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灭亡真相:大明朝亡就亡在崇祯帝不会用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9
转发:0
评论:0
明朝灭亡真相:大明朝亡就亡在崇祯帝不会用人?,崇祯在上吊前,咬破手指用鲜血悲催地写了份遗诏(《明史》有记载),看着像是自责

  崇祯在上吊前,咬破手指用鲜血悲催地写了份遗诏(《明史》有记载),看着像是自责、自悔,其实主要是在表达“诸臣误朕”,推卸责任,可偏偏那些人又都是你亲自任用的,归根结底怨得了谁?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善于用人,韩信、彭越、英布有毛病,也是等到功成之后再下黑手解决,就连朱元璋也是如此。你朱由检用人眼光不行,偶有灵光之处,却尽干些自毁长城的傻事。那么我们就聊聊崇祯在用人方面到底有那些错误,不是马后炮精神,确实昏招连连!!!

崇祯

网络配图

  天启七年朱由检登基,立马除掉魏太监,扳倒阉党,紧接着就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是有雄心壮志的,也有起用孙承宗的想法,却遭到时任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诬告、阻拦(无耻小人风范,为了个人恩怨误国啊),直到崇祯二年,皇太极都快打到家门口了,才被起用。可别小瞧了这两年的时间差,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假如有孙承宗在崇祯身边,袁崇焕敢吹出“五年复辽”的牛?排挤满桂(可能性不高,好歹也是孙老头一手提拔出来的)、杀掉毛文龙,或许袁崇焕还是能干得出来,但有孙承宗居中调解,他和崇祯的隔阂不会越来越深。袁崇焕是不懂政治,但作为优秀的战术执行者、大明的顶梁柱、民族英雄,被冤杀,还是凌迟,不免让人痛心疾首!

  都说崇祯是倒霉蛋精简驿站,想省点钱吧,还逼出个李自成,更别说一直在东北虎视眈眈的满清了。农民起义、清军入侵若只是一头在闹,倒还容易摆平,但两头一起闹,拆了东墙补西墙,哪一头又都搞不定,最终导致灭亡。这时能够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的也只有孙承宗了,作为明末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有威望、有谋略,主持全国军务,完全可以起到二战时期马歇尔的作用,至少比崇祯极为信任的杨嗣昌强!杨嗣昌虽也并非无能之辈,他制定“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差点就平定了农民起义,但让其总掌军事,就差太多了。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气度、没有气量,就因为政见不合,在卢象升抗清时事事掣肘,使其战死;孙传庭干掉了高迎祥,几乎灭掉李自成,也是同样的原因,被进谗言,白白蹲了三年牢狱,就是这三年李自成、张献忠一点点做大做强,一发而不可收拾;洪承畴松山兵败的锅倒轮不到杨嗣昌来背,那是崇祯和陈新甲的事。至于杨嗣昌的结局,因为洛阳、襄阳失陷,福王、襄王被杀,自己畏罪服毒自尽。可悲!可叹!

崇祯

网络配图

  从小读历史纳闷怎么萧何、李善长会是汉、明开国第一功臣,而不是攻城略地的韩信、徐达,看到崇祯这一段彻底明白了,没有钱粮,哪个丘八肯去拼命,没人拼命就是将领再厉害也白搭。说起杨廷和,自然要提到明武宗朱厚照,这位奇葩、贪玩、好色、据说有很强军事才能的皇帝,先后重用了以刘瑾为首八只没有小丁丁的老虎、钱宁、江彬,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政治腐败黑暗。两个王爷起来造过反;正德五年,在河北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规模农民起义;蒙古鞑靼小王子(达延汗),也时不时南下抢一把,也算是内忧外患了,就这样大明也没到崩溃的边缘,全是依赖李东阳、杨廷和在支撑,保障正常运转。

  反观崇祯在位17年换了16任首辅,任职时间最长的温体仁,还被明史列入《奸臣传》,最后一任魏藻德甚至连脸都不要了,吏治腐败严重,国家治理的一团糟。一打仗就为军饷发愁,就得加赋税;天灾还不断,更没钱粮赈灾,就算有,层层盘剥,落百姓手里又能剩几个,所以一句“迎闯王不纳粮”的广告,引无数百姓走上造反的道路不回头。可见有个能臣、有个稳定的中枢机构把持国政的重要性!

崇祯

网络配图

  大明帝国到了崇祯这一代,经过他哥哥一顿折腾,党争、腐败、边患、流寇,确实千疮百孔、江河日下。可朱由检不是昏君,他本人勤政节俭却刚愎自用,有抱负却资质平平,如果能用人得当、用人不疑,依靠几个精英是完全能延续明朝的统治,未必成为“中兴之主”,但绝不是“亡国之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灭亡真相:大明朝亡就亡在崇祯帝不会用人?
崇祯在上吊前,咬破手指用鲜血悲催地写了份遗诏(《明史》有记载),看着像是自责、自悔,其实主要是在表达“诸臣误朕”,推卸责任,可偏偏那些人又都是你亲自任用的,归根结底怨得了谁?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善于用人,韩信、彭越、英布有毛病,也是等到功成之后再下黑手解决,就连朱元璋也是如此。你朱由检用人眼光不行,偶有灵光之处,却尽干些自毁长城的傻事。那么我们就聊聊崇祯在用人方面到底有那些错误,不是马后炮精神,确实昏招连连!!!天启七年朱由检登基,立马除掉魏太监,扳倒阉党,紧接着就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是有雄心壮志的,也有起用孙承宗的想法,却遭到时任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诬告、阻拦(无耻小人风范,为了个人恩怨误国啊),直到崇祯二年,皇太极都快打到家门口了,才被起用。可别小瞧了这两年的时间差,足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假如有孙承宗在崇祯身边,袁崇焕敢吹出“五年复辽”的牛?排挤满桂(可能性不高,好歹也是孙老头一手...
· 气候导致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真相与小冰河期的关系
明朝亡于“天灾”“人祸”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争议颇多,我们从各类宫廷剧中就可以归纳出“党争”、“厂卫”、“宦官”、“战乱”等几点。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明朝灭亡时,正是北半球气候的小冰河期。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冷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连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长达七十年的气候冰河期导致粮食减产,瘟疫流行,灾民增多,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也许天灾并非明朝灭亡的根本,但如果再加上人祸,也就真是神仙难救了。这里面有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以只知空谈、放炮的海瑞为代表的文官...
· 如果他没有做皇帝,明朝可能不会276年就灭亡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见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纵观封建社会历史,一般统治时间比较久的朝代都有这么一个规律。从最初开国时的百废待兴,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国家逐步走向富强,然后在鼎盛巅峰时期走向没落,最后战乱不断又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这里面包含着一个盛极则衰的哲理。其中有个朝代比较有代表性,那就是明朝。从最初的建国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大明统治稳固、经济向好、国泰民安。其中一位皇帝的出现,将这个平衡打破。人们常议论道: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明朝可能不会276年就灭亡。那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其母周氏。五岁时因宫廷政变其太子之位被夺,十岁其父重新,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朱见深1464年至1487年在位。其实他在位时间也做了一些政绩,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能力和贡献。但是他同样在其执政期间实行了许多弊政,其中危害最大且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西厂...
· 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历史上大明朝怎么灭亡的
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明朝亡于党争。哪朝哪代都有党争,而且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党争,以取得朝局的平衡与稳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党争不仅不会使天下灭亡,反而会稳固君主的统治。二,明朝亡于厂卫。东厂和锦衣卫是为了加强皇权而诞生,东厂和锦衣卫并不像影视所描绘的那么夸张,厂卫只是监督不法官吏,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说明朝亡于厂卫实在是笑话。三,明朝亡于宦官专政。明朝有宦官专政吗?貌似从万历中期以后,宦官的地位就衰落了,有人说魏忠贤。魏忠贤的确飞扬跋扈,但天启帝用魏忠贤正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所以魏忠贤再跋扈,乾坤也在天启那里掌握着。四,明朝亡于万历三大征。哪个朝代的战争不频繁,天启,崇祯两朝的辽东战事还少吗?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时候那么...
· 论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朝灭亡的内因其实在明朝初建就形成了,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王朝像明朝那样建立之初就已经奠定了其灭亡的基础。就好比是按上了一个定时炸弹,时间一到,必炸的粉身碎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促其灭亡的内因吧。首先,皇权空前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发挥了很坏的影响。明朝皇帝不明白政治平衡的必要性,简单地以为只要大权绝对在自己的手中,江山就会永固。殊不知不受牵制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这一点上,不能不承认明朝是远逊与汉唐的。政治上,皇权的绝对化,导致了法律形同虚设,大臣失去应有的气节。法律形同虚设,必然会使决策朝令夕改。官员与平民皆无所适从,全凭人主的主观想像与个人好恶。这就是为什么明朝反贪最严,却越反越贪;禁吏最厉,却越禁越猖。而且,每当皇位发生传接的时候,都会发生政亡人息的悲剧。太祖严防宦官,到了他儿子成祖的时候,却开始大量起用宦官。明代宦官专权,实源于成祖朝。明代也是对大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