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雍正时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9
转发:0
评论:0
清雍正时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

  《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为65石,后加至70石。

雍正

网络配图

  但明代低工资并不等于没有补贴,如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便在岁米之外,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废除了中国古代“公务员”传统补贴制度中的“职田”,在部分地方官员中实行“养廉地”补贴,其享受对象是镇守边疆的官员。正德年间规定:“镇守给水旱田各十顷,副总兵各半之……原无者各给水田一顷,永为养廉定例。”

  明代“公务员”是一个特权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如赋优免(免税),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工资补贴。

雍正

网络配图

  清代“公务员”待遇,比明代也好不到哪去,靠死工资连饭都吃不饱。清政府吸取了明朝薄俸易发的教训,增加了“公务员”的工资性补贴。顺治年间一度实行柴薪银、心红纸张银、蔬菜烛炭银、案衣什物银等,后因财政紧张方取消。

  为了生活,地方政府便采取半合法的手法,增加“公务员”个人补贴,实物征税时增大消耗比率,向纳税人多征,多出的部分叫“耗羡”,截留在地方使用,实际多被官员作为补贴吞没。

雍正

网络配图

  胤禛(清世宗,雍正皇帝)当皇帝后,改革全国财税制度,耗羡归公;但考虑地方没有耗羡后,官员生活可能困难,首创“养廉银”制度,发给一笔补贴,远远高出正俸,导致官员靠补贴生活。

  出于公平原则,除给部分京官发放养廉银外,在京员中则实行“恩俸”制和“双俸”制。所谓“双俸”,就是再领取一份与正俸一样多的补贴,也就是现代的“双工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雍正时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
《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为65石,后加至70石。但明代低工资并不等于没有补贴,如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便在岁米之外,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废除了中国古代“公务员”传统补贴制度中的“职田”,在部分地方官员中实行“养廉地”补贴,其享受对象是镇守边疆的官员。正德年间规定:“镇守给水旱田各十顷,副总兵各半之……原无者各给水田一顷,永为养廉定例。”明代“公务员”是一个特权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如赋优免(免税),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工资补贴。清代“公务员”待遇,比明代也好不到哪去,靠死工资连饭都吃不饱。清政府吸取了明朝薄...
· 清雍正首创养廉银制度:但"恩俸""双俸"作补充
《解放日报》刊文指出,明清时期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明代“公务员”的工资是中国历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资标准,相当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正一品大员,俸禄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标准,正一品为1000石。网络配图至于普通“公务员”,其俸禄就更低了,相当于副科级的从八品为65石,后加至70石。但明代低工资并不等于没有补贴,如在洪武十四年的工资改革中,便在岁米之外,增加了不同数额的现金(俸钞)。废除了中国古代“公务员”传统补贴制度中的“职田”,在部分地方官员中实行“养廉地”补贴,其享受对象是镇守边疆的官员。正德年间规定:“镇守给水旱田各十顷,副总兵各半之……原无者各给水田一顷,永为养廉定例。”明代“公务员”是一个特权阶层,享有诸多特权,如赋优免(免税),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工资补贴。网络配图清代“公务员”待遇,比明代也好不到哪去,靠死工资连饭都吃不饱。清...
· 俸(fèng)姓
俸(fèng)姓分类:姓氏介绍来源:2020/04/2009:19【摘要】俸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古今姓氏书辩证》。〔姓源〕其姓源自奉姓。据《姓氏寻源》记载,奉姓后加亻旁,变为俸姓。〔供橱〕俸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八号供橱。
· 海瑞多清廉去世时仅有俸银八两旧衣数件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现了严重的倭患记载,“丛说乙卯年,倭贼从浙江严衢过饶州,历徽州、宁国、太平而至南京,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杀二把总指挥,军士死者八九百。”当时这72个倭寇竟然没死一个人,杀到南京,13个城门吓得紧闭,更让人扼腕的是,相传当天这72人“宿于板桥一农家,皆酣饮沉睡”。《金陵琐事》感叹:当时如果有人探到底细,派官兵过去,可以轻松杀个干净。这样好看的故事,就是周晖所写。他一生都没有追求功名,隐居在门西花露岗一带的尚白斋,但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名气驰誉乡里。网络配图南京大学教授夏维中介绍,当时周晖与当时的南京名人如焦?(状元,官至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著名史学家)、朱之蕃(状元、官至礼部侍郎,著名书画家)、顾起元(探花,官至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著名史学家)等,都是好朋友。而且这些名人对毫无官职的周晖却赞赏有佳。顾起元,就称赞周晖为著名诗文家、史学...
· 明代官吏牟俸
牟俸(1419-1479?),字公爵,四川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军籍,景泰二年(1451年)第二甲第七名进士,以不畏强权、勤政爱民著称,事迹见《明史》。人物生平刚直不阿牟俸(?-?),四川重庆府巴县(今重庆)人,明朝官吏、进士出身。生于永乐十九年(1419)七月十三日。国子生身份先后考取四川乡试第四名,会试第164名。景泰二年(1451),第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授监察御史,巡按云南,时年32岁。牟俸不畏强权,敢于弹劾镇守金齿(今云南保山县)的南宁伯毛胜。天顺元年(1457),出任福建佥事。成化初年(1465),晋升为福建副使,后擢升为江西按察使,有政绩,入朝担任太仆寺少卿。赈灾山东成化八年(1472),以左佥都御史身份,巡抚山东。当年年成不好,牟俸请求打开济南仓库储备的粮食,降价卖给百姓,又让临清收关税时收米和麦子来救济百姓。他的意见都被采纳。当时发生了大饥荒,百姓们虽然得到赈济,可是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