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0
转发:0
评论: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贞观元年(627年),刚刚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就着手裁员,他对房玄龄说:“朕近日

  贞观元年(627年),刚刚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就着手裁员,他对房玄龄说:“朕近日读书,多见古人遗训,谓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中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然后表示,朝廷机构臃肿,人员编制太多,让房玄龄、杜如晦负责“裁员”,并要房、杜贯彻“任人唯贤”的原则。

  淘汰冗官向来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房玄龄、杜如晦在执行“裁员”任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就来自李世民的旧部———原来秦王府中的人。这些人早就追随李世民,如今,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他们本指望着得到高官厚禄,现在可好,反倒被裁,他们岂能没有怨言?

  无奈之下,房玄龄找到李世民,请李世民最终定夺。李世民坚决支持裁员工作,他说:“人君当以天下为公,而不能为己之私产。古者治国,皆明此理。如今朕与卿等衣食皆出于百姓,怎能不为百姓着想?……若徇私情,不问才学,岂是至公之道?”有了皇帝撑腰,房玄龄、杜如晦的胆子就壮了,他们开始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唐太宗

网络配图

  最后,房玄龄、杜如晦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名裁减为643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共设 300 余州,1500余县。此次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是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行革,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良好的行政基础。

  与唐朝中央官员的精干相比,宋朝的官僚机构臃肿,冗员颇多,所以,宋朝尽管商业比较发达,但财政压力一直很重。而且,臃肿的官僚机构和大量的冗官必然导致官员之间相互扯皮、内耗严重、效率低下,行败和派系纷争也由此而生。还是以数字来说明,唐太宗时,中央官员仅有643人,可到了宋仁宗时期,中央官员就超过了1.7 万人。有宋一朝,偏安一隅,军事上受外敌侵扰,国事难以振作,这与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关系极大。可见,该裁员之时不裁员是不对的。

  但是,若不认真分析情况,遇到财政困难就裁员,以为裁员是“脱贫”的不二法门,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朝的历史又可提供这方面的佐证。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封自己的 9 个儿子为亲王(太子除外),亲王有自己的藩国,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到封地“就国”。他们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不从事任何文武活动,却要每年从国家那里接受一万石的俸禄。亲王有王府,王府里有大量的服务人员,这些人员也需要国家供养。

  朱元璋的这套制度为明朝的历代皇帝所沿袭,除继承皇位外,皇帝的儿子自然成为亲王,亲王的爵位还可继承,于是亲王越来越多,到最后,明朝竟设了60 多个亲王的头衔。亲王之外,其他的皇亲(公主、郡王等)也越来越多,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很少,但是对皇亲却慷慨大方。只要是皇亲,不论男女,都可终生从国库领取丰厚的俸禄。这样,皇亲的人数越来越多,皇亲的俸禄也就成了国家的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

唐太宗

网络配图

  有学者估算,在明朝的最后几年,国家俸禄册里列出的皇亲有10 万人之多,而同时期的中央官员(京官)是1.5万人。1562年,全国各地上交国家的田赋共有400万石,可朝廷支付各地亲王及皇亲的俸禄则为800 万石,用现在的话说,皇亲们一年的消耗竟然等于两年的全国农业税!粗略估算,国家财富的30% —40%都被皇亲所耗费。

  到了明朝晚期,财政出现了困难,朝廷开始裁员以摆脱危机,但有趣的是,裁员的对象不是消耗了国家巨大财富的皇亲,而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驿站小吏。朝廷打着节约的名义裁撤驿站。在汉、唐之时,驿站之间的距离多为30 里,明朝裁撤之后,驿站数量减少,驿站之间的距离改为60 里,后来,驿站越撤越少,驿站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到了 200 里以上。裁撤驿站确实节约了朝廷的财政开支,据测算,崇祯朝裁撤了三分之一的驿站之后,节省国库开支10 万两白银。

  但是,裁撤驿站之后,驿站的服务质量严重缩水,很多官员也因忍受不了长距离的跋涉而放弃了必要的巡视检查工作,导致了惰政的进一步滋长。同时,被裁的大批驿站小吏成为失业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官路上的劫匪,严重地危害着社会稳定。

  更关键的是,就在崇祯皇帝的一次大规模裁撤驿站的行动中,驿站小吏李自成被迫下岗。后来,对朝廷充满仇恨的李自成揭竿而起,领导了农民起义,给原本孱弱的明朝以致命一击。当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占北京之际,当初以裁员成功而得意的崇祯皇帝就只得上吊自尽了。

唐太宗

网络配图

  纵观历史上的裁员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裁员本身并无好坏,但裁员的方向却事关成败。唐太宗李世民裁员,先拿自己秦王府的旧部开刀,刀口向上,“裁员不避亲”,最后,不仅裁员成功了,而且裁员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反观明朝的裁员,刀口向下,“只裁小吏不裁皇亲”,名为财革,实为转移社会矛盾。结果,社会矛盾不仅没被解决,反而被激化了。对比之下,二者真是判若云泥。

  一句话,裁员之事要思量,像宋朝那样,任由冗员过多和机构臃肿不管,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行;像明朝那样,该对皇亲下手却非要对底层小吏动刀,裁员的方向不对也不行。只有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不但问题看得准,而且方向也选得对,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裁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10大著名将领介绍
导读: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2]在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人而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十:斛律光斛律光(515年―572年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善于骑射,号称“落雕都督”。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他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斛律光南北朝时期北齐名将,平生为高家打过无数恶仗,又帮助高纬坐稳帝座。但不贪权势,不懂交结高纬的宠臣穆提婆和祖珽。两个人于是同上谗言劝高纬杀掉他。高纬性怯,不敢诛杀如此重臣。祖珽给他出主意...
· 中国历史上卖官卖得最疯狂的皇帝
汉灵帝刘宏(156—189),原为解渡亭侯,是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因桓帝无子,于168年由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时年仅12岁。在位22年,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历史上的那些腐败王朝,大都存在着买官卖官的丑陋现象。这些朝廷虽然腐败,但也知道卖官行为是一种不齿之事,因而运作起来都是遮遮掩掩,巧立名目,一般情况下不会光明正大地操作。但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将卖官行为推向了极致,居然堂而皇之明码标价,公开卖官,时间长达七年之久。这位疯狂卖官的皇帝,就是汉灵帝刘宏。刘宏登上皇位,纯属侥幸,汉桓帝刘志死后,没有儿子继承皇位。窦皇后为了把持朝政,便将继承人锁定在了汉桓帝的堂侄——当时只有12岁的刘宏身上。可见,刘宏登基,实属侥幸。刘宏登基以后不久,宦官了窦太后,控制了朝政,总揽了大权。至此,东汉的命运便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了。当时的政坛风雨飘摇,而刘宏就在这种情况下干起了卖官的勾当,而...
· 中国最冷的时期,揭秘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
历史上,最冷的天气是什么时候?据查阅,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清代康熙年间以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LittleIceAge)的冬天非常寒冷,尤其是末期的1580到1644年最为寒冷的,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清代康熙中叶左右。一万年以前,气温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而且保持了相当平稳的状态长达七千多年。这段时期的气温一直在我们经历的二十世纪初期气温上下小...
· 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盘点
在中国国土上,神秘消失的古国有:楼兰古国、夜郎古国、大宛王国、匈奴古国、闽越王朝。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浩瀚的文明中,出现了夏商周、秦汉、南北晋、唐宋元明清等正统王朝,被后人记载下来。不仅如此,在我国广阔的疆域国土上,还出现过很多神秘消失的古国。它们分别是:楼兰古国楼兰古国出现在秦末刘邦建立的汉朝早期,后来成为我国的附属国,位于西北部,但是到了公元630年,这个古国消失地无影无踪,只剩下一片废墟。他们去了哪里,至今无人知晓。夜郎古国夜郎古国,同样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它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大致靠近川蜀地区,我国广为流传的夜郎自大,即是来源于此。而历史对于它的记载寥寥无几。大宛王国曾经进献汉朝汗血宝马的即是大宛王国,曾创造了璀璨的农业文明,我国稻子、葡萄等农业作物就是从这个国家传来的,后来和汉朝关系紧张,汉武帝派兵讨伐,之后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匈奴古国对于匈奴古国,印象最深的就是汉朝卫青、霍...
· 舌尖上的中国:盘点历史上的吃货皇帝
1.魏道武帝拓跋珪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给了拓跋焘。拓跋焘吃了毛修之的佳肴后,也点头称赞,便命毛修之为太官令,成了皇帝的私人厨师。从此,毛修之平步青云,仕途上一帆风顺,后又做尚书、光禄大夫,直到南郡公。网络配图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入选理由:爱吃柑橘宋文帝病重,便让弟弟刘义康做代理皇帝。故送礼的,把礼品一分为二,上品给刘义康,次品留给文帝。文帝有次吃柑,见其又小又涩。刘义康见后,给文帝从家里拿了些又大又甜的。3.齐明帝萧鸾入选理由:爱吃粽子太官端上的有粽子,齐明帝萧鸾便说:“这么多饭食,我一顿吃不了。粽子四个角都破了,我打包行不,留下来当晚饭吃吧。”4.周宣帝宇文赟入选理由:爱吃羊肋网络配图宇文赟在吃饭时,吃了一个羊肋,把肉吃完后,把骨头送给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