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太监刘瑾居然比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有钱?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1
转发:0
评论:0
明朝太监刘瑾居然比微软的比尔盖茨还有钱?,2010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认为刘瑾的财富达1200多万两黄金,2.59亿

  2010年,《亚洲华尔街日报》认为刘瑾的财富达1200多万两黄金,2.59亿两白银,把他列入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与成吉思汗、和珅、宋子文等人并列。若以购买力计算,可能连今天的世界首富都自叹弗如。

  然而由于刘瑾,名臣李东阳已经在布局如何除掉刘瑾,所以杨一清这样的良臣当然需要拉拢,而张永这样的小人也同样具有利用价值。作为一个布局者,要懂得看人下菜碟才行。事实上,最终除掉刘瑾的,在布局上起了决定作用的却是张永。那么我们要说,是李东阳厉害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布局的背后已经有了一个联盟体,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名单:李东阳、杨一清、杨延和、张永等。

7b61315efa3944b0aa4080e9ed95c03f_th.jpg

网络配图

  李东阳在苟且偷生的日子里,做了两件事,一是千方百计营救了不少刘瑾欲杀之大臣,如刘健、谢迁,再如张伟、方奎。二是团结了反刘瑾的重要人物杨一清与杨廷和。最后杨一清与张永联手,将刘瑾凌迟处死。

  他们联手对刘瑾下了一个必死局。这才是鬼谷子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谋略——纵横捭阖。

  杨一清在构筑边墙的时分就曾遭他栽赃,并被加以贪婪边费的罪名送入了大牢。后来在李东阳等的营救下才得以获释。这件事往后,杨一清决议根除刘瑾。他留神调查,发现宦官张永与刘瑾有矛盾。所以他有意挨近张永,这时,安化王朱寘鐇造反,杨一清授命前往平叛,张永担任监军。杨一清对张永说,朱寘鐇不难平定,仅仅内变不行测,令人担忧。张永问内变是什么,杨一清在张永手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尴尬地说:“刘瑾实力大,耳目众多。”杨一清说:“你也是皇上信任的人,你可趁向皇上报捷的时机,揭穿刘瑾的种种恶性,并说全国人仇恨刘瑾已久,再不根除恐怕会生意外,皇上必定会遵从你的话诛杀刘瑾,刘瑾一除,你就会愈加遭到重用,且留名后世。”张永问:“若是工作办不成该怎么办?”杨一清说:“你去说必定能行,若是皇上不信,你就跪地请死,并剖心证明你说的不是假话,皇上必定会被你感动,你得到圣旨后就马上行事,不要延迟。”张永听完杨一清的分析,总算决计依计行事,诛杀了刘瑾。杨一清亦因而就任吏部尚书。

  实际上杨一清的确没欺骗张永,这个联盟里的人最终都扬名千古,甚至太监张永。

  王阳明有个有趣的观点,天理就在我心中,看似狂傲的背后又有多少的无奈?世界那么大,如果没有一颗明朗的“心”,又能看出什么呢?那花开花落,那潮起潮落之满足了炫耀,却终究只是过客。爱美的心,人皆有之,王阳明也认可“好好色,恶恶臭”,只是世界那么复杂,我们真能分清楚是非美丑吗?世界那么大,你能看多远,决定的不是你的眼睛,而是你的心。

  最近一直在反问,什么是捭阖?有人说是开闭。但是当再回到思考元问题的时候,站在起点却发现迷路了。没错,我迷路了,我看到的是一个陌生,毫不熟悉的世界。

823f3e627baf4f5d816ebe5d7a007fce_th.jpg

网络配图

  当我在解读主父偃的“推恩令”的时候沾沾自喜,却又发现原来李东阳也解读过《鬼谷子》,他在《合纵连衡论》里说道:“捭阖张弛,惟其所命,其为变也不已极乎!”。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鬼谷子经常被人与厚黑学放在一起,被认为是可看不可说的思想,却不想李东阳居然敢直接评论。当现代很多人依然遮遮掩掩的时候,原来明代的李东阳已经敢光明正大告诉世人:老子读了鬼谷子,还评论了。这气魄?那不就是一个侠士仗剑战群雄的场面吗?历史对于李东阳的评价是,隐忍,善让,但当得知他品读《鬼谷子》的时候,不得不重新思考了。隐忍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击败对手吗?李东阳不正是如此吗?他在隐忍,他在布局,他在等待,直到黎明的到来。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静止的看世界。但其实捭阖是一直在变化,在运动的。如果非要举了例子,就是“走为上策”。当失去主动权的时候,就走为上策。这个走,其实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阖”,暗中继续力量,厚积薄发,直到重新占据主动权。

  过去十年,我一直认为我足够理解捭阖了,就是一开一闭,但其实这种理解是存在问题的。上面说过了,是因为静止的看问题。当我在此默念捭阖的时候,那个捭阖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故捭之者,料其情也,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之者,结其诚也,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dad13f5f74d144b79de77d7a7c8cf928_th.jpg

网络配图

  捭阖是根据阴阳变化,不同人的特点采取捭阖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在结交一个人的时候,是一道A、B选择题,A是捭,B是阖。就如我们观察世界一样,要么认同,要么不认同。而决定你选A或者B的时候,同情与结诚是关键。

  但其实当我们与人刚接触的时候,你并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可以结交。这个过程就需要思考,这也是捭阖更深层的意思。

  捭阖是结盟的基础,鬼谷子认为圣人也要为之“考虑”,猜错了,满盘皆输。比如张永,如果他去向刘瑾高密,最终联盟瓦解,众人都将面临危机。

  捭阖不是阴阳,捭阖是在阴阳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的策略。捭就是打开,阖就是闭藏,捭阖不是静止的,随着阴阳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杨一清是吃准了张永和刘瑾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才捭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简介
刘瑾是谁?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史书上记载刘瑾是处以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刘瑾犯了什么罪要处以如此之刑呢?下面就来了解下明朝的宦官刘瑾吧!刘瑾简介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颇通文史,累知古今,涉猎甚广。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这就是明武宗。刘瑾和马永成、...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为什么被凌迟处死?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为什么被凌迟处死?刘瑾是谁?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史书上记载刘瑾是处以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刘瑾犯了什么罪要处以如此之刑呢?下面就来了解下明朝的宦官刘瑾吧!刘瑾简介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颇通文史,累知古今,涉猎甚广。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
· 揭秘: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明代宦官。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称“八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
· 清朝为何比明朝有钱?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明清两代财政方面的差距,一起来看看。明朝灭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年的财政收入无法弥补亏空,甚至连军队的军饷都出现拖欠。据《明史》记载,明朝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为300万两白银。不过,明朝大部分时间里都不是按现银收税的,如田赋是直接交粮的。如果把田赋、盐税、工商税、钞关税以及徭役全部换算成现银计算,明朝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2000万两,高峰出现在1602年,达到2295.3万两。与后世的清朝相比,明朝的财政收入显然差了一大截。据统计,甲午之战前的10年时间里,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8000万两白银,高峰出现在1891年,达到8968万两。清朝为什么这么有钱呢?1.明朝是定额税制,而清朝税更重明朝税重不重?当然重,不然怎么会爆发农民起义。不过重税主要出现在明朝末年,事实上,明朝收入高峰那一年还实行的是定额税制,没有什么三饷加派。1393年,明朝田赋收入达到3.2亿石,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