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死后嘉庆帝给了他一项至高荣誉
嘉庆十年(1804),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一代文宗纪晓岚和他的至交好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双双去世。不过相比刘墉,纪晓岚死后受到了嘉庆帝的特殊恩遇。
嘉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由于纪晓岚主职礼部以来,功绩卓著,于是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纪晓岚激动之余,又呈递谢恩折子,感谢皇上的恩遇。
网络配图
此时的纪晓岚受了风寒,在床上连躺了三天没能起床,这是他从新疆被赦回京之后,几十年来第一次因病卧床不起。这使儿孙们非常担心,一个个都来到他的床前。
面对着儿孙们悲伤的神情,纪晓岚对他们说道:“我自三十一岁步入翰林,到如今已经五十个春秋。在领纂四库全书时,得以遍读世间群书,人生旅途,可谓知矣。有几句话,你们要切记心中。”
纪晓岚说罢,连续咳嗽了几声,然后慢慢的将他的“四莫”遗言吟咏了一遍:
贪莫断书香,富莫入盐行;
贱莫做奴役,贵莫贪贿赃。
在场的儿孙们都含泪点了点头。
嘉庆帝听说纪晓岚患病,命御医到纪府来给纪晓岚治疗。几天之后,纪晓岚病情好转,就又能上朝执事了,不过这时是做着轿子,或“紫禁城骑马”。纪晓岚的老朋友刘墉,却在此时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赐谥“文清”。
刘墉去世后,纪晓岚十分伤感,还好,他还有一位老朋友朱珪。二月四日,纪晓岚和朱珪两位老人一同进入内阁,同赴翰林院,一时间传位佳话。这是因为,纪晓岚这年八十二岁,任职协办大学士;朱珪这年七十五岁,任职体仁阁大学士,堪称两名老年相国。
网络配图
纪晓岚、朱珪二人家乡一个河间,一个大兴,同属于畿辅,乾隆丁卯科一同参加乡试,纪晓岚第一,朱珪第六。后来,纪晓岚领纂《四库全书》,朱珪担任颙琰老师;晚年又同廷称臣,两位老人又是终生不渝的好朋友。
二月十日,纪晓岚再次得病,昏睡了整整一天,气息已经十分微弱。过了四天,纪晓岚合上了双眼,一代文宗结束了他的一生。
嘉庆皇帝听到消息,十分悲痛,马上在第二天发布恩诏,表达了自己的哀痛之情,并赞颂了纪晓岚一生的功绩,谕令有关衙门办理其身后抚恤,赐银五百两经理丧事。
随后,嘉庆帝亲自为纪晓岚撰写了《御祭文》和《御赐碑文》,对纪晓岚的一生才德功劳评价极高。这篇碑文为数几百字,这里就不罗列了。
嘉庆帝在碑文中盛赞了纪晓岚:“学问贯通,素优士林;总纂《四库全书》,为册府置雄文,极尽儒臣之能事;主持文柄,为朝廷从优选士;尽职礼部,位称大仪。”
最后总评纪晓岚道:“敏而好学可为文,固实华之并茂;授之以政无不达。”所以纪晓岚的谥号为“文达”。在那时,作为一个臣子能够寿终正寝,并且能够得到皇帝亲赐祭文和碑文,这实在可以称得上备极哀荣了,朝廷百官个个羡慕不已。
依照纪晓岚的生前遗嘱,丧事办的尤为节俭。随葬品只有一串朝珠,共三十八颗;一顶玉制帽盔以及他生前的印盒等少许物件。
纪晓岚陵园共占地一百多亩(这是纪晓岚去世之后买的家族墓地),幕地前面是苍松翠柏,葱郁茂盛。在它的外围是高大的白杨树,纪晓岚的坟墓便在陵园的正中央,占地约二百多平方,高约八九米如同一个大土丘。
网络配图
坟墓前有一块高大的“蛟龙碑”,嘉庆帝《御制碑文》就刻在正面,高约四米,宽一米,厚四十厘米。碑前有供祭品用的石案、石炉。前面是宽阔的神道,神道的尽头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碣,在它的正面刻着一行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
在碑的旁边,有一块御制的下马石,按清朝规定,凡路经此地的官员,不论品阶高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表达崇敬之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