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3
转发:0
评论:0
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畏强权、敢于势力进行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对他们的气节也非常敬佩。每当遇到东林讲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到无锡,与东林的诸多君子一同探讨治国的事情。东林对他也非常赞赏,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杨涟逐渐成为了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常熟的知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民情和民俗,他多次深入百姓的家中,常常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和了解,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后来又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之后又升为兵科右给事中。

  杨涟为人十分清廉,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巴结那些权贵。当时因为神宗常年不与朝臣相见,郑贵妃与官吏进行勾结,从中来挑拨神宗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居心不良。杨涟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为太子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太子是将来要继承皇位的,是一国之本,如果国本动了那么天下就大乱了。因此他将拥护太子和爱国联系在一起,坚决拥护太子。 

  杨涟不朽在哪儿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你饱揽过多少群书,但是没有自己该有的精神、自信和高尚的价值观,那一切都是白谈。比如明末时期的阉党祸国,与其说奸臣的作孽,还不如说是知识分子的推动和搅局。明末也有很多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有哪些是将爱国的精神放在了心中?唯有当时的杨涟为了国家付出了生命。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曾经盛赞杨涟的为人,用“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的句子来形容。那么,很多人就会问杨涟不朽在哪儿?对于杨涟的赞扬不仅只说他是一个忠心的臣子,也不仅是用自己的身躯来作为抵抗,更重要的是他为知识分子立下了不朽的规则。

  杨涟有自己应有的精神,将维护自己的国家作为责任和义务。郑贵妃对神宗和太子关系的挑拨离间他都看在眼里,为了能够让太子顺利地继承皇位,杨涟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是他却深深为太子担忧,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并且还要防止郑贵妃的胡作非为,又联合官员,终于让太子继位。

  杨涟在心理上有自己独有的自信,对于权贵不妥协也不依附。作为一名顾命大臣,杨涟的官职应该算是最小的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官小而失去了自信。杨涟经常对一些大臣进行争议和嘲讽,面对“阉党”的逐渐膨胀,他选择进行顽强抵抗。

  杨涟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即使自己受到酷刑拷打仍然不屈服。杨涟深受酷刑,但是他仍然大笑,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份慷慨的精神,就是高尚价值观的体现。

  试问杨连不朽在哪儿?应该就是在他的精神、自信和高尚的价值观上吧。 

  杨涟血书

  明末著名谏臣杨涟在狱中进行审讯,许显纯将很多酷刑都用在了杨涟的身上,使他遍体鳞伤。后来在提审的时候他们又将杨涟折磨得痛不欲生,还将他拖到堂上进行受审。杨涟仍然没有屈服,在狱中写下了杨涟血书《绝笔》,继续陈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痛斥那些紊乱朝纲的奸臣。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七月庚申的夜里,许显纯下令处死杨涟,并以多种手段来加害杨涟,但是杨涟并没有因此一命呜呼,后来许显纯用一枚大铁钉打到了杨涟的头部处,才导致他最后死亡。在受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杨涟血书在写完之后藏在了草席下面,在他死后,被一个看守所发现,在看守看完这封血书之后,他并没有按照要求将血书上交,而是带回了家中,这件事情也只有他的妻子知道。看守对自己的妻子说:“有朝一日,阉党倒台,杨涟冤屈得以平反,我会将这封杨涟血书公开。”所以,这封血书才可以保存到现在。

  杨涟在血书中表达自己忠心报效朝廷,完全不顾及到自己的安危,坚持自己的正义,不被势力所屈服。同时,在杨涟血书中他痛斥那些奸臣和宦官,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出仇恨。杨涟进行反抗魏忠贤为首的黑暗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他在抗争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精神所后人所称颂,这种精神是后人所要学习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何评价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明朝杨涟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杨涟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畏强权、敢于势力进行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对他们的气节也非常敬佩。每当遇到东林讲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到无锡,与东林的诸多君子一同探讨治国的事情。东林对他也非常赞赏,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杨涟逐渐成为了东林党的后起之秀。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常熟的知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民情和民俗,他多次深入百姓的家中,常常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和了解,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后来又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之后又升为兵科右给事中。杨涟为人十分清廉,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巴结那些权贵。当时...
· 明朝大臣明朝中期著名谏臣杨继盛简介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疏力劾严嵩“五奸十大罪”,遭诬陷下狱。在狱中备经拷打,终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遇害,年四十。明穆宗即位后,以杨继盛为直谏诸臣之首,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世称“杨忠愍”。后人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有《杨忠愍文集》。人物生平刻苦勤学杨继盛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十七日(6月16日)辰时生于直隶容城县(今河北容城县)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时,其母曹氏早逝,其父杨富另娶。继母陈氏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
· 揭秘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不朽体现在哪儿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图片来源于网络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畏强权、敢于势力进行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对他们的气节也非常敬佩。每当遇到东林讲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到无锡,与东林的诸多君子一同探讨治国的事情。东林对他也非常赞赏,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杨涟逐渐成为了东林党的后起之秀。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常熟的知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民情和民俗,他多次深入百姓的家中,常常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和了解,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后来又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之后又升为兵科右给事中。杨涟为人十分清廉,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巴结那些权贵。当时...
· 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的简介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人,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他任职后,对于如何考察官吏、整顿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宋真宗对他颇感厌烦。鲁宗道见真宗如此,对真宗说:"陛下你任用我,哪里是仅仅为了收到纳谏的虚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实际干事为耻辱,请皇上罢去我的官吧!"真宗为他的敢于直言所感动,在金殿的墙上大书"鲁直"二字,让大家向他学习。后升任户部员外郎,直龙图阁。仁宗即位后改任...
· 臣谏铜簋即臣谏簋
臣谏铜簋即臣谏簋。臣谏簋,1978年出土于元氏县西张村西周墓葬内。器内底铸有铭文。铭文因锈蚀较严重,多数漫漶不清,或根本无存。臣谏簋通高13.1、口径17.1、腹深10厘米,系四耳垂珥的无盖簋,敛口,卷沿,方唇,腹呈圆腹,圜底近平,矮圈足,腹部饰象纹,圈足部饰盘龙纹。器内底铭文从残存情况来看,为8行,行9字,计72字。2铭刻文字臣谏簋拓片臣谏簋铭文的主要内容是:当戎人大举出现于地之时,邢侯即率军与戎人作战,同时邢侯命令谏率亚旅居于地,并命谏为国的执政大臣。谏则禀告邢侯,其子早亡,请邢侯允许其胞弟引之长子(即谏之长侄)入朝,继承他的官职。谏的这个请求得到了邢侯的应允,故作器以记之。①谏,人名,为邢侯之臣。臣谏簋,为邢侯之臣谏所铸之器。核心提示:1978年,元氏县城南部韩信点将台对面的“霸王岗”上陆续出台神秘铜罐。这些器皿到底是什么东西?元氏县西张村村民将发现层层上报,专家很快鉴定出来,这是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