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阉祸起于何时:朱元璋晚年即已重用宦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0
转发:0
评论:0
明朝阉祸起于何时:朱元璋晚年即已重用宦官,任何事物都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明代的宦官也是这样。明太祖朱元璋坐上大明王朝的

  任何事物都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明代的宦官也是这样。明太祖朱元璋坐上大明王朝的交椅后,“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12],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鉴戒,曾感慨系之地说:“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13]因此他对宦官作了种种限制,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戴外臣衣服、帽子,官阶不得超过四品,政府各部门不得与宦官公文往来,等等。朱元璋仍不放心,又特地在一块铁牌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14]这十几个大字,以示震慑。洪武四年(1371)五月,有个宦官因久侍内廷,仗着老资格,议论政事,结果当天就被朱元璋打发回老家,下令终身永不叙用。

朱元璋

网络配图

  但是,宦官的发展,是不以朱元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宦官是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只要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皇帝继续搞个人的寡头政治,迟早会走上重用宦官、使刑余之人干政的道路,当然,这是重蹈覆辙的回头路。朱元璋正是这样,特别是当他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后,成为空前——当然不是绝后——的封建专制者,对功臣宿将、包括自己的亲侄子与外甥都心怀疑忌,必欲一网打尽、斩尽杀绝而后快。这样以朝夕与共的宦官作为心腹,则显然是意料中事。

  如果说,洪武初年,朱元璋对宦官严加防范,宦官主要服务于宫廷生活,其活动很难越出森严的宫墙之外,那么,在朱元璋执政的中后期,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宦官就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扮演着各类干预国家大事的角色了。如:洪武八年(1375)五月,朱元璋派宦官赵成往河州市马。朱元璋知道“西番”向来产马,曾派人去买,但因使用的货币不同,买到的马很少。这次,他让赵成带了很多罗绮绫帛及四川的茶叶去换马,并命令河州守将对番人善加抚慰,“以通互市”,买到的马逐渐多起来

朱元璋

网络配图

   洪武十年(1377)三月,户部奏请派宦官、国子生及部委官各一人,到“天下税课司局征商不如额者一百七十八处”,加以核实,确立定额,朱元璋“从之”[17]。这是宦官参与税务的明证。洪武十六年(1383)九月,奉旨去琉球的宦官梁珉返京,共983匹[18]。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朱元璋派尚膳太监而聂、司礼太监庆童赍敕到陕西、河州等卫,向所属番族宣谕,命令他们卖马,给以茶叶。结果,这次得马10340余匹,交换出去的茶叶达30余万斤。这些马后来被分配给河南、山西、陕西卫所的骑士[19]。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早在洪武中,宦官便已被委以重任,如到边疆从事对明代国防至关紧要的茶马贸易。

  不仅如此,宦官还不断被朱元璋派为特使,参与国内、国外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如:洪武十二年(1379)三月,朱元璋派宦官陈景及校尉,向靖江王朱守谦宣读谕旨,告诫他乃父朱文正当年在江西“恣意放纵,视人如草木,作孽无休。其不仁者甚,夺人之妻,杀人之夫,灭人之子,害人之父,强取人财。

   事觉,教之不听。未几,谋奔敌国,又觉,而方囚之,然后而殁”[20],要他“再休与一个小人闲戏”,致蹈乃父覆辙,并当场逮捕了朱守谦身边一些为非作歹的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发生蓝玉谋反大案,三月,朱元璋派宦官而聂与驸马梅殷去山西,传旨晋王朱:“说与王,把那三个侯砍碎了,家人、火者、成丁男子都砍了。家财头口交与王府。妇女,王府差内使起解。钦此。”[21]由此可见,宦官已经参与了多么重大的政治机密!至于让宦官飘洋过海,奉使外国,成了外交上的要人,更是屡见不鲜。如:早在洪武二年(1369)四月,即派宦官送高丽流寓之人归国;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派宦官陈能至安南国吊祭国王陈之丧;洪武十六年(1383)正月,派宦官梁民等人至琉球国,赐给中山王察度镀金银印;洪武二十八年(1395)十二月,派宦官赵达、朱福等使暹罗斛国,祭奠已故国王,并赐给新登大宝的国王文绮四匹,以示祝贺。如此等等,都明确记载于《明太祖实录》中,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朱元璋

网络配图

   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在宦官问题上,打破朱元璋种种禁令的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自己。惟其如此,洪武时期宦官的人数,在不断地明显增多。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一次便“增设内使三百六十人”[22],而洪武二十四年(1391),竟向高丽国要阉人达二百名之多[23],安南国也不断向朱元璋进贡阉人,每次动辄几十人,总数虽无确切数字可查,但为数肯定相当可观。朱元璋还曾亲笔谕安南国王,指出他不允许安南进贡的阉宦回国,是错误的,提出“今后凡有省亲怀旧欲归者”,应当允许他们回安南[24]。也正因为宦官人数日益增多,需要加强管理,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才特地更定内官诸监库局品职,设下九监、二库、六局,即:内官监、神宫监、尚宝监、尚衣监、尚膳监、司设监、司礼监、御马监、直殿监;内承运库、司钥库;巾帽局、针工局、织染局、颜料局、司苑局、司牧局,另设宫门承制等官。这就为后来管理宦官的庞大机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奠定了基础。(注释按惯例引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亡于宦官专政:明朝为何如此重用宦官?
中国历史上对宦官的倚重程度最高的朝代是明朝了。也有很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宦官专政,比如刘瑾,魏忠贤的例子,可是大家也知道郑和,冯宝吧,他们可都是好的政府官员。小编要来说的是明朝为何要如此依靠宦官呢?网络配图明朝重用宦官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皇室宗亲都姓朱,是皇权的巨大威胁,连朱棣子弟都是旁支篡位,他心里能没数吗,所以明朝除了断嗣或是战乱,宗室子弟几乎少有作为。网络配图其次,外戚也不能重用,明朝极少有外戚干政的事情就是为了避免外戚利用后宫力量左右朝局再次,文官集团,宋明两朝文官集团急剧膨胀,但是文官集团毕竟不在皇帝身边,非其近臣,汉武帝少年启用卫青,光绪启用翁同龢,卫青和翁同龢都是近臣,诸葛亮常说亲贤臣远小人,可是小人近贤臣远啊,皇上也是被动的。网络配图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明朝宦官相比历代前朝,能力最为出众,忠心最为可嘉(这是站在皇上角度的)总之,与其说是明亡于宦官,不如说宦官给皇帝背了国...
· 北宋极其重用宦官,为什么从没爆发过宦官之祸?
北宋极其重用宦官,为什么从没爆发过宦官之祸?宦官原本只是专门服侍皇室贵族的官员,但有些朝代也会赋予宦官很多其他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用不好可能会刺向自己。例如东汉后期、唐朝后期、明朝等都出现过很严重的宦官专权事件,所以皇帝想要控制住这些宦官也需要一些手段。但北宋时期似乎是个例外,北宋就曾赋予宦官较高的权利,但从没爆发过宦官之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北宋究竟有什么独特的方式来控制宦官?北宋是一个极度信任太监的朝代,对待太监,皇帝一直当成身边最信任的人,在所有的朝代中,只有北宋的太监经常带兵打仗,征战沙场。能把最信任的兵权交给太监,传递了一个信号,太监地位何其之高,特别是一直崇文抑武的宋朝,兵权是统治者最放心不下的权力。宋太祖黄袍加身后,一直忌惮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对朝廷内外的大臣,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大臣,始终有着难以消除的猜忌感。在宋太祖的心目中,反而是太监群体是最不可...
· 明朝为何如此重用宦官?
中国历史上对宦官的倚重程度最高的朝代是明朝了。也有很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宦官专政,比如刘瑾,魏忠贤的例子,可是大家也知道郑和,冯宝吧,他们可都是好的政府官员。小编要来说的是明朝为何要如此依靠宦官呢?明朝重用宦官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皇室宗亲都姓朱,是皇权的巨大威胁,连朱棣子弟都是旁支篡位,他心里能没数吗,所以明朝除了断嗣或是战乱,宗室子弟几乎少有作为。其次,外戚也不能重用,明朝极少有外戚干政的事情就是为了避免外戚利用后宫力量左右朝局再次,文官集团,宋明两朝文官集团急剧膨胀,但是文官集团毕竟不在皇帝身边,非其近臣,汉武帝少年启用卫青,光绪启用翁同,卫青和翁同都是近臣,诸葛亮常说亲贤臣远小人,可是小人近贤臣远啊,皇上也是被动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明朝宦官相比历代前朝,能力最为出众,忠心最为可嘉(这是站在皇上角度的)总之,与其说是明亡于宦官,不如说宦官给皇帝背了国,为什么秦始皇在世,赵高奉公...
· 明朝宦官选拔标准严格:被阉者只有十分之一入宫
明代入宫当宦官一职十分抢手,每年的被阉者中只有十之一二能选入宫中,而其余的阉人只能在京城内游荡。这些人受到普通百姓的歧视,又游手好闲,成为社会的一大不稳定因素。当时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者,事先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明代曾规定,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以上愿意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阉割者,由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待收补之日选用。如果私自阉割,一经发现,给以重治,邻居知而不报者,一并治罪。但是,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遵行,明朝自阉之风仍旧十分盛行。例如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大太监魏忠贤,便是自阉的。自阉后的魏忠贤并未选入宫中,而是在京城流浪,最后经过一位阉人的保举才得以入宫。可见在明朝宦官一职不仅分外抢手,还有着严格的遴选标准。
· 阉马
相关条目骟马城骟马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