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一代奸相李义府因何上位:公开支持武则天为皇后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8
转发:0
评论:0
一代奸相李义府因何上位:公开支持武则天为皇后,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

  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挟着的李义府最终走上一条奸臣的不归路,而到最后,他自己也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棋子……

搜狗截图16年12月12日1020_11.jpg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李义府扮演者

  努力做个好官

  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李义府八岁那年已名满乡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转眼到了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由于才华横溢,被人带到长安推荐给了御史马周。从此,李义府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

  马周之所以看中李义府,除了欣赏他的才华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李义府跟他一样,是庶族出身,两人惺惺相惜;第二,李义府在他面前非常懂事,很讨他喜欢。

  到中央不久,李义府就有了一次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一日,唐太宗在上林苑宴请群臣,席间他一时兴起,让大家以“鸟啼”为题赋诗助兴。没想到唐太宗话音刚落,李义府便第一个吟了出来。他的睿智马上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过后,马周及朝中另一大臣乘机向唐太宗推荐李义府。唐太宗便召他前来,当场进行“面试”。尽管坐在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李义府却很从容,对答如流,且头头是道。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不错表现,唐太宗大为高兴,随后下诏,封李义府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

  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个八品官,却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权力一点也不小。上任后,李义府不负皇恩、忠于职守,其政治才华也由此开始显露。不过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李义府得罪了一大批违法的朝廷重臣。有人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人猫”或者“李猫”(因为猫在抓老鼠时,不管多急,走路也总是悄无声息,而干掉老鼠后,猫依然显得神闲气静。李义府面慈心狠,打击对手不动声色,难以让人猜透,这点正和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义府也因此深为违法官员所忌惮。

  诏侍晋王,即在晋王李治身边工作。唐太宗将李义府安排在李治身边,其目的就是让李义府以才华、品行去影响、教导李治。

  随着和李治接触的增多,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日益笃深。李义府不但身体力行要求李治时时分清善恶、坦诚待人,还专门写了一篇《承华箴》来劝导李治。李治读后感动万分,当即赏给李义府40匹丝帛。

  贞观十七年,16岁的李治被册立为太子,李义府也随之被晋封为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六年后,李治一上台,就赐封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并将他从崇贤馆直学士擢升为弘文馆学士,主要负责监修国史。

  如果照这个形势走下去,李义府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无奈事实却并非如此,从那以后,李义府不但再没有高升的机会,在永徽六年(655年)还差点被调离长安。其原因就是权臣的排挤。

  仕途被迫转了弯

  按照唐太宗生前指定的辅佐李治的人选,宰相长孙无忌成了朝野中最有权势的人。长孙无忌出身于贵族,所以对庶族出身的李义府不自觉地就低看一等。因此,尽管李义府很有才华,对工作也一直兢兢业业,长孙无忌就是对他充满厌恶感。

搜狗截图16年12月12日1020_12.jpg

网络配图

  对于长孙无忌的反感,李义府心知肚明,但他又能怎么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不犯错。

  可话虽如此,李义府内心的郁闷还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朝中有两个人的文墨最为出众,一个是李义府,另一个叫来济,两人并称“来李”。来济只比李义府大三岁,最初官职也跟李义府差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已被提升为宰相,李义府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但到了永徽六年,李义府连这种原地踏步的机会也没了。大概是由于他在工作上犯了一点小错误,对他横竖看不顺眼的长孙无忌便打算将他调到四川壁州(今四川通江)担任司马。

  得知这个消息,李义府很郁闷。他知道,一旦被调离长安,也许这辈子就没机会再回来了,毕竟自己出身于庶族,在朝中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家族网络支撑,而原来的靠山马周早死了。可是能抗令吗?说不定长孙无忌就在等他违令,然后干脆将他的官衔全给夺掉。想到这儿,李义府不禁义愤填膺,同时苦苦思索着对策。

  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德俭,跟李义府一样同为中书舍人,性情狡诈且多智。听说这事后,王德俭还真给李义府出了一个主意。而恰恰就是他的这个主意,让李义府的仕途命运转了个弯。

  王德俭对李义府说: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一直犹豫未决,因为长孙无忌等权臣觉得有悖伦理,不予支持。如果你现在能上书表示支持皇帝立武昭仪为皇后,很可能就有转祸为福的机会。经此点拨,李义府豁然开朗。

  果然,唐高宗在收到李义府的那份恳请册封武昭仪为皇后的奏章时,大喜过望。当天,他就与武则天一起召见了李义府,问他为什么支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李义府只说了一句:“现在天下百姓都希望陛下立武昭仪为皇后,臣只是顺应民心,说出百姓的心声罢了。”

  一直以来苦于得不到支持的唐高宗听了李义府这话,自然高兴不已,又岂能让第一个支持者离开长安?就这样,唐高宗一高兴,马上把长孙无忌的调令变成了一张废纸。第二天,唐高宗又送给李义府一个好消息:升他为中书侍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李义府这个敢于吃螃蟹之人的带动下,原来不敢吱声的大臣也一个个站了出来,请求唐高宗“废王立武”。李治、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较量由此扭转了局面。

  随着武则天地位的稳固,李义府的官位自然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他也显露出了一些掌权者的坏毛病,变得越来越狂妄,卖官鬻爵之事也时有发生。不过由于唐高宗与武则天都还特别需要李义府的支持,所以也就帮着他掩盖,出了事都尽量压下去。到了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还擢升他为中书令(副宰相)。

  出身不好难抬头

  不过,李义府此时虽官爵显赫,但庶族的出身一直让他抬不起头来。所以当上宰相后,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出身。

  恰好有一个叫李崇德的官员,出身于赵郡李氏(李姓第二大分支,地位仅次于皇族的陇西李氏),为了巴结李义府,便谄媚地把他的名字添到了自己的族谱里。这样一来,李义府摇身一变,成了赵郡李氏中的一员。当然,他马上投桃报李,将李崇德提拔为五品官员。

timg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此后,真正赵郡李氏里面的一些无赖之徒便纷纷跑到李义府家里与他攀亲。面对这立竿见影的改变,一直受到出身压抑的李义府显得十分得意。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叫杜正伦的官员看不惯李义府的得瑟劲儿,公开跟他叫板。李义府自然不爽,两个人因此较上了劲儿,矛盾越闹越大。到后来,两人居然因一件小事,在唐高宗面前闹得不可开交。杜正伦也是唐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了公平起见,唐高宗干脆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同时贬官。

  李义府被贬官后,李崇德立马就将李义府的名字从族谱中除去,以示与他撇清关系。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崇德确实眼光短浅。还不到一年,武则天出于政治需要,就想办法将李义府召了回来,让他继续当宰相。

  返回权力中心后的李义府岂能容忍李崇德这样反复无常的做法?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将他送进了监狱。可李义府依然觉得恶气难消,干脆来个更狠的,“劝”李崇德撞墙。谁知李崇德还真乖乖地撞了,而且撞得一命呜呼。

  李崇德莫名其妙地自杀,引起朝廷一片哗然。可是,唐高宗与武则天装作不知此事,依旧对李义府宠信有加。

  冒充望门贵族的计划失败了,李义府又想到了一个主意:想方设法帮儿子寻找一个望门贵族出身的媳妇。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所有望门贵族竟然没有一个愿意把女儿嫁到李家。

  多次遭受打击的李义府从此对望门贵族恨到了极点。显庆四年,耿耿于怀的李义府忽然想到了一个睚眦必报的狠招,于是上书朝廷,希望重新编辑《贞观氏族志》,并更名为《姓氏录》。《贞观氏族志》编辑于唐太宗执政初年,其本意是要把血统来一个重新洗牌,淡去一些隋朝老贵族的身影,给庶族一个进阶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李氏地位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可是当《贞观氏族志》的初稿呈上来时,唐太宗傻眼了,他的李姓仍然排在后面。相当生气的唐太宗马上责令重编,但重编后的结果是,除了将唐太宗一脉的李姓调到前面外,其他的只是做了一些换汤不换药的文字修改。面对着这种根深蒂固的迂腐,唐太宗只好作罢。

  正因如此,当接到李义府的这份奏章后,唐高宗与武则天立即欣然同意,并且让李义府做《姓氏录》的主编。唐高宗之所以支持,想法很直接,就是完成唐太宗未竟的事;至于武则天的支持,原因其实跟李义府差不多—她也是庶族出身。

  《姓氏录》出版后,以“七姓五望”为代表的贵族一片哗然,气得七窍生烟,对李义府可谓切齿痛恨;而新贵们却振臂欢呼,热泪盈眶地感谢着李义府,高呼政府万万岁。

  为了进一步打击老牌贵族的气焰,在编辑《姓氏录》的过程中,李义府又上了一道折子,希望通过立法,禁止原来的望门贵族相互通婚。唐高宗同样也给予批准。这个做法的意图很明显,就是逼这些贵族的少男少女和其他家族的男女通婚,以彻底打破他们高贵的血统。为了显示政府唯我独尊的新气象,李义府接着又给唐高宗上了一道折子,希望将原来散发在大臣们手中的《贞观氏族志》全部收回。

  经过这么一系列调整,社会上追捧旧贵族的气氛确实是淡了不少。

  皇帝与皇后的棋子

  由于长期身居宰相高位,且被皇帝、皇后宠着罩着,红得发紫的李义府自然难免行为出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唐高宗对他的一些举动也产生了反感。

QQ截图2017021015025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一次,唐高宗召来李义府,对他说:“李爱卿,朕最近常听说你家人做事很不谨慎,朕也尽可能替你掩饰,你以后千万要注意点。”谁知狂妄成性的李义府第一反应却是反问唐高宗:“这事是谁告诉陛下的?”不用说,潜台词就是“回头我一定要好好收拾他”。唐高宗很不高兴,说:“我是从哪听来的,你就不要管了!”

  按常理,唐高宗的话说到这份儿上,李义府至少应该做出一副接受教训的谦虚姿态才对,哪怕是装一下也行,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完全把唐高宗当成透明人,转身缓步走了。看着李义府的背影,内心相当不爽的唐高宗萌生了处置他的想法。

  不过,如果认为唐高宗是因不能容忍李义府的狂妄行为和违法举动才痛下决心的,显然是小看了唐高宗。其实,与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相比,李义府的放纵在唐高宗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唐高宗之所以产生了收拾李义府的念头,主要是因为他与皇后武则天之间出现了裂痕。当初,为了册封武则天为皇后,夫妻俩可谓拧成一股绳。但后来,随着反对派大臣的一个个坠落,权柄日益增大的武则天也与渐渐弱势的唐高宗产生了分歧。要知道,一个人不管多么懦弱,多么没本事,只要他拥有了权力,他就一定会有驾驭权力的欲望。唐高宗就是如此。

  唐高宗与武则天之间的貌合神离,使得他们原来的支持者也自然分成了两派。李义府由于平时与强势的武则天接触多一些,自然就被唐高宗划到了对立面。这才是唐高宗想收拾李义府的真正原因。

  唐高宗此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起到一个敲山震虎的作用,告诉皇后武则天,他李治才是帝国的NO.1。

  经过那次警告,李义府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唐高宗对他的不满,但他依然没有反省,而是做出了一个极为雷人的行为—让一个叫杜元纪的术士到自己府邸上望气,看看自己究竟怎样才能重获唐高宗的宠信。

  按照李义府的要求,术士开始装模作样地推算起来,最后对李义府说:“宰相府邸的风水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但这还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宰相在某间屋子积财两千万缗,便能压住此股不祥之气。”听了术士的话后,李义府频频点头。

  平时,李义府通过卖官鬻狱也攒了不少银子,可在此时却舍不得掏两千万缗钱出来厌胜。但厌胜之事肯定是要做的,于是李义府想出了一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心思动到了长孙无忌的孙子身上。

  长孙无忌倒台后,他的子孙们被流放到了全国各地,但其中有一个叫长孙延的孙子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了长安,不过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官职。于是,李义府找来长孙延,对他说,只要能凑出700万缗,便想办法帮他谋到一个六品的官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边李义府刚向长孙延勒索完毕,那边马上就有人把这事报告给唐高宗。一直在等待李义府出事的唐高宗马上要求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严查。严查的结果可想而知。最后,李义府不但被免去宰相之位,还被流放到巂州(今四川西昌);他的子女、女婿们也分别被流放到了不同地方。

  尽管那时的李义府依然是武则天手上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武则天也很想继续保护他,但武则天毕竟只是个皇后,唐高宗才是一把手。思来想去,武则天最终还是忍痛舍弃了李义府。

  流放之初,李义府还一直心存幻想,认为这次肯定也能像上次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到长安。但是时过境迁,政局不同了。

  666年,唐高宗改年号“乾封”,大赦天下。但朝中不少大臣都反对把流放到边疆的官员列在大赦名单之中,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回来后对他们现有的地位无疑是一种威胁。至于武则天,同样也不敢大赦流放到边疆的大臣。众所周知,她在向权力中心攀爬的过程中,对付反对派一般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直接干掉,另一种就是贬官流放。假如这次连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官员也大赦了,这些人回来后还不继续找她的麻烦?

  这样一来,李义府也就得不到大赦的恩惠了。

  李义府这么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本应有所作为,在唐朝政坛上大展宏图,却最终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固然是其胡作非为、狂妄自大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外部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假如李义府不是长期受到老牌贵族的睥睨与排挤,特别是受到长孙无忌的致命打击,他也不至于走上另一条道路;假如武则天与唐高宗不是出于合力打击的需要而对李义府一再纵容,他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奸相。而李义府的倒台,也充满了政坛翻云覆雨的悲剧意味。说到底,李义府就是一个在从政的道路上,被时势改变而学会了顺应的读书人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武则天为什么要重用奸臣李义府?
他是史上第一奸臣,为何还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唐朝,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鬻爵、杀人不眨眼……“笑里藏刀”就是他的最好标签。不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作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初入政坛时,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怎奈时势难料、政局险恶,被种种因素裹挟着的李义府最终走上一条奸臣的不归路,而到最后,他自己也成为政坛上的一颗棋子……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李义府八岁那年已名满乡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转眼到了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由于才华横溢,被人带到长安推荐给了御史马周。从此,李义府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马周之所以看中李义府,除了欣赏他的才华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李义府跟他一样,是庶族出身,两人惺惺相惜;第二,李义府在他面前非常懂事,很讨他喜欢。到中央不久,李义府就有了一次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一日,唐太宗在上林苑宴请群臣,...
· 揭秘唐朝奸相李义府下场是怎样的
“笑里藏刀”是形容阴险小人在人前和颜悦色,但实际上却是阴险毒辣。这个典故出自于唐朝,成语的代表人物是李义府,他曾是唐朝的宰相。李义府从小聪明伶俐,也写的一手好文章,二十几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推荐,于是唐太宗让他觐见,唐太宗让他以园林里的鸟为题让他吟诗。唐太宗听了他的诗句非常满意,便给他了一个典仪的官职,并在晋王府当差。之后,李义府的运气非常好,晋王升为太子,后来又当上了皇帝,他也跟着加官进爵。再后来,他帮助武媚娘当上了皇后,他那时的地位已经相当于宰相了。手握大全的李义府表面上看起来态度谦虚、温和待人,跟人说话的时候总是和颜悦色,但他的城府却是极深的,他心胸狭窄,如果有人有忤逆他的意思他便会马上陷害对方,他“笑里藏刀”的作风在当时也是路人皆知的。有人还给他取了绰号叫龙猫,意思就是看他外表温顺但暗藏杀机。李义府又喜好美色,有一次他对牢中的一个女子起了色心,命毕正义将女子释放,然后让这位女子做了他...
· 唐高宗李治因哪句话义无反顾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图片来源于网络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并为高宗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此时,王皇后因无子渐渐失宠,而武则天正卯足劲取而代之。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皇后。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长孙无...
· 唐高宗李治因哪句话义无反顾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并为高宗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此时,王皇后因无子渐渐失宠,而武则天正卯足劲取而代之。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皇后。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
· 唐高宗李治因哪句话义无反顾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强的女人。入宫后,她在唐太宗那里并吃不开。她因性格太过刚烈,不怎么受宠爱,政治上更是靠边站,只得到了一个才人的头衔。图片来源于网络出于对权利的追逐,武则天另辟渠道,主动向太子李治示爱,二人私下里产生感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李治即位,是为高宗,而武才人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永徽二年(651年)五月,高宗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并为高宗生下儿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此时,王皇后因无子渐渐失宠,而武则天正卯足劲取而代之。高宗在位期间最大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废立皇后之争,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皇后。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产生了两派针锋相对政治势力,即以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反对派。图片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