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国最后的宰相胡惟庸:位高权重祸及九族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2
转发:0
评论:0
中国最后的宰相胡惟庸:位高权重祸及九族,导读: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

导读: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对满朝文武大臣们宣布,从此革除中书省,提升六部,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中国最后一个宰相就此画上句号。

  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是胡惟庸,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置的,属于中书省最高长官。但是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左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在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被当众凌迟处死,并夷灭九族。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死亡,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也就此画上句号。

3.jpg

网络配图

  明王朝建立伊始,太祖朱元璋并没有安下心来。他的多疑令他唯恐有谋臣造反,只有皇权完整地独立控制整个国家生杀之事,才能保证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因此而成为的明朝将相不在少数,其中宰相胡惟庸算是最大的。

  关于胡惟庸获罪的原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胡惟庸位高权重,心生他意,同倭寇与旧元勾结,意在弑君,结果事情败露。另一种说法是胡惟庸引朱元璋来家里观看醴泉,这被认为是天赐的祥瑞之事,所以朱元璋欣然前往,结果在路上被一个宦官拦住,诉说胡惟庸谋反的阴谋。不管是哪种材料,都是疑点重重,真实情况已无从考证。但是胡惟庸谋反一事,在皇帝那里就是事实,这是十恶不赦之大罪。随后朱元璋借此东风,一举撤销中书省,不再设丞相。随后又追查了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结果此案迁延十余年,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达三万余人。

  所以朱元璋欣然前往,结果在路上被一个宦官拦住,诉说胡惟庸谋反的阴谋。不管是哪种材料,都是疑点重重,真实情况已无从考证。但是胡惟庸谋反一事,在皇帝那里就是事实,这是十恶不赦之大罪。随后朱元璋借此东风,一举撤销中书省,不再设丞相。随后又追查了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结果此案迁延十余年,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达三万余人。

2.jpg

网络配图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道:自古以来,中国的皇权和相权是划分的,即使两种权力的比例不同,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并不是皇帝一人专制。而政府真正由一个皇帝来则是在明清两代,始作俑者就是这位明太祖朱元璋,他废止宰相一职,并严格规定子孙们永远不准再立宰相。从明朝中后期的事情来看,皇帝们总是滥用手里的权力为所欲为,最终没能守住祖宗的这份基业,在祖宗这里也许能够找到根由。

  胡惟庸一案的血流成河,并没有让朱元璋放心,因为宰相虽然没有了,还有很多劳苦功高的大臣,难以保证他们不会起异心。于是,他又举起了屠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蓝玉案起。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5万人。

2.jpg

网络配图

  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太祖朱元璋对满朝文武大臣们宣布,从此革除中书省,提升六部,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于是天下大权由此系归皇帝一人之手。后来,他又强调:“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自秦以降,延续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度,就这样消失了,消失得那么快,那么彻底。

  所以明朝后来没有设置中书省也就没有宰相了 但是形成了内阁制 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朝未设宰相。故中国最后一个宰相就是大明的胡唯庸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最后的宰相胡惟庸:位高权重祸及九族
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是胡惟庸,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置的,属于中书省最高长官。但是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左丞相胡惟庸和御史大夫陈宁,在大明帝国的首都南京被当众凌迟处死,并夷灭九族。明朝最后一个宰相死亡,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也就此画上句号。明王朝建立伊始,太祖朱元璋并没有安下心来。他的多疑令他唯恐有谋臣造反,只有皇权完整地独立控制整个国家生杀之事,才能保证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因此而成为的明朝将相不在少数,其中宰相胡惟庸算是最大的。胡惟庸资料图关于胡惟庸获罪的原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胡惟庸位高权重,心生他意,同倭寇与旧元勾结,意在弑君,结果事情败露。另一种说法是胡惟庸引朱元璋来家里观看醴泉,这被认为是天赐的祥瑞之事,所以朱元璋欣然前往,结果在路上被一个宦官拦住,诉说胡惟庸谋反的阴谋。不管是哪种材料,都是疑点重重,真实情况已无从考证。但是胡惟庸谋反一事,在...
· 胡惟庸:中国最后一个被诛九族的宰相
胡惟庸像云奇告变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
· 中国最后宰相胡惟庸朱元璋为何诛其九族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网络配图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
· 最后诛九族的宰相胡惟庸: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图片来源于网络胡惟庸是以谋反这个罪被朱元璋处死的。在胡惟庸死后,他那些谋反的“罪状”才被陆陆续续的揭发,比如让他属下的林贤去下海招倭;还派了封绩代表他去向元嗣君称臣,并下令出兵做为元嗣君的外应;不念提拔的恩情,命令李存义、杨文裕他们说李善长谋反;还有下毒害死刘基;在外面去收一些亡命之徒做自己的属下这些事。这件事牵连到了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这些人,他们都是开国的功臣。这让朱元璋很生气,为了彻底查清那些胡惟庸的“逆党”,朱元璋也是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因为这件事他杀了的人达到了三万多人。当然朱元璋也是把那些被胡惟庸害死的人或是靠着胡惟庸的人,或是追加、或是夺去爵位的开国功臣就有李善长、...
· 胡惟庸
人物简介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生平官拜左相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吴元年(1367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骄纵跋扈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