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元璋轶事: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5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轶事: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南京地区戏曲活动最初进入繁荣时期的当属明代。这首先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

  南京地区戏曲活动最初进入繁荣时期的当属明代。这首先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明史·乐志》记载,朱元璋用膳时,喜欢听乐府、小调和杂剧。他不仅在宫中设立教坊司,负责宫廷歌舞戏曲,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并且要求戏曲中要多演“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皇帝如此重视,民间自然大盛,更何况追求精神愉悦是人的一种本性。

  有明一代南京地区最有名气的戏曲家当数徐霖、陈铎、纪振伦、黄方胤等人。

朱元璋

网络配图

  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髯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艺术家,原籍松江,6岁时随兄定居南京。他博览群书,致力戏曲创作。他的代表性戏曲作品主要有《三元记》、《枕中记》、《柳仙记》、《留鞋记》、《梅花记》、《种瓜记》、《两团圆》、《绣襦记》等,可惜大多散佚,今仅存《绣襦记》。《绣襦记》故事本于唐人小说《李娃传》,徐霖进行了再创作,新增内容和情节冲突突出了女主角的独特个性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很有特色,在南京地区常年演出,经久不衰。

  陈铎,字大声,号秋碧、七一居士,生卒年不详,明武宗正德年间前期与之前大致是他最为活跃的时期。他原籍江苏邳县,祖上于明初迁居南京。曾祖父陈文是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封睢宁伯;祖父陈政,官中府都督,也是朝廷高官,相当于今大军区司令员。陈铎博学能文,熟通经史,风流倜傥,豪放不羁,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大家在一起斟音协律,制曲填词,每创作完一首后,便亲自弹唱,教坊中人听了后无不“为之骇然”,敬佩不已,称他为“乐王”。其散曲集有《梨云寄傲》、《秋碧乐府》、《月香亭稿》、《滑稽余韵》等,其中《滑稽余韵》讴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和技艺,表达自己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日常劳作的辛苦的深厚同情。另著有传奇剧一出,可惜佚失。

朱元璋

网络配图

  纪振伦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主要活动于明万历年间。别署秦淮墨客。他一生编写、修改、订正过很多传奇、小说,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见到的有《七胜记》、《折桂记》、《霞笺记》、《霄光记》、《双杯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黄方胤,字醒狂,号方儒,生卒年不详。他也是南京本地人,父亲任职于南京吏部。黄方儒家中书斋题名曰“陌花轩”,其著作除了《陌花轩词》外,还有《陌花轩杂剧》一组,收杂剧《倚门》、《再醮》、《淫僧》、《偷期》、《督妓》、《娈童》、《惧内》等7种。黄方儒的杂剧大多描绘的是市井敝俗,唱词腔调纯属下里巴人,特别受下层重体力劳动者的喜爱,艺人在民间草台演出时,往往是人声鼎沸。尤其是在乡间演出之时,太阳不曾落山,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幼便已早早赶至。

朱元璋

网络配图

  还有一位身份比较特殊的,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权,世称宁献王。他博学好古,懂佛学、老庄之学,尤工戏曲,著有《太和正音谱》,一直流传至今。另创作杂剧12种。不过他生活在南京的时间并不长,这里就不多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轶事: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南京地区戏曲活动最初进入繁荣时期的当属明代。这首先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明史·乐志》记载,朱元璋用膳时,喜欢听乐府、小调和杂剧。他不仅在宫中设立教坊司,负责宫廷歌舞戏曲,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并且要求戏曲中要多演“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皇帝如此重视,民间自然大盛,更何况追求精神愉悦是人的一种本性。有明一代南京地区最有名气的戏曲家当数徐霖、陈铎、纪振伦、黄方胤等人。网络配图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髯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艺术家,原籍松江,6岁时随兄定居南京。他博览群书,致力戏曲创作。他的代表性戏曲作品主要有《三元记》、《枕中记》、《柳仙记》、《留鞋记》、《梅花记》、《种瓜记》、《两团圆》、《绣襦记》等,可惜大多散佚,今仅存《绣襦记》。《绣襦记》故事本于唐人小说《李娃传》,徐霖进行了再创作,新增内容和情节冲突突出了女主角的独特个性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 揭秘:商鞅为何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下?
导读: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幕要属商鞅变法,这次变法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中大部分被后代所沿用。但是其中某些法律十分严格,最终自己也惨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中。商鞅在逃离秦国边关前,想住旅店,店主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拒绝了这个逃犯。商鞅叹息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就是作法自毙的来由。网络配图“作法自毙”这个成语今人常用,查其源头,应该是典出《史记·商君列传》。2400来年,这个典故一再被人使用,说明在中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作法自毙的故事一再上演。商鞅是卫国公室之后裔,源出姬姓,因此又被称为卫鞅。到了商鞅这一代,由于是旁系子孙,家庭已经破落了,流落到异国,给魏国相国公叔痤当门客。此人不甘心久处人下,少年时刻苦向学,史称其“好刑名之学”。———刑名之学,就是法家的学说,走的是李悝、吴起的路数,和后世“法治”辞相近而意相差甚远。中国...
· 朱元璋曾发明的最变态刑罚,专门惩罚不忠女性!
在古代时期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下,女性的地位明显要低于男性,因此在古代也少不了很多用来专门对付女性的刑罚,而这些刑罚的变态程度几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要说最变态的刑罚,莫过于朱元璋曾经发明的这个刑罚了。网络配图明太祖时期,朱元璋曾经发明过一种刑罚,这个刑罚被称之为铁裙之刑,其残暴程度丝毫不输给在它之前的骑木驴刑。甚至说铁裙之刑和骑木驴刑相比起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种刑罚大体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铁裙之刑之所以更为残忍就在于朱元璋发明的这一刑罚目的是为了惩罚不忠的女性。将对自己不忠的女子先用镣铐束缚,然后将其穿戴上用铁皮制成的类似裙子一样的衣物,随后将其放到火上烘烤。网络配图众所周知铁受热时极烫,受刑的女子便会像受蒸刑一样被铁皮烫伤直到皮开肉绽,简直苦不堪言!还并不会让人死,正是这样一个令人生不如死的刑具足见背叛朱元璋的女子结局是有多惨了!那么朱元璋发明这个刑具究竟是要报复谁呢?据记载,朱元...
· 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法律规范
摘要: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精神情操,人文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思想,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体系。这对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法律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古今中外,都不会是自发形成一自然发展的。不论是社会风尚还是主体人格和全民思想道德素质,都依赖培养、塑造和规范,这种过程就是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从经济建设而言,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精神建设而言,我们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相对滞后。因此,提出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又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又要弘扬传统美德,既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又具备典型的民族特点之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构...
· 《医门法律》为中医辨证施治制定“戒律”(图)
《医门法律》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嘉言集临证几十年经验所撰成,他借用佛学中的戒律设置,在书中所列既有治病之“法”,又有行医之“律”,故名为“法律”。《清史稿》评价道:“法者,治疗之术,运用之机;律者,明著医之所以失,而判定其罪,如析狱然。”喻昌作此书“专为庸医误人而作,分别疑似,使临诊者不敢轻尝,有功医术”。该书既是临证论病析治的专著,又是医疗纠偏醒弊的法程,其内容体例独具一格,因此传诵医林、影响深远。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截至1911年《医门法律》就已先后刊印过40余个不同的版本,更可反映出该书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其实用价值亦自不待言了。喻昌(1585-1664),字嘉言,南昌府新建县(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县)西山朱坊村人。《清史稿》亦赞其:“才辨纵横,不可一世。”喻氏幼年聪敏,治举子业,博通经史诸子百家之学,明崇祯三年(1630)在南昌应江西乡试,考中副榜贡生,继而北上入京国子监就读。并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