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末年崇祯为什么没有调吴三桂去平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3
转发:0
评论:0
明朝末年崇祯为什么没有调吴三桂去平叛,首先,当时明朝的军队仍然拥有几十万之巨,而这么多的军队直接参与平叛的却聊聊无

  首先,当时明朝的军队仍然拥有几十万之巨,而这么多的军队直接参与平叛的却聊聊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个什么情况,几十万军队竟然没有参与平叛的?

  再者,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自杀呢,为什么不出逃呢。

  我认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历史中明朝所独有的基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20161019102743_89a78b5395f0b88cded9cb2701932208_3.jpg

网络配图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崇祯杀了袁崇焕寒了将士的心;明朝机构臃肿政令不通达,天子调吴三桂入关的政令竟然半个多月才到达;吴三桂有坐山观虎斗之意;贪污腐败吴襄父子佣兵号称八万实际只有三万可以打仗的只有三千人,调用这三千人竟然需要百万两银子之巨······只要细细研究处处都有问题,不过今天小编的重点不是上面的原因而是在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处!

  明朝从建国以来都对边陲之地分外重视,朱元璋曾将几个儿子封在北方以抵抗元朝的侵略,在北方布置重兵。朱棣迁都北京不仅仅有让皇位合法化的问题,还有震慑蒙古守护北方国门的意思。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便在北方布置重兵,五次出击蒙古;在明英宗土木堡政变之后,虽然明朝元气大伤,但北方更成为屯兵重地。明朝一致认为北方关系明朝的生死存亡,对北方士兵的调用也是慎之又慎!这也造成了崇祯皇帝对北方将士调用的困难与不及时。

  在崇祯皇帝对闯军焦急如焚之时,他没有忘记北方的军队,反而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调用这支军队。不过由于明朝长期的国策原因,导致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反对调用边陲军队,理由只有一个‘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看来大臣们是把农民军的决心与破坏力给小瞧了,当时的兵部扛把子竟然认为,闯王虽然号称百万其实只有一万多人,并且都是乌合之众,反手即可覆灭。

u=578656515,2402538123&fm=23&gp=0.jpg

网络配图

  他所不知的是,就是这乌合之众竟然一路攻城拔寨直逼京师。就在攻城的前夕,大臣才不再谈论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失,而是闭口不言,不过一切都已经晚了。当时的大臣们看来是不懂再坚固的堡垒在内部破坏是轻而易举的,也对,‘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大臣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估计他们后来知道了!

  崇祯皇帝宁愿死也不愿出逃也是有明朝先祖的基因影响的。明朝的国君大都是有骨气的国君,关键时刻以社稷为重。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瓦剌俘虏,受尽劫难而没有投降。反观宋徽宗与宋钦宗的献俘,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基因多么强大。瓦剌利用被俘的英宗进攻北京,在迁都问题上于谦力排众议,集全国之力坚守北京,最终打退瓦剌。明朝前中期是个积极想向上,朝廷内外对于蒙古族都是出奇的一致对外,没有出现宋朝时期的主战主和派,这应该也是明朝的基因影响‘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崇祯皇帝在迁都问题上投了反对票,而结果就是明朝成为历史。

20161019102743_fd256f1b15a29ca0d879bec3f0eb96e1_5.jpg

网络配图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小编仍然想假设一下,崇祯皇帝其实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只是生不逢时,明朝的大厦将倾非一人拯救所能奏效,如果给他时间,如果早早调用守疆将士,如果能力排众议果断而为,如果能迁都。那么明朝的历史会重改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末年崇祯为什么没有调吴三桂去平叛?
首先,当时明朝的军队仍然拥有几十万之巨,而这么多的军队直接参与平叛的却聊聊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个什么情况,几十万军队竟然没有参与平叛的?再者,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自杀呢,为什么不出逃呢。我认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历史中明朝所独有的基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网络配图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崇祯杀了袁崇焕寒了将士的心;明朝机构臃肿政令不通达,天子调吴三桂入关的政令竟然半个多月才到达;吴三桂有坐山观虎斗之意;贪污腐败吴襄父子佣兵号称八万实际只有三万可以打仗的只有三千人,调用这三千人竟然需要百万两银子之巨······只要细细研究处处都有问题,不过今天小编的重点不是上面的原因而是在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处!明朝从建国以来都对边陲之地分外重视,朱元璋曾将几个儿子封在北方以抵抗元朝的侵略,在北方布置重兵。朱棣迁都北京不仅仅有让皇位合法化的问题,还有震慑蒙古守护北方国门的意...
· 吴三桂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吴三桂为明朝名将后投降于清,后来想要造反后被康熙平定。其实此前他是有机会统一中国的,最后他因何原因错失了机会呢?1673年,清朝皇帝康熙决定撤藩,狗急跳墙的吴三桂联络尚可喜、耿精忠等等汉族藩王反动叛乱,起兵讨清,一路势如破竹,饮马长江,巅峰时期拥兵40万,席卷江南半壁江山,但最终功败垂成,被清军平定。那么为什么吴三桂失败了呢?第一,年纪太大,野心不足,死得太早吴三桂年老成精,身经百战,手下又尽是悍将勇将,与清军作战胜多负少,声势浩大,波及十余省,打的清军不要不要的,但吴三桂年老体衰,雄心大减,一心想的却是和清朝划江而治,又犹豫不决,耽误了大好形势。等清军缓过来,吴三桂还没等收果子就一命呜呼了。他挂了后继位的吴世[镇不住场面,反清势力一盘散沙,清军开始反扑,反清联盟土崩瓦解,大好形势付之东流,被清军各个击破。第二、弑主求荣,谋朝篡位,尽失人心假如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有苦衷可以理解,但绞死永历帝就...
· 这位将军太猛了!出去平叛顺手收服越南
隋文帝仁寿二年,在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河内,有个少数民族首领李佛子叛乱,攻城略地,为祸一方。大臣推荐下,隋文帝派遣刘方率领27营隋军前去平叛,任职交州道行军总管。这个刘方是个将才,早些年曾经出征北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大破沙钵略可汗军,对待部下仁义有加,深得军心。所以一路势如破竹,虽然遭到了叛军据险抵抗,但还是顺利制服李佛子,除去了边疆祸患。网络配图没过多久,因为军功,刘方升任驩州道行军总管,向林邑国【现在的越南中部】进发,准备收服林邑,彻底稳定下国家南部边境。就在这会儿,隋文帝驾崩,隋炀帝杨广继位做了皇帝。隋炀帝大业元年,刘方率军到了海口,点齐兵马。林邑王梵志一看这阵势,估摸着自己不是个个儿,但守不住也的守啊,急忙派遣军队把手各个险要关口。说起攻城略地,两军对垒,林邑军队哪是隋朝大军的厉害,几招下来,梵志就被刘方杀得大败而逃。第一回合取胜,隋军紧跟着渡过了阇黎江,梵志立足未稳,又被刘...
· 崇祯如果去南京的话明朝能恢复到盛世吗
还不知道:崇祯如果去南京能恢复盛世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来明朝,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明朝的某几个皇帝,虽然富有才华,但是不喜欢被人拘束,所以时常闹出来引人发笑的事情,比如皇帝不喜欢上朝。他们达到的最高纪录,就曾有皇帝坚持二十八年不上朝,这是万历皇帝干出来的事情。令人感慨的是,虽然他不上朝,却不代表着他没有理会朝政,真正的掌权人还是他。不仅如此,他还征战其他国家,积极扩充版图。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坏处。因为多年征战,明朝的国力亏空。看起来像是正值强盛之际,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且皇帝比较奇葩,不喜欢上朝,对于朝政的影响还是有的。虽然当时没有显现出来,但慢慢的,明朝的政权就已经开始出现漏洞了。在皇帝看不到的地方,到处都是各种算计,大臣们也不想理会政事。万历因为继承人这件事情,断断续续闹了好几年,更是把朝堂的水搅得越来越混。没曾想,继位的这个人...
· 袁绍为什么没有去迎接献帝?
人类历史浩浩荡荡几千年中,你来我往,各种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轮番登场,今天一起来探讨下“袁绍为什么没有去迎接献帝?”的相关话题,希望您对其感兴趣。?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春天,天子一行仍滞留在大阳。附近的几路人马势均力敌,谁也不服谁,但谁也无法一口把对手吃掉,汉献帝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办。汉献帝能做的就是给各地有实力的人写诏书,让他们到大阳来迎驾。汉献帝能想到的人有刘表、陶谦、刘虞、刘焉、袁术等,至于袁绍,汉献帝一向不喜欢此人,本不打算给他写。袁绍曾质疑汉献帝的血统,一再谋求另立天子,这些事早已不是秘密。不过,袁绍现在势力最强,又离这里最近,所以汉献帝还是给袁绍写了。汉献帝没有给曹操写诏书,不是对曹操的实力有怀疑,也不是对曹操怀有敌意,而是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曹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势力,他只是袁绍集团的一部分。汉献帝还想到了吕布,是他亲手杀了董卓,将自己解救出来,所以汉献帝一向对吕布充满好感。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