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朝于成龙被写进四库全书的原因是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72
转发:0
评论:0
清朝于成龙被写进四库全书的原因是什么?,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

161b5dc60f6403e3c99a361e1d1f8cf2_副本.jpg

网络配图

  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

  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同时还兼任着知府,由于突出的政绩,后又被提升为“卓异”。

  在他被提为卓异后,恰巧在这时出现了“三潘之乱”。在这期间于成龙临危受命,十天内就平定了一场。之后他随即调任黄州知府,第二次暴乱又接踵而至。这时又是于成龙出面治理,他身先士卒,在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二十余天的暴乱中,他将暴乱首领何士荣擒获,至此他再次平定了暴乱。

1_副本1.jpg

网络配图

  于成龙的果敢与智谋很被康熙所看重,之后又连续的将他升职。至康熙二十三年时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于成龙的故事

  于成龙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流传,于成龙的一生为官虽然一直被提拔,但是此人一生清贫。在江南时,曾被江南民众称之为“于青菜”。他虽然位居高职,身居显贵,但是为人生活简朴,从未有过奢华的生活。

  于成龙算是大器晚成之人,他早年一直都在为了科举考试而奋斗着。他在参加一次乡试时,考官公然行贿受贿,这让余成龙非常看不惯,于是在考卷上痛陈时弊,结果没能中举,而是考取了个贡生。贡生是能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家父年老为由,回到来堡村。

  至顺治八年时,他参加会试后又没有考中,当时他已经是35岁的年龄了。经过一些事故后,于成龙十年44岁,不顾亲朋好友及家人的劝告,毅然决然的去外地为官。从此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也开始了他的抱负。

2_副本1.jpg

网络配图

  于成龙不论在哪里为官都保持着两袖清风的风格,而且艰苦朴素。于成龙为人正直,为官亦是如此。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当地百姓办实事,为民做主,凡是他为官的地方总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他也不畏权贵,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在于成龙的治下都会“皆奉法唯谨”。

  于成龙为官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在整顿吏治上始终放在工作的首位上。不仅在吏治上,而且在教育等方面他都很关心。他在阔别二十年后回乡时,依然是身穿布衣,他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于成龙家训》,教育后代一定要做,尽善尽孝之人。

  从于成龙的故事中我们应该要学会,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不忘孝与简朴。于成龙的故事还应警示后人,为官要清廉,这也应该现代社会应该学习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官员于成龙被写进四库全书的原因是什么?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
· 于成龙
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
· 于成龙
生平早年生涯于成龙生于山西永宁的一户乡绅之家。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时年23岁的他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副榜贡生,他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没有任官就职。为官生涯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时年45岁的于成龙,接受清廷委任,到广西罗城担任知县。当时罗城地处偏远,加上久经战乱,县城人口稀少,县城中仅有六户人家,没有城郭和官署。于成龙安抚百姓,在当地建立保甲制度,严惩盗贼。治安逐渐稳定后,由于当地的人力不足,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并向上级请求放宽徭役。另外还动员百姓修建民宅、学校和养老院、救济院,使百姓接受教育,穷人和孤寡老人能有所养。深得民心后,又以刚柔并用的方法,解决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行为。三年内,罗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因为政迹卓著被广西巡抚金光祖和两广总督卢兴祖举荐为“卓异”,升任为四川合州知州。当地由于经过长期战乱,人口只有百余人,而赋税徭役却十分繁重。...
· 揭秘一代廉吏于成龙最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经四十五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心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负,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任命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后任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到兵部尚书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始终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大公无私,多行善政,以卓著的政绩、廉洁自律,深得民心,被称为“于青菜”、“于青天”,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帝赞誉。晚成大气的于成龙为什么仕途中能成功?网络配图第一:于成龙的启蒙恩师邢济堂,也是他的岳父大人。邢济堂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开明,不拘一格,他时刻教诲自己的每一个学子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使于成龙有了远大的目标,终生的信仰。在永宁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因反抗喀尔齐圈地落难时,邢济堂以老迈之躯亲赴京师疏通自己的学生陈廷敬将万民折转呈御前,终使...
· 清朝著名官员于成龙为何被称为“于青菜”?
于成龙字北溟,清朝顺治年间的一位著名官员,生卒年为1617年9月——1684年5月,清朝时期山西永宁州人(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于成龙简介在《中国明清的官》一书中有所记载。而且于成龙简介能收录到《四库全书》中,这实在是很难得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于成龙一生做过许多官职,比如布政使、巡抚、总督、大学士等职位。于成龙虽身负多职,但他却是中年得志,年至44岁时,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毅然决然的抛妻别子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他到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不堪,在困境中他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针,在罗城任官三年。期间,他把罗城治理的非常好,从荒无人烟到后来的安居乐业的景象,这让于成龙非常的欣慰。于成龙的突出表现,让两广总督金光祖非常的重视。并于康熙六年推荐于成龙担任四川合州的知州。他到那里不到两年的时间,合州人口骤增,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是感到荣幸,之后被提升为湖广黄州付同知。他在任同知的四年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