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居正行事张扬遭皇帝记恨死后险遭焚尸扬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9
转发:0
评论:0
张居正行事张扬遭皇帝记恨死后险遭焚尸扬灰,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

  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时候,但死了老子,竟劳动皇帝操心,是绝无可能的。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为这台公车开道的,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还有:“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

  最叹为观止者,是他此行的座驾,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公车。黄仁宇对这台特制的“巨无霸”有过一段不失幽默的描写:“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烜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和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也感叹这台“巨无霸”之壮观:“又造步辇如斋阁,可以贮童奴,设屏榻者。”

张居正

网络配图

  明、清以来,官员的交通工具为轿,二人抬者曰“肩舆”,四人抬者曰“软轿”,通常所谓的为“八抬大轿”。尤其明朝,对公车使用有极其明确的限制,在《明史·舆服志一》里可以看到:“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依此制度,张居正的车肯定超标。不过,作为内阁首辅兼皇帝老师,他有资格不在乎,加之奉旨回乡料理父丧,他有本钱搞特权。更何况锦衣卫主管,相当于“克格勃”首脑的冯保,跟他非常之铁,自然隐恶扬善。所以,由京城出发,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换乘这台由知府特为他供奉的既舒适,又宽敞的“巨无霸”,一路往南,经一千多里的行程,到达湖北江陵。全城人都拥到关厢,欢迎衣锦荣归的首辅,无不希图一睹风采。然而,坐在轿中的张居正,影影绰绰,老百姓是看不到真容的。不过这台“巨无霸”座驾,着实让他的家乡人开了眼。

  普通的八抬大轿,总重约200-300公斤,每个轿夫承重40公斤左右;依此制度,张居正的座驾,至少要有1吨至1吨半的自重,否则,不可能分卧室和客室,不可能载有两位服务生,不可能载有必不可少的厨卫设备。在中国,座驾从来是官员身份的标志,过去,轿越大者官衔越高,如今,车越好者级别越高。从老北京胡同的宽和窄,也可判断其中住户富贵和贫穷,权势和卑贱的程度,凡有王府,官邸,俗谓大宅门者,胡同不得狭于一丈(约两米),就是为了方便前四后四的八抬大轿进出。京城有民谚云:“东城富,西城贵,南城贫,北城穷。”因此,东、西城胡同多半宽敞,南、北城胡同大都狭窄,都因轿的出入而形成的。

  张首辅乘坐的是前八后八,左八右八的三十二抬“巨无霸”,所以由真定起驾,也是有其道理的,第一,在北京城里,怕有的路段未必转悠得开;第二,京城人多嘴杂,张居正不想招摇过市。但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举国贪渎成罗;官吏无能,唯知横征暴敛。因此首辅此行所经河北、河南两省驿道,全程是否都能保持四米宽度,是大有疑问的。后来,有一位名叫杨四知的御史,在参劾张居正的奏折里,说他“归丧沿途,五步凿一井,十步盖一庐”,自然是落井下石的夸大之词;但地方官员为了这台“巨无霸”顺利通行,增派民夫,拓展路面,动用工匠,加宽桥梁,以讨好元辅,自然是少不了的。

张居正

网络配图

  据黄仁宇文:“他从阳历四月中旬离京,七月中旬返京,时间长达三个月。即使在离京期间,他仍然处理重要政务。因为凡属重要文件,皇帝还要特派飞骑传送到离京一千里的江陵张宅请张先生区处。”张居正乘用这样的座驾,也有其公务在身,随时需要替年轻主子料理国家大事的理由。唯其如此,这台座驾,“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元辅张先生行宾主之礼。”

  《玉台丛语》甚至说:“居正奉旨归丧,所经由藩、县、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

  张居正是个强人,强人的缺点,在得意时常常想不到不得意时,坦然接受沿途官员跪迎跪送,以为坐在这台“巨无霸”里,为皇帝办事就等于是皇帝了。《万历野获编》里如此说过:“江陵以天下为己任,客有谀其相业者,辄曰我非相,乃摄也。”这个“摄”字,对他来讲,倒也是事实。但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就有点狂妄了。沈德符接着说:“‘摄’字于江陵固非谬,但千古唯姬旦、新莽二人,今可三之乎?庚辰之春,决意求归,然疏语不曰‘乞休’,而曰‘拜手稽首归政’,则上固俨然成王矣。” 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题要》中,说他“振作有为之功,与威福自擅之罪,俱不能相掩”,也是这个意思。强人再强,不可能永远如日中天,公车再棒,总会有坐不动的时刻。从江陵料理父丧回京的第五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逝,享年57岁。在皇帝的授意下,一场反攻倒算,差一点点就要将他从坟墓里挖出焚尸扬灰。

张居正

网络配图

  他肯定没有预料到万历皇帝秋后算账,来得这么快,这么狠,《万历野获编》为明人撰,应该可信其真实。“今上(即万历)癸未甲申间,籍故相张江陵,其贻害楚中亦如之。江陵长子敬修,为礼部郎中者,不胜拷掠,自经死。其妇女自赵太夫人而下,始出宅门时,监搜者至,揣及脐腹以下,如金人靖康间搜宫掖事。其婴稚皆扃钥之,悉见啖于饥犬,太惨毒矣。”

  那台“巨无霸”,自是张居正许多罪状中的一条。在《万历野获编》卷九里,有一则《貂帽腰舆》的记载,我们看到因座驾之张狂躐等而倒霉的,不光张居正一人。“嘉靖中叶,西苑撰元诸老,奉旨得内府乘马,已为殊恩。独翟石门、夏桂洲二公,自制腰舆,舁以出入。上大不怿,其后翟至削籍,夏用极刑,则此事亦掇祸之一端也。”

  读到这里,现代人会不会为此而慎之、戒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首辅张居正之死,太张扬死后险遭焚尸扬灰
公元1578年4月,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离京,回湖北江陵老家。这一次奉旨还乡,是为他一年前逝世的父亲办理丧事;谁都有死老子的时候,但死了老子,竟劳动皇帝操心,是绝无可能的。冲这一条,张大人此行,可谓极其风光体面,极其耀武扬威。据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为这台公车开道的,除了肃静回避的仪仗队,还有:“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最叹为观止者,是他此行的座驾,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公车。黄仁宇对这台特制的“巨无霸”有过一段不失幽默的描写:“张居正这一次的旅行,排场之浩大,气势之烜赫,当然都在锦衣卫人员的耳目之中,但锦衣卫的主管者是冯保,他必然会合乎分寸地呈报于御前。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三十二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和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也感叹这台“巨无霸”之壮观:“又造步...
· 揭秘万历首辅张居正死后为何险遭开棺鞭尸?
懂得明史的人,都知道张居正,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因为是江陵人,世人称之为“张江陵”,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主导了著名的“万历新政”,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可以说,张居正是得明朝的国祚延续了近百年,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能臣,下葬后四天就遭到谈何,被抄家,全家遭到流放,自己的尸体也差点被开棺鞭尸,不可谓不值得人们深思其中缘由。网络配图张居正一生无疑的伟大的,如果功过分开论,张居正至少应该八分功两分过,张居正的功劳咱们就不说,历史早已证明了张居正的伟大,两分过,一分是“权”,另一分就是“贪”,是人都有缺点,张居正也是如此,正因为张居正过分的追求权力,死后不久就被抄家,自己也险被开棺鞭尸,终究敌不过一个“权”字,一个“贪”字。网络配图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即为时年仅十岁,一个十岁的小孩当皇帝,自然旁落,万历皇帝的前十年,朝廷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到了张居正的手中,当时的太后把张居正比...
· 险遭不测
险遭不测【成语意思】:形容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用法分析】:险遭不测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当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iǎnzāobùcè【英语翻译】:haveacloseescape/shave【成语声母】:XZBC【险遭不测的近义词】:险遭不幸【成语造句】:1、他在池中游泳突然抽搐,险遭不测,幸有旁人相救,方才逃过一劫。2、今日桃蕊遭逢那鬲津水怪挑衅,因心存轻视,不但损兵折将,连失两员臂助,自己也险遭不测!幸得老道长及时相救,方才幸免于难。3、师兄,今天是我不对,让你两个徒弟险遭不测,但是我还要说,我没有强迫他们,是他们自愿的。4、今日孙策单骑上岭,险遭不测,程普、韩当诸将护佑不力,必恐责怪,明日两军对圆,诸将必人人争先,欲擒将军以雪前战之耻。5、薄刃刀,自左腰劈入,若非张将军腰...
· 林冲在哪险遭谋杀险遭谋杀的地方是野猪林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简介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章回。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并将陆谦剖腹剜心。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林冲简介林冲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姓名:林冲。绰号:豹子头。职务: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主要事件: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临危不乱。反面评价:懦...
· 张居正生前遇伯乐成就辉煌,死后却遭清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可比肩商鞅、王安石的大改革家,张居正之所以改革能成功,离不开他的三个顶级身份:内阁首辅、皇帝老师、辅政大臣。也正是利用这三个不同凡响的身份,他才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以至于大明王朝在万历朝时达到中兴的顶峰,张居正可谓居功至伟,还没有哪个人能超过他,但张居正死后,却惨遭清算,因为他不像海瑞、于谦那样清廉,有人说他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但历史是不容亵渎的,即便张居正不是个清廉的官员,但至少他是个能吏,还是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不可同日而语。张居正自小聪慧,他五岁识字,7岁通六经大义,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不可思议的是他每前进一步都能遇见贵人,12岁中秀才时他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荆州知府李士翱,张居正原名白圭,李知府为其改名“居正”,并鼓励他继续参加考试,16岁时高中举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举人”,同时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