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论狠劲,秦始皇、唐太宗在汉武帝面前只能算小学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5
转发:0
评论:0
论狠劲,秦始皇、唐太宗在汉武帝面前只能算小学生,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与衡山王刘赐企图谋反,事情败露,汉武帝下令彻查。结

  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与衡山王刘赐企图谋反,事情败露,汉武帝下令彻查。结果牵连甚广,淮南王与衡山王一家大小被杀不说,其他牵连进谋反的列侯、两千石(省部级干部)以上官员及豪杰就有数千人。这些人最后都被诛杀,有的还没灭族。史书因此说:“凡淮南、衡山二狱,所连引列侯、二千石、豪杰等,死者数万人。”

  这是汉武帝的狠劲。汉武帝的狠劲,不仅表现在清除诸侯王上,还表现在对付自己的儿子上。

  征和二年(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汉武帝命宠臣江充彻查巫蛊案。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于是趁机与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起兵反抗不果,相继自杀,京都血流成河。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替太子伸冤,汉武帝终于清醒,于是灭江充三族,烧死苏文。这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此案受牵连者也有数万人。

汉武帝

网络配图

  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首开丝绸之路,兴太学,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攘夷拓土、国威远扬,其历史功绩自不必说。然而看他在淮南案、衡山案以及巫蛊案中的狠劲,也确实令人毛骨悚然。同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与唐太宗的狠劲,在汉武帝面前恐怕都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甘拜下风了。

  秦始皇历来被当作暴君的典型代表,自然是个狠角色。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平定嫪毐叛乱,把太后赵姬(秦始皇的母亲)迁到雍城的阳宫囚禁起来,并下令臣子们不得就此事劝谏。但当时还是有不要命的人站出来规劝,秦始皇因此恼怒异常,一口气连杀了二十七个规劝者。

  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赵国,秦始皇亲自前往邯郸,找出当年与他、与他母家有仇的人,全部活埋。

  秦始皇听说方士卢生、侯生逃跑并毁谤自己,十分恼怒,下令御吏在咸阳彻查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的方士。结果一共查出了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亲自把这些人从名籍上除名,全部活埋在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

  公元前211年,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有人在那块陨石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分”几个字。秦始皇听说后,派御史前去挨家挨户查问,但始终没人认罪,秦始皇于是下令,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

汉武帝

网络配图

  还有一次,秦皇帝在梁山宫,从山上看到丞相李斯的随从车马众多,颇为不满。宦官近臣里有人把这件事偷偷告诉了李斯。李斯知道秦始皇后,赶紧减少了出行的车马数目。秦始皇下令彻查自己的身边泄密者,也无人认罪,于是秦始皇下令,把当时跟随在旁的人都抓了起来,全部杀掉。

  唐太宗李世民的狠劲,主要体现在玄武门之变上。

  公元626年,与兄长兼太子李建成已经势成水火的李世民,亲自带人埋伏在玄武门内,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入朝时,突然发动袭击,并亲自一箭射死李建成。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李世民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

  之后,李世民又下令杀了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幼儿,并把他们从宗室的花名册上除名。

汉武帝

网络配图

  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成为唐太宗。

  比较以上三位千古一帝的狠劲,我们不难发现,在汉武帝面前,秦始皇就像是一个“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小学生,李世民就像是一个偶然做了坏事的优等生。

  那么,中国历史上的这几位千古一帝谁最狠呢?我不好下定论,还是留给诸位读者来评判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生罕有败绩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谁的面前惨败
薛氏父子,即薛举和薛仁果,号称西秦。关于薛仁果的名字,新旧唐书是写作“仁杲”的,而陕西礼泉的昭陵石刻等处则写为仁果。这支父子兵和李氏父子的目标一样,也是要进兵长安。结果,他们晚了一步,只好加紧围攻扶风。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中一地不容二虎,所以薛氏父子是李氏父子最大的威胁,反过来,李氏父子也是薛氏父子最大的进攻目标。网络配图既然两家都互相视为仇敌,那自然是打仗没商量了。唐与西秦之间的战争是三部曲,有点像“三局两胜”,前两场各有胜负,第三场则是一战而定成败。第一场是薛仁果大战李世民,结果被打得大败。这场仗把薛举打得有点怕了,甚至问起部下“有没有投降的天子”。不过马上他们时来运转,第二次大仗就赢回来了。这一次薛举亲自出马,唐朝方面仍是李世民为主帅。这次打仗出了点儿事,就是李世民忽然病了,结果刘文静和殷开山两人——按书中的说法便是擅自出兵,然后搞得大败而归。这个不听号令的说法,可...
· 论汉武帝
■何新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阉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25年就灭亡了。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二帝国。这个帝国创生于农民起义。其创业君主刘邦是一个出身草莽行迹近乎无赖与游侠(黑社会领袖)之间的边缘人物。由于一种政治和阶级的包容性,他的集团具有较为宽泛的社会基础,乘纷争之际,终于取得全国政权。但这个新皇朝几乎不具有法理和意识形态的任何正统性。因此这个帝国在开创之初就陷入了极端不稳定之中。自高帝、吕后至文景的五十年间,内部变乱不断。外部则匈奴交侵,社会深隐危机之中。直到汉武帝的降生,这位班固称之为“雄才大略”的人物,才为这个皇朝开辟了崭新的局面。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
· 在古代辞职最划算的时间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两类人是比较纠结的:一类是要发工资、奖金的老板,一类是打算辞职、跳槽者。如果穿越一下,换到过去,情形又是如何?在古代,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难过的,也是一道关口,正因此才有“年关”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年关”说的是阴历。但是,这个时候,与今天流行“年底走人”不一样。现在实行年薪制,通常是对高工资的白领级别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从当官的,到打长工的,主体实行的都是“年薪制”,尽管也有月薪。如果以现代的年薪制概念来理解,那时的中国人个个都是白领了。实际不然,年薪也分三六九等的。那时的“年薪”,官方书面语言叫“年俸”,俸,当然是指俸禄,是有官宦之身者才能享受的,普通人叫口粮或工钱。中国古代时的“年薪制”是真正的年薪制,到年底才发呢,按年结算,给地主老财家打长工的失地农民也是这样,要到过年时才能领到一年全部的劳动报酬。如果家中实在急需,手头实在拮据可以“支”,即临...
· 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在明朝以前,关于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皇室子孙刀枪相向大致就那么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到了清朝就一反常态,改变了从汉朝到明代一千多年的继承制。“改革”最彻底的要属雍正皇帝,直接就废除太子之制,实施密诏。也就是说,皇帝生前有权不册立储君,只要留有遗诏,待驾崩之日由大臣们大殿宣读就可以了。关于继承人这方面清朝的奇葩事儿多,像慈禧老佛爷一人辅佐了三个皇帝,两个自己内定,一个亲生。当然流传最广,戏文唱的最多的要属九王夺嫡。慈禧和雍正相比,在上位的手段还是嫩了点。清史集中可得,康熙后宫嫔妃有案可查的共有32人,所生皇子35人,皇女20人,在历代皇帝中也算多的了。如何从众多子女中脱颖而出,想必雍正皇帝胤禛除了一身的本事,外加筹谋,也自然少不了得力干将的誓死追随了。在胤禛中最为凸出的要属隆科多与年羹尧。雍正网络配图说起隆科多,不得不提的是《甄嬛传》中对胤禛与隆科多关...
· 英勇无敌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薛举和薛仁果的面前两次惨败?
薛氏父子,即薛举和薛仁果,号称西秦。关于薛仁果的名字,新旧唐书是写作“仁杲”的,而陕西礼泉的昭陵石刻等处则写为仁果。这支父子兵和李氏父子的目标一样,也是要进兵长安。结果,他们晚了一步,只好加紧围攻扶风。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中一地不容二虎,所以薛氏父子是李氏父子最大的威胁,反过来,李氏父子也是薛氏父子最大的进攻目标。网络配图既然两家都互相视为仇敌,那自然是打仗没商量了。唐与西秦之间的战争是三部曲,有点像“三局两胜”,前两场各有胜负,第三场则是一战而定成败。第一场是薛仁果大战李世民,结果被打得大败。这场仗把薛举打得有点怕了,甚至问起部下“有没有投降的天子”。不过马上他们时来运转,第二次大仗就赢回来了。网络配图这一次薛举亲自出马,唐朝方面仍是李世民为主帅。这次打仗出了点儿事,就是李世民忽然病了,结果刘文静和殷开山两人——按书中的说法便是擅自出兵,然后搞得大败而归。这个不听号令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