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2
转发:0
评论:0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是被儿子谋杀的吗?,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  

1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思明是宁夷州人,原名叫阿史那,名崒干,因为有战功给,所以唐宣宗赐名为“思明”。史思明年少时和安禄山是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的,在成年之后,两人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之后,两人同时被唐政府封为捉生将。后来史思明又在一次得到了提升。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受到唐宣宗的赏识,大为赞扬他。史思明能到得到唐宣宗的重用,一跃而成唐朝的将军,这都是凭借他的骗术了得,才有了这样的职位。

  在安史之乱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他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感到不满。于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史思明。而同时史思明也想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被安庆绪控制。之后史思明就向唐廷奉上归降书,降顺归唐了。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假装归降的,为了就是能够再起,并复叛称帝。在乾元二年五月,史思明更改国号大燕,并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

  史思明最后的死是被他的儿子谋杀而死的,死于761年,时年58岁。 

  史思明怎么死的

  史思明,宁夷人,居住子啊营州柳城,他的外貌不扬,但他懂得六蕃语。天宝初年,他战功累累,被唐宣宗封为将军。之后安禄山反叛,略定河北,史思明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八万人的兵队。之后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那么史思明怎么死的呢?他是被谋杀还是病逝的呢?  

2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上元二年,也就是761年,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与他的部将谋杀,所以史思明是死于谋杀的,只是这个人是他的儿子,最亲的人。

  史思明的军队是在安史之乱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次攻陷,都将杀光所有人。在史思明称帝之后,他乘胜攻陕州,但被唐军抵挡在姜子坂一代,使史思明的军队出战不利,于是史思明大怒。这使他的儿子史朝义畏惧,骆悦等人也因兵败感到惧诛,于是力劝史朝义先下手。史朝义起先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威胁说要投降唐军。于是史朝义思虑再三便点头示诺。

  当夜,骆悦等人就持刀进入史思明宿营中,正当这时,史思明做梦惊醒,就起身上厕所,听到有声音,便逃走,但还是没兵将射中坠马。于是骆悦挥手,兵士把史思明捆个结实,幽禁在柳泉驿。史朝义见到骆悦后,就忙问有没有伤着圣人,骆悦回答没有后,一行人便伪造史思明诏书,让史朝义继位。为了扫除后患,骆悦用绳子勒死了史思明。 

  史思明墓

  史思明,初名崒干,是宁夷人,史思明的外貌不扬,但懂得六蕃语,所以他是一个人才,然而他在军事方面确实是相当厉害,被唐宣宗重用,并担任了将军。之后在安史之乱后,他自己称帝,成为了燕帝。最后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和部下骆悦等人谋害而死,那么他死了之后,史思明墓在哪里呢? 

3_副本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思明墓位于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村西约100米处,1981年春进行发掘,挖出之后发现墓当时已被破坏了。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堆,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大疙瘩”。农民长年在此取土,封土取尽后露出汉白玉石块和石条。

  史思明的墓室带双耳室,由汉白玉砌成,东西长有5.54米,南北宽有5.05米。耳室仅西侧保存着有痕迹,长3.1米,宽2米,缺残部分高2.4米。墓道为斜坡的样式,长20.6米,宽3米。墓道相对约100米处有双阙。墓道的末端有相对的壁龛4个,并有壁画残片。

  在挖掘史思明墓中的出土器物有鎏金铁马镫、鎏金铜坐龙、铜铺首、玉册等等,象牙化石的带饰等珍贵物品有数十件。其中的玉册是由汉白玉磨制而成,长有28.4到28.6厘米,宽2.8到3.2厘米,厚1.2到2.1厘米。玉册每枚都满刻字有11个,共计252字。

  根据史料的记载,史朝义在洛阳宫玉芝殿中将史思明杀死后,用骆驼将他尸体从洛阳驮回范阳,根据出土玉册的记载来看,宝应元年五月十八日丙申,史朝义才宣布史思明遗诏,并为他发丧下葬,谥号为“昭武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称过帝吗?
史思明,703年出生于营州柳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史思明的样貌不扬,但是他懂六蕃语。他与安禄山为同乡人。史思明的职位是军阀、叛军的首领,他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是安史之乱祸首之一。史思明号称大圣燕王、燕帝,年号为应天、顺天。史思明是宁夷州人,原名叫阿史那,名崒干,因为有战功给,所以唐宣宗赐名为“思明”。史思明年少时和安禄山是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的,在成年之后,两人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之后,两人同时被唐政府封为捉生将。后来史思明又在一次得到了提升。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受到唐宣宗的赏识,大为赞扬他。史思明能到得到唐宣宗的重用,一跃而成唐朝的将军,这都是凭借他的骗术了得,才有了这样的职位。在安史之乱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他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感到不满。于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史思明。而同时史思明也想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被安庆绪控制。之后史思明就向唐廷奉上归降书,降顺归唐了。...
· 史思明是谁?史思明是被儿子杀死的吗?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崒干,因战功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后率兵解安庆绪邺城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或许草原人的血液里,便有野蛮的因子,史思明部下兵将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郡城,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他对外敌残忍也罢,但对自己的亲身儿子都很残忍。史思明逼他的儿子史朝义建一个军事据点,明明不可能完成。但史...
· 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之一史思明长子史朝义简介
史朝义(?—763年),人,生于宁夷郡,史思明长子,是安史之乱的领导者之一。天宝十四载(755年),史思明随安禄山起兵,他率军守冀州、相州。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称帝,史朝义被封为怀王。上元二年(761年)他率兵杀史思明,三月十四日即位,年号显圣,又派散骑常侍张通儒等至范阳,杀皇后辛氏、太子史朝兴等数十人。宝应元年(762年),唐朝军队借回纥兵之助开始反攻,攻破史朝义首都洛阳,他北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一带),后众叛亲离,尤其主要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均叛去,势单力孤最后自杀而死。人物生平受父猜忌史朝义是史思明长子,为人宽厚,所以很多人都归附于他。史思明猜忌残忍,好杀无辜,部下稍不如他的意,动辄就诛杀九族,因而人人都不能自保。史朝义身为史思明的长子,经常跟随史思明带兵,比较恭谦谨慎,爱惜士兵,将士们多归心于他,但史朝义没有受到史思明的宠爱。史思明偏爱小儿子史朝清,派他镇守范阳,时常...
· 安史之乱祸首唐朝安禄山为何会被儿子杀死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奎收为了义子,在公元740年的时候,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唐玄宗设置了平卢节度,安禄山代理平卢节度使,所以也就能够上朝面见唐玄宗,因其巧言令色,也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之后安禄山巴结上了杨贵妃,让杨贵妃收他做了义子。公元747年,安禄山被提拔为大夫,此后平步青云。公元751年,安禄山进宫向唐玄宗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唐玄宗就授给了他。后来安禄山密谋叛乱,在范阳州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杨国忠多次和唐玄宗说安禄山会叛乱,但是唐玄宗却没有重视起来。公元755年的时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禄山进谏,这一次安禄山以患病为名,没有来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就在范阳起兵造反...
· 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祸乱者之一,他有多厉害?
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到底有多厉害?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七五七年的时候,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掉,安庆绪却被郭子仪在后来围困于邺城当中,走投无路的安庆绪只好去找了史思明。史思明像安禄山一样是人,后来去到幽州,学会了各种方言,之后因为当时要得到契丹的情报,安禄山和史思明就被任命为去敌方打探情报的一支小分队的队长。揭秘:安史之乱祸首之一的史思明,到底有多厉害?在安史之乱后,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他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感到不满。于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史思明。而同时史思明也想将范阳占为己有,不想再被安庆绪控制。之后史思明就向唐廷奉上归降书,降顺归唐了。但这其实是他故意假装归降的,为了就是能够再起,并复叛称帝。在乾元二年五月,史思明更改国号大燕,并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当时,唐朝对叛军采取的是剿抚并用策略,随着大唐军队的节节胜利,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