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穿越回宋朝 看看包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8
转发:0
评论:0
穿越回宋朝看看包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包拯,字希仁,合肥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被后人呼为“包青天”。《宋史·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被后人呼为“包青天”。《宋史·包拯传》区区不过千言,与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的知名度不成正比。是野史和民间传说共同成就了包拯的盛名。

  在正史里,主要评价了包拯的以下三点:一是他的孝心。包拯北宋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方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1.jpg

网络配图

  二是他的清廉。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和监察御史,为惩治贪官,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震动朝野。《宋史》有“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的评价,可见其为人清廉,非常人能比。

  三是他的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他的这些品质集中体现在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任开封府府尹之后。其实包拯在开封府前后只任职了一年多,在民间传说的老百姓心中,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浓缩的才是包拯的人生精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

  宋嘉佑六年(1061),包拯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

2.jpg

网络配图

  在民间传说里,包拯的形象得到拔高。《铡美案》和《狸猫换太子》集中概括了包拯为民请命、善于断案的光辉形象。在今天开封的包公祠内,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在北宋开封当过府尹的所有人的名字。如今石碑上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的坑,深坑中有模糊的“包拯”两个字。不知有多少后人在自己崇拜的名字上深情地抚摩了一下,这个凹陷的坑,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清廉和刚正可以有如此强大的渗透力。

  遗憾的是传说毕竟都是传说,上述两则传说,经考证都是与子虚乌有的。陈世美的原型陈熟美是清顺治时期的清官,因为没有满足昔日同窗的求官愿望,被同窗好友在戏里给“陷害”了一下,穿越时光隧道跑到北宋死在了老包铡下。仁宗认母时,包拯尚是一介布衣,中了进士后又一直呆在安徽老家伺养双亲,怎有机会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只是,传说就是这样富有生命力。陈世美至今仍是负心人的代名词,狸猫换太子仍然还是豫剧的经典剧目。而包拯,更是借助了传说的力量,才得以根植在老百姓心中,成为永远的清官楷模。

  人们为什么对传说中的清官这样恋恋不舍?那也许是因为现实中的官场让他们太失望了,以至于只能把眼睛瞄向传说,向着理想化的那个“青天”,悄悄地满足一下自己对清官的奢望。

timg.jpg

网络配图

  为什么清廉和公正会成为奢望?关于包拯的经典剧目流传的越广越久,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对现实的巨大讽刺。

  关于包拯,很多传说是假的。但他传世的惟一一首诗和他的家训是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能被历代老百姓交口称赞,也决不是偶然的。这首《书端州郡斋壁》全诗如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为子孙立的家训是这样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诗,有力度吧;这家训,够“毒”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穿越回宋朝揭秘清官包拯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包拯,字希仁,合肥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被后人呼为“包青天”。《宋史·包拯传》区区不过千言,与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的知名度不成正比。是野史和民间传说共同成就了包拯的盛名。在正史里,主要评价了包拯的以下三点:一是他的孝心。包拯北宋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方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网络配图二是他的清廉。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和监察御史,为惩治贪官,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震动朝野。《宋史》有“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的评价,可见其为人清廉,非常人能比。三是他的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他的这些品质集中体现在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
· 好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来看看汉文帝怎样当皇帝
汉朝建立后,从皇帝到君臣,时时不忘秦朝亡国的教训,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这无为最终是为了有为,是为了延续汉室的江山。不过,统治者有这样一番心思,老百姓还是因此得了不少好处。汉朝这番策略,最终赢得了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史书上说,文景时期采取的是黄老之术,黄即黄帝,老即老子,是一种以德化民,使民自化的统治术。这里的德却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无为而无不为。实在来说,这种境界和儒家的“仁政”有异曲同工之妙,却比之更高一个档次。后世很多皇帝,采儒家学说,号称“以仁为本”,很多时候宣传是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说得天花乱坠,自己却锦衣玉食,后宫三千,穷奢极欲。网络配图汉文帝却不是这样,他的爱民决不是表面功夫。《汉书·文帝纪》里面录了很多文帝时的诏书,今天读来,仍不免感叹,文帝实为忠厚长者。有一条诏书这样写道:“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
· 穿越回宋朝看宋朝夜市!唐朝的繁华也不过如此!
穿越回宋朝看宋朝夜市!唐朝的繁华也不过如此!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到夏天胖十斤,这是我的真实写照。深夜,夏风,街边,烧烤摊。约三五好友,点上百八十串,几瓶冰镇啤酒,即可开始谈笑风生。从市井冷暖家国大事,到萍水相逢人间百态,酸甜苦辣尽在烟火缭绕中。这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深夜食堂」。有人感叹,感谢现代生活,要在古代,连电灯都没有,漫漫长夜可怎么熬。我却认为,这个担心毫无必要。我们有的,古人都有,他们还能玩出花样来。穿越回宋朝如果上天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会选择回到宋朝,虽然唐朝的妹子不错,但宋朝的夜生活更不错。开封和杭州,是不夜城,由于坊市合一,没有营业时间和营业地点的限制,夜市未了,早市开场,间有鬼市,甚至还有跳蚤市场。在宋代之前,开放的、自由的城市商业形态难得一见,主流的城市形态是坊市制(里坊制),居民区与商业区严格区分,居民区内不准交易买卖,商业区,还有严格的开市闭...
· 宋朝名臣包拯到底是怎么死的?包拯死因大揭秘
爱看电视剧的朋友肯定知道包青天的故事,很多影视剧中都喜欢翻演他的故事。包拯,民间一般都称之为包青天,又因为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去世之后,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是北宋名臣,著名大清官,断案能手,生于公元999年,去世于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包拯出生在庐阳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父亲包令仪于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刑部侍郎,与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供职阁中,遂结为世交。值得一提的是,包拯还算是名门之后,其祖辈是楚国忠臣申包胥,包拯为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孙。网络配图官宦世家,家境殷实,包拯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加之兄弟三人,长兄包莹、二兄包颖均早前去世,所以父母更是对其极为重视。在严苛的教育下,包拯于天圣五年考中进士。按照当时的制度,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了,但是包拯是个孝子,硬是等到自己三十六岁父母万股之后,才...
· 原来在古代也有夜生活,穿越回900多年前的宋朝
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很快,但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人们往往不会到家就休息了,闹市里越来越多的夜市成为了晚间大家娱乐的新去处。但是大家肯定想不到,在900多年前的宋朝,竟然也有夜生活,而且是相当丰富。小编带大家来时空穿梭一次。宵禁悄悄就没有了唐代的中国城市,太阳一落山,鼓楼就敲响“闭门鼓”(暮鼓),六百下闭门鼓敲完,大街上就不许走人走车了,一旦被抓到就是“犯夜”,就要笞打五十下。除非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被抓到才不会受罚。没有要事但想要夜行?那就只能等每天早上五更三点敲响的四百下“开门鼓”。这,便是传说中的宵禁了。到了宋朝,城市中仍有宵禁。宋太祖诏令颁行全国的《宋刑统》规定,“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从中可以看出,犯夜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了——打的棍子变少,而可以找的借口更多了。有趣的是,宵禁虽有,并不认真执行。首先士大夫们就开始频繁“犯夜”。宋太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