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铁血强权:揭秘朱元璋打老虎的三部曲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6
转发:0
评论:0
铁血强权:揭秘朱元璋打老虎的三部曲,朱元璋在上演法不容情、大义灭亲的同时,也上演了法不容众、大义灭臣。他上任后,

  朱元璋在上演法不容情、大义灭亲的同时,也上演了法不容众、大义灭臣。他上任后,立刻展开了打老虎三部曲。
  一是在处理小案时,突出一个“快”字。名案解析:朱亮祖案。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开国大将朱亮祖受命出镇广东,朱是武将出身,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他放纵军士胡作非为,欺压良善,搞得天怒人怨。本来像朱亮祖这样的人是没人敢管的,但偏偏碰上了一个性格耿直的县令道同,此人是蒙古族,以至孝闻名。道同执法严明,严惩地痞恶霸。

1.jpg

网络配图

  朱亮祖到广州后,很快与恶霸沆瀣一气,把广州搞得乌烟瘴气。番禺城中有一群流氓地痞,欺行霸市。有一天,道同布好眼线,一举将他们抓获,又从他们口中得知其为首者,一并抓来枷在大街上示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一些漏网之鱼找到朱亮祖,求他出面搭救。朱亮祖本身就是流氓,他对朱元璋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不敢把地方政府怎么样,就让人将道同召至府上,设酒食款待,席间委婉地请道同放人。

  以道同的脾气,自然不同意,他历数了这些人的罪恶,然后对朱亮祖说:“大人以侯爵之尊,出镇南疆,应当抚慰百姓,除霸安民,不要受小人蛊惑。”一席话将朱亮祖弄得哑口无言。但一切都晚了,使者回来称,道同已死。朱元璋怎么想,都不大对劲儿,照常理推算,前道命令应当能够追回,他知道一定是朱亮祖从中作祟,便再次派人赴广东捉拿朱亮祖父子进京。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初三,朱亮祖父子被押到南京。朱元璋满脸怒气,朱亮祖双腿一软,就跪了下去,膝行向前,不住地以头撞地,请求宽恕。朱元璋怒火中烧,命武士对其进行鞭打。武士们早就从朱元璋的表情读出结果,于是,加重了鞭打力度,不一会儿,朱亮祖父子气绝身亡。在这件事上,朱元璋快刀斩乱麻的风格体现无疑。

  二是在处理中案时,突出一个“狠”字。名案解析:空印案。

  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过程可表述为:当时朝廷规定,户部(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须每年审核各地方政府例行上报的财务报表,且要求非常严格,稍有不合,立即作废重报。于是,各地进京申报报表的财务人员为了少折腾,就便宜行事,在进京时携带多份盖好了本地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在与户部反复核对数字后,即可重新填制。

  而造成“空印”的原因是,当时的通信、交通工具还不发达,汽车、火车、飞机统统都没有。因此,远的省份来回一趟京城需要一二个月甚至数个月,且不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一旦报表数据有误或是稍有纰漏,又得“从头再来”。长此以往,各地财务部门苦不堪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于是就出了这个对各方都有利的“空印”招数,并为各方所默认接受。

2.jpg

网络配图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头,朱元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件事后,认为这是个官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的惊天大案。户部对地方政府报表的审核,是当时朝廷(朱皇帝)规定的制度。执行制度“没有任何借口”,必须无条件执行。制度执行中有困难、有弊端,也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认定后方可“变通”,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否则即是违规,违规则必受惩罚。

  为此,朱元璋震怒了,下令将全国十三个省、一百四十一个府、一千多个县的主印官(一把手)共一千三百多人(其中包括监督不力者),不论清贪良莠全部处死,副职以下官员打一百棍,充军流放。在这件事上,朱元璋铁腕整治的特点展现无疑。

  三是在大案上,突出一个“准”字。名案解析:郭桓案。

  事件起因: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财政部副部长)郭桓贪污,并检举其贪污行为如下:

  第一条,挪公款。应天、镇江等五个州、府,是朱元璋最早的根据地,也就是“红色老区”。由于老区人民长期“无私支援”朱元璋的军队南征北战,为了回报这份恩德,朱元璋决定免除这些地方所有民田的夏税秋粮,官田则减半征收。但是,到了征税的时候,这些州县几十万官田的夏税秋粮,竟无一粒收缴上仓,全部被郭桓等人勾结地方官员,私自瓜分了。

  第二条,吃回扣。户部本该收浙西地区的秋粮450万石,郭桓却只收了60万石粮食和80万锭银钞。这些银钞可以抵200万石粮食。剩下的190多万石粮食,就被郭桓伙同当地的官员私分了。第三条,乱收费。以郭桓为首的贪官污吏在征收皇粮国税时,巧立名目,扰民害民,收取的费用五花八门,多如牛毛,比如:车脚钱、水脚钱、口食钱、库子(即仓库保管员)钱、蒲篓钱、竹篓钱、沿江神佛钱(运输官粮的时候需要求神拜佛,以保佑官粮押运平安的钱)。

  第四条,收红包。郭桓等人收受应天等地富户徐添庆等人的贿赂,私自免除他们的马草(战马所需的草料),将负担转嫁给已经交纳马草的安庆百姓。第五条,假充真。郭桓还搞纳粮入水、纳豆入水的勾当——每年都有一些奸诈的大户,伙同仓库官在豆、粮中拌水,以增加斤两。每间仓库容量不下一万余石,往往只因为一户刁民掺水,结果就导致官粮经湿热一蒸而全仓坏掉。

  对于这个举报,引起了朱元璋的高度重视,他立即成立了以国家检察院副院长(右审刑)吴庸为组长的郭桓案专案组。专案组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后,很快向朱元璋汇报了调查结果:郭桓等人几年之内连贪污带盗卖再加上掺水毁掉的官粮,总共造成了2400万石粮食的损失,而这相当于当时整个国家一年的收入。

3.jpg

网络配图

  朱元璋震怒之下,郭桓等主犯们的脑袋很快就搬了家。

  与此同时,朱元璋采取铁血措施,还对他们的同党追查。结果在严格的追查之下,朱元璋发现,几乎所有六部的官员都成了郭桓的同犯。其中包括文化部部长(礼部尚书)赵瑁,司法部部长(刑部尚书)王惠迪,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王志,建设部副部长(工部侍郎)麦至德等部级高官显贵,下面的臭鱼烂虾小喽啰更是数不胜数。

  古语云“法不责众”。但朱元璋先生不信这一套,他下令:该杀的都得杀!此案过后,中央各部里都只剩下寥寥可数的几个扫厕所的清洁工,部长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这种场景,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空前绝后的。在这件事上,朱元璋“雷厉风行”的个性显现无遗。

  总之,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成果辉煌。最后,不得不搞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新生事物”,就是贪官被判了死刑、流放,但还没有马上执行的,可继续留任办公,公务办完后再杀、再流放。堂堂衙门,竟出现了堂上犯人审犯人的奇观。

  后来,文武百官上朝时有“两怕”:一怕朱元璋的玉带;二怕御史官的绯衣。朱元璋上朝时若将玉带高挂在胸前,上朝的百官便一块石头落了地,皇上今天情绪不错,没有什么大碍。若是朱元璋将玉带揿在肚皮下面,文武百官则个个噤若寒蝉,胆战心惊,因为这是朱元璋要下决心大开杀戒的预兆,当天准有大批官员掉脑袋。

  而监察都御史上朝时要是穿上绯衣,便意味着在皇上面前要弹劾官员,指不定轮上谁倒霉。所以,文武百官上朝时格外留神“玉带”和“绯衣”这两件东西,只要有其中一件出现,上朝的官吏无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

  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到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与百姓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贪污腐化。那个时候,几乎无日不杀人。在洪武时代做官,真的是一件极为危险的勾当。传说当时的京官,每天清早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家便举家庆贺,庆幸又活过了一天,当真印证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老虎苍蝇一网打尽朱元璋铁腕治贪的做法靠谱不
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朱元璋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在一手抓与民休息,一手抓功臣时,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以猛治吏。朱元璋信奉:“吾处乱世,不得不用重典。”在武官不惜死后,朱元璋在“贪”字上下足了工夫。一是立法。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改设都察院后,马上出台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受财枉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每五贯加一等,八十贯则处以绞刑。受财不枉法,一贯以下杖六十,每五贯加一等,至一百二十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后改为受四十贯就流放。贪赃钞六十两以上官吏,均处以枭首示众并剥皮实草等酷刑。为了惩贪,除了严刑峻法,朱元璋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明朝的县、卫附近许多地方都设有土地庙(不要误会,这里的土地庙绝对不是土地爷的福地),这是朱元璋对贪官污吏剥皮行刑的刑场,当时就叫“皮场庙”。假如你生长在那个时代的乡村,你经常可以看到,剥下的腐败官员人...
· 揭秘乾隆手段:派“”查办“小老虎”?
提起乾隆皇帝,人们大都认为他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大清王朝期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因此,乾隆年间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下面的一组历史数据中,虽然让人们看到了在“乾隆盛世”背后所隐藏的阴暗一面,但是,也让人们看到了乾隆皇帝肃贪的决心和意志。据相关史料记载:整个清朝二品以上的高官,因问题而被处以斩刑、绞刑,或被赐自尽者,共计41人,而在乾隆一朝就有27人之多,几乎占了全部人数的67%左右。至于受到“抄家没产”、“充军发配”、“降职罚薪”的官员,那就数不胜数了。从这些史料也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当时的治贪手段还是十分严厉的。然而,当时的情况却是反贪反贪越反越贪,“诛殛愈众,而贪风愈甚”。那么,在大清王朝“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呢?究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乾隆皇帝总是依重“”去打“小老虎”,也就是依靠大贪官去...
· 汉武帝时候的肃贪:哪位打虎英雄最后被老虎咬死?
在汉武帝时代人的心目中,主父偃是一个的小人。因为早年飘零齐、燕、赵国时处处碰壁,遭人白眼,所以,他一旦得势,手中握有权柄,便挟私报复。他发誓说:“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正所谓自食其果,罪有应得,双手沾满的主父偃,终于因丞相公孙弘的一句“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而被灭族。事实上,主父偃是一名勇气可嘉、政绩卓著的“打虎英雄”。汉武帝非常赞赏一句名言:“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主父偃就是一个为打虎而生的非常之人。他打虎从来不是一只一只地打,而是一批一批地打,并且不打则已,打则必中。他打的第一批虎,是豪强富人。这些人横霸一方,为非作歹,其庞大的势力甚至对中央构成了威胁。热衷于搞中央集权的汉武帝眼中岂能容得下这些人?但是,该怎么收拾他们呢?总不能都杀了吧。这些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和中央的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贸然杀了他们,可能会引起大乱子。更何况,他们没犯下足以...
· 武松打虎真相:景阳冈老虎伤人原因竟是这个?
景阳冈老虎肆虐,专吃路人,时有武松醉酒上山,误撞老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将其打死,你寻常听到的故事是真的吗?也许当时在景阳冈上还有另外一版本的故事,与大家伙脑子里的固有思维相去甚远,想知道景阳冈老虎伤人的真正原因吗?网络配图从官二代土豪柴进家里走出来,武松得了不少银子盘缠,准备回清河县老家跟大哥做点小买卖,可不卖那赔本的烧饼了,又粗又硬还没嚼头,一点都不好吃。武松畅想自己未来的营生是干五星级饭店,有事没事喝点小酒,调戏调戏自家嫂子,乐趣无边。扛着一根哨棒,武松行到了景阳冈地界,正赶上中午,肚子里饿的厉害,瞅见旁边有个酒肆,迎风的幡子上挑着“三碗不过岗”五个大字。店小二有点蒙圈,“人是正经人,牛也该是正经牛吧!”“听说酒店小二,是天下消息聚散流通首知之地,说说最近有什么趣闻吧?给洒家解解闷!”店小二两个眼珠子提溜一转,道:“丞相高球的干儿子被一帮人给阉了,高衙内那个小兔崽子整天满嘴喷粪,调戏...
· 三部曲
著名的三部曲诗、戏剧索福克勒斯的《底比斯三部曲》:《伊底帕斯王》《安提戈涅》《伊底帕斯在柯隆纳斯》但丁的《神曲》:《地狱》《炼狱》《天堂》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小说显克微支的《卫国》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审判》、《城堡》、《失踪者》大仲马的两套三部曲:亨利·米勒的两套三部曲:让-保罗·萨特的自由之路三部曲:《不惑之年》、《缓期执行》、《痛心疾首》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魔戒现身》、《双城奇谋》、《王者再临》阿西莫夫的两套三部曲:茅盾的两套三部曲:巴金的两套三部曲:郭沫若的两套三部曲: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金庸的射雕三部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