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宋太祖重文轻武是为了防止再次上演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9
转发:0
评论:0
宋太祖重文轻武是为了防止黄袍加身再次上演,人都说大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的幸福,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当年太

  人都说大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的幸福,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当年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太祖杯酒释兵权,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不过,宋太祖真的是重文轻武吗?在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幸朱雀门,赵韩王从。上指门额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48b0d029gbdeb091a0c39&690.jpg

网络配图

  宋太祖有一天驾临朱雀门,当时赵普随从。当时大门上的匾额写的是“朱雀之门”,太祖说:“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呢,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之字是语助(缓解语气的用处)啊。”太祖一听笑了,说:“之乎者也什么的,能够帮助什么呢?”太祖非常人,赵普也并非寻常文士。本来,两人说起门额,不过是生活琐事不值一提。可是,在赵普回答时,或许还只是就事论事,而太祖反驳则有所指了。确实,在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赵匡胤看来,文人的那些之乎者也,根本就没什么用。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在建立大宋之初,那都要以武力定天下。世人都说赵匡胤武功了得,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赵匡胤个人技艺当然不可能完成那样的宏图伟业,是赵匡胤过人的勇武和过段的决策,使得赵匡胤在那个乱世诸多王侯中脱颖而出,建立四百年大宋王朝。

  不过,赵匡胤又绝非寻常武夫。在赵匡胤的心中,看重武力而鄙视文事,可是在表面上却恰恰相反。宋人笔记《国老谈苑》中记载了另一件事情。太祖尝曲宴,翰林学士王著乘醉喧哗,太祖以前朝学士,优容之,令扶以出。著不肯出,即移近屏风,掩袂痛哭,左右拽之而去。明日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太祖曰:“此酒徒也。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况一书生哭世宗,何能为也。”有一次,宋太祖举行宴会,当时有个翰林学士叫做王著的喝了点酒就撒酒疯。

2016090213583218_S.jpg

网络配图

  宋太祖看了也没多说,只是让人把王著搀扶除去。没想到王著这人一点不识相,死缠烂打不肯出去。侍卫们一边一个架着王著,到了屏风附近,王著竟然大哭。一些官员怕事情闹大,连忙过来帮忙把王著拉出大殿。没想到第二天还有人在朝堂上禀奏:“王著在宫门前大哭,明显是思念周世宗啊。”宋太祖听了,简单回复:“王著只是一个酒鬼,一向就在周世宗手下,我很了解。何况,就算是有个书生,为世宗而哭,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宋太祖确实有王者的气度。当王著撒酒疯时,宋太祖就已经看出王著的用意。但是王著和他本人一样是前朝旧臣,都曾经受到周世宗的恩惠。虽然太祖即位多年,可是,朝中大臣打半也曾在周世宗手下为臣,公然斥责就无疑是责骂所有那些归顺自己的降臣。于是赵匡胤抢先让人拉走王著。等到有人打小报告的时候,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时,太祖说文人无用,其实正帮助了王著,洗刷了王著思念世宗,意图谋反的大罪。

  后来,其他各个王国陆续被大宋消灭,宋太祖积极筹备征伐南唐。江南的才子徐铉代表南唐国主李煜前往宋朝和谈。拜见宋太祖后,徐铉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乃能盖地,父乃能庇子。”徐铉表示,南唐国主李煜一向恭敬的侍奉大宋王朝,在即位之初,就自贬身份,自称为国主,对大宋称臣,多年以来情如父子,并没有什么亏欠的。宋太祖出兵讨伐是师出无名!可是宋太祖反驳说:““既是父子,如何两处吃饭?”赵匡胤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却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马上进行反击,并且语意通俗,却杀伤力很大。确实,李煜所谓的父子情谊,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赵匡胤从来不信,而李煜也哪里会相信。如果是真父子,为什么在两个地方吃饭呢?既然只是虚情假意并非真父子,那又何必来那么多客套,大家兵戎相见好了。

2476621450856932.jpg

网络配图

  宋太祖这样回答,并非单纯炫耀武力,当时除了北汉,只剩下南唐和吴越。而吴越只是东南小国,已经答应配合大宋出兵南唐,一旦南唐消灭,吴越自然不战而降。在当时,已经不必再和南唐敷衍应付。于是宋太祖一下子就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让习惯了迂回客套的徐铉很是震惊。于是,宋太祖究竟是重文轻武,还是重武轻文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期,来定位赵匡胤不同的态度。在五代时期,在宋太祖打天下的时期,宋太祖看重武功,在天下坐稳之后,为了消除藩镇割据,武将坐大的隐患,宋太祖刻意武将势力。宋太祖的本心,是很轻视文人、文事的,但是为了天下计,宋太祖也会强颜欢笑以掩人耳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隆基为何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揭秘唐隆之变
李隆基为何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因太子李建成与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不相容,李世民遂伏兵玄武门,将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诛杀。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此次政变被史家称为“玄武门之变”。而李隆基的政变和登基也几乎与曾祖父李世民如出一辙。可见李隆基对其曾祖父的尊崇和研究是如何地深刻了。那么,李隆基为何要策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即史称“唐隆之变”),又是怎样一举获得政变成功的呢?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既创造“开元盛世”,也制造了“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故事最多的皇帝之一。但李隆基并非娘肚子里出来就该是天子,他的父亲李旦是唐高宗李...
· 宋太祖重文轻武不过是掩人耳目宋太祖的目的
世人都说大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的幸福,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当年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太祖杯酒释兵权,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不过,宋太祖真的是重文轻武吗?在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幸朱雀门,赵韩王从。上指门额问曰:“何不?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网络配图宋太祖有一天驾临朱雀门,当时赵普随从。当时大门上的匾额写的是“朱雀之门”,太祖说:“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呢,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之字是语助(缓解语气的用处)啊。”太祖一听笑了,说:“之乎者也什么的,能够帮助什么呢?”太祖非常人,赵普也并非寻常文士。本来,两人说起门额,不过是生活琐事不值一提。可是,在赵普回答时,或许还只是就事论事,而太祖反驳则有所指了。确实,在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赵匡胤看来,文...
· 宋太祖重文轻武不过是掩人耳目?宋太祖的目的
世人都说大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一切的幸福,源自于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当年太祖以武力夺取后周天下,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太祖杯酒释兵权,并且从制度上压制武将,抬高文臣。于是重文轻武,遂成两宋风气。不过,宋太祖真的是重文轻武吗?在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太祖幸朱雀门,赵韩王从。上指门额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上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宋太祖有一天驾临朱雀门,当时赵普随从。当时大门上的匾额写的是“朱雀之门”,太祖说:“为什么不只写朱雀门呢,加个之字有什么用处?”赵普回答:“之字是语助(缓解语气的用处)啊。”太祖一听笑了,说:“之乎者也什么的,能够帮助什么呢?”太祖非常人,赵普也并非寻常文士。本来,两人说起门额,不过是生活琐事不值一提。可是,在赵普回答时,或许还只是就事论事,而太祖反驳则有所指了。确实,在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赵匡胤看来,文人的那些...
· 揭密:唐玄宗李隆基为何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
有唐一代,打开政变这一潘多拉盒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子李建成与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不相容,李世民遂伏兵玄武门,将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诛杀。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史称唐太宗,此次政变被史家称为“玄武门之变”。而李隆基的政变和登基也几乎与曾祖父李世民如出一辙。可见李隆基对其曾祖父的尊崇和研究是如何地深刻了。那么,李隆基为何要策动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即史称“唐隆之变”),又是怎样一举获得政变成功的呢?让我们逐一揭开这层历史迷雾吧!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当了四十四年皇帝,既创造“开元盛世”,也制造了“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故事最多的皇帝之一。但李隆基并非娘肚子里出来就该是天子,他的父亲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而他则是李旦六子中的老三,按古代嫡长继位的一般规则,这父子二人都没有当皇帝的资格。但事情就这么蹊跷,大唐王朝自开国至此,还没有人...
· 宋太祖兄弟相残是为了花蕊夫人吗?
花蕊夫人是宋朝初年最有名的女子,据说宋太祖和宋太宗两兄弟曾经为了这个女人而大打出手,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件事情呢?本文围绕花蕊夫人,讲三则故事,由三则故事,思考下太祖晚年微妙的兄弟关系。花蕊夫人本是后蜀国君孟昶的贵妃费氏,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兼具美貌和聪慧的奇女子,有诗形容“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道尽花蕊夫人的绰约风姿。后蜀亡国之际,孟昶投降,花蕊夫人写诗一首,以明其悲: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千百年来,让有识之士唏嘘扼腕。这位花蕊夫人来到汴梁之后,孟昶就莫名死亡,花蕊夫人也就归了宋太祖。面对强权,一个弱女子实在没有选择的权利。太祖非常宠幸花蕊夫人,以至不理朝政,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而跳出来明确表示反对的是太祖之弟赵光义。故事一,在蔡京之子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记载,有一天晋王赵光义跟随太祖打猎,花蕊夫人在一旁伺候,赵光义拉弓调弦,忽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