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揭秘:两汉之间最懂得“炒作”的假皇帝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1
转发:0
评论:0
揭秘:两汉之间最懂得“炒作”的假皇帝,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

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王莽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随即开始了他娴熟的之旅。

  王莽出身名门,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虽有万贯家产,却是操守可嘉。他的诸兄弟都乘时侈靡,唯独王莽不贪财货,生活清贫,恭俭勤学,事诸父母有礼义,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

  世父大将军王凤害病,王莽日夜侍候,亲自尝药,整月不解衣带,这又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王凤弥留之际,不是交代家人如何为他操办后事,而是向太后、皇帝推荐王莽,并希望让王莽做个黄门郎。汉成帝显然对这个拥有好名声的王莽很满意,最后封他做了新都侯。

1.jpg

网络配图

  从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出,王莽的功底十分扎实,他也确实看到了这种“炒作”的功效,以至于后来越发地依赖这种手段。具体表现为,王莽当了大官后,更注重操守,拿出一部分家产赈施,收养名士。

  为了使自己的名誉过人,他把皇帝赏赐的钱财分给大家享用,自己则省吃俭用。史书上也说,王莽这是在“欺骗”和“伪装”。

  然而,不管他的贤名和廉名是如何“欺骗”和“伪装”出来的,能“欺骗”和“伪装”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个分上,确也算是难得,且效果绝佳。

  又过了七八年,王莽的另一个叔父大司马王根老了,就推荐王莽接手自己大司马的位置。可是,仅过了一年大司马的瘾,因为朝廷中的,王莽就被罢免了官职,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

  王莽人走了,但他一样可以秀得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在老家时,王莽的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隶,于是,他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大秀了一把——逼着王获自杀了。

  虽然这次代价有些大,但王莽的人气却如井喷般暴涨。老天爷似乎也挺厚待王莽,这时发生了日食,按照福瑞灾异之说,这是皇帝办错了事情的征兆,因此,王莽被召回京城。王莽回京的时候,京城出了一件大事——汉哀帝驾崩。

2.jpg

网络配图

  很快,太皇太后王政君便召王莽入朝,让他帮助董贤料理哀帝的丧事。董贤是当朝的大司马,又是汉哀帝生前的男宠。他虽对哀帝忠心耿耿,但工作能力极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没本事的“菊花男”,朝野上下对他早有不满。

  王莽了解这一点,于是,他入朝后就把丧事放在一边,先开始,罢黜了董贤,逼他自杀,并将其家产充公,然后转手回来体体面面地葬了哀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死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这时,九岁的娃娃继位,即为汉平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便名正言顺地开始临朝听政。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王莽为大司马,将朝中大小事都委托于他处置。

  自此,王莽手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他不必再动不动就以来达到目的。王莽聪明的脑瓜一转就知道,当务之急就是要极力讨好太皇太后。于是,他把平时得罪过太皇太后的傅太后、赵皇后一概贬降,致使许多人自杀。

  太皇太后王政君满心欢喜,以为王莽替她出了口恶气,其实这是王莽在为自己日后进一步夺权扫清道路。

  妇人之见就是浅显。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当然,王莽最大的障碍就是幼主平帝,让他凭空消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3.jpg

网络配图

  为此,王莽兜了好大一圈子。在公元5年,汉平帝终于“死了”。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太后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

  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王莽不惜让地方官员大造声势,说发现了许多符瑞,预示着上天希望王莽做皇帝。

  王莽推辞了一番之后,便假惺惺地说:“上天有命,自己不敢不执行。”于是,他改国号为“新”,改十二月朔日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日。

  就这样,一个天生的大师,窃走了汉家天下。只可惜,王莽有能力“窃汉”,却没能力守成,当上真皇帝没多久,就搞得内政外交一团糟,天怒人怨,被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推翻。

  王莽本人成了义军的刀下鬼,而他制造的无数场秀又成了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谁是两汉历史上最懂得“炒作”自己的假皇帝?
导读: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此后,王莽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随即开始了他娴熟的之旅。王莽出身名门,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虽有万贯家产,却是操守可嘉。他的诸兄弟都乘时侈靡,唯独王莽不贪财货,生活清贫,恭俭勤学,事诸父母有礼义,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世父大将军王凤害病,王莽日夜侍候,亲自尝药,整月不解衣带,这又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王凤弥留之际,不是交代家人如何为他操办后事,而是向太后、皇帝推荐王莽,并希望让王莽做个黄门郎。汉成帝显然对这个拥有好名声的王莽很满意,最后封他做了新都侯。从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出,王莽的功底十分扎实,他也确实看到了这种“炒作”的功效...
· 中国最善炒作的君王-齐桓公
原文标题:中国最善炒作的君王是谁:齐桓公用茅草换黄金核心提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军事法则;不会利用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就要挨宰,这是经济法则。不挨打了,不等于不挨宰了。黄金为什么这样美丽?只因近期经济不美丽。美债欧债波涛汹涌,浪卷起千堆血泪,曾经性感美艳的理财产品只是一个经济寒冬的干瘪童话,呜呼,还是黄金靠得住,在暗淡的经济暮色下,黄金的光芒,像是壁炉里的火焰,能给穷途的投资人一丝温暖。是不是黄金储量多的国家,也会显得很美丽?有个国家,黄金储量天下第一,自家金库里垒着一座八千多吨的金山,要不然,怎么叫做美利坚呢?黄金怎么来,据说印印钞票就能来,因为这种钞票闪烁着黄金的美丽光芒,所以叫做美元。这种本事,古时也有,人家齐桓公,一根茅草就能换黄金!奇闻:齐国组成盟军南下打楚国只为了一根草?公元前656年春季,《春秋》上说是鲁僖公四年,中国大地上即将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南北战争。以齐国为首,成员国包括...
· 揭秘:道光皇帝为何成了最抠门的皇帝
作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即使在道光时期危机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还是能保证得了的。可是这个道光皇帝,却厉行节俭,为了节俭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他到底有多节俭?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通称道光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重要事件:虎门销烟、公布《穿鼻草约》、《南京条约》。道光帝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网络配图道光帝的节约可是出了名的。他坚信,成由勤俭败由奢,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要勤俭生活,这样上行下效,才能树立一种时代风气。他不像乾隆那样喜欢到处去玩,而是在宫里仔细盘算各项花费的用度,计算出最低的花费,然后交...
· 中国最善炒作的君王是谁:齐桓公用茅草换黄金
黄金为什么这样美丽?只因近期经济不美丽。美债欧债波涛汹涌,浪卷起千堆血泪,曾经美艳的理财产品只是一个经济寒冬的干瘪童话,呜呼,还是黄金靠得住,在暗淡的经济暮色下,黄金的光芒,像是壁炉里的火焰,能给穷途的投资人一丝温暖。网络配图是不是黄金储量多的国家,也会显得很美丽?有个国家,黄金储量天下第一,自家金库里垒着一座八千多吨的金山,要不然,怎么叫做美利坚呢?黄金怎么来,据说印印钞票就能来,因为这种钞票闪烁着黄金的美丽光芒,所以叫做美元。这种本事,古时也有,人家齐桓公,一根茅草就能换黄金!奇闻:齐国组成盟军南下打楚国只为了一根草?公元前656年春季,《春秋》上说是鲁僖公四年,中国大地上即将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南北战争。以齐国为首,成员国包括鲁、宋、陈、卫、郑、曹的北方联盟军,大张旗鼓南下,讨伐南方第一大国:楚国。一路上战车连绵,尘土滚滚,盟军前锋逼近楚国的战略要地——河南偃师的一处险要山地:陉。齐楚风...
· 最牛的炒作!一根木头赢得了一个国家的民心
商鞅,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不仅不陌生,还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要改革,要革新,要推行变法,那就需要让大家先信任自己。只有老百姓们信任了商鞅,他的变法才能更加顺利和有效的推行。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商鞅开始了“炒作”。商鞅的“炒作”,那可是真材实料,都是黄澄澄的金子。怎么“炒作”?要起到效果,那就得吆喝,吆喝起来了,大家都来看了。假如是货真价实,那一传十十传百的也就传播出去了。商鞅想了一个办法来“炒作”,什么办法呢?且听我与你道来。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招贤纳士。在卫国得不到重用的商鞅,跑到了秦国,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是个明白人,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