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康熙收复台湾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4
转发:0
评论:0
康熙收复台湾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导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康熙执政期间,台湾一直落在郑氏家族手中。为此关于

导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康熙执政期间,台湾一直落在郑氏家族手中。为此关于台湾的争夺战开始,康熙执意要收复台湾。可是中国领土这么大,康熙为何对台湾如此执着,这背后隐藏了哪些秘密。

  关于康熙收复台湾历史上是这么说的,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而成为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必须从意欲独立于国家版图之外的郑氏割据政权手里再次收取台湾。为此,大清和郑氏集团进行了几十年的斗争。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始而招抚,招抚不成而征剿。剿抚之下,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而康熙帝不以胜者自骄,下令厚葬郑成功父子并盛赞郑氏一家为“海外孤忠”。

1.jpg

网络配图

  当然以上是官方的说法,当然是主流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完整,但是小编不这么认为,如果当时是汉人的朝廷,有可能说是维护国家统一,但是满族入主中原,对于他来讲是没有国家的,他在建立他的国家,所以也谈不上说收复台湾,国家就真正统一了。

  而且,在施琅收复台湾以后,康熙曾考虑过:宜迁其人,宜弃其地,也就是把人迁回来,台湾就不要了,说明康熙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台湾这个地方。而只是想要这里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要这里的人呢,我们要看一下他的前因后果。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内部发生争讧。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出厦门,逃奔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经济不稳,无力用兵海上。而台湾郑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私下渡海来归者络绎不绝。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江日升《台湾外记》)。

3.jpg

网络配图

  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康熙不愿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决策选将不久,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土爽嗣位。清廷讨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

2.jpg

网络配图

  由上面的前因后果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康熙一开始只是想让台湾称臣,也就是让郑氏臣服就可,甚至还可以封“八闽王”,但是郑经没有同意,一方面他在台湾凝聚人心主要靠的还是反清复明,并且岛上还有明朝的王爷。而康熙经过一件事之后,才真正的下定决心收复台湾,那就是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和三藩一度联手,搞得康熙都想迁都,康熙这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汉家的地方,我大清始终是外来的,在大清统治范围内,如果有一个地方还在反清复明,那么清朝就永无宁日,因此消灭反清复明的力量,这才是康熙收复台湾的真正决心,收复台湾也只是要让这些人剃发易服,归于大清统治而已。

  其实康熙收复台湾一方面是想要保持领土完整,但是更多的原因可能是想要证明自己是中国的主人。作为满族入侵,其实康熙这个皇帝做的也是有几分心虚的,再加之郑氏家族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所以康熙才想在收复台湾的同时消灭反对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维护国家统一的陈洪进
陈洪进(914―985年),字济川,枫亭秀峰人。他出身寒门,幼有侠节,少时喜读诗经,常习兵法,精通武略,以才勇而闻名乡里。青年时期,正值兵荒马乱的年头,他应募从军,为泉州留从效部属。在攻打汀州时,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登补为副兵马使,后又提携为马步行军都校。晋开运元年(944年),为延政攻打漳州效力,扶延政之子王继成为漳州刺史,立了大功,延政遣其回泉州,仍为留从效部将。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南唐元宗李王景攻陷建州,延政循入江南,第二年,泉州留从效劫王继勋降江南,王延政被擒获。闽国祚终。元宗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保大七年(949年),留从效兼并漳州。元宗升泉州为清源军,改漳州为南州,任命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兼泉南观察使。并以陈洪进为统军使,与统军副使张汉思同掌清源军机。是年,从效疽发病死,从子留绍钅兹执掌泉漳军政月余。洪进诬告以留绍钅兹勾结吴越王为由,将其废黜,推副使张汉思为留后,自为副...
· 他曾带兵收复台湾却是康熙皇帝最恨之人
姚启圣,字熙止,号忧庵。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进入浙江境内,攻取温州、台州、处州等下辖县。康熙皇帝命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讨伐,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麾下效力。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康熙十四年,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绩上奏康熙皇帝,姚启圣因而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后随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的叛兵。康熙十五年,姚启圣与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斩杀众多耿军,乘胜收复云和县。同年十月,姚启圣父子随康亲王军征讨耿精忠,军队攻入仙霞关,逼近福建,耿精忠投降。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清军前往征讨。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成为“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姚启圣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编入亲军。康熙十六...
· 隋朝为什么能收复台湾?隋朝是怎么收复台湾的
核心提示:隋朝,从581年-618年,前后共存在37年。短命的隋朝,两位帝王让后人记忆尤深。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是全世界公认的明君,在位期间大有作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300年分裂“五胡乱华”是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联合叛变反抗杨坚。但被杨坚平定。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登基为帝,在北方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结束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实力王道沙钵略可汗,以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准备大举攻隋。杨坚(隋文帝)下达诏令,命杨爽等为行军元帅,率隋军主力20万分道反击,以从根本上击破沙钵略,稳固北部边防。四年春,沙钵略因屡为隋军所败,向隋求和称藩(称臣)。隋军反击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征讨越南林邑地处今越南中南部,蚕食了中国南郡的全部领土。隋炀帝委任刘...
· 姚启圣为康熙收复台湾之后,为什么还要辞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启圣为康熙立下不世奇功,却为何坚持隐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是一位睿智聪明、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老头。他虽然是官场上的另类和奇葩,却深得康熙圣心。出场时他已经年近花甲,性格耿直倔犟,直言敢谏,屡屡得罪上司,一路贬官。由从二品的福建藩司贬至莫河九里河马场从九品司厩官。顺治想杀他而不可,只能降旨永不续用。康熙却一眼看出姚启圣有大才,不顾先帝遗诏,重新启用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全权负责收台事宜。姚启圣感激康熙帝的知遇之恩,为清廷鞠躬尽瘁,以雷霆手段谋划攻台事宜,限令九十天内福建民众后退三十里完成圈卷禁海。此政令遭到福建人民的强烈不满,一时间群情激奋,朝中众臣也纷纷弹核姚启贤,更导致自已的祖坟都被挖了三次。当面对挖掘自己祖坟的刁民之时,姚启圣却选择了宽恕。此举感动了福建民众,从此政令通行。在收台期间,姚启圣凭借极强的政治智慧游走于明珠和索额图之间,极...
· 他堪称当世奇才曾收复台湾却是康熙最恨之人
姚启圣,字熙止,号忧庵。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进入浙江境内,攻取温州、台州、处州等下辖县。康熙皇帝命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率兵讨伐,姚启圣与儿子姚仪募壮兵数百,赶赴康亲王麾下效力。姚启圣被委任为诸暨知县,剿平紫山土寇。康熙十四年,康亲王将姚启圣的功绩上奏康熙皇帝,姚启圣因而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后随都统拉哈达剿平松阳、宣平县的叛兵。康熙十五年,姚启圣与副都统沃申、总兵陈世凯等协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将木城焚毁,斩杀众多耿军,乘胜收复云和县。同年十月,姚启圣父子随康亲王军征讨耿精忠,军队攻入仙霞关,逼近福建,耿精忠投降。姚启圣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当时郑成功之子郑锦占据漳州、泉州和兴化,清军前往征讨。吴三桂麾下将军韩大任骁勇善战,被成为“小淮阴侯”,自赣入汀试图与郑锦会合。姚启圣将其说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编入亲军。康熙十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