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备为何两次拒绝做州牧 是不愿意做?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
转发:0
评论:0
刘备为何两次拒绝做州牧是不愿意做?,刘备是个有本事的人,少有大志,小时候在楼桑村居住,因为大桑树枝干茂盛,远远望

  刘备是个有本事的人,少有大志,小时候在楼桑村居住,因为大桑树枝干茂盛,远远望去,好像车盖一样,刘备经常让小伙伴叩拜自己,说自己今后可能当天子。他的叔父拉住他,说那句话有掉头之罪。

14a30007954f9d807f6c.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可见刘备自小就想当天子,不过刘备因为根基浅,和关羽张飞一起闹革命,曾经受到社会的挤压。黄巾军造反,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起兵,立下不少功劳,后来做了中山国的安喜县尉,类似于现在县级的公安局局长。因为上级督邮来视察,刘备无钱送礼,后来因为气不愤,带头鞭打了上差。然后逃往他乡,投奔同学公孙瓒手下任职。

  刘备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做了小官,居然不怕打麻烦。北海太守孔融是个大才子,此人写写诗歌发发文章很有一套,可军事上是个外行。当时北海有黄巾军造反,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毅然前去救援,当然是大胜而回,从此名声鹊起。

  后来陶谦因为手下人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之下,派兵前来与之交恶,慌乱之际,陶谦四处寻人来救,可惜无人敢与曹操交锋。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毅然前来,最终因为曹操内部有些问题,吕布袭击了兖州,曹操退兵。后来陶谦深感刘备大智大勇,多次要把徐州牧让贤,可刘备就是不接受。这便是刘备的仁德。

15310004cb6598969563.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再有一次,刘表临终前也说过把荆州给刘备的啊,和徐州的陶谦一样,可刘备还是不接受,胸怀大志的刘备为何不愿意接受别人馈赠,做州牧呢?

  其一,刘备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贸然接受别人的恩赐,都是不太现实的。做一个州牧,要有相应的实力,比如军队,比如兵器,比如谋臣,比如武将,还有这个地方的人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刘备在徐州荆州都没站稳脚跟,冒然前来,别人会认为刘备乃是一个反复小人,故意要来抢夺,名声不好,自然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其次,刘备和曹操不一样,他想笼络住手下人的心,因此不能靠明火执仗的把戏,要抓住仁慈,只有做大家心目中的仁君,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如果一到徐州,就接住徐州的印绶,这和别的军阀有何不同。况且无论是徐州还是荆州,这些州牧,他们都有儿子,如果自己也这样做,万一自己的大臣也如此,鸠占鹊巢,岂不是破坏了大家的规矩?大家都是子继父业,你不是想让手下人造反不成?

15350002082a78fda174.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其三,都有不同的反对者。徐州城里的曹豹、荆州城里的蔡瑁兄弟,都对刘备等人虎视眈眈,刘备如果不收拾他们,如何能坐稳当地的州牧。

  如此可见,刘备不是不愿做,而是有困难,否则,天上掉馅饼,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备为何两次拒绝做州牧?不愿意做还是不能做
刘备是个有本事的人,少有大志,小时候在楼桑村居住,因为大桑树枝干茂盛,远远望去,好像车盖一样,刘备经常让小伙伴叩拜自己,说自己今后可能当天子。他的叔父拉住他,说那句话有掉头之罪。网络配图可见刘备自小就想当天子,不过刘备因为根基浅,和关羽张飞一起闹革命,曾经受到社会的挤压。黄巾军造反,刘备和关羽张飞等人起兵,立下不少功劳,后来做了中山国的安喜县尉,类似于现在县级的公安局局长。因为上级督邮来视察,刘备无钱送礼,后来因为气不愤,带头鞭打了上差。然后逃往他乡,投奔同学公孙瓒手下任职。刘备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做了小官,居然不怕打麻烦。北海太守孔融是个大才子,此人写写诗歌发发文章很有一套,可军事上是个外行。当时北海有黄巾军造反,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毅然前去救援,当然是大胜而回,从此名声鹊起。后来陶谦因为手下人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之下,派兵前来与之交恶,慌乱之际,陶谦四处寻人来救,可惜无人敢与曹操交锋...
· 解析徐妙锦是为何敢拒绝做朱棣的皇后
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她就是徐皇后的妹…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她就是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锦。徐妙锦和徐皇后一样,都是明朝开国将领,魏国公徐达的女儿。只不过徐皇后崩的时候,徐妙锦才十六岁,两人之间差了三十岁的年龄差距。可以说,这个时候想立徐妙锦为皇后的朱棣,是完全可以做人家父亲的年龄。而徐妙锦自幼便贤良聪慧,天生丽质,舞文弄墨,满腹诗书,甚至比她被称为“女诸生”的姐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虽然生长在...
· 徐妙锦是谁?为何敢拒绝做朱棣的皇后
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她就是徐皇后的妹妹,徐妙锦。徐妙锦和徐皇后一样,都是明朝开国将领,魏国公徐达的女儿。只不过徐皇后崩的时候,徐妙锦才十六岁,两人之间差了三十岁的年龄差距。可以说,这个时候想立徐妙锦为皇后的朱棣,是完全可以做人家父亲的年龄。而徐妙锦自幼便贤良聪慧,天生丽质,舞文弄墨,满腹诗书,甚至比她被称为“女诸生”的姐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虽然生长在王公之家,但执礼柔嘉且寡言笑。网络配图洪武末年的时候,徐妙锦就因为姐夫代王被逮捕,所以就爇香告天,即焚香告天,矢不适人,愿意不嫁人,而后亲藩来求婚的都婉拒了。试问这样一个聪慧敏捷、富有学识的女子,又怎会像其他无知女子一样认为当上皇后就能母仪天...
· 古代为何多拉郎配:父母不愿意女儿进宫做奴婢
本文原载于《文史天地》2012年第12期,原题为:“古代的‘拉郎配’”因谣言而引发的“拉郎配”固然荒唐可笑,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专制皇权的暴虐。一男婚女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从来是男求女而不是相反。女求男即或有之,也只是个别现象,且只会在暗中进行,否则拉郎为配,强嫁于人,对一个女子来说,无异于自轻自贱,世人也会视这样的女人为没人要的“贱货”。然而在中国古代,却发生过多起“拉郎配”事件。最早的“拉郎配”发生在元代,这是一起准拉郎配性质的事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元至元三年,民间谣传说,朝廷将采选童男童女,送给北方的鞑靼贵族为奴婢,且要求父母送至北方交割。消息一传开,“自中原至于江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一些大户人家与地方官吏,唯恐皇命即刻到来,自家女儿难逃厄运,顾不得脸面和世俗必不可少的婚嫁礼仪,不待车轿来迎,便徒步匆匆送女儿...
· 古代为何多拉郎配:父母不愿意女儿进宫做奴婢
本文原载于《文史天地》2012年第12期,原题为:“古代的‘拉郎配’”因谣言而引发的“拉郎配”固然荒唐可笑,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专制皇权的暴虐。一男婚女嫁,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从来是男求女而不是相反。女求男即或有之,也只是个别现象,且只会在暗中进行,否则拉郎为配,强嫁于人,对一个女子来说,无异于自轻自贱,世人也会视这样的女人为没人要的“贱货”。然而在中国古代,却发生过多起“拉郎配”事件。最早的“拉郎配”发生在元代,这是一起准拉郎配性质的事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元至元三年,民间谣传说,朝廷将采选童男童女,送给北方的鞑靼贵族为奴婢,且要求父母送至北方交割。消息一传开,“自中原至于江之南,府县村落,凡品官庶人家,但有男女十二三以上,便为婚嫁。六礼既无,片言即合”。一些大户人家与地方官吏,唯恐皇命即刻到来,自家女儿难逃厄运,顾不得脸面和世俗必不可少的婚嫁礼仪,不待车轿来迎,便徒步匆匆送女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