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3
转发:0
评论:0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水浒传》惹怒朱元璋,自2009年9月16日起,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许多

  自2009年9月16日起,由香港导演鞠觉亮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水浒》的许多戏份开始在东平湖拍摄。11月6日,罗贯中纪念馆在其故里东平县正式开工奠基。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学术界曾有东原(今东平)、太原、钱塘(今杭州)及庐州(今吉安)等多种说法。经过几百年的学术研究探索,近些年来已经逐步趋于一致,认定罗贯中的籍贯就是东平罗庄。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网络配图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据了解,有关罗贯中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的资料极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仅注明说:“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

  在罗贯中纪念馆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坐落于白佛山前、大清河北岸的罗庄村。罗庄村最初只有罗姓一家,故名罗庄,后又迁入华氏一族,聚居在今侯罗庄与李罗庄中间,现存遗迹有一大土坑,名曰:“华罗坑”。从明洪武年间开始,陆续有侯、管、李、姜、刘姓人家迁入居住,从东至西依次分布为姜罗庄、李罗庄、刘罗庄、侯罗庄、管罗庄。

  东平县史志办主任姜广智研究认为,由于水灾和战乱的祸害,东平在元朝末年已经人烟稀少了。“仅在罗庄这儿,大清河就发生了23次水灾,最晚的一次是1957年大清河决口,这五个罗庄淹了四个,罗贯中的许多遗迹也已经不能考证了。”

  但作为罗贯中的籍贯,罗庄村目前连一户姓罗的也没有了。据说,在明朝初年,罗贯中的《水浒传》引起朝野震惊,朱元璋斥责罗贯中大逆不道。罗氏家族面临满门抄斩的危险,不得已离开祖籍,远走他乡,也致使后来罗贯中的足迹出现了东原、太原、杭州等诸多说法。

  “东原”说逐渐确立

  在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最终,罗贯中的故里又是如何确定的呢?

  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故里的争论主要有东原、太原、钱塘、庐州四种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的意见逐渐集中为“东原说”和“太原说”。 其中,“ 太原说” 的史料只有一条,就是郑振铎等人在1931年发现的《录鬼簿续编》,其中有“罗贯中,太原人”一语。

  自《录鬼簿续编》被发现后,“太原说”成为多年来最流行的观点。其主要根据不仅仅说罗贯中是太原人,而且作者贾仲明自称罗贯中“与余为忘年交”。不过,根据《三国演义》古本所署“东原罗贯中”,并对《录鬼簿续编》的质疑,“东原说”逐渐得到认同。

  在明朝多种早期《三国》刊本中,均题署“ 东原罗贯中”。 嘉靖元年本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 三国志通俗演义〉 序》 等文字记载,是为“东原”说的主要依据。著名教授王利器认为:《录鬼簿续编》作“太原人”,系因其传抄者少见东原,习知太原,故尔致误。

  近20年来,有关专家围绕两个学说进行学术争鸣,发表了系列有影响的论著,之后大都认为罗贯中籍贯东原,即今山东东平。


  罗贯中与“东平府学”

  关于罗贯中生活的时代,从“南宋遗民”到元朝人,再到“(明)洪武初”人等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罗贯中的铜像

  在1997年东平文物普查中,霍家庄有位70多岁的老人霍衍皆表示,“我们霍家庄在元朝时曾出了个状元霍希贤,他有位好友就是写《 水浒传》的罗贯中。我祖上为了与他相处,即把他的状元府建在了宿城,府府相邻。所以说,我们霍状元和罗贯中是很好的朋友。”

  经核实,霍希贤和罗贯中确为同时代人。《元史》记载“元延祐 五年春三月,廷试进士忽都达儿、霍希贤等五十人”。从史料看,东平霍希贤是元延祐 五年(公元1318年)状元,是和罗贯中同时代的历史名人之一,也足以证明罗贯中为元朝中后期人。

  在元朝后期,元杂剧南移。在这个过程中,杂剧是沿大都至杭州的水路(大运河)交通南移的。当时,作为大运河南北漕运必经之地,东平商旅往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马可·波罗游记》曾称它是“一个雄伟壮丽的大城市”,南移的杂剧便在这里发展、繁荣起来,东平府也成为“大都以南新的杂剧活动中心”。

  此外,当时的东平在汉人世侯严实父子的统治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在严实为东平行台后,延揽人才,大办教育。据《元史阎复传》载:“阎复弹冠人东平学,师事名儒康晔。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预选者四人,复为首。”

  由于政策的适宜和环境的安定,元代东平的府学教育相当兴旺发达,“人物之盛,为诸道最”。据《录鬼簿》记载,有元一代写乐府、杂剧的作家共152位,其中,就有罗贯中的记载:“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在收藏罗贯中早期著作的过程中,姜广智研究认为,罗贯中对乐府、隐语(谜语)相对熟悉,他早年创作了《风云会》、《蜚虎子》、《 连环谏》 ,这些杂剧在民间曾广为流传。 为此,他理所当然地进入了《录鬼簿续编》。


  “图王”未果发愤著书

  传说是历史的影子。在东平当地人的“口碑”相传中,罗贯生于东平罗姓大家族中,并在此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据说,在年轻时,罗贯中曾读书科举,因而得与同邑霍希贤结为“亲如手足”的好友。

罗贯中籍贯东原渐确立 《水浒传》惹怒朱元璋

网络配图

  然而,罗贯中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也曾参与其中。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不久,罗贯中远走江南,流寓于江、浙一带,以小说抒写其“ 图王” 霸业之胸襟。

  不过,这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因为清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跋水浒图》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这与“有志图王者”的形象不符合。这两则记载虽有矛盾的地方,但足以表明罗贯中在元末曾经想有所作为,“传神稗史”,只是在现实中失败后无奈的选择。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明洪武14年,罗贯中写出了《三遂平妖传》(20回本),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等著作。

  有专家认为,“有志图王”的早期经历与其晚年的特殊心境,是罗贯中偏好政治历史题材小说,并在这类小说上取得艺术成功的关键。一是用三国故事作为题材写出了《三国演义》,一是用兼历史与英雄传奇品质的梁山好汉故事编辑《水浒传》(目前通行的说法,比如说《中国文学史》赞同由施耐庵原创、罗贯中编辑整理成书的说法)。

  对于罗贯中创作的大量历史小说,姜广智研究认为,虽然有“图王”的想法,但罗贯中的这些作品贯穿了一个“忠义”“忠君”思想。在《三遂平妖传》中,他把农民起义军首领称之为“妖”,正面歌颂官军统帅文彦博与“三遂”;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他立意歌颂“圣君贤相”治国安民,认为农民起义领袖是“逆天行事“;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极力宣扬正统观念,“拥刘反曹”,主张“大统一”。

  可以说,罗贯中成功塑造的刘备、宋江等艺术形象,即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
摘要:由于传世材料的匮乏与牴牾舛错,罗贯中的籍贯至今聚讼纷纭,尚无定论。明清以降,主要有五种说法:“太原”说;“东原”说;“钱塘”说;“慈溪”说;“庐陵”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争鸣逐渐集中到前两种意见。作为基础研究,探讨籍贯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决此悬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三国演义》的整体研究。站在世纪之交,对该课题的学术进程作一番认真的清理总结,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三国演义》文献学籍贯研究“太原”说“东原”说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①]的作者几无争议[②],但他的身世经历却湮灭难考。本世纪二十年代以降,一批相关的明清文献资料和有关版本的发现,为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这些文献记述颇多牴牾舛错之处,《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又极其复杂,因此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有较为一致的观点,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就是这样一个...
· 罗贯中籍贯研究述评
摘要:由于传世材料的匮乏与抵牾舛错,罗贯中的籍贯至今聚讼纷纭,尚无定论。明清以降,主要有五种说法:“太原”说;“东原”说;“钱塘”说;“慈溪”说;“庐陵”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争鸣逐渐集中到前两种意见。作为基础研究,探讨籍贯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决此悬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三国演义》的整体研究。站在世纪之交,对该课题的学术进程作一番认真的清理总结,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三国演义》文献学籍贯研究“太原”说“东原”说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①]的作者几无争议[②],但他的身世经历却湮灭难考。本世纪二十年代以降,一批相关的明清文献资料和有关版本的发现,为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但由于这些文献记述颇多抵牾舛错之处,《三国演义》的版本流变又极其复杂,因此罗贯中身世经历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有较为一致的观点,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就是这样一个...
·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瑛《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
·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罗贯中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然而,长期以来,对罗贯中的研究却一直是古典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别的不说,光是他的籍贯问题就是一个——久悬不决的疑案明清两代,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载寥寥可数,而对其籍贯的说法却彼此抵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太原人,即今山西太原人。主要见于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2.东原人,即今山东东平人。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称“东原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多种明刻本亦署名“东原罗贯中”。3.杭人,钱塘人,越人,即今浙江杭州人。如郎锳《七修类稿》称为“杭人罗本贯中”,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为“钱塘罗贯中本”,周亮工《因树屋书影》称为“越人罗贯中”。4.庐陵人,即今江西吉安人。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逐渐集中为两种意见。一是“东原”说。此说以刘知渐、王利器二先生为代表。刘知渐先生指出,“嘉靖本《...
· 东原梁氏始祖
东原梁氏的始祖公――梁g徙曲阜g公负芨孔门承祖德叔鱼重振家声梁氏九世祖――梁g是梁益耳的玄孙,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的曾祖父就是梁益耳过继的儿子梁宝,号福清,生于公元前650年。自从益耳公遇难后,为躲避晋中军帅赵盾的,在梁益耳旧部的帮助下,于公元前617年,梁宝举家逃亡到齐国避难,后来便在黄河边上的一个小城――千乘(今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北)定居下来。宝公谨记前辈遗志,闭门读书,督教子孙,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子孙果然不负所望,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屡有建树。传到其孙子梁钧时,已在齐国创出一片天地,刚过而立之年,就已升任为齐国大夫。为了使儿孙们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梁钧大约在公元前540年左右,把家搬到了齐国都城临淄。公元前523年初夏的一天,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即将临盆的梁钧夫人秦氏正在家中休息,突然听到惊雷骤响,只见窗外闪电中一道火光自天而降,中间隐约有一个红色物体上下跳动,形状好似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