葛均跟诸葛亮什么关系

  诸葛均跟诸葛亮什么关系呢?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同母胞弟,是诸葛珪的儿子。他们的父亲诸葛珪很早就去世了,诸葛亮诸葛均和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被叔叔诸葛玄所抚养成人。后来诸葛玄带着几个孩子去荆州避难,诸葛玄在197年去世之后,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当哥哥诸葛亮出士刘备之后,诸葛均还在家里种田读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诸葛亮在刘备那里那么有地位,怎么不给自己的弟弟做个官,还要在山里种田呢?其实根据相传,当时诸葛均有可能是在诸葛亮的夫人身边,当年诸葛亮和诸葛均一起长大,两人关系非常好。诸葛亮出山也非本意,希望弟弟可以帮助照顾一家老小,等到天下稳定的时候,他也会继续回来隐居。可惜诸葛亮从青丝变成白发都没有实现自己统一中原的愿望。诸葛均的满腔才华也只能在山中啸傲,在草庐之中抱膝读书。

  也有传闻号称诸葛均后来做官了,他跟随了刘备,在诸葛亮的引荐之下。不过诸葛均为人特别的低调,他不带兵去打仗,也不在朝廷跟着商议大事,他做的是长水校尉,官职不高,俸禄倒是不少,接近于太守的位置。

  诸葛均这个人不喜欢过度操劳,所以他很高寿。直到蜀汉灭亡了,他和宗预一起被迁到了洛阳,在去的路上过世了。他保全了诸葛家的子嗣,大儿子诸葛旺是大哥家的,过继给了他,二儿子是诸葛企,是诸葛亮过继的。大概是因为诸葛均为人低调,所以保全了诸葛家的后代,这么说来诸葛均倒是诸葛家的功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诸葛亮弟弟诸葛均为何不愿做官一展才能
诸葛均是哪个势力的?诸葛均是诸葛圭的儿子,和诸葛亮是亲兄弟的关系,因为父亲诸葛圭的早逝,诸葛均以及诸葛亮都是由叔父抚养长大成人的。而他们的叔父诸葛玄,后来被革去官职,在被革去官职之后的诸葛玄便带着诸葛亮以及诸葛均一起到故交刘表那里。诸葛均画像在诸葛玄去世之后,兄长诸葛亮便隐居深山之中,后来刘备三顾茅庐才将诸葛亮请出山,而在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之后,诸葛均仍然留在当地种田,后来也是经过兄长诸葛亮的引荐,出仕帮助刘备,后来诸葛均在迁徙的途中病逝。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和诸葛均都是在一起的,在第二次来到茅庐之际,刘备误将诸葛均当做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仕刘备,而诸葛均继续留在隆中种田。后来,诸葛亮将诸葛均引荐给刘备,他才有机会投归到刘备的旗下。诸葛均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诸葛瑾以及诸葛亮两位哥哥,小时候跟随着自己的叔父长大,后来和兄长一起隐居。在建安二年的时候,叔父诸葛玄去世,诸葛均等人也一直在...
·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料事如神、完美无缺。“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极具探索价值的历史事件。比如:明明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效曹操和孙权,而唯独看中了走投无路的刘备?“坐在小车上、手摇鹅毛扇”,这是我们熟悉的诸葛亮的标准形象,他当年真是这样的吗?据说著名的《隆中对》战略一开始就隐藏着致命的设计缺陷……诸葛亮,琅邪国阳都县(今属山东沂南)人,从17岁起开始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过着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他一方面博览群书、勤于思考,一方面拜师访友、广泛地与社会接触。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逐渐成为一...
· 揭秘: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真的是因为一场雨而败的吗?
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据川蜀险恶之地,物产不丰,国境狭小,失去荆州后,蜀国仅剩下益州与半个雍州,天下九州,只占一州半,实为三国最弱的一方,至于蜀军看似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其实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诸葛亮凭借一州之地,六出祁山主动兴兵北伐,也是迫不得已之举,蜀国势弱,若三国一起休养生息,经年之后,国力弱小的蜀国被吴魏吞并是必然的,诸葛亮只能以战养战,以伤换伤,兴兵北伐。诸葛亮一生事必躬亲的背后除了是他专断之外,同时也说明了蜀国地处贫困川蜀,人才凋零,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恰恰表现出了诸葛亮当时的辛酸,三国演义是一本戏剧化的小说,其中说诸葛亮五丈原是因为一场雨而惜败魏军自然不可能,那么,当时真正的五丈原之战又是怎样的呢?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统率10万大军,可谓是倾巢而出,而这10万大军的数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蜀国全境内只有100万人口,却拥有10万军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比1...
· 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招惹法正?是害怕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法正和诸葛亮关系咋样,臣相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惹法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产生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个性鲜明,构成了三国演义这部丰富性比较强的小说,而且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这本书主要说的是魏国,蜀国以及吴国三国时期的事情,虽然这个时候主要是说到三国时期的战争事情,但是里面还是着力地刻画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在三国中一个个都表现的活灵活现。法正这个人原来是刘璋属下谋士,因为刘璋投降刘备法正就跟随了刘备做了刘备的谋士,他这个人比较擅长计谋,曾经通过自己的计谋杀了夏侯渊,所以说这个人对于刘备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刘备在自己的一生中也非常信任法正这个人才。最后在刘备建国以后,法正也慢慢的获得了蜀国的重用,它不仅知恩必报的,也是有仇必复的人。当时刘备正要进驻汉中的时候,让曹操的军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最终刘备进入到了汉中做了...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除掉谯周?是害怕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何诸葛亮不除掉谯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谯周在朝中只是一个比较有名望的大臣,并不掌握实权,对诸葛亮专权构不成实际的威胁。所以,诸葛亮完全没有必要除掉这样一个大臣。当时,诸葛亮权倾朝野,可谓是蜀汉的第一人,朝中肯定有很多人私下对此不满。假如诸葛亮仅仅是因为谯周几句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反对的意见,就要除掉对方,那岂不显得诸葛亮小鸡肚肠,没有肚量,而且这样做会使朝中的其他大臣都无比心寒。其次,谯周不赞成北伐主要是从民生的角度来,怕劳民伤财,空耗国力。这些意见都是也是站在老百姓民生这个道德基础上所讲的,诸葛亮也没有道理因为谯周为了民生而要杀掉对方。诸葛亮虽然权势很大,但也不适合去这样做。否则,就会传出诸葛亮残暴不仁、滥杀无辜的说法,这对诸葛亮是很不利的。还有,诸葛亮和谯周之间只是政见不同而已,私下里关系还是很不错。而且谯周在蜀汉当地非常有名望,诸葛亮要安定西川,还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