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赵括葬送赵国40万精锐为何还会有人为他平反?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2
转发:0
评论:0
赵括葬送赵国40万精锐为何还会有人为他平反?,赵括和马谡一样,是个嘴上理论一大推。没有实际经验,第一次带兵就用坑掉了四十万

  赵括和马谡一样,是个嘴上理论一大推。没有实际经验,第一次带兵就用坑掉了四十万人的性命。就是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历史也记载他是纸上谈兵的,庸才。但不知道最近怎么,很多人都开始替他平反了。

884a4c5688b64e8b81ccf82ecbb48c5b_th_副本.jpg

网络配图

  许多历史迷认为,赵括其实是个十分有才的伟大将军。说赵括在接手军队的时候,军队的军粮已经不足,在固守不出的话只能被活活饿死,所以要速战速决才是出路,认为廉颇就是废物,不敢和秦军决战,所以要速战速决才是出路,但真相真是这样吗? 我们来分析下。

  赵括是赵国大名鼎鼎的马服君,他父亲可是个人物。出将入相,内将赵国治理的国富民强,外出打仗,能挫败强大的秦军,赵括也深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研读兵书,只从兵法上看。他的确是个天才,赵括经常在一些军事问题上,见解高于他的父亲赵奢。甚至赵奢都经常被赵括难住。

  但赵奢却十分不开心,因为他知道赵括只是把军事当做游戏,是个十分简单的游戏,根本不了解战争的真实残酷,不知道失败的惨重代价。以后他不当将军则罢,若是当了将军,以后葬送赵国的就是他了。赵奢十分有先见之明啊,葬送赵国的真是儿子。

1_副本2.jpg

网络配图

  在秦国攻打赵国开始,廉颇的计策就是固守不出,利用赵国地大物博的优势,活活熬死秦国。正好也可以避其锋芒,秦国不远千里征战,这个粮草补给线得有多长,每天的日均消耗有多大?时间长了,拖不起的是秦国,而不是赵国,整个赵国的国家积蓄很充足,打持久战熬得起。

  但没想到是秦国有巴蜀作为后勤保障,这正是秦国干远征其他国家的保障。秦赵两国的消耗战本身就快到头了,秦国已经耗的时间够长了,快顶不住了。所以才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子小,军事水平不行,换掉廉颇。

  当廉颇被换下去的时候,赵王打算让赵括统帅,此时蔺相如就劝赵王,对赵王说:赵括就知道纸上谈兵,不堪大用,但无奈赵王就相信他。结果赵括一上场就中了白起的圈套,轻敌冒进,妄想一举歼灭秦军,导致被秦国包抄,致使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粮道被秦国所斩断。

1487915701358919.jpg

网络配图

  赵括最后没有突围成功,四十万赵军饿到相互吞噬,无奈最终投降。有人会说赵括在被包围还能重伤秦军,还是很有本事的。但你想想就算你包围四十万头猪,并且快饿疯了,看看有没有伤亡。

  说到底赵括还是太年轻,没有实战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赵括妻子赵国公主雅夫人为何命运那么悲惨
赵括何许人?他因何出名,他有什么成就,他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赵括,赵国武将,其父是赵奢,赵国著名的将军,大将之才。小时候,赵括也是十分聪明伶俐,大有成为神童之迹象,记忆力尤为突出,对诗词熟读几遍后便能烂熟于心,但赵括对诗词歌赋却并不热衷,反倒是对兵书、兵法、排兵布阵尤为喜爱。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赵括的潜心钻研下,逐渐对各国战争的评价也基本能够切中要害,大有一代大将之潜质。外人都道虎父无犬子,纷纷恭贺赵奢生了个聪明之子,以后能继承大业,继续为大赵国贡献,成为国之栋梁,一国之将军呢。但赵奢对赵括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然是得到这么个聪明的儿子,心思剔透,基本上稍加点拨便能够举一反三,但忧的却是,此子小时候就如此出众,众人对他的称赞是不是会害了他,让他泯然众人矣,除此之外,如果长期让他处于这种被羡慕的环境,那他是不是会变得更为自负,俗话说自满便是失败的前兆。在赵奢死后,赵国的发展历史用鲜血将这个事实证...
· 赵括简介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生平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代颇为将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
· 赵国四十五万降兵被坑杀为何全民都怪罪赵括
纸上谈兵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的是长平之战时,赵军统帅由廉颇换为赵括。赵括上任后一改廉颇被动防守的战略,选择主动出击。最终被秦军诱敌深入,在长平大败。因其在战前谈论兵法头头是道,而最终战败,被后人称为纸上谈兵。作为统帅,赵括有一定的责任,但这场战争的失利,真的全怪赵括一人么?一、赵括其人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第一次在当时的战国军事圈露脸,是跟着他爹一起去打齐国时候的事。当时赵军攻打齐国麦丘城,久攻不下。见赵奢很苦闷,赵括就说,我们围困麦丘多时,城中缺粮,不如我们给麦丘城里扔粮食。赵奢采用赵括的方法,没过几日城内人民起义,麦丘不攻自破。自此之后,战国军事圈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从这件事明显可以看出,赵括并不是个鲁莽的人。他打仗是动脑子、玩谋略的。二、长平之战这场战争开始之初,赵军秦军对峙长平。双方都很难受,谁也打不过谁。这个消耗战的制定者是赵国名将廉颇。廉...
· 赵王为何选“纸上谈兵”的赵括当主将,难道赵国真的没人了吗?
说起战国时的长平之战,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战国七雄最强的两雄—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爆发了激烈的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一开始的时候,45万赵军的主将是经久沙场的廉颇。廉颇领导的赵军在长平和秦军相持了3年。在这3年里,45万大军的供养几乎把赵国托垮,为了让长平之战尽快结束,赵孝成王就用年轻的赵括换下了久经沙场的廉颇。赵括当上了赵军主将之后,就上演了“纸上谈兵”的一幕,45万赵军全军覆没。在这里,很多朋友会很好奇,难道赵国真的没人了吗?换谁不好,为何偏偏选赵括?其实,赵国不是没人了,而是有很多能人能顶替赵括,能力甚至比赵括强。第一位: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手下门客数千人,在这其中有很多像毛遂一样的奇人。在长平之战中,赵胜一直担任赵军的后勤工作,只要有他在,赵军的粮草从来不会出现问题。第二位:望诸君—乐毅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他...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几乎是被打上了固定的标签,怎么撕都撕不掉。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爱哭,阿斗扶不起,周瑜很小气等等。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括同样被打上了“纸上谈兵”的标签。并且,因为长平之战的重要历史意义,赵括不仅成为了赵国的罪人,也沦为白起成神的背景。那么,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首先,战国时期还没有纸,纸上谈兵的说法,自然是后人而不是当时人们对赵括的评价。而对于赵括来说,因为出身于军事世家,父亲赵奢是和廉颇等人并列的山东六国的八大名将。正常来说,赵括可能没有经过战场的磨炼,但是,赵括的军事理论知识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在这里,说赵括军事理论一流绝非贬义。在笔者看来,军事理论一流不一定成为名将。但是,如果连一些理论知识都搞不懂,那么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算不上。其次,回到长平之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和赵国是当时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战胜对方。在长平之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