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自成在起义失败不是偶然 而是失去群众基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4
转发:0
评论:0
李自成在起义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失去群众基础,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不仅掠夺富户豪门、平民百姓也逃脱不了被掠夺的命运:“初,诸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不仅掠夺富户豪门、平民百姓也逃脱不了被掠夺的命运:“初, 诸贼攻城时约,内藏归闯贼(李自成),勋戚财归诸帅,文官财归牛(金星)、宋(献 策),富户归小盗。”有此约定,那么这些人还有什么可忌讳的?富人被倾家荡产, 平头百姓的柴米油盐也被大顺军队抢掠一空。城内饿浮遍地。

2.jpg

网络配图

  李自成到底在北京城搜刮了多少银两?据史料记载:“所掠输共七千万。大约勋 戚、宦寺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 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七千万两白银!崇祯吝啬,在全国加饷摊派十多年,也不过从民间征得两千万两 白银,最终导致了天怒人怨;而李自成短短四十来天便在京师榨银七千万两,无怪乎 “识者恨之”,其最终的结局已然注定。

  李自成人主紫禁城,靠的是群众基础。同时,他也有一定的政治头脑,身边既有 像牛金星、李岩这样的智囊,又有如刘宗敏、李过这样的二流将领。而且李自成的为 人还算不错,由于清军的连续攻击,大大削减了明军的兵力,当他进攻北京时,守城 宦官又大开城门,兵不血刃即进人北京。他可谓占据天时和人和。

3.jpg

网络配图

  然而,人主紫禁城之后的李自成,却彻底抛弃了昔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诺言,纵容一干“新贵”用各种手段大肆敛财。上梁不正 下梁歪,大顺之兵也竞相在民间搜刮积财,准备还乡。 横征暴敛的手段,用钱买命 放任自流、烧杀抢掠,让北 设局铸造钱币名曰“永昌通宝”。

  板状银板,以便于运输,从中便可以看出,李自成压根没有常驻北京的念头。

timg.jpg

网络配图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之成,在于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饱受明末苛捐杂税之 苦的农民在李自成那充满性的宣传口号面前纷纷响应,势如洪水;李自成之败, 则是因丧失了民心,更重要的是,完全丧失了地主阶级的信任一这也是影响吴三桂 开关迎清兵的一个因素。失败已在所难免。

  以上说法似乎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并不代表就是历史的真相。李自成熊熊百万 大军究竟惨败于何,仍然是一个历史之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自成起义为何会失败?李自成最后是怎么死的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人称”闯王“,生于公元1606年,原名李鸿基,小字黄来儿。他小的时候给地主放羊,在他父亲去世后,就在驿站当马卒,负责照看马匹。后来因为丢失公文而被撤职回家,家里贫穷,李自成经常借钱维持生计,丢了工作的他最终因为换不起债主银钱而被告到官府。官府判处他死刑,被亲友救出后,将告他至官府的债主杀死。回家之后,又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同村汉子偷情。李自成哪里受得了这个,一气之下,又将自己的妻子杀死。背负了两条人命的李自成,为了活命,最终到甘肃甘州投了当地的起义军。后来又转投至闯王高迎祥麾下,李自成作战勇猛有位,谋略过人呢,很快受到高迎祥器重,在荥阳大会时,又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赞扬,在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自此,开启他作为一代闯王的传奇人生。世人都知道,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得明末皇帝自缢于眉山,成就如此之大,那么这位最终没有坐稳江山的大顺皇帝是怎么死的呢?公...
· 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
李自成实行的政策是打击官僚地主阶级、保护农民阶级利益。这种政策在李自成起兵的初期起了很极积的作用,最起码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这就是大顺军在初期发展得很快的主要原因。李自成在1643年以前,为了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实行了三年免赋,李自成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减免而是全免。“跟了闯王不纳粮”这可不只是口号,李自成确实做到了“不纳粮”。而被打得就剩几百号人的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然后很短的时间内东山再起,就是靠“不纳粮”这政策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不纳粮”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李自成的大顺军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钱的,打起仗来那就不叫花钱了,那叫烧钱。农民免赋了,那钱从哪里来?这钱是不会从地里长出来的,总得有人出吧。李自成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追赃助饷”代替田地的赋税,农民不出钱那就让地主出钱,反正地主有的是钱。这个“追赃助饷”其实就是抄地主、富商、王公、贵族的家,没收他们的所有财产...
· 大明不是亡于李自成也不是满清,而是不为人知的他们
于大明王朝的灭亡,人们普遍认为是明朝无法应对起义的农民军,以及后金的铁骑。但是当时明朝的国力其实并不弱,指挥得当的话,还是有后路的。而人我们也忽略了明朝末年持续时间长达20余年的西南土司叛乱。这场战争对明朝最后的命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云贵川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采取世袭土官制度,由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地方长官管理所辖区域,朝廷一般不干预其人事变动,只负责收税边防等事宜。不少地方还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种特殊的地方自治模式就是著名的土司制度。有许多土司首领自恃天高皇帝远在本地横征暴敛作威作福,甚至对抗中央。万历年间发生的杨应龙叛乱,也就是“万历三大征”中的播州之役,明军用兵十万激战一年才平定了这场叛乱。此后明朝廷在当地推行改土归流,但由于阻力太大,为日后的叛乱埋下了伏笔。万历后期官场腐败,此时后金势力已经崛起朝廷为筹措军饷大增赋税,土司官员也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各族百姓苦不堪言。...
·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起义失败起义军占领北京后,北方的劲敌只余驻防山海关外的明总兵吴三桂。自成虽认识到三桂拥有重兵,事关边防,但失于轻敌,仅派降将﹑权将军唐通和降官﹑兵政府侍郎左懋第携金银锦缎前往招抚。三桂先接受招抚,后闻自成在北京向明官追饷,并闻家属被拘,遂归山海关起兵反叛,并向清军求援。自成大怒,率刘宗敏﹑李过东征,四月二十一日至山海关。为防三桂东退,自成出奇兵二万绕至三桂军后,自己则率大军从西面合围夹击。在吴三桂军动摇之际,清多尔衮发兵夹击。因众寡悬殊,两面受敌,农民军势渐不支,败退北京。历史意义农民军的战败引起北京人心惶恐。明降官纷纷南逃,各地官绅地主也纷起反噬。尤其严重的是,起义军的很多将官经不起都市豪华生活的,鹜声色,贪财货,分不利。永昌元年(1644)四月二十九日,自成仓卒即帝位,次日即离北京南下,经晋入陕,试图仍以陕西为基地再起。入陕后,李自成令李过﹑高一功拒守陕北,自己拒守西安。在清军进逼下,...
· 在古代行酒令拼的不是酒力而是才力
古人喝酒好行令,这既活跃了喝酒的气氛,也能锻炼人的反映能力。在《红楼梦》里,每次酒会都会有酒令助兴,而呆霸王薛蟠的“绣房窜出个大马猴”更是令人发笑。好的酒令不但令人赏心悦目,也能说出当事人的心境。明朝的国子监祭酒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谪。临行前,同僚为他送行,酒过半醺,行令是必不可少的游戏。陈询说:“轟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朋友曰:“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陈询又答:“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人生失意莫不酸楚,但能和同道之人切磋,也算是苦中作乐,有个安慰吧!还有一种是比拼才力的酒令,更能反映出当事人的才华,也更好玩。无锡县令卜大有,喜欢开玩笑。听闻宜兴新来一个姓方的县令,年少有口才,于是想戏弄他一番,博人一乐。在欢迎宴会的时候,卜说:我是令官,现在出令,如果不能答上来的话,就罚酒一大杯,如何?众人齐赞。于是卜县令说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