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千古之谜: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6
转发:0
评论:0
千古之谜: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导读:《出师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学课本里曾学到过。《后出师表》提到“鞠躬尽

导读:《出师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中学课本里曾学到过。《后出师表》提到“鞠躬尽力,死而后己”,这是诸葛亮心迹的表白,以后又演变为一个成语,专门用来赞美那些献身国家和民族伟大的“仆人”。但是,诸葛亮真的写过《后出师表》吗?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

1.jpg

网络配图

  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载有《(前)出师表》,而没有《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是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而《汉晋春秋》中的这篇《后出师表》又是出于三国的《默记》。着名的《昭明文选》,也只选录《(前)出师表》,而不收《后出师表》。由此,有悖于“常识”的见解便出现了:《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

  否认诸葛亮写《后出师表》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立意完全不同。《前出师表》表示了诸葛亮对北伐必胜的信心:“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后出师表》却语气沮丧:“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虽然此时已有街亭一败,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怎会雄心全挫呢?而且,如果是诸葛亮自己所写,此文应该畅所欲言,没有必要故意贬低自己。

  二、《后出师表》写作的目的不明确。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蜀汉并没有人反对北伐,《后出师表》谈到“议者谓为非计”,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因此诸葛亮根本无需上此表以说服别人。表中又有许多可能起涣散人心作用的话,以诸葛亮的明智,岂能为此!

2.jpg

网络配图

  三、《后出师表》提及的一些事情与史实明显不符,人名也有错误。《蜀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后出师表》上于建兴六年十一月,却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命、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而且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均不见史书记载,显系作伪者故意捏造,以混淆视听。

  四、《后出师表》和《前出师表》文辞风格迥然不同。《前出师表》是忠臣志士无意为文,故风格至为高迈。《后出师表》是作伪者有意为文,因而辞意不免庸陋,如“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四句,均一句四字,两句对偶,意思完全雷同,《前出师表》就没有这样的句子。

  清代学者黄式之就说:“《前表》悲壮,《后表》衰飒;《前表》意周而辞简,《后表》意窘而辞繁。”

3.jpg

网络配图

  既然认为《后出师表》非诸葛亮自作,那么,伪造者又是谁呢?由于《后出师表》出于张俨的《默记》,因此,一些学者就肯定它是张俨所作。但有人指出张俨对于诸葛亮的将才是估价很高的,对北伐也抱有乐观态度,以为假使诸葛亮寿命长一些,北伐是可以取得胜利的——这与《后出师表》悲观失望的态度全然不同,因此,伪作者不可能是张俨。也有的认为伪作者应是诸葛亮的胞侄诸葛恪。诸葛恪在252年孙权临死时,受命为吴大将军,全权辅佐幼主孙亮。当时孙氏皇族与江南大族的势力非常强大,诸葛恪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和掌握兵权,就发动对魏的战争。然而这却引起举国反对,正如《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议者谓为非计”。于是,诸葛恪一方面“着论以谕众”,另一方面伪制《后出师表》,以便使自己的伐魏主张得到一个有力的旁证。张俨死于266年,这个伪制品后来被收录进他所撰的《默记》。

  坚持《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所作的学者,他们针对诸葛格伪造一说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由于亲属关系,诸葛恪可以得到诸葛亮的文字,因此《后出师表》还是出于诸葛亮的手笔。诸葛亮究竟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依旧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千古之谜:诸葛亮究竟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提到“鞠躬尽力,死而后己”,它是诸葛亮心迹的表白,以后又演变为一个成语,专门用来赞美那些献身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仆人”。但是,诸葛亮真的写过《后出师表》吗?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载有《出师表》,而没有《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是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而《汉晋春秋》中的这篇《后出师表》又是出于三国的《默记》。著名的《昭明文选》,也只选录《出师表》,而不收《后出师表》。由此,有悖于“常识”的见解便出现了:《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否认诸葛亮写《后出师表》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网络配图一、《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立意完全不同。《前出师表》表示了诸葛亮对北伐必胜的信心:“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后出师表》却语气沮丧:“然不伐贼...
· 揭秘: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字曹叡即位,是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遂于次年领兵进驻汉中,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因为数年后他还上过一道出师的表章,为区别起见,故称为前、后《出师表》。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建兴六年(228年)秋,魏将曹休在石亭为东吴陆逊所破,东吴遣书蜀中,请派兵伐魏,刘禅使人报知驻汉中的诸葛亮,其时诸葛亮在汉中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遂于次年春领兵数万再次北伐,临行前复上表后主,是为后《出师表》。然而学术界历来有人认为后《出师表》乃伪作,非诸葛亮之手笔。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前《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后《出师表》仅见于裴松之注引吴人张俨所著《默记》中,《三国志》和《诸葛武侯文集》中都未收录。其二,该表说赵云死与上表前,而《三国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两者有矛盾之处。其三,后...
· 世传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曰:“汉晋春秋曰:‘……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於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案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所载亮表,即世人传诵之后出师表也。此表既为亮集所无,复不见於亮传,其真伪遂为学者聚讼之点,兹分述各家之说於次:何焯曰:“按赵云以建兴七年卒,散关之役乃在六年,后人或据此疑此表为伪,(表:“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非也。以元逊(诸葛恪)传观之自明。第此表乃剧论时势之尽,非若发汉中时所陈,得以激励士众,不妨宣泄於外。失之蜀而传之吴,或伯松(诸葛乔)写留箱箧,元逊钩致之於身后耳。集不载者,益明武侯之慎,非由陈氏(陈寿)之疏。若赵云传“七年”字,当为“六年”,云本信臣宿将,箕谷失利,适由兵弱,既贬杂号将军以明法,散关之役,使其尚在,必别统万众使复所负,而不闻再出,其必殁於是冬之前矣”。(义门读书记)此信兹表真为亮作者也...
· 世传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曰:“汉晋春秋曰:‘……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于是有散关之役’,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案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所载亮表,即世人传诵之后出师表也。此表既为亮集所无,复不见于亮传,其真伪遂为学者聚讼之点,兹分述各家之说于次:何焯曰:“按赵云以建兴七年卒,散关之役乃在六年,后人或据此疑此表为伪,(表:“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非也。以元逊(诸葛恪)传观之自明。第此表乃剧论时势之尽,非若发汉中时所陈,得以激励士众,不妨宣泄于外。失之蜀而传之吴,或伯松(诸葛乔)写留箱箧,元逊钩致之于身后耳。集不载者,益明武侯之慎,非由陈氏(陈寿)之疏。若赵云传“七年”字,当为“六年”,云本信臣宿将,箕谷失利,适由兵弱,既贬杂号将军以明法,散关之役,使其尚在,必别统万众使复所负,而不闻再出,其必殁于是冬之前矣”。(义门读书记)此信兹表真为亮作者也...
· 顾宪成的对联:顾宪成写过什么千古名句
人称“东林先生”,是无锡泾阳人,字叔时,号泾阳。顾宪成生于嘉靖二十九年,卒于万历四十年,共享年62岁。顾宪成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著有《顾端文遗书》等著作。顾宪成故居顾宪成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王明阳和陆九渊的“心学”,另一方面就是一手创建了东林学院。除此之外,顾宪成是一名爱国人士,从立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明朝朝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后来勤学苦读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愿进入官场。此时的明朝廷有魏忠贤当道,官宦勾结,明代的政府腐败不已。顾宪成满腔热血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他的谏言收到了权贵派的反对。1594年,因为选皇子一事,提出了和权臣相反的意见,引来宋神宗的不满,终被革官。顾宪成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他的爱国信念一直没有更换过。顾宪成在家乡开创了东林学院,希望和友人们为明朝政府培养出可塑之材。顾宪成也是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赞同王阳明和陆九渊提出的“陆王心学”这一理论。赞同知行合一、和身外无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